亚运火炬传递城市:梅州_分享日记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日记>分享日记

亚运火炬传递城市:梅州

发布时间:2019-02-17 14:45:28

分类:分享日记发布者:呵呵恩恩哦
梅州是中國著名的三鄉——“文化之鄉、華僑之鄉、足球之鄉”,同時還享有“山歌之鄉、金柚之鄉、客家菜之鄉,單叢茶之鄉”美稱。梅州标志性建築——梅江橋及“一江兩岸”。梅州标志性傳統建築——圍龍屋是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終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華僑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園,被尊爲“世界客都”,具有濃郁的别有特色的客家風情。梅州市全景圖。■民俗文化 梅州的文化是典型的客家文化。在區内有很多古樸的客家民居,包括圍龍屋、走馬樓、五鳳樓、土圍樓、四角樓等,其中以圍龍屋最有特色和最爲著名。而當地的特産也以客家文化爲特色,包括有金柚、梅菜幹、鹽焗雞、客家娘酒、釀豆腐、麥芽糖等。 客家山歌是梅州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用來傳達客家男女情愛、勞動之樂。廣東漢劇是客家文化結合廣東文化的産物,也稱爲“漢江戲”、“興梅汗戲”,在梅縣地區較爲流行。 梅州市有七個省級藝術之鄉。即梅縣客家山歌藝術之鄉、大埔縣茶陽鎮花環龍藝術之鄉、平遠縣船燈舞藝術之鄉、豐順縣埔寨鎮火龍藝術之鄉、五華縣新橋鎮竹馬藝術之鄉(新橋鎮已并入華城鎮)、興甯市杯花舞藝術之鄉、大埔縣廣東漢樂藝術之鄉。其中有3個被命名爲“中國民間藝術之鄉”,即梅縣客家山歌藝術之鄉、大埔縣茶陽鎮花環龍藝術之鄉、豐順縣埔寨鎮火龍藝術之鄉。此外,山歌大師湯明哲被廣東省文化廳命名爲“廣東省優秀民間藝術師”。■風景名勝 梅州市内酒店、賓館、商廈林立,梅州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 梅州市内旅遊資源豐富,景點衆多,著名的景點有:梅城的千佛塔、人境廬、東山教育基地、中國客家博物館,梅縣的雁南飛茶田旅遊度假村(國家5A級景區)、雁鳴湖旅遊度假村(國家4A級景區)、陰那山省級風景區(國家4A級景區)、葉劍英紀念園(國家4A級景區)、客天下旅遊産業園、聯芳樓、洞天湖旅遊度假區,平遠縣的五指石省級風景名勝區(國家3A級景區),世界第一天然卧佛——南台山天然卧佛(石正鎮),明、清時期粵贛閩著名“鹽道”要沖,廣東平遠龍文——黃田省級自然保護區,粵東最佳礦物質浴療保健溫泉熱柘溫泉;豐順縣的豐順溫泉省級旅遊度假區、龍鲸河漂流、龍歸寨瀑布,蕉嶺縣的長潭旅遊度假區,五華縣的湯湖熱礦泥山莊(國家3A級景區),興甯市的合水旅遊區、神光山國家森林公園,大埔縣的客家土圍樓-花萼樓,大埔三河鎮旅遊景區等。其中,大埔三河鎮在2008年9月被确認爲廣東省第一批曆史文化名鎮之一。華僑圍屋 坐落于梅縣白宮富良美村,又名聯芳樓,爲華僑捐資所建。 客家人的“圍屋”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爲中國民間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 華僑圍屋長近百米,寬四五十米,四周以建築物環成“圍屋”大院。屋的正面是三個凸起的鍾樓式大門,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戶頂端,都飾以動物和花草浮雕,鍾樓上端則有獅子滾球、雙龍奪寶、雄鷹展翅、天使臨門等塑像。正樓大門的陽台下,還雕有郭子儀拜壽群像,工藝精巧。正觀整座樓面,富麗堂皇。圍屋内分建房室一百多間,堂、廳、房間、走廊、天井的設計都十分巧妙。千佛塔旅遊風景區 據清光緒《嘉應州志》載,由南漢王劉鋹始建于大寶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鐵塔分爲七層,身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邊長1.6米,爲生鐵鑄成,每面鑄有大小佛像250個,四面合計爲一千佛,故名千佛塔。原塔建于修慧寺,因寺毀,清乾隆初年嘉應州官王者輔将鐵塔移于梅城東岩山頂,上面蓋亭宇,周圍築欄杆,并砌石階,以供遊覽者登臨觀賞。梅州千佛塔與廣州光孝寺的東西鐵塔是同一曆史年代的遺物。梅州千佛塔按每一面計算,第二層有77尊佛、第三層67尊佛、第四層57尊佛、第五層37尊佛、第六層12尊佛,合爲250尊佛,四面共計滿千佛。第四層的佛像中,四面各有一尊大佛坐在蓮花池座上,它們是東方善德佛、南方施壇德佛、西方無量壽佛、北方相德佛。第七層是合尖頂,塔旁建有黃遵憲的《南漢修慧寺千佛塔歌》、丘逢甲的《南漢敬州修慧寺千佛塔歌》等碑刻,是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0年,在政府支持和海内外熱心人士捐款資助下,由千佛塔寺住持釋 主持,耗資4000多萬元,在大東岩山頂建造九層石塔,并經上級批準,将“南漢千佛鐵塔”移置于新千佛塔底層,統稱爲“千佛寶塔”,由中國佛教協會主席趙樸初題署塔名,新建千佛塔九層高36米,千佛塔全用花崗岩石砌築,高9層36米,高聳雲天,氣勢宏偉。佛塔首層安放着鑄于南漢時期的千佛鐵塔。二 至八層内壁鑲嵌着千尊漢白玉佛,第九層安裝一口一噸重的大銅鍾,并在該層内牆存放千尊小金佛,塔内上下共有佛像三千尊。塔頂則爲一座小巧玲珑的石塔,形成塔下有塔、塔中有塔、鐵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的特色,被譽爲寶塔建築藝術一大奇觀。沿塔梯盤旋而上,石塔外圍砌築走廊、欄杆,供遊人登高憑欄眺望,秀麗的梅城風光盡收眼簾。千佛殿與九曲文化遊廊連接一體,成爲梅州市和粵東地區的一大名勝。 如今,在千佛塔下,又新建了雄偉的千佛殿,殿中有各樣栩栩如生的神像,中間毗盧庶那大佛像鑲嵌着兩萬顆寶石,爲中國之最。大殿兩側的二十四諸天壁畫,全國僅有兩幅,另一幅在北京。千佛殿下還有沿山而上的九曲文化遊廊,古建築與現代藝術融爲一體,顯得更加燦爛輝煌。