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01 07:00:49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何须执手问年华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新豐折臂翁》

新豐老翁八十八,頭鬓眉須皆似雪。玄孫扶向店前行,左臂憑肩右臂折。問翁臂折來幾年,兼問緻折何因緣。翁雲貫屬新豐縣,生逢聖代無征戰。慣聽梨園歌管聲,不識旗槍與弓箭。無何天寶大征兵,戶有三丁點一丁。點得驅将何處去,五月萬裏雲南行。聞道雲南有泸水,椒花落時瘴煙起。大軍徒涉水如湯,未過十人二三死。村南村北哭聲哀,兒别爺娘夫别妻。皆雲前後征蠻者,千萬人行無一回。是時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張弓簸旗俱不堪,從茲始免征雲南。骨碎筋傷非不苦,且圖揀退歸鄉土。此臂折來六十年,一肢雖廢一身全。至今風雨陰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終不悔,且喜老身今獨在。不然當時泸水頭,身死魂孤骨不收。應作雲南望鄉鬼,萬人冢上哭呦呦。老人言,君聽取。君不聞開元宰相宋開府,不賞邊功防黩武。又不聞天寶宰相楊國忠,欲求恩幸立邊功。邊功未立生人怨,請問新豐折臂翁。譯文及注釋

譯文新豐有個八十八歲的老人,頭發、胡子、眉毛全都像雪一樣白。他的右臂已經斷了,隻得将左臂搭在他玄孫的肩上,由他的玄孫扶着向店前走來。我問他右臂折斷有多久了,又問他是因何折斷的。他說:“我的籍貫就在

在新豐縣,我出生在太平盛世,沒有遭遇過戰争。經常欣賞梨園子弟的歌唱演奏,連什麽是旗槍和弓箭都不知道。誰知不久就趕上了天寶年間朝廷的大征兵,有三個成年男子的家庭,就要抽取一個當兵。抽取這些壯丁以後,要驅趕着他們去哪兒呢?要在五月裏遠征萬裏之外的雲南。聽說雲南有一條泸水,夏季椒花凋謝之時,泸水就會煙瘴彌漫。大軍徒步渡河的時候,河水會熱得像滾湯一樣,渡不過十個人就會有二三個死掉。當時村裏到處都是兒子告别爹娘、丈夫告别妻子那哀痛的哭聲。大家都說,前後幾次遠征雲南的人足有千千萬萬,卻沒有一個能活着回來!我那年二十四歲,名字也在兵部征兵的名冊之中。我不敢讓人知道,趁着夜深的時候,偷偷地用一塊大石頭捶斷了自己的右臂。于是,我就因爲既不能拉弓也不能搖旗,得以避免被遠征雲南。我不是感覺不到傷筋碎骨的痛苦,隻是希望能夠在選征兵丁時被淘汰,從而留在家鄉。這條胳膊已經折斷了六十年,我雖然殘廢了一肢,但保全了性命。如今每逢刮風下雨的寒夜,我的斷臂都使我疼得徹夜難眠,但我不但不後悔,還爲自己能夠活到現在而欣喜。否則我也會死在泸水旁,連屍骨都沒人收,隻能成爲身死雲南的望鄉鬼,在萬人墳裏呦呦地哭號。”這個老人的話,你

一定要認真地聽一聽。你難道沒聽說過,開元年間的宰相宋璟,爲了避免邊将窮兵黩武而不賞邊疆的戰功?你難道也沒聽說過,天寶年間的宰相楊國忠,爲了得到皇帝的恩寵而鼓勵征戰?等不到建立戰功,人民就會怨恨四起,若是不信,就請問問新豐的折臂老人吧。

