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7 01:08:08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白衬杉格子梦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宿紫閣山北村》

晨遊紫閣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見餘喜,爲餘開一尊。舉杯未及飲,暴卒來入門。紫衣挾刀斧,草草十餘人。奪我席上酒,掣我盤中飧。主人退後立,斂手反如賓。中庭有奇樹,種來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斷其根。口稱采造家,身屬神策軍。“主人慎勿語,中尉正承恩!”

譯文及注釋

譯文清晨去遊覽紫閣峰,傍晚投宿在山下農村。村老見了我,十分欣喜,爲我設宴,打開了酒樽。剛端起酒杯,還未沾唇,一群橫暴的士兵沖進大門。爲首的身穿紫衣,帶着刀斧,亂嘈嘈地約有十幾個人。他們奪去我席上的好酒,又搶走我盤中的美飧。當主人的反而退後站立,恭敬地拱着手,好像來賓。院子裏長着一株珍奇的樹,種下它已有三十個秋春。主人雖然愛惜它,也救它不得,看着他們拿斧頭砍斷樹根。他們口稱是爲皇上伐木營造的人,隸屬皇上的神策軍。主人啊,你千萬沉住氣,不要開口,神策軍中尉正受到皇上恩寵信任。

注釋紫閣峰:終南山的著名山峰,在今陝西西安南百餘裏。《陝西通志》卷九引《雍勝略》曰:“旭日射之,爛然而紫,其峰上聳,若樓閣然。”故名“紫閣”。暮宿:傍晚投宿。餘:我。開一尊:設酒款待的意思。“尊”同“樽”。暴卒:橫暴的士兵。紫衣:指穿三品

品以上紫色官服的神策軍頭目。挾:用胳膊夾着。草草:雜亂粗野的樣子。掣(chè):抽取。飧(sūn):晚飯,亦泛指熟食,飯食。斂手:雙手交叉,拱于胸前,表示恭敬。奇樹:珍奇的樹。此句語本《古詩十九首·庭中有奇樹》。采造家:指專管采伐、建築的官府派出的人員。采造,指專管采伐、建築的官府。神策軍:中唐時期皇帝的禁衛軍之一。中尉:神策軍的最高長官。承恩:得到皇帝的寵信。

賞析

  此詩開頭兩句對宿紫山北村的緣由作了說明,原來他是因“晨遊紫閣峰”而“暮宿山下村”的。詩人之所以要“晨遊”,是爲了欣賞山峰上的美景。早晨欣賞了紫閣的美景,悠閑自得往回走,直到日暮才到山下村投宿,碰上的又是“村老見餘喜,爲餘開一尊”的美好場面,作者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但是,“舉杯未及飲”,不愉快的事發生了。開頭四句,點明了搶劫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和搶劫對象,表現了詩人與村老的親密關系及其喜悅心情,爲下面關于暴卒的描寫起了有力的反襯作用,是頗具匠心的。中間的十二句,先用“暴卒”“草草”“紫衣挾刀斧”等貶義詞句刻畫了搶劫者的形象;接着展現了兩個場面:一是搶酒食;二是砍樹。

  寫搶酒食的四句詩,表現出暴卒、作者和主人的三種不同表現。“奪”和

“掣”兩個詞,包含着一方不給,一方硬搶的豐富内容。詩人用這兩個詞作“詩眼”,表現出他自己畢竟是個官吏,敢于和暴卒争,但還是敗下陣來,這就不僅揭露了暴卒的暴,而且暗示了暴卒敢這樣“暴”的原因,爲結尾的點睛之筆留下了伏線。

  寫兩個搶劫場面,各有特點。搶酒食之時,主人退立斂手;砍樹之時,卻改變了态度,這表明主人對樹有特殊感情。詩人爲了揭示其心理根據,先用兩句詩寫樹:一則指明那樹長在中庭,二則稱贊那是棵“奇樹”,三則強調那樹是主人親手種的,已長了三十來年。這說明它在主人心中的地位,遠非酒食所能比拟。暴卒要砍它,主人當然會“惜”,“惜不得”,是“惜”而“不得”的意思。于是,發自内心的“惜”就表現爲語言、行動上的“護”,雖然迫于暴力,沒有達到目的,但由此卻引出了暴卒的“自稱”和作者的悄聲勸告。