客家公園·中國客家博物館 爲挖掘、整理、開發客家文化,豐富客家文化的内涵,提升梅州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和聲譽,推進“文化梅州”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促進梅州經濟、社會、文化的協調發展。梅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客家公園内建設中國客家博物館和黃遵憲紀念館,并經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準立項。 客家公園位于梅州城區東山小溪唇,規劃用地面積163.2畝,總投資約1.5億元,計劃于2007年底全面建成。其中,中國客家博物館将通過收藏、研究、展示客家曆史文物史料,逐步發展成爲客家文化研究和傳播的中心。黃遵憲紀念館主要是對黃遵憲的書齋“人境廬”、故居“榮祿第”和古民居建築“恩元第”進行整合,展示其生平事迹和當年的生活風貌。 客家公園建成,将成爲中國大陸規模最大的集中展示客家文化之大成之地。公園設計濃縮客家文化精髓,其整體構思以客家文化爲體系,以中國客家博物館爲核心,通過遷徙、教育、倫理、民俗、農耕等多個不同内涵的主題景區,集中展現客家文化之大成。規劃建設項目主要包括客都文化廣場、中國客家博物館、黃遵憲紀念館、客家風情遊覽活動場、客家民俗文化展覽等30多個景點。 客家公園從2010年3月20日全面對外遊客免費開放。梅州人境廬(黃遵憲故居) 人境廬取意于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暄”的名句,是我國著名愛國詩人、傑出的外交家黃遵憲的故居,爲廣東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坐落在市區東山大橋下的小溪唇,于1884年由黃遵憲親自設計建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這座故居占地面積不大,但建築精巧,布局合理,裏面有會客廳、書房、卧室、藏書室、無壁樓、五步樓、十步閣、息亭、花壇、假山等,藏書室内有黃遵憲的各種著作和讀過的書共八千多冊。廬中保留着黃遵憲親自撰寫的對聯,如會客廳對聯:“萬丈函歸方丈室,四圍環列自家山”,另有一聯:“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從五步樓、十步閣、望百步長江”,都十分形象地描繪了這故居的環境。進入人境廬,你就會感到這是别開生面的文化景觀。 黃遵憲,字公度,他所生活的年代,正值清未光緒年間。雖然隻是一位舉人,但他博學多才,又有一顆愛國憂民之心。光緒三年(1877年)被朝廷破格晉升爲駐日使館參贊,成爲駐日參使何如璋的最得力助手與參謀。在駐日友贊四年内,着重研究日本曆史,特别是日本明治維新的曆史,後寫成一部50多萬字的。這部書不僅是我國第一部全面系統研究日本曆史的專著,同時也成爲日本的第一部“國史”,它爲當時中國的政治改革運動——即戊戌變法維新運動,提供了理論依據。梅州陰那山 陰那山在梅縣,人稱粵東群山之祖。山高一千三百多米,山後五峰如指立,登主峰,需攀3824級石階。主峰淩雲摩日,雄奇瑰麗。山中林海蒼茫,巨石峻峭。 陰那山寺觀很多,其中以始建于唐的靈光古刹最著名,主殿的螺旋型菠蘿頂很少見,殿内燒香火時,煙霧則順殿頂盤旋而上,自然擴散,很具科學藝術性。靈光古刹右上側,有祖師别閣。山頂的玉皇大帝宮,建築雄偉,金碧輝煌,巍峨高聳,是專爲遊人看日出,觀雲海而建的。葉劍英紀念園 梅縣雁洋鎮雁上村是葉劍英元帥的故鄉。銅像座落在由國家主席楊尚昆題名的“葉劍英元帥紀念館”門前左側的平台上。高兩米,重近一噸的葉帥銅像,身着中山裝,右手拿着大圓草帽,坐落在石頭上與群衆促膝談心的形态,栩栩如生地表現了葉帥艱苦樸素、深入基層、平易近人,始終與人民群衆打成一片的優良作風。 銅像基座高零點九米,用優質輝綠岩砌成,正面上方镌刻着“葉劍英元帥像”六個金色大字,下方嵌着中國共産黨中央委員會對葉元帥一生高度評價的銅板碑文。銅像是“緬懷元帥豐功偉績,激勵後人繼續奮進”的豐碑。在葉元帥銅像之後,還可參觀葉元帥紀念館和故居。花萼樓 花萼樓位于大埔縣大東鎮聯豐村,距縣城有45公裏,建于明萬曆36年(公元1608年),距今有近400年的曆史,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花萼樓占地面積2300平方米,建築面積2286平方米,屬土木結構的圓形建築。花萼樓共有三環,内環爲一層30個房間,二環爲二層60間,外環爲三層120間,共有210個房間。樓高11.9米,樓的牆體用生土夯築而成,底層寬2米。頂層寬1.3米,樓頂爲木梁灰瓦。花萼樓的第一層不設窗,第二、三層牆上設有内小外大呈三角的槍眼,整座樓隻有一個大門供出入,大門框用厚而寬的花崗岩石板組成,大門板釘上堅厚的鐵皮,這些門窗設施是爲抵禦外人侵擾而特意設計的。花萼樓内有面積爲283.4平方米的圓形天井,用大小不等的鵝卵石鋪成,中心裝飾着一個直徑3米的古錢币圖案,寓意着人們祈求豐衣足食的心願。天井一側有口古井,用于防火和生活之用。花萼樓内還有砻、碓等常用生活設施。整個花萼土樓布局合理、通風采光、冬暖夏涼,現樓内還住着十多戶林姓人家。 花萼樓設計精巧、結構獨特,顯示了客家人 、團結、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是目前廣東土圍樓中規模最大、設計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築,是世界民居建築的一大奇觀。1992年12月,中央電視台在該樓拍制了《神州百姓鬧元宵》文藝節目;1993年4月廣州電視台在該樓拍制了《客家人》專題片;1999年1月中央電視台、中國影視總公司又在該樓拍制了八集電視連續劇《嫂娘》;2000年10月,客家土樓千人茶會又在這裏成功舉行。最近,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中國國際古迹遺址理事會秘書長郭旃前來考察後,認爲花萼樓符合世界文化遺産申報條件。目前,大埔縣正積極準備相關材料,向聯合國科教文組織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泰安樓 泰安樓位于大埔縣湖寮鎮龍崗村,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距今已有241年的曆史。