注釋新豐:縣名。故城在今陝西臨潼縣東北。玄孫:孫子的孫子。左臂憑肩:左臂扶在玄孫肩上。來:以來。緻:招緻。因緣:緣故。聖代:聖明時代。折臂翁大概生于開元中期,并在開元後期度過青少年階段。開元時期,社會比較安定,經濟繁榮,故稱“聖代”。梨園:玄宗時宮庭中教習歌舞的機構。新豐是骊山華清官所在地,所以老翁能聽到宮中飄出的音樂。無何:無幾何時,不久。雲南:此處指南诏。泸水:今雅砻江下遊及金沙江會合雅砻江以後的一段江流。瘴煙:即瘴氣,中國南部和西南部地區山林間因濕熱蒸發而産生的一種能緻人疾病的氣體。徒涉:蹦水步行。湯:滾開的水。兵部:唐尚書省六部之一,主管中央及地方武官的選用、考查,以及有關兵籍、軍械、軍令等事宜。牒:文書。此處指征兵的名冊。将:介詞,以,用。槌(chuí):通“撾”,捶,敲擊。簸(bǒ):搖動。且圖:苟且圖得。此臂折來:一作“臂折以來”。萬人冢:作者自注說

,雲南有萬人冢,在鮮于仲通。李宓軍隊覆沒的地方。按萬人冢在南诏都城太和(今雲南省大理縣)現在尚存。呦呦(yōu):形容鬼哭的聲音。宋開府:指宋璟(jǐng),開元時賢相,後改授開府儀同三司。作者自注說,開元初天武軍牙将郝靈佺(quán)斬突厥默啜(chuò),自謂有不世之功,宋璟爲了防止邊将爲邀功請賞而濫用武力,挑起與少數民族的糾紛,在第二年才授他爲郎将,結果郝氏抑郁而死。楊國忠:公元752年(天寶十一載)拜相。

鑒賞

  此詩寫了一位在天寶年間逃過兵役的老人,當時,宰臣“欲求恩幸立邊功”,發動對南诏的戰争,無數被強征去當兵的人冤死異鄉,這位老人“偷将大石捶折臂”,才留得殘命。這位命運悲慘的老人,卻以欣喜口吻自慶僥幸,讓人讀來更覺得悲哀,同時也感受到詩人的目的不僅在記叙一樁往事,而是反映出戰争帶給廣大人民的無窮苦難。

  此詩可分爲三段。第一段自首句至“兼問緻折何因緣”,主要是描繪折臂翁的外觀形象,并向第二段過渡。第二段是全詩的主體,自“翁雲貫屬新豐縣”至“萬人冢上哭呦呦”,長達三十四句。此段以第一人稱的口吻來叙事,不僅使詩産生了真切自然之感,而且增強了詩叙事内容的可信程度。第三段自“老人言,君聽取”至結束,詩人又直接

出面,發表議論。

  這位老人的籍貫屬于原來的新豐縣。他本是幸運的,因爲他生逢聖明的朝代,在社會安定、經濟繁榮的開元時期度過了美好的青少年時代;他不懂得旗槍弓箭爲何物,而聽慣了宮苑梨園中傳出的歌舞管弦之聲。可是好景不長,天寶時期,雲南一帶烽煙四起,朝廷大肆抽丁,在凄慘的哭泣聲中,兒子告别母親,丈夫告别了妻子。因爲他們聽說雲南泸水一帶,瘴氣迷漫,更何況還要徒步渡過那熱如沸湯的大河呢!據說前後奔赴戰場者,沒有一個能活着回來。這一年,他二十四歲。很不幸,征兵的名冊上赫然列着他的名字。夜深人靜,他偷偷地用石頭将自己的手臂砸斷。從此他變成了殘廢,但也由此逃脫了遠征雲南之苦。作爲一個斷臂的殘廢人,他是不幸的,因爲六十年來,傷痛時肘折磨着他;但他從未後悔,因爲他又是幸運的,他沒有做雲南萬人冢上的望鄉鬼,他畢竟還活着,雖然活得并不舒服。

  作品最後一段“老人言,君聽取”雲雲,旗幟鮮明地表白了自己的觀點。開元時的賢相宋璟,爲了防止邊将爲邀功而濫用武力,對于殺敵有功的天武軍牙将郝靈佺并沒有論功行賞,僅在次年授他爲郎将,這樣做防止了與少數民族的糾紛,保證了邊境的安甯。而楊國忠之流爲達到個人邀功固寵的卑鄙目的,

