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23 00:06:40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橘落淮南终成枳

出自先秦屈原的《九歌》

東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撫長劍兮玉珥,璆锵鳴兮琳琅;瑤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瓊芳;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陳竽瑟兮浩倡;靈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滿堂;五音紛兮繁會,君欣欣兮樂康。

雲中君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龍駕兮帝服,聊翺遊兮周章;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覽冀洲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湘君君不行兮夷猶,蹇誰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來,吹參差兮誰思;駕飛龍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綢,荪桡兮蘭旌;望涔陽兮極浦,橫大江兮揚靈;揚靈兮未極,女婵媛兮爲餘太息;橫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側;桂棹兮蘭枻,斵冰兮積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石濑兮淺淺,飛龍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長,期不信兮告餘以不閑;朝騁骛兮江臯,夕弭節兮北渚;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餘玦兮江中,遺餘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遺兮下女;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

袅袅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登白薠兮騁望,與佳期兮夕張;鳥何萃兮蘋中,罾何爲兮木上?(蘋 通:蘋)沅有茝兮醴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遠望,觀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爲兮水裔;朝馳餘馬兮江臯,夕濟兮西澨;聞佳人兮召餘,将騰駕兮偕逝;築室兮水中,葺之兮荷蓋;荪壁兮紫壇,播芳椒兮成堂;桂棟兮蘭橑,辛夷楣兮藥房;罔薜荔兮爲帷,擗蕙櫋兮既張;白玉兮爲鎮,疏石蘭兮爲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實庭,建芳馨兮庑門;九嶷缤兮并迎,靈之來兮如雲;捐餘袂兮江中,遺餘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遺兮遠者;時不可兮驟得,聊逍遙兮容與!

大司命廣開兮天門,紛吾乘兮玄雲;令飄風兮先驅,使涷雨兮灑塵;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從女;紛總總兮九州,何壽夭兮在予;高飛兮安翔,乘清氣兮禦陰陽;吾與君兮齊速,導帝之兮九坑;靈衣兮被被,玉佩兮陸離;一陰兮一陽,衆莫知兮餘所爲;折疏麻兮瑤華,将以遺兮離居;老冉冉兮既極,不寖近兮愈疏;乘龍兮辚辚,高馳兮沖天;結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願若今兮無虧;固人命兮有當,孰離合兮何爲?

少司命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滿堂兮美人,忽獨與餘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雲旗;悲莫悲兮生别離,樂莫樂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雲之際;與女沐兮鹹池,曦女發兮陽之阿;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孔蓋兮翠旌,登九天兮撫彗星;竦長劍兮擁幼艾,荪獨宜兮爲民正。

東君暾将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餘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既明;駕龍輈兮乘雷,載雲旗兮委蛇;長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顧懷;羌聲色兮娛人,觀者儋兮忘歸;縆瑟兮交鼓,蕭鍾兮瑤簴;鳴篪兮吹竽,思靈保兮賢姱;翾飛兮翠曾,展詩兮會舞;應律兮合節,靈之來兮敝日;青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操餘弧兮反淪降,援北鬥兮酌桂漿;撰餘辔兮高馳翔,杳冥冥兮以東行。

河伯與女遊兮九河,沖風起兮水揚波;乘水車兮荷蓋,駕兩龍兮骖螭;登昆侖兮四望,心飛揚兮浩蕩;日将暮兮怅忘歸,惟極浦兮寤懷;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阙兮珠宮;靈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魚,與女遊兮河之渚;流澌紛兮将來下;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來迎,魚鱗鱗兮媵予。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蘿;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從文狸,辛夷車兮結桂旗;被石

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餘處幽篁兮終不見天,路險難兮獨後來;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晝晦,東風飄兮神靈雨;留靈修兮憺忘歸,歲既晏兮孰華予;采三秀兮于山間,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歸,君思我兮不得閑;山中人兮芳杜若,飲石泉兮蔭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風飒飒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

國殇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争先;淩餘陣兮躐餘行,左骖殪兮右刃傷;霾兩輪兮絷四馬,援玉枹兮擊鳴鼓;天時怼兮威靈怒,嚴殺盡兮棄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遠;帶長劍兮挾秦弓,首身離兮心不懲;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淩;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爲鬼雄。

禮魂成禮兮會鼓,傳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與;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

譯文

東皇太一  吉祥的日子,良好的時光,恭恭敬敬娛樂天神東皇。  手撫着鑲玉的長劍劍柄,身上的佩玉和鳴響叮當。  精美的瑤席玉瑱壓四方,擺設好祭品鮮花散芳香。  蕙草包祭肉蘭葉做襯墊,獻上桂椒釀制的美酒漿。  舉鼓槌敲得鼓聲咚咚響,疏節奏緩拍節聲調安詳,又吹竽又鼓瑟放聲歌唱。  巫女舞姿美服裝更漂亮,芬

芳的香氣溢滿大廳堂。  宮商角徵羽五音齊合奏,衷心祝神君快樂又健康。

雲中君  我沐浴蘭湯滿身飄香,穿上彩衣像鮮花一樣。  看雲神宛曲停留雲端,神光燦爛氣宇軒昂。  你安居在雲間殿堂,功德廣大與日月齊光。  你駕龍車穿五彩衣裳,翺翔空中遊覽四方。  神光閃閃你從天而降,又疾速高飛重返天上。  高瞻遠矚超越九州,恩被四海功德無量。  思念神君長長歎息,憂心忡忡黯然神傷。