  結尾的四句詩,在當時很好懂;時過一千多年,就需要作些注解,才能了解其深刻的含義。所謂“神策軍”,在唐代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本來是西部的地方軍;後因“扈駕有功”,變成了皇帝的禁衛軍。唐德宗時,開始設立左、右神策軍護軍中尉,由宦官擔任。他們以皇帝的家奴身份掌握禁衛軍,勢焰熏天,把持朝政,打擊正直的官

吏,縱容部下酷虐百姓,什麽壞事都幹。元和(唐憲宗年號,806—820)初年,皇帝寵信宦官吐突承璀,讓他做左神策軍護軍中尉;接着又派他兼任“諸軍行營招讨處置使”(各路軍統帥),白居易曾上書谏阻。這首詩中的“中尉”,就包括了吐突承璀。所謂“采造”,指專管采伐、建築的官府。唐憲宗的時候,經常調用神策軍修築宮殿;吐突承璀又于唐元和四年(809年)領功德使,修建安國寺,爲憲宗樹立功德碑。因此,就出現了“身屬神策軍”而兼充“采造家”的“暴卒”。做一個以吐突承璀爲頭子的神策軍人,已經炙手可熱了;又兼充“采造家”,執行爲皇帝修建宮殿和樹立功德碑的“任務”,自然就更加爲所欲爲,不可一世。

  詩是采取畫龍點睛的寫法。先寫暴卒肆意搶劫,目中無人,連身爲左拾遺的官兒都不放在眼裏,留下懸念,引導讀者思考這些家夥究竟憑什麽這樣暴戾。但究竟憑什麽,作者沒有說。直寫到主人因中庭的那棵心愛的奇樹被砍而忍無可忍的時候,才讓暴卒自己亮出他們的黑旗,“口稱采造家,身屬神策軍”。一聽見暴卒的自稱,作者很吃驚,連忙悄聲勸告村老:“主人慎勿語,中尉正承恩!”諷刺的矛頭透過暴卒,刺向暴卒的後台“中尉”;又透過中尉,刺向中尉的後台皇帝。前面的那條“龍”

,已經畫得很逼真,再一“點睛”,全“龍”飛騰,把全詩的思想意義提到了驚人的高度。

創作背景

  這首詩就是作者在《與元九書》中所說的使“握軍要者切齒”的那一篇,大約作于唐憲宗元和四年(809年)前後,地點在鄠縣(今陝西戶縣)的杜家莊。此時作者于長安任左拾遺。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宿紫阁山北村》

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举杯未及饮,暴卒来入门。紫衣挟刀斧,草草十余人。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主人退后立,敛手反如宾。中庭有奇树,种来三十春。主人惜不得,持斧断其根。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

译文注释

译文清晨去游览紫阁峰,傍晚投宿在山下农村。村老见了我,十分欣喜,为我设宴,打开了酒樽。刚端起酒杯,还未沾唇,一群横暴的士兵冲进大门。为首的身穿紫衣,带着刀斧,乱嘈嘈地约有十几个人。他们夺去我席上的好酒,又抢走我盘中的美飧。当主人的反而退后站立,恭敬地拱着手,好像来宾。院子里长着一株珍奇的树,种下它已有三十个秋春。主人虽然爱惜它,也救它不得,看着他们拿斧头砍断树根。他们口称是为皇上伐木营造的人,隶属皇上的神策军。主人啊,你千万沉住气,不要开口,神策军中尉正受到皇上恩宠信任

注释紫阁峰:终南山的著名山峰,在今陕西西安百余里。《陕西通志》卷九引《雍胜略》曰:“旭日射之,烂然而紫,其峰上耸,若楼阁然。”故名“紫阁”。暮宿:傍晚投宿。余:我。开一尊:设酒款待的意思。“尊”同“樽”。暴卒:横暴的士兵。紫衣:指穿三品

品以上紫色官服的神策军头目。挟:用胳膊夹着。草草:杂乱粗野的样子。掣(chè):抽取。飧(sūn):晚饭,亦泛指熟食,饭食。敛手:双手交叉,拱于胸前,表示恭敬。奇树:珍奇的树。此句语本《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采造家: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派出的人员。采造,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神策军:中唐时期皇帝的禁卫军之一。中尉:神策军的最高长官。承恩:得到皇帝的宠信。