不惜開邊尋釁,視數十萬人的性命爲兒戲,驅趕他們到環境極爲惡劣的邊遠地區去作戰,造成千萬個家庭的悲劇,也給國家和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作者把宋璟與楊國忠作了鮮明的對比,其褒貶傾向不言自明。他對宋璟的行爲是贊賞的,他反對不義戰争,希望各民族平等相待,和睦相處,顯示出詩人的寬大胸襟和善良的願望。

  此詩在結構上很有特色,完全符合詩人《新樂府序》所謂“首章标其目,卒章顯其志”的要求,有如常山之蛇,首尾照應。在表達作者的主觀傾向時,仍不忘以新豐折臂翁的悲慘遭遇作爲富有說服力的活見證。

創作背景

  白居易于公元809年(唐憲宗元和四年)所作的《新樂府》五十篇,明确說明是“爲君、爲臣、爲民、爲物、爲事而作,不爲文而作也”(《新樂府序》)。這首詩題下原有小序:“戒邊功也。”公開聲明此詩旨在譴責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的窮兵黩武。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

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新丰折臂翁》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惯听梨园歌管声,不识旗枪与弓箭。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老人言,君听取。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译文注释

译文新丰有个八十八岁的老人,头发、胡子、眉毛全都像雪一样白。他的右臂已经断了,只得将左臂搭在他玄孙的肩上,由他的玄孙扶着向店前走来。我问他右臂折断有多久了,又问他是因何折断的。他说:“我的籍贯就在

在新丰县,我出生在太平盛世,没有遭遇过战争。经常欣赏梨园子弟的歌唱演奏,连什么是旗枪和弓箭都不知道。谁知不久就赶上了天宝年间朝廷的大征兵,有三个成年男子的家庭,就要抽取一个当兵。抽取这些壮丁以后,要驱赶着他们去哪儿呢?要在五月里远征万里之外的云南。听说云南有一条泸水,夏季椒花凋谢之时,泸水就会烟瘴弥漫。大军徒步渡河的时候,河水会热得像滚汤一样,渡不过十个人就会有二三个死掉。当时村里到处都是儿子告别爹娘、丈夫告别妻子那哀痛的哭声。大家都说,前后几次远征云南的人足有千千万万,却没有一个能活着回来!我那年二十四岁,名字也在兵部征兵的名册之中。我不敢让人知道,趁着夜深的时候,偷偷地用一块大石头捶断了自己的右臂。于是,我就因为既不能拉弓也不能摇旗,得以避免被远征云南。我不是感觉不到伤筋碎骨的痛苦,只是希望能够在选征兵丁时被淘汰,从而留在家乡。这条胳膊已经折断了六十年,我虽然残废了一肢,但保全了性命。如今每逢刮风下雨的寒夜,我的断臂都使我疼得彻夜难眠,但我不但不后悔,还为自己能够活到现在而欣喜。否则我也会死在泸水旁,连尸骨都没人收,只能成为身死云南的望乡鬼,在万人坟里呦呦地哭号。”这个老人的话,你

一定要认真地听一听。你难道没听说过,开元年间的宰相宋璟,为了避免边将穷兵黩武而不赏边疆的战功?你难道也没听说过,天宝年间的宰相杨国忠,为了得到皇帝的恩宠而鼓励征战?等不到建立战功,人民就会怨恨四起,若是不信,就请问问新丰的折臂老人吧。

注释新丰:县名。故城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北。玄孙:孙子的孙子。左臂凭肩:左臂扶在玄孙肩上。来:以来。致:招致。因缘:缘故。圣代:圣明时代。折臂翁大概生于开元中期,并在开元后期度过青少年阶段。开元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繁荣,故称“圣代”。梨园:玄宗时宫庭中教习歌舞的机构。新丰是骊山华清官所在地,所以老翁能听到宫中飘出的音乐。无何:无几何时,不久。云南:此处指南诏。泸水:今雅砻江下游及金沙江会合雅砻江以后的一段江流。瘴烟:即瘴气,中国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山林间因湿热蒸发而产生的一种能致人疾病的气体。徒涉:蹦水步行。汤:滚开的水。兵部:唐尚书省六部之一,主管中央及地方武官的选用、考查,以及有关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牒:文书。此处指征兵的名册。将:介词,以,用。槌(chuí):通“挝”,捶,敲击。簸(bǒ):摇动。且图:苟且图得。此臂折来:一作“臂折以来”。万人冢:作者自注说