湘君  你猶豫不決遲遲不來,爲誰停留在水中沙洲?  我天生麗質又修飾打扮,急流中駕起芳香的桂舟。  令沅水湘水風平浪靜,讓長江安安靜靜地流。  盼望你啊你卻不來,吹排箫啊我在思念誰?  我駕起龍舟向北航行,掉轉船頭抵達洞庭。  用薜荔做簾蕙草做帳,拿香荪飾槳香蘭飾旌。  極目騁懷遙望涔陽,揚起風帆橫渡大江。  一路飛舟不見你的蹤影,侍女啊也爲我歎息悲傷。  熱淚縱橫不住流淌,思念你啊痛斷肝腸。  蕩起雙槳把穩船舵,飛舟破浪卷起千堆雪。  薜荔長在陸上啊偏要水中采,荷花開在水中啊卻上樹梢折。  二人不同心媒人也徒勞,恩愛不深厚輕易抛棄我。  石灘上的水啊淺又淺,龍舟輕又快啊飛向前。  相愛不忠誠招人長怨恨,約會不守信卻說沒空閑

。  早晨在江邊急速奔走,傍晚泊舟在北洲停留。  孤獨的鳥兒在屋上栖息,彎彎的江水在堂前緩流。  把玉塊抛向滾滾江流。  把玉佩丢在澧水之濱。  在芳洲上采摘杜若,贈給下女聊表寸心。  時光匆匆不會再來,放寬心懷靜候佳音。

湘夫人  夫人降臨在江北小洲,我望眼欲穿心中哀愁。  秋風袅袅萬木飄落葉,波湧浪翻千裏洞庭秋。  登上白薠崗舉目遠望,與佳人約會相見黃昏後。  鳥兒爲啥聚集水草裏,魚網爲啥挂在樹枝頭?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香蘭,心中思念你,口中未敢言。  恍恍惚惚向遠方張望,但見湘江北去流水潺潺。  駝鹿爲啥覓食在庭院,蛟龍爲啥回遊在水邊?  早晨在江邊躍馬飛馳,傍晚渡過江到了西岸。  聽到夫人的親切召喚,駕起快車一同歸樂園。  宮室豪華築在水中央,荷葉圓圓蓋在屋頂上。  香荪飾牆紫貝鋪庭院,花椒香味濃郁充滿廳堂。  桂木做正梁,木蘭做椽子,辛夷做門楣,白芷飾卧房。  湘夫人編織薜荔巧手做帷帳,剖開蕙草放在帳頂上。  白玉爲鎮壓住坐席,擺上石蘭滿室芬芳。  荷葉屋頂再加放白芷,杜衡纏繞讓滿院飄香。  聚集百草布滿庭院,香花擺在門旁走廊。  九疑衆神前來迎接,群神雲集紛紛揚揚。  把香

囊抛向滾滾江流,把禅衣扔在澧水之濱。  在沙洲上拔取杜若,贈寄遠方人聊表寸心。  好時光不能驟然得到,且逍遙等待吉日良辰。

大司命  敞開了天國的大門,我乘上濃密的烏雲。  命令旋風爲我開道,叫那暴雨洗灑路塵。  神君盤旋從空中下降,我緊跟着你越過空桑。  九州上芸芸衆生鬧嚷嚷,誰生誰死都握在我手上。  高空裏我安詳地飛翔,乘天地正氣駕馭陰陽。  我虔誠恭敬緊跟着你,把上帝權威帶到九州上。  神衣飄動啊長又長,玉佩閃爍啊放光芒。  一陰一陽啊變幻莫測,我做的事啊衆人怎知詳。  折一枝神麻的玉色花朵,送給你這将離去的神靈。  衰老已經漸漸地到來,不親近就更要疏遠感情。  我乘着龍車車聲辚辚,高飛沖天啊直入重雲。  手持一束桂枝久久伫立,愈是想念啊愈是傷心。  傷心哀愁又有什麽用,但願像現在康健無損。  人的壽命本來有定分,死生離合啊怎能由人?

少司命  芬芳的秋蘭,潔白的麋蕪,并列生長在堂下漫布。  綠色的葉子,白色的花朵,香氣濃郁沁入我的肺腑。  人們自有嬌美的小兒女,你爲何還要替他們愁苦?  秋天的蘭花真茂盛,綠葉紫莖郁郁蔥蔥。  滿堂的人兒都傾慕你,隻對我傳情把秋波送。  來時默默走時

無言語,乘風駕雲飄然離我去。  悲哀莫過于有情人離别,歡樂莫過于知心人團聚。  荷葉做衣蕙草做腰帶,匆匆而來忽然飄天外。  傍晚時你投宿在帝郊,雲端裏你又把誰等待?  想與你一同沐浴在鹹池,想與你同曬頭發在山窩。  盼望美人啊美人不來,心神恍惚啊當風高歌。  孔雀車蓋翡翠旗旌,飛上九天掃除彗星。  一手舉長劍一手抱幼童,保護老百姓神中你最行。

東君  一輪紅日将出現在東方,照耀我的欄杆神木扶桑。  撫拍我的寶馬安步緩行,夜色漸漸消失露出曙光。  駕着龍車車聲如雷響,遍插雲旗旗幟随風揚。  長歎一聲将要升天去,低頭徘徊又把故鄉望。  車聲旗色娛樂人心醉,觀者着迷竟把歸家忘。  繃緊琴弦鼓聲相對響,敲擊大鍾鍾架搖晃晃。  吹奏橫笛竽笛聲相和,思戀靈巫賢惠又漂亮。  舞姿翩翩像翠鳥輕飛,載歌載舞齊聲誦詩章。  按照音律唱踏着節拍舞,群神來迎接多得遮太陽。  青雲做衣白霓做裙裳,高舉長箭射殺賊天狼。  操持天弓向西方沉落,拿起北鬥舀取桂酒漿。  抓住馬缰繩高高飛馳,幽幽黑暗中急奔東方。

河伯  河神啊,與你一起遊九河,急風沖起河水泛洪波。  乘坐水車荷葉做車蓋,雙龍駕轅雙螭來拉車。  登上昆侖縱目

望四方,心意飛揚胸懷多寬暢。  日暮美景流連竟忘歸,突然警醒更懷念水鄉。  魚鱗做屋瓦廳堂畫蛟龍,紫貝飾門阙珍珠飾玉宮,河伯啊,爲何久住水中?  乘上白鼋文魚伴,同遊沙洲永相随,綿綿情深如流水。  與你攜手向東行,送你同到河南岸。  滔滔河水來歡迎,魚兒列隊來陪伴。