呈四方形,磚石木結構,面寬52米,進深49米,占地面積2577平方米,建築面積5136平方米。樓高三層11米,共有房間200間。因樓的外牆爲石牆,故俗稱爲石樓。是國内極爲少見的石方樓,爲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泰安樓的建築風格獨特,規模宏大,設計精巧,布局合理,功能齊全,文化内涵豐富。從外表上看簡直不相信這會是住宅建築,其極其封閉的外觀簡直像一座牢不可破的城堡。高大的泰安樓給人的第一印象是磐石般的穩重、質樸、粗犷。 走進泰安樓,以祖堂爲中心的“祖功宗德”橫匾,顯示了敬祖的思想和客家人對傳統的依戀,展現了客家人世代相傳和睦共居的獨特的生活方式,這種大家族聚居的建築體現了客家人的族群意識,泰安樓向心的布局強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 一般所見方樓的不足之處,是四個角房間光線暗、通風差、緊臨木樓梯,噪音幹擾大。泰安樓在建築設計上完全彌補了這些不足,與一般方樓的不同之處,在于三層還專設有外環形防衛走廊,四角樓梯口寬敞明亮。登上三樓外環形走廊,從窗戶向外眺望,樓前景色盡收眼底。 客家先民來自華夏文明昌盛、人文傳統濃郁的中原地區,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因此,客家人把家族子弟的文化教育當作整個家族的大事。從泰安樓兩側的書齋(分文、武兩科),可見當年樓主人是何等重視教育。 古樸雄奇的泰安樓,閃耀着客家人非凡的智慧與無比的創造能力,是獨具特色的客家文化的一個标志性的“符號”,是中國和世界建築史上的文化瑰寶。據查證,客家方樓比圓樓更爲古老。根據國家文物局專家提議,目前已把該樓作爲客家圍樓的代表作,列爲申報世界文化遺産項目。■特産美食 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稱,中原人“衣冠南遷”到這裏,不但帶來了讀書皆上品的風氣,也形成了自己的飲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黃色,把豬肉魚肉做成的餡“釀”入其中,放進蔥花,香油,盛在雞湯瓦煲内焖着,直到香氣四溢。想來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時無麥可包餃子,才創出如此美味。 在梅州,可以吃到有很多客家美食,如:客家釀豆腐,梅菜扣肉,客家娘酒,梅州腌面,米粄,黃粄等等。梅州客家菜 大概十年前的一次回鄉,親戚宴請,其中有一鼎湯,至今懷念。此湯名爲苦筍湯。苦筍爲梅州大埔縣的特産,野生苦筍不及人的小指粗,色澤與普通竹筍無異,略光滑,竹節明顯,非常修長,味道是真苦而非苦甘之味,煲湯時要加入鹹菜和豬血骨熬幾個小時,湯味苦甘,對人的健康有多好就不在此贅述。 現在市面上也有真空包裝的苦筍賣,不過已經是人工培植的,苦味相差甚遠。 蕨菜很多地方都有,東北的比較出名,客家蕨菜除了以前提到的用客家娘酒糟炒外,還可以曬成幹,平時拿來煲豬骨湯最好;平遠一些小地方把豆角也曬成幹,吃時拿來煲湯、炖肉,也可以切碎了清炒,鹹幹鹹幹的香;現如今煲湯料中較出名的客家特産莫過于紅菇、石參和溪黃草,還有聞名于河源的五指毛桃,外間各有譜牒之著,所以此地從略。 除了以上煲湯料,客家的紅絲線也必不可少。紅絲線又叫山藍,有清熱甯咳止血之功效,特别是治療慢性咽喉炎療效非常不錯,平常也做豬肺粉腸、豬肝瘦肉湯吃的,湯水鮮紅,非常美味。鹹菜類 用鹹菜來配菜,鹹菜雖然是配角,一樣不馬虎,客家鹹菜還真是品種豐富。石扇鹹菜是一種小棵芥菜腌制而成的,梗長葉少,切成寸段後跟野生苦筍極像,略帶甜味,因爲味道特别,經常用來熬湯和燒湯,而且跟娘酒酒糟是絕配,不少客家菜式也離不開它。 第二種是叫“辣菜”的鹹菜,一般家裏都可以做,同樣是用鄉下小棵芥菜,掌握好時間直接挂在竹竿上風幹和曬幹,成品是還帶綠色的幹,卻有一股辣味,跟日本芥辣是一樣的味道,吃時一般要切得很碎,用豬油炒,隻放點鹽就可以了,拿來下飯下粥甚至下饅頭味道都是一流的; 第三種有點像潮州鹹菜,用大芥菜頭做成,潮州鹹菜是隻有粗梗沒有葉的,而客家鹹菜還是連葉的,在菜市場賣的時候都是整甕整甕堆在菜攤,鹹菜擱在甕口,汁水涎滴,香氣襲人,甚至有種工藝還可以敞開甕口讓鹹菜透風帶點腐化的腌制品當地叫“臭風”鹹菜,主要是用葉較多的芥菜來做,有點臭豆腐一樣的味道,可以配合某些特别菜式和專門口味,也很好吃; 第四種就是制成“梅菜”,帶葉的叫梅菜幹,不帶葉的叫梅菜心,惠州的梅菜較出名,梅菜扣肉和梅菜蒸肉餅是一定要嘗的,烹饪的訣竅在于要在梅菜裏加點白糖,還要注意買回的梅菜心一般是比較鹹的,要用刀切開用水泡半個鍾頭以上去鹽後才吃,加點青紅辣椒做梅菜心炒花肉最好了。青菜類 外地少見的有一種客家人叫“勺菜”的青菜,廣州人叫“豬乸菜”(以前本來就是給豬吃的東西),不過品種有點不同。吃的時候先把菜一梗一梗摘出,水燒開先在開水裏過一下,去去澀味,然後切一厘米左右的段,姜末、蒜末和酒糟下油鍋炒香下菜,炒到出水,因爲菜本身比較綿,并且會分泌一種滑滑的汁液,所以調味後一定要用生粉或者粟粉勾芡,那樣菜才有光澤,吃起來才夠味,又軟又滑。 麻葉也是表面會分泌汁液的客家特色菜,一般拿來做上湯菜式或者直接汆湯。不能不提的還有蘿蔔青,也就是白蘿蔔的葉子,嫩的時候采下,用蒜蓉清炒,清香中帶點微辣,對腸胃不好的人有療效,甚至客家人把這種葉子和茶葉混合做成鹹蘿蔔茶,吃的時候記得一定要加1—2片生姜一起擱在大口盅裏悶泡,四季常飲,腸胃順暢。主食類 番薯是祖國大地最普通的食物,客家吃番薯比較特别的有兩種吃法: 一是切成薄片,裹了面粉漿炸,面粉漿有鹹甜兩味,炸成金黃的番薯,内軟外脆,個人比較喜歡鹹味的; 二是煲番薯糖水,客家人煲番薯糖水是用瓦罐來煲,還要加入金錢草或者蛇舌草,待番薯熟透就加入紅糖調味,清香撲鼻。 客家人怎麽吃芋頭?芋頭是廣西荔浦出品的最好,去廣西芋頭扣肉也是必吃的美食,客家人的芋圓知名度絕不比其他任何做法遜色。 首先把芋頭去皮,然後用專門的工具刨成細絲,生姜切細絲,生蒜搗成蓉(這個要多),一起放在大盆裏加入面粉和水到材料稍微帶上漿,用鹽、魚露和白糖調成半鹹半甜的味道,材料和勻後用湯匙或者筷子拌成大概一個丸子形狀直接下油鍋炸,薄的脆,厚的裏軟外脆,如果混點生花生米和芝麻就更香了,幾年來,每次有老鄉往來穗梅兩地,都會讓其帶一兩袋芋圓回來,雖然不如以前家裏自己做得好,到手後全家還是吃不停手贊不絕口,這是客家人最最好的手信了。