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9 15:18:04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眼瞎

出自唐代杜甫的《麗人行》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态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頭上何所有?翠微盍葉垂鬓唇。背後何所見?珠壓腰衱穩稱身。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犀箸厭饫久未下,鸾刀縷切空紛綸。黃門飛鞚不動塵,禦廚絡繹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後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炙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譯文及注釋

譯文三月三日陽春時節天氣清新,長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姿态凝重神情高遠文靜自然,肌膚豐潤胖瘦适中身材勻稱。绫花绫羅衣裳映襯暮春風光,金絲繡的孔雀銀絲刺的麒麟。頭上戴的是什麽珠寶首飾呢?翡翠玉做的花飾垂挂在兩鬓。在她們的背後能看見什麽呢?珠寶鑲嵌的裙腰多穩當合身。其中有幾位都是後妃的親戚,裏面有虢國和秦國二位夫人。翡翠蒸鍋端出香噴的紫駝峰,水晶圓盤送來肥美的白魚鮮。她們捏着犀角筷子久久不動,廚師們快刀細切空忙了一場。宦官騎馬飛馳不敢揚起灰塵,禦廚絡繹不絕送來海味山珍。笙箫鼓樂纏綿宛轉感動鬼神,賓客随從滿座都是達官貴人。有一個騎馬官人是何等驕橫,車前下馬

馬從繡毯上走進帳門。白雪似的楊花飄落覆蓋浮萍,青鳥飛去銜起地上的紅絲帕。楊家氣焰很高權勢無與倫比,切勿近前以免丞相發怒斥人!

注釋三月三日:爲上巳日,唐代長安士女多于此日到城南曲江遊玩踏青。态濃:姿态濃豔。意遠:神氣高遠。淑且真:淑美而不做作。肌理細膩:皮膚細嫩光滑。骨肉勻:身材勻稱适中。“繡羅”兩句:用金銀線鑲繡着孔雀和麒麟的華麗衣裳與暮春的美麗景色相映生輝。翠微:薄薄的翡翠片。微:一本作“爲”。 訇葉:一種首飾。鬓唇:鬓邊。珠壓:謂珠按其上,使不讓風吹起,故下雲“穩稱身”。 腰衱:裙帶。就中:其中。雲幕:指宮殿中的雲狀帷幕。椒房:漢代皇後居室,以椒和泥塗壁。後世因稱皇後爲椒房,皇後家屬爲椒房親。“賜名”句:指天寶七載(748)唐玄宗賜封楊貴妃的大姐爲韓國夫人,三姐爲虢國夫人,八姐爲秦國夫人。紫駝之峰:即駝峰,是一種珍貴的食品。唐貴族食品中有“駝峰炙”。釜:古代的一種鍋。翠釜,形容鍋的色澤。水精:即水晶。行:傳送。素鱗:指白鱗魚。犀筯:犀牛角作的筷子。厭饫:吃得膩了。鸾刀:帶鸾鈴的刀。縷切:細切。空紛綸:廚師們白白忙亂一番。貴人們吃不下。黃門:宦官。飛鞚,即飛馬。八珍:形容珍美食品之多。賓從:賓

客随從。雜遝:衆多雜亂。要津:本指重要渡口,這裏喻指楊國忠兄妹的家門,所謂“虢國門前鬧如市”。後來鞍馬:指楊國忠,卻故意不在這裏明說。逡巡:原意爲欲進不進,這裏是顧盼自得的意思。“楊花”句:是隐語,以曲江暮春的自然景色來影射楊國忠與其從妹虢國夫人(嫁裴氏)的暧昧關系,又引北魏胡太後和楊白花私通事,因太後曾作“楊花飄蕩落南家”,及“願銜楊花入窠裏”詩句。後人有“楊花入水化爲浮萍”之說,萍之大者爲蘋。楊花、萍和蘋雖爲三物,實出一體,故以楊花覆蘋影射兄妹苟且亂倫。據史載:“虢國素與國忠亂,頗爲人知,不恥也。每入谒,并驅道中,從監、侍姆百餘騎,炬密如晝,靓妝盈裏,不施帏障,時人謂爲雄狐。”青鳥:神話中鳥名,西王母使者。相傳西王母将見漢武帝時,先有青鳥飛集殿前(見《漢武故事》)。後常被用作男女之間的信使。“炙手”二句:言楊氏權傾朝野,氣焰灼人,無人能比。丞相:指楊國忠,天寶十一載(752年)十一月爲右丞相。嗔:發怒。