山鬼  好像有個人兒在山坳,身披薜荔女蘿束細腰。  含情脈脈開口微微笑,你愛我啊美麗又窈窕。  赤豹前拉車,後跟大花狸,辛夷木做車桂枝做旌旗。  石蘭做車蓋杜衡做飄帶,折下香花送給意中的你。  我身居竹林深處暗不見天日,通路艱難險阻使我來遲。  我孤獨地站在高山頂端,雲海茫茫在我腳下翻卷。  昏昏暗暗白晝如夜晚,東風陣陣飄灑着細雨。  癡心等待你不思回返,紅顔已凋謝誰來顧盼?  采靈芝仙草在那巫山間,山石嶙峋葛藤蔓蔓。  怨恨你失約惆怅我忘返,你也思念我隻是不得閑。  山中人兒純真像杜若,啜飲石泉伫立松柏下。  你想我誰知是真是假。  雷聲隆隆細雨飄揚,長猿夜啼聲聲斷人腸。  秋風飒飒黃葉飄零,癡情思公子徒自哀傷。

國殇  手持吳戈身披犀牛甲,車輪交錯短兵相厮殺。  旌旗蔽日陣前敵人多如雲,勇士争先哪怕亂箭交墜下。  強敵沖我

陣,隊列遭踐踏,左骖倒地死,右服被刀紮。  車輪深陷四匹戰馬被拴住,揮動鼓槌猛敲響鼓勇拼殺。  蒼天哀怨神靈怒氣迸發,将士陣亡屍橫荒野山下。  勇夫出征一去不複返,荒原渺茫道路多遙遠。  佩帶長劍秦弓拿在手,身首分離雄心永不變。  真是既勇敢啊又有武藝,始終剛強啊不可侵淩。  身雖死啊精神不死顯威靈,就是做鬼啊也是鬼中雄。

禮魂  祭禮完成一齊擊鳴鼓,傳遞鮮花輪番來跳舞,美女高唱歌聲多安舒。  春蘭秋菊常供奉,祭禮不絕傳千古。

内容簡介

  《九歌》是屈賦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詩篇。它代表了屈原藝術創作的最高成就。《九歌》以楚國宗祖的功德和英雄業績爲詩;以山川神祇和自然風物爲詩;以神話故事和曆史傳說爲詩,淋漓盡緻地抒發了詩人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間忠君愛國、憂世傷時的愁苦心情和“蕩志而愉樂”,“聊以舒吾憂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詠情性,以風其上”的心旨。

  《九歌》包括11章,前人爲了使它們符合“九”的成數,曾作過種種湊合。如清代蔣骥《山帶閣注楚辭》主張《湘君》、《湘夫人》并爲一章,《大司命》、《少司命》并爲一章。《聞一多》《什麽是九歌》主張以《東皇太一》爲迎神曲,《禮魂》爲送神曲,中間九章

爲“九歌”正文。但多數人的意見,以“九”爲虛數,同意汪瑗《楚辭集解》、王夫之《楚辭通釋》之說,認爲前十章是祭十種神靈,所祭的十種神靈,從古代人類宗教思想的淵源來考察,都跟生産鬥争與生存競争有密切關系。十種神靈又可分爲三種類型:①天神──東皇太一(天神之貴者)、雲中君(雲神)、大司命(主壽命的神)、少司命(主子嗣的神)、東君(太陽神);②地□──湘君與湘夫人(湘水之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③人鬼──國殇(陣亡将士之魂)。有人認爲,在上述十種神靈裏面,篇首“東皇太一”爲至尊,篇末“國殇”爲烈士,都是男性;其餘則是陰陽二性相偶,即東君(男)與雲中君(女),大司命(男)與少司命(女),湘君(男)與湘夫人(女),河伯(男)與山鬼(女)。《九歌》原來的篇次,也基本上是按照上述的關系排列的,今本《東君》誤倒(聞一多《楚辭校補》)。

  從《九歌》的内容和形式看,似爲已具雛形的賽神歌舞劇。《九歌》中的“賓主彼我之辭”,如餘、吾、君、女(汝)、佳人、公子等,它們都是歌舞劇唱詞中的稱謂。主唱身份不外三種:一是扮神的巫觋,男巫扮陽神,女巫扮陰神;二是接神的巫觋,男巫迎陰神,女巫迎陽神;三是助祭的巫觋。所

以《九歌》的結構多以男巫女巫互相唱和的形式出現。清代陳本禮就曾指出:“《九歌》之樂。有男巫歌者。有女巫歌者;有巫觋并舞而歌者;有一巫唱而衆巫和者。”(《屈辭精義》)這樣,《九歌》中便有了大量的男女相悅之詞,在宗教儀式、人神關系的紗幕下,表演着人世間男女戀愛的活劇。這種男女感情的抒寫,是極其複雜曲折的:有時表現爲求神不至的思慕之情,有時表現爲待神不來的猜疑之情,有時表現爲與神相會的歡快之情,有時表現爲與神相别的悲痛與别後的哀思。從詩歌意境上看,頗有獨到之處。

  朱熹曾評《九歌》說:“比其類,則宜爲三《頌》之屬;而論其辭,則反爲《國風》再變之《鄭》、《衛》矣。”(《楚辭辯證》)同是言情之作,而《九歌》較之《詩經》的鄭、衛之風,确實不同。但這并非由于“世風日下”的“再變”,而是春秋戰國時期南北民族文化不同特征的表現。鄭、衛之詩,表現了北方民歌所特有的質直與純樸;而《九歌》則不僅披上了一層神秘的宗教外衣,而且呈現出深邃、幽隐、曲折、婉麗的情調,别具一種奇異濃郁的藝術魅力。