梅州特産 梅縣釀豆腐 梅州特色美食釀豆腐,其制作方法是把豆腐當作餃皮釀進肉餡煎煮熟,發現味道特别鮮美,于是便成了客家名菜。餡料以各人口味或家庭豐儉而定。 一般以五花豬肉爲好,配上少許香菇、鱿魚、蝦仁等,加上味精、鹽,将餡釀進火柴盒大小的豆腐塊中,用植物油熟炸再轉煲10多分鍾即可吃。 興甯北部山區有用豬肉與蔥白釀豆腐的,别有一番風味。蕉嶺人喜用海烏鹹魚或雞蛋瘦肉作餡。南雄人有油燒豆腐的作法。福建連城有著名“四堡釀豆腐”,濃香軟嫩,清爽可口,吃後不忘。寺廟膳食中的齋釀豆腐,餡料爲花生仁、韭菜、蔥白、腐竹,植物油炸、煎、煮均宜,香味四溢,吃不膩口。 釀法上,梅縣人最奇特,以三角塊造型。烹制手法上,有紅燒,有炸、煎、煮、清蒸的,有半煎半煮的,也有打火鍋的。五花八門,争奇鬥豔。 興甯梅菜幹 梅菜幹爲梅州人或是說客家人的傳統特産名菜,選取環境優雅的山村定點種植,采用鮮嫩大菜爲主要原料,經傳統工藝精制而成。 梅菜幹可作梅菜扣肉、梅菜蒸排骨、梅菜煲例湯及其他肉類佐料之用。 五華大田柿花 梅州特産大田柿花産于五華縣大田鎮的果合柿(加工後稱柿餅、柿花),有300多年的曆史。大田柿花具有三大特點:一是果大、核小且少;二是肉厚質軟,色澤橙紅,味似蜂蜜,久藏不硬化;三是營養豐富,含有轉化糖及遊離酸,甘露醇及維生素C等,有潤肺、健胃、降血壓等藥用功效。大田柿花的獨特,除與當地的氣候、水土及栽種技術有關外,柿花的加工也相當考究,柿果在養分充分積累後進行采摘,選擇大好晴天,将去皮後的柿果置放在竹篩上曝曬三五天,然後逐個揉搓成渾醬狀,接着日曬夜露約30天,直至水份基本蒸發,表層自然淅出白色粉狀糖分(俗稱柿霜),便成了色澤橙紅,肉厚質軟,有蜂蜜香味的柿花了。 據傳大田特産柿花明代已爲貢品,1959年上送北京農業展覽館爲慶祝國慶10周年的展品,深得中央領導和各界人士的贊譽。爲使更多的人能領略到大田柿花的獨特風味,大田鎮成立了柿花發展公司,建成了多個柿苗、柿果生産和柿花加工基地。1999年12月,大田柿花參加了在東莞市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名優特果品展銷,以獨特、新穎吸引了衆多參觀者。 梅縣竹編 梅縣竹子資源極爲豐富,梅縣特産的竹編、工藝遍及城鄉。采用材堅質優毛竹制成的工藝品,堅固美觀,上油後光彩照人。 用綠竹編織的各式吊籃、提籃、小竹籃、瓷胎籃、動物籃,款式新穎,造型别緻,做工精細,經漂白後,顔色潔白如玉,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梅州是中国著名的三乡——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同时还享有“山歌之乡、金柚之乡、客家菜之乡,单丛茶之乡”美称。梅州标志性建筑——梅江桥及“一江两岸”。梅州标志性传统建筑——围龙屋是历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终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更是全世界客家华侨的祖籍地和精神家园,被尊为“世界客都”,具有浓郁的别有特色的客家风情。梅州市全景图。■民俗文化 梅州的文化是典型的客家文化。在区内有很多古朴的客家民居,包括围龙屋、走马楼、五凤楼、土围楼、四角楼等,其中以围龙屋最有特色和最为著名。而当地的特产也以客家文化为特色,包括有金柚、梅菜干、盐焗鸡、客家娘酒、酿豆腐麦芽糖等。 客家山歌是梅州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来传达客家男女情爱、劳动之乐。广东汉剧是客家文化结合广东文化的产物,也称为“汉江戏”、“兴梅汗戏”,在梅县地区较为流行。 梅州市有七个省级艺术之乡。即梅县客家山歌艺术之乡、大埔县茶阳镇花环龙艺术之乡、平远县船灯舞艺术之乡、丰顺县埔寨镇火龙艺术之乡、五华县新桥镇竹马艺术之乡(新桥镇已并入华城镇)、兴宁市杯花舞艺术之乡、大埔县广东汉乐艺术之乡。其中有3个被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即梅县客家山歌艺术之乡、大埔县茶阳镇花环龙艺术之乡、丰顺县埔寨镇火龙艺术之乡。此外,山歌大师汤明哲被广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广东省优秀民间艺术师”。■风景名胜 梅州市内酒店宾馆、商厦林立,梅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梅州市内旅游资源丰富,景点众多,著名的景点有:梅城的千佛塔、人境庐、东山教育基地、中国客家博物馆,梅县的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国家5A级景区)、雁鸣湖旅游度假村(国家4A级景区)、阴那山省级风景区(国家4A级景区)、叶剑英纪念园(国家4A级景区)、客天下旅游产业园、联芳楼、洞天湖旅游度假区,平远县的五指石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3A级景区),世界第一天然卧佛——南台山天然卧佛(石正镇),明、清时期粤赣闽著名“盐道”要冲,广东平远龙文——黄田省级自然保护区,粤东最佳矿物质浴疗保健温泉热柘温泉;丰顺县的丰顺温泉省级旅游度假区、龙鲸河漂流、龙归寨瀑布,蕉岭县的长潭旅游度假区,五华县的汤湖热矿泥山庄(国家3A级景区),兴宁市的合水旅游区、神光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埔县的客家土围楼-花萼楼,大埔三河镇旅游景区等。其中,大埔三河镇在2008年9月被确认为广东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华侨围屋 坐落于梅县白宫富良美村,又名联芳楼,为华侨捐资所建。 客家人的“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 华侨围屋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四周以建筑物环成“围屋”大院。