赏析

  此诗开头两句对宿紫山北村的缘由作了说明,原来他是因“晨游紫阁峰”而“暮宿山下村”的。诗人所以要“晨游”,是为了欣赏山峰上的美景。早晨欣赏了紫阁的美景,悠闲自得往回走,直到日暮才到山下村投宿,碰上的又是“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的美好场面,作者的心情是很愉快的。但是,“举杯未及饮”,不愉快的事发生了。开头四句,点明了抢劫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抢劫对象表现诗人与村老的亲密关系及其喜悦心情,为下面关于暴卒的描写起了有力的反衬作用,是颇具匠心的。中间的十二句,先用“暴卒”“草草”“紫衣挟刀斧”等贬义词句刻画了抢劫者的形象;接着展现了两个场面:一是抢酒食;二是砍树。

  写抢酒食的四句诗,表现出暴卒、作者和主人的三种不同表现。“夺”和

“掣”两个词,包含着一方不给,一方硬抢的丰富内容。诗人用这两个词作“诗眼”,表现出他自己毕竟是个官吏,敢于和暴卒争,但还是败下阵来,这就不仅揭露了暴卒的暴,而且暗示了暴卒敢这样“暴”的原因,为结尾的点睛之笔留下了伏线。

  写两个抢劫场面,各有特点。抢酒食之时,主人退立敛手;砍树之时,却改变了态度,这表明主人对树有特殊感情。诗人为了揭示其心理根据,先用两句诗写树:一则指明那树长在中庭,二则称赞那是棵“奇树”,三则强调那树是主人亲手种的,已长了三十来年。这说明它在主人心中的地位,远非酒食所能比拟。暴卒要砍它,主人当然会“惜”,“惜不得”,是“惜”而“不得”的意思。于是,发自内心的“惜”就表现为语言、行动上的“护”,虽然迫于暴力,没有达到目的,但由此却引出了暴卒的“自称”和作者的悄声劝告。

  结尾的四句诗,在当时很好懂;时过一千多年,就需要作些注解,才能了解其深刻含义。所谓“神策军”,在唐代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本来是西部的地方军;后因“扈驾有功”,变成了皇帝的禁卫军。唐德宗时,开始设立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由宦官担任。他们以皇帝的家奴身份掌握禁卫军,势焰熏天,把持朝政,打击正直的官

吏,纵容部下酷虐百姓,什么坏事都干。元和(唐宪宗年号,806—820)初年,皇帝宠信宦官吐突承璀,让他做左神策军护军中尉;接着又派他兼任“诸军行营招讨处置使”(各路军统帅),白居易曾上书谏阻。这首诗中的“中尉”,就包括了吐突承璀。所谓“采造”,指专管采伐、建筑的官府。唐宪宗的时候,经常调用神策军修筑宫殿;吐突承璀又于唐元和四年(809年)领功德使,修建安国寺,为宪宗树立功德碑。因此,就出现了“身属神策军”而兼充“采造家”的“暴卒”。做一个以吐突承璀为头子的神策军人,已经炙手可热了;又兼充“采造家”,执行为皇帝修建宫殿和树立功德碑的“任务”,自然就更加为所欲为,不可一世。

  诗是采取画龙点睛的写法。先写暴卒肆意抢劫,目中无人,连身为左拾遗的官儿都不放在眼里,留下悬念,引导读者思考这些家伙究竟凭什么这样暴戾。但究竟凭什么,作者没有说。直写到主人因中庭的那棵心爱的奇树被砍而忍无可忍的时候,才让暴卒自己亮出他们的黑旗,“口称采造家,身属神策军”。一听见暴卒的自称,作者很吃惊,连忙悄声劝告村老:“主人慎勿语,中尉正承恩!”讽刺的矛头透过暴卒,刺向暴卒的后台“中尉”;又透过中尉,刺向中尉的后台皇帝。前面的那条“龙”

,已经画得很逼真,再一“点睛”,全“龙”飞腾,把全诗的思想意义提到了惊人的高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就是作者在《与元九书》中所说的使“握军要者切齿”的那一篇,大约作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前后,地点在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杜家庄。此时作者于长安任左拾遗。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夺我席上酒,掣我盘中飧。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21229.html

上一篇:眠时忆问醒时事,梦魂可以相周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何王台殿,危基百尺自西刘。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