  男女之情并不能概括《九歌》的全部内容。作爲祭歌,由于它每一章所祭的對象不同,内容也就有所不同,如《東皇太一》的肅穆,《國殇》

的壯烈,便與男女之情無涉。《國殇》是一首悼念陣亡将士的祭歌,也是一支發揚蹈厲、鼓舞士氣的戰歌。它通過對激烈戰鬥場面的描寫,熱烈地贊頌了爲國死難的英雄,從中反映了楚民族性格的一個側面。

  《九歌》是以娛神爲目的的祭歌,它所塑造的藝術形象,表面上是超人間的神,實質上是現實中人的神化,在人物感情的刻畫和環境氣氛的描述上,既活潑優美,又莊重典雅,充滿着濃厚的生活氣息。

祭祀性質

  《九歌》具有濃厚的宗教祭祀性質。王逸《楚辭章句》說:“《九歌》者,屈原所爲作也。昔楚國南郢之邑,沅、湘之間,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樂鼓舞以樂諸神。屈原放逐,竄伏其域,懷憂苦毒,愁思沸郁。出見俗人祭祀之禮,歌舞之樂,其詞鄙陋,因作《九歌》之曲”楚國沅、湘之間“信鬼而好祠”,與同期的中原相比,其祭祀方式具有更強的原始色彩。所以,盡管楚辭《九歌》經過屈原加工,但其民間祭祀痕迹尚可看出。其中巫師裝扮的各位富有個性的神靈,都同中原一帶官方的祭祀樂舞有明顯差異。曆代史書大都對楚地巫風有過記載。《漢書·地理志》雲:“楚有江漢川澤山林之饒,……信巫鬼,重淫祀。”而在“不語怪力亂神”的中原地帶,對于鬼神則是“敬而遠之”。這些記載體

現了楚國同中原一帶在對待鬼神态度上的差異。中原文明成熟較早,宗教祭祀與王權的政治理想結合較緊,尤其是經過西周禮樂洗禮之後,其原始色彩更加淡化。《論語·先進》中記載,子路向孔子詢問鬼神之事,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這種态度說明了儒家的治世态度,這種态度也典型地代表了北方中原一帶的宗教觀。楚地祭祀形式則因其濃厚的巫風而保留了更多原始遺風。《隋書·地理志》雲:“大抵荊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爲制《九歌》,蓋由此也。”所以,《九歌》是在楚地巫風大背景下的産物。

  聞一多曾将《九歌》“懸解”爲一出大型歌舞劇,對我們研究《九歌》的戲劇因素頗有啓發。《九歌》中雖然具有娛樂與扮演因素,而且某些篇章可構成一定情節,但并非所祭祀的每位神靈之間都有必然聯系,整個《九歌》并未能構成完整的情節。巫師們時而扮神、時而媚神,其目的還是爲了迎請神靈莅臨祭壇、獲得神靈的福佑,而非爲了單純的表演,故還不能将《九歌》看作一部完整的歌舞劇。另外,《九歌》雖然是在祭祀歌樂基礎上加工改編的,但屈原的文學化創作也不能排斥。現存的《九歌》主要以文學作品形式出現,是騷體詩歌。研究《九歌》的戲劇因素,不能停留于《九歌》本身

,應當透過《九歌》,看此類形式在民間祭祀過程中的娛樂和扮演行爲。

名稱由來

  關于“九歌”名稱的來曆,王逸認爲是屈原仿南楚的民間祭歌創作的。朱熹認爲是屈原對南楚祭歌修改加工,“更定其詞”(《楚辭集注》)。胡适則認爲《九歌》乃古代“湘江民族的宗教歌舞”,“與屈原傳說絕無關系”(《讀楚辭》)。今人多取朱說。

  《九歌》由于以民間祭歌爲基礎,所以具有楚國民間祭神巫歌的許多特色,《漢書·地理志》說:“(楚地)信巫鬼,重淫祀。”《呂氏春秋·侈樂》也說:“楚之衰也,作爲巫音。”所謂“巫音”,即巫觋祭神的樂歌,這是《九歌》與屈原其他詩篇的不同之處。但是,作品中如“載雲旗兮委迤”、“九嶷缤兮并迎”、“吾道兮洞庭”等詩句,“老冉冉”、“紛總總”等習用語,又與屈原其他詩作一脈相通。因此,它應當是屈原詩歌藝術整體中的有機構成部分。

  “九歌”名稱,來源甚古。除《尚書》、《左傳》、《山海經》所稱引者外,《離騷》中有“啓九辯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樂”,《天問》中有“啓棘賓商,九辯九歌”諸語。各書所說到的“九歌”内容雖有種種演化,但可證“九歌”乃是傳說中很古的樂章。至于屈原用它作爲篇名,

似乎不會跟遠古“九歌”的章數有關,也不一定跟古代“九歌”的曲調相同。可能是取其“娛神”這一點,再結合《離騷》所說的“康娛”、“樂”的意思,基本上屬于新歌襲舊名的類型。

  傳說中九歌本是天樂。趙簡子夢中升天所聽到的“廣樂九奏萬舞”,即《九歌》與配合著《九歌》的韶舞。(《離騷》“奏九歌而舞韶兮”。)《九歌》自被夏後啓偷到人間來,一場歡宴,竟惹出五子之亂而終于使夏人亡國。這神話的曆史背景大概如下。《九歌》韶舞是夏人的盛樂,或許隻郊祭上帝時方能使用。啓曾奏此樂以享上帝,即所謂鈞台之享。正如一般原始社會的音樂,這樂舞的内容頗爲猥亵。隻因原始生活中,宗教與性愛頗不易分,所以雖猥亵而仍不妨爲享神的樂。也許就在那次郊天的大宴享中,啓與太康父子之間,爲著有仍二女(即“五子之母”)起了沖突。事态擴大到一種程度,太康竟領着弟弟們造起反來,結果敵人——夷羿乘虛而入,把有夏滅了。(關于此事,另有考證。)啓享天神,本是啓請客。傳說把啓請客弄成啓被請,于是乃有啓上天作客的故事。這大概是因爲所謂“啓賓天”的“賓”字,(《天問》“啓棘賓商”即賓天,《大荒西經》“開上三嫔于天”,嫔賓同。)本有“請客”與“作客”二義,而造