屋的正面是三个凸起的钟楼式大门,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户顶端,都饰以动物和花草浮雕,钟楼上端则有狮子滚球、双龙夺宝、雄鹰展翅、天使临门等塑像。正楼大门的阳台下,还雕有郭子仪拜寿群像,工艺精巧。正观整座楼面,富丽堂皇。围屋内分建房室一百多间,堂、厅、房间走廊、天井的设计都十分巧妙。千佛塔旅游风景区 据清光绪《嘉应州志》载,由南汉王刘鋹始建于大宝八年(公元965年),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铁塔分为七层,身高4.2米,呈四方形,塔底边长1.6米,为生铁铸成,每面铸有大小佛像250个,四面合计为一千佛,故名千佛塔。原塔建于修慧寺,因寺毁,清乾隆初年嘉应州官王者辅将铁塔移于梅城东岩山顶,上面盖亭宇,周围筑栏杆,并砌石阶,以供游览者登临观赏。梅州千佛塔与广州光孝寺的东西铁塔是同一历史年代的遗物。梅州千佛塔按每一面计算,第二层有77尊佛、第三层67尊佛、第四层57尊佛、第五层37尊佛、第六层12尊佛,合为250尊佛,四面共计满千佛。第四层的佛像中,四面各有一尊大佛坐在莲花池座上,它们是东方善德佛、南方施坛德佛、西方无量寿佛、北方相德佛。第七层是合尖顶,塔旁建有黄遵宪的《南汉修慧寺千佛塔歌》、丘逢甲的《南汉敬州修慧寺千佛塔歌》等碑刻,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在政府支持和海内外热心人士捐款资助下,由千佛塔寺住持释 主持,耗资4000多万元,在大东岩山顶建造九层石塔,并经上级批准,将“南汉千佛铁塔”移置于新千佛塔底层,统称为“千佛宝塔”,由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署塔名,新建千佛塔九层高36米,千佛塔全用花岗岩石砌筑,高9层36米,高耸云天,气势宏伟。佛塔首层安放着铸于南汉时期的千佛铁塔。二 至八层内壁镶嵌着千尊汉白玉佛,第九层安装一口一吨重的大铜钟,并在该层内墙存放千尊小金佛,塔内上下共有佛像三千尊。塔顶则为一座小巧玲珑的石塔,形成塔下有塔、塔中有塔、铁佛玉佛金佛共容一塔的特色,被誉为宝塔建筑艺术一大奇观。沿塔梯盘旋而上,石塔外围砌筑走廊、栏杆,供游人登高凭栏眺望,秀丽的梅城风光尽收眼帘。千佛殿与九曲文化游廊连接一体,成为梅州市和粤东地区的一大名胜。 如今,在千佛塔下,又新建了雄伟的千佛殿,殿中有各样栩栩如生的神像,中间毗卢庶那大佛像镶嵌着两万颗宝石,为中国之最。大殿两侧的二十四诸天壁画全国仅有两幅,另一幅在北京。千佛殿下还有沿山而上的九曲文化游廊,古建筑与现代艺术融为一体,显得更加灿烂辉煌。客家公园·中国客家博物馆 为挖掘、整理、开发客家文化,丰富客家文化的内涵,提升梅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品位和声誉,推进“文化梅州”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梅州经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梅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客家公园内建设中国客家博物馆和黄遵宪纪念馆,并经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 客家公园位于梅州城区东山小溪唇,规划用地面积163.2亩,总投资约1.5亿元,计划于2007年底全面建成。其中,中国客家博物馆将通过收藏、研究、展示客家历史文物史料,逐步发展成为客家文化研究和传播的中心。黄遵宪纪念馆主要是对黄遵宪的书斋“人境庐”、故居“荣禄第”和古民居建筑“恩元第”进行整合,展示其生平事迹和当年的生活风貌。 客家公园建成,将成为中国大陆规模最大的集中展示客家文化之大成之地。公园设计浓缩客家文化精髓,其整体构思以客家文化为体系,以中国客家博物馆为核心,通过迁徙、教育、伦理、民俗、农耕等多个不同内涵的主题景区,集中展现客家文化之大成。规划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客都文化广场、中国客家博物馆、黄遵宪纪念馆、客家风情游览活动场、客家民俗文化展览等30多个景点。 客家公园从2010年3月20日全面对外游客免费开放。梅州人境庐(黄遵宪故居) 人境庐取意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暄”的名句,是我国著名爱国诗人、杰出的外交家黄遵宪的故居,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坐落在市区东山大桥下的小溪唇,于1884年由黄遵宪亲自设计建造,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座故居占地面积不大,但建筑精巧,布局合理,里面有会客厅书房卧室、藏书室、无壁楼、五步楼、十步阁、息亭、花坛、假山等,藏书室内有黄遵宪的各种著作和读过的书共八千多册。庐中保留着黄遵宪亲自撰写的对联,如会客厅对联:“万丈函归方丈室,四围环列自家山”,另有一联:“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都十分形象地描绘了这故居的环境。进入人境庐,你就会感到这是别开生面的文化景观。 黄遵宪,字公度,他所生活的年代,正值清未光绪年间。虽然只是一位举人,但他博学多才,又有一颗爱国忧民之心。光绪三年(1877年)被朝廷破格晋升为驻日使馆参赞,成为驻日参使何如璋的最得力助手与参谋。在驻日友赞四年内,着重研究日本历史,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后写成一部50多万字的。这部书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全面系统研究日本历史的专著,同时也成为日本的第一部“国史”,它为当时中国的政治改革运动——即戊戌变法维新运动,提供了理论依据。梅州阴那山 阴那山在梅县,人称粤东群山之祖。山高一千三百多米,山后五峰如指立,登主峰,需攀3824级石阶。