鑒賞

  此詩當是公元753年(天寶十二年)春所作,諷刺楊國忠兄妹驕奢淫逸。首二句提綱,“态濃”一段寫麗人的姿态服飾之美,“就中”二句點出主角,“紫駝”一段寫宴樂之奢侈,“後來”一段寫楊國忠的氣焰

和無恥。整首詩不空發議論,隻是盡情揭露事實,語極鋪張,而諷意自見,是一首絕妙的諷刺詩。《杜詩詳注》雲:“此詩刺諸楊遊宴曲江之事。……本寫秦、虢冶容,乃概言麗人以隐括之,此詩家含蓄得體處”。《讀杜心解》曰:“無一刺譏語,描摹處語語刺譏。無一概歎聲,點逗處聲聲慨歎。”

  全詩通過描寫楊氏兄妹曲江春遊的情景,揭露了統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醜态,從一個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亂前夕的社會現實。詩分三段,先泛寫遊春仕女的體态之美和服飾之盛,引出主角楊氏姐妹的嬌豔姿色。次寫宴飲的豪華及所得的寵幸。最後寫楊國忠的驕橫。全詩場面宏大,鮮豔富麗,筆調細膩生動,同時又含蓄不露,詩中無一斷語處,卻能使人品出言外之意。

  語極鋪排,富麗華美中蘊含清剛之氣。雖然不見諷刺的語言,但在維妙維肖的描摹中,隐含犀利的匕首,譏諷入木三分。

  本詩約作于天寶十二年(753),時值楊國忠任右相不久。詩作對楊家兄妹驕縱荒淫的生活和狂妄嚣張的氣焰進行了有力鞭撻,也從側面揭露出當時君王昏庸、朝廷腐敗的社會現實。詩開篇即點出時間——三月三日。詩人用細膩的筆法、富麗的詞采,描畫出一群體态娴雅、姿色優美的麗人。接着又言其服飾之華麗和頭飾之精美,所有這

些無不顯示出麗人們身份的高貴。“就中雲幕椒房親”等十句,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麗人中的虢、秦、韓三夫人。據《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楊貴妃的大姐封韓國夫人,三姐封虢國夫人,八姐封秦國夫人。每逢出門遊玩,她們各家自成一隊,侍女們穿着顔色統一的衣服,遠遠看去就像雲錦粲霞;車馬仆從多得足以堵塞道路,場面甚爲壯觀。詩人對三位夫人宴飲的奢華場面描寫得尤爲細膩。她們在雲帳裏面擺設酒宴,“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用色澤鮮豔的銅釜和水晶圓盤盛佳肴美馔,寫出了楊氏姐妹生活的豪華奢侈。然而,面對如此名貴的山珍海味,三位夫人卻手捏犀牛角做的筷子,遲遲不夾菜,因爲這些東西她們早就吃膩了,足見其驕矜之氣。可憐了那些手拿鸾刀精切細作的廚師們,真是白忙活了一場。内廷的太監們看到這種情形後,立即策馬回宮報信,不一會兒,天子的禦廚房就絡繹不絕地送來各種山珍海味。六句主要寫楊國忠權勢煊赫、意氣驕恣之态。他旁若無人地來到軒門才下馬,大模大樣地步入錦毯鋪地的帳篷去會虢國夫人。他外憑右相之尊,内恃貴妃之寵,在朝中獨攬大權,阻塞言路,使朝政變得十分昏暗。“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句,詩人借曲江江邊的秀美景色,并巧用