成的結果。請客既變成作客,享天所用的樂便變爲天上的樂,而奏樂享客也就變爲作客偷樂了。傳說的錯亂大概隻在這一點上,其餘部分說啓因《九歌》而亡國,卻頗合事實。這裏特别提出這幾點,是要指明《九歌》最古的作用及其帶猥亵性的内容,因爲這對于解釋《楚辭·九歌》是頗有幫助的。少司命一說是主宰人禍福的神。

作者簡介

屈原(約公元前340-前278),中國古代偉大的愛國詩人。漢族,出生于楚國丹陽,名平,字原。戰國時期楚國貴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舉攻破楚國首都郢都。憂國憂民的屈原在長沙附近汩羅江懷石自殺,端午節據說就是他的忌日。他寫下許多不朽詩篇,成爲中國古代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者,在楚國民歌的基礎上創造了新的詩歌體裁楚辭。他創造的“楚辭”文體在中國文學史上獨樹一幟,與《詩經》并稱“風騷”二體,對後世詩歌創作産生積極影響。

出自先秦屈原的《九歌》

东皇太一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

云中君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灵连蜷兮既留,烂昭昭兮未央;謇将憺兮寿宫,与日月兮齐光;龙驾兮帝服,聊翱游兮周章;灵皇皇兮既降,猋远举兮云中;览冀洲兮有余,横四海兮焉穷;思夫君兮太息,极劳心兮忡忡;

湘君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斵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朝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醴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登白薠兮骋望,与佳期兮夕张;鸟何萃兮苹中,罾何为兮木上?(苹 通:蘋)沅有茝兮醴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朝驰余马兮江皋,夕济兮西澨;闻佳人兮召余,将腾驾兮偕逝;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荪壁兮紫坛,播芳椒兮成堂;桂栋兮兰橑,辛夷楣兮药房;罔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白玉兮为镇,疏石兰兮为芳;芷葺兮荷屋,缭之兮杜衡;合百草兮实庭,建芳馨兮庑门;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醴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大司命广开兮天门,纷吾乘兮玄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从女;纷总总兮九州,何寿夭兮在予;高飞兮安翔,乘清气兮御阴阳;吾与君兮齐速,导帝之兮九坑;灵衣兮被被,玉佩兮陆离;一阴兮一阳,众莫知兮余所为;折疏麻兮瑶华,将以遗兮离居;老冉冉兮既极,不寖近兮愈疏;乘龙兮辚辚,高驰兮冲天;结桂枝兮延伫,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愿若今兮无亏;固人命兮有当,孰离合兮何为?

少司命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余兮目成;入不言兮出不辞,乘回风兮载云旗;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荷衣兮蕙带,儵而来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郊,君谁须兮云之际;与女沐兮咸池,曦女发兮阳之阿;望美人兮未来,临风怳兮浩歌;孔盖兮翠旌,登九天兮抚彗星;竦长剑兮拥幼艾,荪独宜兮为民正。

东君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驾龙輈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长太息兮将上,心低徊兮顾怀;羌声色兮娱人,观者儋兮忘归;縆瑟兮交鼓,萧钟兮瑶簴;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敝日;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撰余辔兮高驰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河伯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灵何惟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纷兮将来下;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

山鬼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乘赤豹兮从文狸,辛夷车兮结桂旗;被石

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余处幽篁兮终不见天,路险难兮独后来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昼晦,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修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采三秀兮于山间,石磊磊兮葛蔓蔓;怨公子兮怅忘归,君思我兮不得闲;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礼魂成礼兮会鼓,传芭兮代舞;姱女倡兮容与;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译文

东皇太一  吉祥的日子,良好的时光,恭恭敬敬娱乐天神东皇。  手抚着镶玉的长剑剑柄,身上的佩玉和鸣响叮当。  精美的瑶席玉瑱压四方,摆设好祭品鲜花散芳香。  蕙草包祭肉兰叶做衬垫,献上桂椒酿制的美酒浆。  举鼓槌敲得鼓声咚咚响,疏节奏缓拍节声调安详,又吹竽又鼓瑟放声歌唱。  巫女舞姿美服装更漂亮,芬

芳的香气溢满大厅堂。  宫商角徵羽五音齐合奏,衷心祝神君快乐又健康

云中君  我沐浴兰汤满身飘香,穿上彩衣像鲜花一样。  看云神宛曲停留云端,神光灿烂气宇轩昂。  你安居在云间殿堂,功德广大与日月齐光。  你驾龙车穿五彩衣裳,翱翔空中游览四方。  神光闪闪你从天而降,又疾速高飞重返天上。  高瞻远瞩超越九州,恩被四海功德无量。  思念神君长长叹息,忧心忡忡黯然神伤。

湘君  你犹豫不决迟迟不来,为谁停留在水中沙洲?  我天生丽质又修饰打扮,急流中驾起芳香的桂舟。  令沅水湘水风平浪静,让长江安安静静地流。  盼望你啊你却不来,吹排箫啊我在思念谁?  我驾起龙舟向北航行,掉转船头抵达洞庭。  用薜荔做帘蕙草做帐,拿香荪饰桨香兰饰旌。  极目骋怀遥望涔阳,扬起风帆横渡大江。  一路飞舟不见你的踪影,侍女啊也为我叹息悲伤。  热泪纵横不住流淌,思念你啊痛断肝肠。  荡起双桨把稳船舵,飞舟破浪卷起千堆雪。  薜荔长在陆上啊偏要水中采,荷花开在水中啊却上树梢折。  二人不同心媒人也徒劳,恩爱不深厚轻易抛弃我。  石滩上的水啊浅又浅,龙舟轻又快啊飞向前。  相爱不忠诚招人长怨恨,约会不守信却说没空闲