主峰凌云摩日,雄奇瑰丽。山中林海苍茫,巨石峻峭。 阴那山寺观很多,其中以始建于唐的灵光古刹最著名,主殿的螺旋型菠萝顶很少见,殿内烧香火时,烟雾则顺殿顶盘旋而上,自然扩散,很具科学艺术性。灵光古刹右上侧,有祖师别阁。山顶的玉皇大帝宫,建筑雄伟,金碧辉煌,巍峨高耸,是专为游人看日出,观云海而建的。叶剑英纪念园 梅县雁洋镇雁上村是叶剑英元帅的故乡。铜像座落在由国家主席杨尚昆题名的“叶剑英元帅纪念馆”门前左侧的平台上。高两米,重近一吨的叶帅铜像,身着中山装,右手拿着大圆草帽,坐落在石头上与群众促膝谈心的形态,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叶帅艰苦朴素、深入基层、平易近人,始终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优良作风。 铜像基座高零点九米,用优质辉绿岩砌成,正面上方镌刻着“叶剑英元帅像”六个金色大字,下方嵌着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对叶元帅一生高度评价的铜板碑文。铜像是“缅怀元帅丰功伟绩,激励后人继续奋进”的丰碑。在叶元帅铜像之后,还可参观叶元帅纪念馆和故居。花萼楼 花萼楼位于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距县城有45公里,建于明万历36年(公元1608年),距今有近400年的历史,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花萼楼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86平方米,属土木结构的圆形建筑。花萼楼共有三环,内环为一层30个房间,二环为二层60间,外环为三层120间,共有210个房间。楼高11.9米,楼的墙体用生土夯筑而成,底层宽2米。顶层宽1.3米,楼顶为木梁灰瓦。花萼楼的第一层不设窗,第二、三层墙上设有内小外大呈三角的枪眼,整座楼只有一个大门供出入,大门框用厚而宽的花岗岩石板组成,大门板钉上坚厚的铁皮,这些门窗设施是为抵御外人侵扰而特意设计的。花萼楼内有面积为283.4平方米的圆形天井,用大小不等的鹅卵石铺成,中心装饰着一个直径3米的古钱币图案寓意着人们祈求丰衣足食的心愿。天井一侧有口古井,用于防火和生活之用。花萼楼内还有砻、碓等常用生活设施。整个花萼土楼布局合理、通风采光、冬暖夏凉,现楼内还住着十多户林姓人家。 花萼楼设计精巧、结构独特,显示了客家人 、团结、平均、平等的生活理念,是目前广东土围楼中规模最大、设计最精美、保存最完整的民居古建筑,是世界民居建筑的一大奇观。1992年12月,中央电视台在该楼拍制了《神州百姓闹元宵》文艺节目;1993年4月广州电视台在该楼拍制了《客家人》专题片;1999年1月中央电视台、中国影视总公司又在该楼拍制了八集电视连续剧《嫂娘》;2000年10月,客家土楼千人茶会又在这里成功举行。最近,国家文物局文物保护司、中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秘书长郭旃前来考察后,认为花萼楼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申报条件。目前,大埔县正积极准备相关材料,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泰安楼 泰安楼位于大埔县湖寮镇龙岗村,建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距今已有241年的历史。呈四方形,砖石木结构,面宽52米,进深49米,占地面积2577平方米,建筑面积5136平方米。楼高三层11米,共有房间200间。因楼的外墙为石墙,故俗称为石楼。是国内极为少见的石方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安楼的建筑风格独特,规模宏大,设计精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文化内涵丰富。从外表上看简直不相信这会是住宅建筑,其极其封闭的外观简直像一座牢不可破的城堡。高大的泰安楼给人的第一印象是磐石般的稳重、质朴、粗犷。 走进泰安楼,以祖堂为中心的“祖功宗德”横匾,显示了敬祖的思想和客家人对传统的依恋,展现了客家人世代相传和睦共居的独特的生活方式,这种大家族聚居的建筑体现了客家人的族群意识,泰安楼向心的布局强化了家族内部的凝聚力。 一般所见方楼的不足之处,是四个角房间光线暗、通风差、紧临木楼梯,噪音干扰大。泰安楼在建筑设计上完全弥补了这些不足,与一般方楼的不同之处,在于三层还专设有外环形防卫走廊,四角楼梯口宽敞明亮。登上三楼外环形走廊,从窗户向外眺望,楼前景色尽收眼底。 客家先民来自华夏文明昌盛、人文传统浓郁的中原地区,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因此,客家人把家族子弟的文化教育当作整个家族的大事。从泰安楼两侧的书斋(分文、武两科),可见当年楼主人是何等重视教育。 古朴雄奇的泰安楼,闪耀着客家人非凡的智慧与无比的创造能力,是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的一个标志性的“符号”,是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文化瑰宝。据查证,客家方楼比圆楼更为古老。根据国家文物局专家提议,目前已把该楼作为客家围楼的代表作,列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特产美食 千年古城梅州,有“客都”之称,中原人“衣冠南迁”到这里,不但带来了读书皆上品的风气,也形成了自己的饮食文化客家菜。火柴盒大小的水豆腐炸成金黄色,把猪肉鱼肉做成的馅“酿”入其中,放进葱花香油,盛在鸡汤瓦煲内焖着,直到香气四溢。想来到了梅州的客家人一时无麦可包饺子,才创出如此美味。 在梅州,可以吃到有很多客家美食,如:客家酿豆腐,梅菜扣肉,客家娘酒,梅州腌面,米粄,黄粄等等。梅州客家菜 大概十年前的一次回乡,亲戚宴请,其中有一鼎汤,至今怀念。此汤名为苦笋汤。