,云南有万人冢,在鲜于仲通。李宓军队覆没的地方。按万人冢在南诏都城太和(今云南省大理县)现在尚存。呦呦(yōu):形容鬼哭的声音。宋开府:指宋璟(jǐng),开元时贤相,后改授开府仪同三司。作者自注说,开元初天武军牙将郝灵佺(quán)斩突厥默啜(chuò),自谓有不世之功,宋璟为了防止边将为邀功请赏而滥用武力,挑起与少数民族的纠纷,在第二年才授他为郎将,结果郝氏抑郁而死。杨国忠:公元752年(天宝十一载)拜相。

鉴赏

  此诗写了一位在天宝年间逃过兵役的老人,当时,宰臣“欲求恩幸立边功”,发动对南诏的战争,无数被强征去当兵的人冤死异乡,这位老人“偷将大石捶折臂”,才留得残命。这位命运悲惨的老人,却以欣喜口吻自庆侥幸,让人读来更觉得悲哀,同时也感受到诗人目的不仅在记叙一桩往事,而是反映出战争带给广大人民的无穷苦难。

  此诗可分为三段。第一段自首句至“兼问致折何因缘”,主要是描绘折臂翁的外观形象,并向第二段过渡。第二段是全诗的主体,自“翁云贯属新丰县”至“万人冢上哭呦呦”,长达三十四句。此段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来叙事,不仅使诗产生了真切自然之感,而且增强了诗叙事内容的可信程度。第三段自“老人言,君听取”至结束,诗人又直接

出面,发表议论。

  这位老人的籍贯属于原来的新丰县。他本是幸运的,因为他生逢圣明的朝代,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开元时期度过了美好的青少年时代;他不懂得旗枪弓箭为何物,而听惯了宫苑梨园中传出的歌舞管弦之声。可是好景不长,天宝时期,云南一带烽烟四起,朝廷大肆抽丁,在凄惨的哭泣声中,儿子告别母亲,丈夫告别了妻子。因为他们听说云南泸水一带,瘴气迷漫,更何况还要徒步渡过那热如沸汤的大河呢!据说前后奔赴战场者,没有一个能活着回来。这一年,他二十四岁。很不幸,征兵的名册上赫然列着他的名字。夜深人静,他偷偷地用石头将自己的手臂砸断。从此他变成了残废,但也由此逃脱了远征云南之苦。作为一个断臂的残废人,他是不幸的,因为六十年来,伤痛时肘折磨着他;但他从未后悔,因为他又是幸运的,他没有做云南万人冢上的望乡鬼,他毕竟还活着,虽然活得并不舒服

  作品最后一段“老人言,君听取”云云,旗帜鲜明地表白了自己的观点。开元时的贤相宋璟,为了防止边将为邀功而滥用武力,对于杀敌有功的天武军牙将郝灵佺并没有论功行赏,仅在次年授他为郎将,这样做防止了与少数民族的纠纷,保证了边境的安宁。而杨国忠之流为达到个人邀功固宠的卑鄙目的,

不惜开边寻衅,视数十万人的性命为儿戏,驱赶他们到环境极为恶劣的边远地区去作战,造成千万个家庭的悲剧,也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作者把宋璟与杨国忠作了鲜明的对比,其褒贬倾向不言自明。他对宋璟的行为是赞赏的,他反对不义战争,希望各民族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显示诗人的宽大胸襟和善良的愿望。

  此诗在结构上很有特色,完全符合诗人《新乐府序》所谓“首章标其目,卒章显其志”的要求,有如常山之蛇,首尾照应。在表达作者的主观倾向时,仍不忘以新丰折臂翁的悲惨遭遇作为富有说服力的活见证。

创作背景

  白居易于公元809年(唐宪宗元和四年)所作的《新乐府》五十篇,明确说明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这首诗题下原有小序:“戒边功也。”公开声明此诗旨在谴责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的穷兵黩武。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

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94870.html

上一篇:讲大经纶,只是实实落落;有真学问,决不怪怪奇奇。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翠馆朱楼,紫陌青门,处处燕莺晴昼。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