北魏胡太後私通大臣楊華的故事以及青鳥傳書的典故,揭露了楊國忠與虢國夫人淫亂的無恥行徑。北魏胡太後曾威逼楊華與己私通,楊華害怕惹禍上身,後來投降梁朝,胡太後爲表達對他的思念,特作《楊白花》一詞。“青鳥”一詞最早見于《山海經》,是神話中的一種鳥,傳說是西王母的使者。據說,西王母在見到漢武帝之前,先看到青鳥飛集于殿前。後來,“青鳥”被視爲男女之間的信使,在這首詩中指的是爲楊國忠傳遞消息的人。

  在詩的最後兩句中,詩人終于将主題點出,但依然不直接議論,而是溫和地勸說旁人:千萬不要走近他們,否則丞相發怒後果就嚴重了,這樣的結尾可謂綿裏藏針,看似含蓄,實則尖銳,諷刺幽默而又辛辣。

賞析

  這首詩諷刺了楊家兄妹驕縱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時政的腐敗。

  成功的文學作品,它的傾向應當從場面和情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不應當特别把它指點出來,作者的見解愈隐蔽,對藝術作品來說就愈好;而且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寫的社會沖突的曆史的未來的解決辦法硬塞給讀者。《麗人行》就是這樣的一篇成功之作。這篇歌行的主題思想和傾向倒并不隐晦難懂,但确乎不是指點出來而是從場面和情節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的。從頭到尾,詩人描

寫那些簡短的場面和情節,都采取像《陌上桑》那樣一些樂府民歌中所慣常用的正面詠歎方式,态度嚴肅認真,筆觸精工細膩,着色鮮豔富麗、金碧輝煌,絲毫不露油腔滑調,也不作漫畫式的刻畫。但令人驚歎不置的是,詩人就是在這一本正經的詠歎中,出色地完成了詩歌揭露腐朽、鞭撻邪惡的神聖使命,獲得了比一般輕松的諷刺更爲強烈的藝術批判力量。詩中首先泛寫上巳曲江水邊踏青麗人之衆多,以及她們意态之娴雅、體态之優美、衣着之華麗。

  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獨當垆。長裾連理帶,廣袖合歡襦。頭上藍田玉,耳後大秦珠。兩鬟何窈窕,一世良所無。”《陌上桑》:“頭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爲下裙,紫绮爲上襦。”《焦仲卿妻》:“着我繡夾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絲履,頭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回環反複,詠歎生情,“态濃”八句就是從這種民歌表現手法中變化出來的。前人已看到了這詩用工筆彩繪仕女圖畫法作諷刺畫的這一特色。胡夏客說:“唐宣宗嘗語大臣曰:‘玄宗時内府錦襖二,飾以金雀,一自禦,一與貴妃;今則卿等家家有之矣。’此詩所雲,蓋楊氏服拟于宮禁也。”總之,見麗人服飾的豪

華,見麗人非等閑之輩。寫到熱鬧處,筆鋒一轉,點出“就中雲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則虢國、秦國(當然還有韓國)三夫人在衆人之内了。着力描繪衆麗人,着眼卻在三夫人;三夫人見,衆麗人見,整個上層貴族驕奢淫佚之頹風見,不諷而諷意見。肴馔講究色、香、味和器皿的襯托。“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舉出一二品名,配以适當顔色,便寫出器皿的雅緻,肴馔的精美豐盛以及其香、其味來。這麽名貴的山珍海味,縷切紛綸而厭饫久未下箸,不須明說,三夫人的驕貴暴殄,已刻畫無遺了。“黃門飛鞚不動塵,禦廚絡繹送八珍”,内廷太監鞚馬飛逝而來,卻路不動塵,可見其規矩和排場。皇家氣派,畢竟不同尋常。寫得真好看煞人,也驚恐煞人。如此煞有介事地派遣太監前來,絡繹不絕于途,原來是奉旨從禦廚房裏送來珍馐美馔爲諸姨上巳曲江修禊盛筵添菜助興,頭白阿瞞(唐玄宗宮中常自稱“阿瞞”)不可謂不體貼入微,不可謂不多情,也不可謂不昏庸了。

  樂史《楊太真外傳》載:“時新豐初進女伶謝阿蠻,善舞。上與妃子鍾念,因而受焉。就按于清元小殿,甯王吹玉笛,上羯鼓,妃琵琶,馬仙期方響,李龜年觱篥,張野狐箜篌,賀懷智拍。自旦至午,歡洽異常。時唯妃女弟秦國夫人