苦笋为梅州大埔县的特产,野生苦笋不及人的小指粗,色泽与普通竹笋无异,略光滑,竹节明显,非常修长,味道是真苦而非苦甘之味,煲汤时要加入咸菜猪血骨熬几个小时,汤味苦甘,对人的健康有多好就不在此赘述。 现在市面上也有真空包装的苦笋卖,不过已经是人工培植的,苦味相差甚远。 蕨菜很多地方都有,东北的比较出名,客家蕨菜除了以前提到的用客家娘酒糟炒外,还可以晒成干,平时拿来煲猪骨汤最好;平远一些小地方把豆角也晒成干,吃时拿来煲汤、炖肉也可以碎了清炒,咸干咸干的香;现如今煲汤料中较出名的客家特产莫过于红菇、石参和溪黄草,还有闻名于河源的五指毛桃,外间各有谱牒之著,所以此地从略。 除了以上煲汤料,客家的红丝线也必不可少。红丝线又叫山蓝,有清热宁咳止血之功效,特别是治疗慢性咽喉炎疗效非常不错,平常也做猪肺粉肠、猪肝瘦肉吃的汤水鲜红,非常美味。咸菜类 用咸菜来配菜,咸菜虽然是配角,一样不马虎,客家咸菜还真是品种丰富。石扇咸菜是一种小棵芥菜腌制而成的,梗长叶少,切成寸段后跟野生苦笋极像,略带甜味,因为味道特别,经常用来熬汤和烧汤,而且跟娘酒酒糟是绝配,不少客家菜式也离不开它。 第二种是叫“辣菜”的咸菜,一般家里都可以做,同样是用乡下小棵芥菜,掌握好时间直接挂在竹竿上风干晒干,成品是还带绿色的干,却有一股辣味,跟日本芥辣是一样的味道,吃时一般要切得很碎,用猪油炒,只放点盐就可以了,拿来下饭下粥甚至下馒头味道都是一流的; 第三种有点像潮州咸菜,用大芥菜头做成,潮州咸菜是只有粗梗没有叶的,而客家咸菜还是连叶的,在菜市场卖的时候都是整瓮整瓮堆在菜摊,咸菜搁在瓮口,汁水涎滴,香气袭人,甚至有种工艺还可以敞开瓮口让咸菜透风带点腐化的腌制品当地叫“臭风”咸菜,主要是用叶较多的芥菜来做,有点臭豆腐一样的味道,可以配合某些特别菜式和专门口味,也很好吃; 第四种就是制成“梅菜”,带叶的叫梅菜干,不带叶的叫梅菜心,惠州的梅菜较出名,梅菜扣肉和梅菜蒸肉饼是一定要尝的,烹饪的诀窍在于要在梅菜里加点白糖,还要注意买回的梅菜心一般是比较咸的,要用刀切开水泡半个钟头以上去盐后才吃,加点青红辣椒做梅菜心炒花肉最好了青菜外地少见的有一种客家人叫“勺菜”的青菜,广州人叫“猪乸菜”(以前本来就是给猪吃的东西),不过品种有点不同。吃的时候先把菜一梗一梗摘出,水烧开先在开水里过一下,去去涩味,然后切一厘米左右的段,姜末、蒜末和酒糟下油锅炒香下菜,炒到出水,因为菜本身比较绵,并且会分泌一种滑滑的汁液,所以调味后一定要用生粉或者粟粉勾芡,那样菜才有光泽,吃起来才够味,又软又滑。 麻叶也是表面会分泌汁液的客家特色菜,一般拿来做上汤菜式或者直接汆汤。不能不提的还有萝卜青,也就是白萝卜叶子,嫩的时候采下,用蒜蓉清炒,清香中带点微辣,对肠胃不好的人有疗效,甚至客家人把这种叶子和茶叶混合做成咸萝卜茶,吃的时候记得一定要加1—2片生姜一起搁在大口盅里闷泡,四季常饮,肠胃顺畅。主食类 番薯是祖国大地最普通的食物,客家吃番薯比较特别的有两种吃法: 一是切成薄片,裹了面粉浆炸,面粉浆有咸甜两味,炸成金黄的番薯,内软外脆,个人比较喜欢咸味的; 二是煲番薯糖水,客家人煲番薯糖水是用瓦罐来煲,还要加入金钱草或者蛇舌草,待番薯熟透就加入红糖调味,清香扑鼻。 客家人怎么吃芋头?芋头是广西荔浦出品的最好,去广西芋头扣肉也是必吃的美食,客家人的芋圆知名度绝不比其他任何做法逊色。 首先把芋头去皮,然后用专门的工具刨成细丝,生姜切细丝,生蒜捣成蓉(这个要多),一起放在大盆里加入面粉和水到材料稍微带上浆,用盐、鱼露和白糖调成半咸半甜的味道,材料和匀后用汤匙或者筷子拌成大概一个丸子形状直接下油锅炸,薄的脆,厚的里软外脆,如果混点生花生米和芝麻就更香了,几年来,每次有老乡往来穗梅两地,都会让其带一两袋芋圆回来,虽然不如以前家里自己做得好,到手后全家还是吃不停手赞不绝口,这是客家人最最好的手信了。梅州特产 梅县酿豆腐 梅州特色美食酿豆腐,其制作方法是把豆腐当作饺皮酿进肉馅煮熟,发现味道特别鲜美,于是便成了客家名菜。馅料以各人口味或家庭丰俭而定。 一般以五花猪肉为好,配上少许香菇鱿鱼虾仁等,加上味精、盐,将馅酿进火柴盒大小的豆腐块中,用植物油熟炸再转煲10多分钟即可吃。 兴宁北部山区有用猪肉与葱白酿豆腐的,别有一番风味。蕉岭人喜用海乌咸鱼鸡蛋瘦肉作馅。南雄人有油烧豆腐的作法。福建连城有著名“四堡酿豆腐”,浓香软嫩,清爽可口,吃后不忘寺庙膳食中的斋酿豆腐,馅料为花生仁、韭菜、葱白、腐竹,植物油炸、煎、煮均宜,香味四溢,吃不腻口。 酿法上,梅县人最奇特,以三角块造型。烹制手法上,有红烧,有炸、煎、煮、清蒸的,有半煎半煮的,也有打火锅的。五花八门,争奇斗艳。 兴宁梅菜干 梅菜干为梅州人或是说客家人的传统特产名菜,选取环境优雅的山村定点种植,采用鲜嫩大菜为主要原料,经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梅菜干可作梅菜扣肉、梅菜蒸排骨、梅菜煲例汤及其他肉类佐料之用。 五华大田柿花 梅州特产大田柿花产于五华县大田镇的果合柿(加工后称柿饼、柿花),有300多年的历史。大田柿花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果大、核小且少;二是肉厚质软,色泽橙红,味似蜂蜜,久藏不硬化;三是营养丰富,含有转化糖及游离酸,甘露醇及维生素C等,有润肺、健胃、降血压等药用功效。大田柿花的独特,除与当地的气候、水土及栽种技术有关外,柿花的加工也相当考究,柿果在养分充分积累后进行采摘,选择大好晴天,将去皮后的柿果置放在竹筛上曝晒三五天,然后逐个揉搓成浑酱状,接着日晒夜露约30天,直至水份基本蒸发,表层自然淅出白色粉状糖分(俗称柿霜),便成了色泽橙红,肉厚质软,有蜂蜜香味的柿花了。 据传大田特产柿花明代已为贡品,1959年上送北京农业展览馆为庆祝国庆10周年的展品,深得中央领导和各界人士的赞誉。为使更多的人能领略到大田柿花的独特风味,大田镇成立了柿花发展公司,建成了多个柿苗、柿果生产和柿花加工基地。1999年12月,大田柿花参加了在东莞举办的第三届全国名优特果品展销,以独特、新颖吸引了众多参观者。 梅县竹编 梅县竹子资源极为丰富,梅县特产的竹编、工艺遍及城乡。采用材坚质优毛竹制成的工艺品,坚固美观,上油后光彩照人。 用绿竹编织的各式吊篮、提篮、小竹篮、瓷胎篮、动物篮,款式新颖,造型别致,做工精细,经漂白后,颜色洁白如玉,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幸福里的春天