。  早晨在江边急速奔走,傍晚泊舟在北洲停留。  孤独的鸟儿在屋上栖息,弯弯的江水在堂前缓流。  把玉块抛向滚滚江流。  把玉佩丢在澧水之滨。  在芳洲上采摘杜若,赠给下女聊表寸心。  时光匆匆不会再来,放宽心怀静候佳音。

湘夫人  夫人降临在江北小洲,我望眼欲穿心中哀愁。  秋风袅袅万木飘落叶,波涌浪翻千里洞庭秋。  登上白薠岗举目远望,与佳人约会相见黄昏后。  鸟儿为啥聚集水草里,鱼网为啥挂在树枝头?  沅水有白芷,澧水有香兰,心中思念你,口中未敢言。  恍恍惚惚向远方张望,但见湘江北去流水潺潺。  驼鹿为啥觅食在庭院,蛟龙为啥回游在水边?  早晨在江边跃马飞驰,傍晚渡过江到了西岸。  听到夫人的亲切召唤,驾起快车一同归乐园。  宫室豪华筑在水中央,荷叶圆圆盖在屋顶上。  香荪饰墙紫贝铺庭院,花椒香味浓郁充满厅堂。  桂木做正梁,木兰做椽子,辛夷做门楣,白芷饰卧房。  湘夫人编织薜荔巧手做帷帐,剖开蕙草放在帐顶上。  白玉为镇压住坐席,摆上石兰满室芬芳。  荷叶屋顶再加放白芷,杜衡缠绕让满院飘香。  聚集百草布满庭院,香花摆在门旁走廊。  九疑众神前来迎接,群神云集纷纷扬扬。  把香

囊抛向滚滚江流,把禅衣扔在澧水之滨。  在沙洲上拔取杜若,赠寄远方人聊表寸心。  好时光不能骤然得到,且逍遥等待吉日良辰。

大司命  敞开了天国大门,我乘上浓密的乌云。  命令旋风为我开道,叫那暴雨洗洒路尘。  神君盘旋从空中下降,我紧跟着你越过空桑。  九州上芸芸众生闹嚷嚷,谁生谁死都握在我手上。  高空里我安详地飞翔,乘天地正气驾驭阴阳。  我虔诚恭敬紧跟着你,把上帝权威带到九州上。  神衣飘动啊长又长,玉佩闪烁啊放光芒。  一阴一阳啊变幻莫测,我做的事啊众人怎知详。  折一枝神麻的玉色花朵,送给你这将离去的神灵。  衰老已经渐渐地到来,不亲近就更要疏远感情。  我乘着龙车车声辚辚,高飞冲天啊直入重云。  手持一束桂枝久久伫立,愈是想念啊愈是伤心。  伤心哀愁又有什么用,但愿像现在康健无损。  人的寿命本来有定分,死生离合啊怎能由人?

少司命  芬芳的秋兰,洁白的麋芜,并列生长在堂下漫布。  绿色叶子,白色的花朵,香气浓郁沁入我的肺腑。  人们自有娇美的小儿女,你为何还要替他们愁苦?  秋天的兰花真茂盛,绿叶紫茎郁郁葱葱。  满堂的人儿倾慕你,只对我传情把秋波送。  来时默默走时

无言语,乘风驾云飘然离我去。  悲哀莫过于有情人离别,欢乐莫过于知心人团聚。  荷叶做衣蕙草做腰带,匆匆而来忽然飘天外。  傍晚时你投宿在帝郊,云端里你又把谁等待?  想与你一同沐浴在咸池,想与你同晒头发在山窝。  盼望美人啊美人不来,心神恍惚啊当风高歌。  孔雀车盖翡翠旗旌,飞上九天扫除彗星。  一手举长剑一手抱幼童,保护老百姓神中你最行。

东君  一轮红日将出现在东方,照耀我的栏杆神木扶桑。  抚拍我的宝马安步缓行,夜色渐渐消失露出曙光。  驾着龙车车声如雷响,遍插云旗旗帜随风扬。  长叹一声将要升天去,低头徘徊又把故乡望。  车声旗色娱乐人心醉,观者着迷竟把归家忘。  绷紧琴弦鼓声相对响,敲击大钟钟架摇晃晃。  吹奏横笛竽笛声相和,思恋灵巫贤惠又漂亮。  舞姿翩翩像翠鸟轻飞,载歌载舞齐声诵诗章。  按照音律唱踏着节拍舞,群神来迎接多得遮太阳。  青云做衣白霓做裙裳,高举长箭射杀贼天狼。  操持天弓向西方沉落,拿起北斗舀取桂酒浆。  抓住马缰绳高高飞驰,幽幽黑暗中急奔东方。

河伯  河神啊,与你一起游九河,急风冲起河水泛洪波。  乘坐水车荷叶做车盖,双龙驾辕双螭来拉车。  登上昆仑纵目

望四方,心意飞扬胸怀多宽畅。  日暮美景流连竟忘归,突然警醒更怀念水乡。  鱼鳞做屋瓦厅堂画蛟龙,紫贝饰门阙珍珠饰玉宫,河伯啊,为何久住水中?  乘上白鼋文鱼伴,同游沙洲永相随,绵绵情深如流水。  与你携手向东行,送你同到河南岸。  滔滔河水来欢迎,鱼儿列队来陪伴。