端坐觀之。曲罷,上戲曰:‘阿瞞樂籍,今日幸得供養夫人。請一纏頭!’秦國曰:‘豈有大唐天子阿姨,無錢用邪?’遂出三百萬爲一局焉。”黃門進馔是時人目睹,曲罷請賞是宋人傳奇,真真假假,事出有因,兩相對照,風流天子精神面貌的猥瑣可以想見了。“箫鼓哀吟”、“賓從雜遝”,承上啓下,爲“後來”者的出場造作聲勢,烘托氣氛。彼“後來”者鞍馬逡巡,無須通報,意然當軒下馬,徑入錦茵與三夫人歡會:此情此景,純從旁觀冷眼中顯出。北魏胡太後曾威逼楊白花私通,楊白花懼禍,降梁,改名楊華。胡太後思念他,作《楊白花歌》,有“秋去春來雙燕子,願銜楊花入窠裏”之句。“青鳥”是神話傳說中西王母的使者,唐詩中多用來指“紅娘”一類角色。章碣《曲江》詩有“落絮卻籠他樹白”之句,可見曲江沿岸盛植楊柳。又隋唐時期,關中地域氣溫較高,上巳(陰曆三月三日)飄楊花,當是實情。“楊花”二句似賦而實比興,暗喻楊國忠與虢國夫人的淫亂。樂史《楊太真外傳》載:“虢國又與國忠亂焉。略無儀檢,每入朝谒,國忠與韓、虢連辔,揮鞭驟馬,以爲諧谑。從官監妪百餘騎。秉燭如晝,鮮裝袨服而行,亦無蒙蔽。”他們倒挺開通,竟敢招搖過市,攜衆遨遊,公開表演種種肉麻醜态。既然

如此,“先時丞相未至,觀者猶得近前,乃其既至,則呵禁赫然”(黃生語),不許遊人圍觀,固然是爲了顯示其“炙手可熱”權勢之烜赫,但觥籌交錯,酒後耳熱,放浪形骸之外,雖是開通人,也有不想讓旁人窺見的隐私,這也是重要的原因。“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青鳥銜去的一方紅手帕,便于有意無意中洩露了一點春光。

  全詩場面宏大,鮮豔富麗,筆調細膩生動,同時又含蓄不露,詩中無一斷語處,卻能使人品出言外之意。語極鋪排,富麗華美中蘊含清剛之氣。雖然不見諷刺的語言,但在維妙維肖的描摹中,隐含犀利的匕首,譏諷入木三分。

創作背景

  唐代自武後以來,外戚擅權已成爲統治階層中一種通常現象,他們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引起了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這也是後來釀成安史之亂的主因。又楊國忠于天寶十一載(752)十一月拜右丞相兼文部尚書,勢傾朝野。這首詩大約作于天寶十二載(753年)春。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

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出自唐代杜甫的《丽人行》

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箫鼓哀吟感鬼神,宾从杂遝实要津。后来鞍马何逡巡,当轩下马入锦茵。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译文及注释

译文三月三日阳春时节天气清新,长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姿态凝重神情高远文静自然,肌肤丰润胖瘦适中身材匀称。绫花绫罗衣裳映衬暮春风光,金丝绣的孔雀银丝刺的麒麟。头上戴的是什么珠宝首饰呢?翡翠玉做的花饰垂挂在两鬓。在她们的背后能看见什么呢?珠宝镶嵌的裙腰多稳当合身。其中有几位都是后妃的亲戚,里面有虢国和秦国二位夫人。翡翠蒸锅端出香喷的紫驼峰,水晶圆盘送来肥美的白鱼鲜。她们捏着犀角筷子久久不动,厨师们快刀细切空忙了一场。宦官骑马飞驰不敢扬起灰尘,御厨络绎不绝送来海味山珍。笙箫鼓乐缠绵宛转感动鬼神,宾客随从满座都是达官贵人。有一个骑马官人是何等骄横,车前下马

马从绣毯上走进帐门。白雪似的杨花飘落覆盖浮萍,青鸟飞去衔起地上的红丝帕。杨家气焰很高权势无与伦比,切勿近前以免丞相发怒斥人!