  春天,是一个诗意浓厚的季节。此时的你我正走在这条开满鲜花的春天路上。昨天你有芳艳,我有葱绿,你我在这春天的路上相遇相识相爱。那就为你写首诗吧,写洁白无瑕的...[全文阅读]

这逗B货,让人越来越看不懂

1、公交车刚靠站,一个穿着西服的中年人走了上来,问售票员:“请问XXX还有多远?”...[全文阅读]

【三下乡】 捕捉下乡课堂内外的感动瞬间

“执灯”社会实践队 雷州2016年7月13日电(通讯员胡舒婷)对执灯社会实践队来说,除如何更好融入教师这一身份之外,与同学们的相处,也捕捉到了很多令人感动的瞬间。 据老...[全文阅读]

拯救一只小鸟

今年的夏天,办公室外的阳台上格外热闹。随着三角梅花开,葡萄藤蔓新芽披绿,每天就有一些麻雀和不知名的小鸟在三角梅、葡萄架上的枝丫上玩耍,它们叽叽喳喳的说话声很...[全文阅读]

不努力,再美的梦也终究会碎

  晚自习结束的铃声,就像是引起水面波澜的一颗石子,使原本在夜色笼盖下的安静的校园变得喧嚣起来。    “嘿,小伙子别走,快去帮那两个姑娘提一桶水”宿管大爷对...[全文阅读]

岁月静美,与你同行

  岁月静美,与你同行。感悟人生,感恩遇见,我们来自不同的地域,我们却走在同一条心路上,拥文字的暖,一路探寻生命的真挚,一起捡拾生活中的美丽。    —题记    ...[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亚运火炬传递城市:梅州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339712.html

上一篇:一条给女朋友的短信发错之后

下一篇:笨宝对我来说其实很重要

分享日记相关文章
更多分享日记文章

精选分享日记

经典日记分类阅读

分享日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