山鬼  好像有个人儿在山坳,身披薜荔女萝束细腰。  含情脉脉开口微笑,你爱我啊美丽又窈窕。  赤豹前拉车,后跟大花狸,辛夷木做车桂枝做旌旗。  石兰做车盖杜衡做飘带,折下香花送给意中的你。  我身居竹林深处暗不见天日,通路艰难险阻使我来迟。  我孤独地站在高山顶端,云海茫茫在我脚下翻卷。  昏昏暗暗白昼如夜晚,东风阵阵飘洒着细雨。  痴心等待你不思回返,红颜已凋谢谁来顾盼?  采灵芝仙草在那巫山间,山石嶙峋葛藤蔓蔓。  怨恨你失约惆怅我忘返,你也思念我只是不得闲。  山中人儿纯真像杜若,啜饮石泉伫立松柏下。  你想我谁知是真是假。  雷声隆隆细雨飘扬,长猿夜啼声声断人肠。  秋风飒飒黄叶飘零,痴情思公子徒自哀伤。

国殇  手持吴戈身披犀牛甲,车轮交错短兵相厮杀。  旌旗蔽日阵前敌人多如云,勇士争先哪怕乱箭交坠下。  强敌冲我

阵,队列遭践踏,左骖倒地死,右服被刀扎。  车轮深陷四匹战马被拴住,挥动鼓槌猛敲响鼓勇拼杀。  苍天哀怨神灵怒气迸发,将士阵亡尸横荒野山下。  勇夫出征一去不复返,荒原渺茫道路多遥远。  佩带长剑秦弓拿在手,身首分离雄心永不变。  真是既勇敢啊又有武艺,始终刚强啊不可侵凌。  身虽死啊精神不死显威灵,就是做鬼啊也是鬼中雄。

礼魂  祭礼完成一齐击鸣鼓,传递鲜花轮番来跳舞美女唱歌声多安舒。  春兰秋菊常供奉,祭礼不绝传千古。

内容简介

  《九歌》是屈赋中最精、最美、最富魅力的诗篇。它代表了屈原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九歌》以楚国宗祖的功德和英雄业绩为诗;以山川神祇和自然风物为诗;以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为诗,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晚年放逐南楚沅湘之间忠君爱国、忧世伤时的愁苦心情和“荡志而愉乐”,“聊以舒吾忧心”,“寓情草木,托意男女”,“吟咏情性,以风其上”的心旨。

  《九歌》包括11章,前人为了使它们符合“九”的成数,曾作过种种凑合。如清代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主张《湘君》、《湘夫人》并为一章,《大司命》、《少司命》并为一章。《闻一多》《什么是九歌》主张以《东皇太一》为迎神曲,《礼魂》为送神曲,中间九章

为“九歌”正文。但多数人的意见,以“九”为虚数,同意汪瑗《楚辞集解》、王夫之《楚辞通释》之说,认为前十章是祭十种神灵,所祭的十种神灵,从古代人类宗教思想的渊源来考察,都跟生产斗争与生存竞争有密切关系。十种神灵又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天神──东皇太一(天神之贵者)、云中君(云神)、大司命(主寿命的神)、少司命(主子嗣的神)、东君(太阳神);②地□──湘君与湘夫人(湘水之神)、河伯(河神)、山鬼(山神);③人鬼──国殇(阵亡将士之魂)。有人认为,在上述十种神灵里面,篇首“东皇太一”为至尊,篇末“国殇”为烈士,都是男性;其余则是阴阳二性相偶,即东君(男)与云中君(女),大司命(男)与少司命(女),湘君(男)与湘夫人(女),河伯(男)与山鬼(女)。《九歌》原来的篇次,也基本上是按照上述的关系排列的,今本《东君》误倒(闻一多《楚辞校补》)。

  从《九歌》的内容和形式看,似为已具雏形的赛神歌舞剧。《九歌》中的“宾主彼我之辞”,如余、吾、君、女(汝)、佳人、公子等,它们都是歌舞剧唱词中的称谓。主唱身份不外三种:一是扮神的巫觋,男巫扮阳神,女巫扮阴神;二是接神的巫觋,男巫迎阴神,女巫迎阳神;三是助祭的巫觋。所

以《九歌》的结构多以男巫女巫互相唱和的形式出现。清代陈本礼就曾指出:“《九歌》之乐。有男巫歌者。有女巫歌者;有巫觋并舞而歌者;有一巫唱而众巫和者。”(《屈辞精义》)这样,《九歌》中便有了大量的男女相悦之词,在宗教仪式、人神关系的纱幕下,表演着人世间男女恋爱的活剧。这种男女感情的抒写,是极其复杂曲折的:有时表现为求神不至的思慕之情,有时表现为待神不来的猜疑之情,有时表现为与神相会的欢快之情,有时表现为与神相别的悲痛与别后的哀思。从诗歌意境上看,颇有独到之处。

  朱熹曾评《九歌》说:“比其类,则宜为三《颂》之属;而论其辞,则反为《国风》再变之《郑》、《卫》矣。”(《楚辞辩证》)同是言情之作,而《九歌》较之《诗经》的郑、卫之风,确实不同。但这并非由于“世风日下”的“再变”,而是春秋战国时期南北民族文化不同特征的表现。郑、卫之诗,表现了北方民歌所特有的质直与纯朴;而《九歌》则不仅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宗教外衣,而且呈现出深邃、幽隐、曲折、婉丽的情调,别具一种奇异浓郁的艺术魅力。

  男女之情并不能概括《九歌》的全部内容。作为祭歌,由于它每一章所祭的对象不同,内容也就有所不同,如《东皇太一》的肃穆,《国殇》

的壮烈,便与男女之情无涉。《国殇》是一首悼念阵亡将士的祭歌,也是一支发扬蹈厉、鼓舞士气的战歌。它通过对激烈战斗场面的描写,热烈地赞颂了为国死难的英雄,从中反映了楚民族性格的一个侧面。

  《九歌》是以娱神为目的的祭歌,它所塑造的艺术形象,表面上是超人间的神,实质上是现实中人的神化,在人物感情的刻画和环境气氛的描述上,既活泼优美,又庄重典雅,充满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祭祀性质