注释三月三日:为上巳日,唐代长安士女多于此日到城南曲江游玩踏青。态浓:姿态浓艳。意远:神气高远。淑且真:淑美而不做作。肌理细腻:皮肤细嫩光滑。骨肉匀:身材匀称适中。“绣罗”两句:用金银线镶绣着孔雀和麒麟的华丽衣裳与暮春的美丽景色相映生辉。翠微:薄薄的翡翠片。微:一本作“为”。 訇叶:一种首饰。鬓唇:鬓边。珠压:谓珠按其上,使不让风吹起,故下云“稳称身”。 腰衱:裙带。就中:其中。云幕:指宫殿中的云状帷幕。椒房:汉代皇后居室,以椒和泥涂壁。后世因称皇后为椒房,皇后家属为椒房亲。“赐名”句:指天宝七载(748)唐玄宗赐封杨贵妃的大姐为韩国夫人,三姐为虢国夫人,八姐为秦国夫人。紫驼之峰:即驼峰,是一种珍贵的食品。唐贵族食品中有“驼峰炙”。釜:古代的一种锅。翠釜,形容锅的色泽。水精:即水晶。行:传送。素鳞:指白鳞鱼。犀筯:犀牛角作的筷子。厌饫:吃得腻了。鸾刀:带鸾铃的刀。缕切:细切。空纷纶:厨师们白白忙乱一番。贵人们吃不下。黄门:宦官。飞鞚,即飞马。八珍:形容珍美食品之多。宾从:宾

客随从。杂遝:众多杂乱。要津:本指重要渡口,这里喻指杨国忠兄妹的家门,所谓“虢国门前闹如市”。后来鞍马:指杨国忠,却故意不在这里明说。逡巡:原意为欲进不进,这里是顾盼自得的意思。“杨花”句:是隐语,以曲江暮春的自然景色来影射杨国忠与其从妹虢国夫人(嫁裴氏)的暧昧关系,又引北魏胡太后和杨白花私通事,因太后曾作“杨花飘荡落南家”,及“愿衔杨花入窠里”诗句。后人有“杨花入水化为浮萍”之说,萍之大者为蘋。杨花、萍和蘋虽为三物,实出一体,故以杨花覆蘋影射兄妹苟且乱伦。据史载:“虢国素与国忠乱,颇为人知,不耻也。每入谒,并驱道中,从监、侍姆百余骑,炬密如昼,靓妆盈里,不施帏障,时人谓为雄狐。”青鸟:神话中鸟名,西王母使者。相传西王母将见汉武帝时,先有青鸟飞集殿前(见《汉武故事》)。后常被用作男女之间的信使。“炙手”二句:言杨氏权倾朝野,气焰灼人,无人能比。丞相:指杨国忠,天宝十一载(752年)十一月为右丞相。嗔:发怒。

鉴赏

  此诗当是公元753年(天宝十二年)春所作,讽刺杨国忠兄妹骄奢淫逸。首二句提纲,“态浓”一段写丽人的姿态服饰之美,“就中”二句点出主角,“紫驼”一段写宴乐之奢侈,“后来”一段写杨国忠的气焰

和无耻。整首诗不空发议论,只是尽情揭露事实,语极铺张,而讽意自见,是一首绝妙的讽刺诗。《杜诗详注》云:“此诗刺诸杨游宴曲江之事。……本写秦、虢冶容,乃概言丽人以隐括之,此诗家含蓄得体处”。《读杜心解》曰:“无一刺讥语,描摹处语语刺讥。无一概叹声,点逗处声声慨叹。”

  全诗通过描写杨氏兄妹曲江春游的情景,揭露了统治者荒淫腐朽作威作福的丑态,从一个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现实。诗分三段,先泛写游春仕女的体态之美和服饰之盛,引出主角杨氏姐妹的娇艳姿色。次写宴饮的豪华及所得的宠幸。最后写杨国忠的骄横。全诗场面宏大,鲜艳富丽,笔调细腻生动,同时又含蓄不露,诗中无一断语处,却能使人品出言外之意。