  《九歌》具有浓厚的宗教祭祀性质。王逸《楚辞章句》说:“《九歌》者,屈原所为作也。昔楚国南郢之邑,沅、湘之间,其俗信鬼而好祠。其祠,必作歌乐鼓舞以乐诸神。屈原放逐,窜伏其域,怀忧苦毒,愁思沸郁。出见俗人祭祀之礼,歌舞之乐,其词鄙陋,因作《九歌》之曲”楚国沅、湘之间“信鬼而好祠”,与同期的中原相比,其祭祀方式具有更强的原始色彩所以,尽管楚辞《九歌》经过屈原加工,但其民间祭祀痕迹尚可看出。其中巫师装扮的各位富有个性的神灵,都同中原一带官方的祭祀乐舞有明显差异。历代史书大都对楚地巫风有过记载。《汉书·地理志》云:“楚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信巫鬼,重淫祀。”而在“不语怪力乱神”的中原地带,对于鬼神则是“敬而远之”。这些记载体

现了楚国同中原一带在对待鬼神态度上的差异。中原文明成熟较早,宗教祭祀与王权的政治理想结合较紧,尤其是经过西周礼乐洗礼之后,其原始色彩更加淡化。《论语·先进》中记载,子路向孔子询问鬼神之事,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这种态度说明了儒家的治世态度,这种态度也典型地代表了北方中原一带的宗教观。楚地祭祀形式则因其浓厚的巫风而保留了更多原始遗风。《隋书·地理志》云:“大抵荆州率敬鬼,尤重祠祀之事,昔屈原为制《九歌》,盖由此也。”所以,《九歌》是在楚地巫风大背景下的产物。

  闻一多曾将《九歌》“悬解”为一出大型歌舞剧,对我们研究《九歌》的戏剧因素颇有启发。《九歌》中虽然具有娱乐与扮演因素,而且某些篇章可构成一定情节,但并非所祭祀的每位神灵之间都有必然联系,整个《九歌》并未能构成完整的情节。巫师们时而扮神、时而媚神,其目的还是为了迎请神灵莅临祭坛、获得神灵的福佑,而非为了单纯的表演,故还不能将《九歌》看作一部完整的歌舞剧。另外,《九歌》虽然是在祭祀歌乐基础上加工改编的,但屈原的文学化创作也不能排斥。现存的《九歌》主要以文学作品形式出现,是骚体诗歌。研究《九歌》的戏剧因素,不能停留于《九歌》本身

,应当透过《九歌》,看此类形式在民间祭祀过程中的娱乐和扮演行为

名称由来

  关于“九歌”名称的来历,王逸认为是屈原仿南楚的民间祭歌创作的。朱熹认为是屈原对南楚祭歌修改加工,“更定其词”(《楚辞集注》)。胡适则认为《九歌》乃古代“湘江民族的宗教歌舞”,“与屈原传说绝无关系”(《读楚辞》)。今人多取朱说。

  《九歌》由于以民间祭歌为基础,所以具有楚国民间祭神巫歌的许多特色,《汉书·地理志》说:“(楚地)信巫鬼,重淫祀。”《吕氏春秋·侈乐》也说:“楚之衰也,作为巫音。”所谓“巫音”,即巫觋祭神的乐歌,这是《九歌》与屈原其他诗篇的不同之处。但是,作品中如“载云旗兮委迤”、“九嶷缤兮并迎”、“吾道兮洞庭”等诗句,“老冉冉”、“纷总总”等习用语,又与屈原其他诗作一脉相通。因此,它应当是屈原诗歌艺术整体中的有机构成部分。

  “九歌”名称,来源甚古。除《尚书》、《左传》、《山海经》所称引者外,《离骚》中有“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乐”,《天问》中有“启棘宾商,九辩九歌”诸语。各书所说到的“九歌”内容虽有种种演化,但可证“九歌”乃是传说中很古的乐章。至于屈原用它作为篇名,

似乎不会跟远古“九歌”的章数有关,也不一定跟古代“九歌”的曲调相同。可能是取其“娱神”这一点,再结合《离骚》所说的“康娱”、“乐”的意思,基本上属于新歌袭旧名的类型。

  传说中九歌本是天乐。赵简子梦中升天所听到的“广乐九奏万舞”,即《九歌》与配合著《九歌》的韶舞。(《离骚》“奏九歌而舞韶兮”。)《九歌》自被夏后启偷到人间来,一场欢宴,竟惹出五子之乱而终于使夏人亡国。这神话的历史背景大概如下。《九歌》韶舞是夏人的盛乐,或许只郊祭上帝时方能使用。启曾奏此乐以享上帝,即所谓钧台之享。正如一般原始社会音乐,这乐舞的内容颇为猥亵。只因原始生活中,宗教与性爱颇不易分,所以虽猥亵而仍不妨为享神的乐。也许就在那次郊天的大宴享中,启与太康父子之间,为著有仍二女(即“五子之母”)起了冲突。事态扩大到一种程度,太康竟领着弟弟们造起反来,结果敌人——夷羿乘虚而入,把有夏灭了。(关于此事,另有考证。)启享天神,本是启请客。传说把启请客弄成启被请,于是乃有启上天作客的故事。这大概是因为所谓“启宾天”的“宾”字,(《天问》“启棘宾商”即宾天,《大荒西经》“开上三嫔于天”,嫔宾同。)本有“请客”与“作客”二义,而造

成的结果。请客既变成作客,享天所用的乐便变为天上的乐,而奏乐享客也就变为作客偷乐了。传说的错乱大概只在这一点上,其余部分说启因《九歌》而亡国,却颇合事实。这里特别提出这几点,是要指明《九歌》最古的作用及其带猥亵性的内容,因为这对于解释《楚辞·九歌》是颇有帮助的。少司命一说是主宰人祸福的神。

作者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鸣;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89101.html

上一篇:云雷,屯;君子以经纶。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水村山馆,夜阑无寐,听尽空阶雨。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