  语极铺排,富丽华美中蕴含清刚之气。虽然不见讽刺的语言,但在维妙维肖的描摹中,隐含犀利的匕首,讥讽入木三分。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二年(753),时值杨国忠任右相不久。诗作对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和狂妄嚣张的气焰进行了有力鞭挞,也从侧面揭露出当时君王昏庸、朝廷腐败的社会现实。诗开篇即点出时间——三月三日。诗人用细腻的笔法、富丽的词采,描画出一群体态娴雅、姿色优美的丽人。接着又言其服饰之华丽和头饰之精美,所有这

些无不显示出丽人们身份的高贵。“就中云幕椒房亲”等十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丽人中的虢、秦、韩三夫人。据《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杨贵妃的大姐封韩国夫人,三姐封虢国夫人,八姐封秦国夫人。每逢出门游玩,她们各家自成一队,侍女们穿着颜色统一的衣服,远远看去就像云锦粲霞;车马仆从多得足以堵塞道路,场面甚为壮观。诗人对三位夫人宴饮的奢华场面描写得尤为细腻。她们在云帐里面摆设酒宴,“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用色泽鲜艳的铜釜和水晶圆盘盛佳肴美馔,写出了杨氏姐妹生活的豪华奢侈。然而,面对如此名贵的山珍海味,三位夫人却手捏犀牛角做的筷子,迟迟不夹菜,因为这些东西她们早就吃腻了,足见其骄矜之气。可怜了那些手拿鸾刀精切细作的厨师们,真是白忙活了一场。内廷的太监们看到这种情形后,立即策马回宫报信,不一会儿,天子的御厨房就络绎不绝地送来各种山珍海味。六句主要写杨国忠权势煊赫、意气骄恣之态。他旁若无人地来到轩门才下马,大模大样地步入锦毯铺地的帐篷去会虢国夫人。他外凭右相之尊,内恃贵妃之宠,在朝中独揽大权,阻塞言路,使朝政变得十分昏暗。“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句,诗人借曲江江边的秀美景色,并巧用

北魏胡太后私通大臣杨华的故事以及青鸟传书的典故,揭露了杨国忠与虢国夫人淫乱的无耻行径。北魏胡太后曾威逼杨华与己私通,杨华害怕惹祸上身,后来投降梁朝,胡太后为表达对他的思念,特作《杨白花》一词。“青鸟”一词最早见于《山海经》,是神话中的一种鸟,传说是西王母的使者。据说,西王母在见到汉武帝之前,先看到青鸟飞集于殿前。后来,“青鸟”被视为男女之间的信使,在这首诗中指的是为杨国忠传递消息的人。

  在诗的最后两句中,诗人终于将主题点出,但依然不直接议论,而是温和地劝说旁人:千万不要走近他们,否则丞相发怒后果就严重了,这样的结尾可谓绵里藏针,看似含蓄,实则尖锐,讽刺幽默而又辛辣。

赏析

  这首诗讽刺了杨家兄妹骄纵荒淫的生活,曲折地反映了君王的昏庸和时政的腐败。

  成功的文学作品,它的倾向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应当特别把它指点出来,作者的见解愈隐蔽,对艺术作品来说就愈好;而且作家不必要把他所描写的社会冲突的历史的未来的解决办法硬塞给读者。《丽人行》就是这样的一篇成功之作。这篇歌行的主题思想和倾向倒并不隐晦难懂,但确乎不是指点出来而是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从头到尾,诗人描

写那些简短的场面和情节,都采取像《陌上桑》那样一些乐府民歌中所惯常用的正面咏叹方式,态度严肃认真,笔触精工细腻,着色鲜艳富丽、金碧辉煌,丝毫不露油腔滑调,也不作漫画式的刻画。但令人惊叹不置的是,诗人就是在这一本正经的咏叹中,出色地完成了诗歌揭露腐朽、鞭挞邪恶的神圣使命,获得了比一般轻松的讽刺更为强烈的艺术批判力量。诗中首先泛写上巳曲江水边踏青丽人之众多,以及她们意态之娴雅、体态之优美、衣着之华丽。

  辛延年《羽林郎》:“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垆。长裾连理带,广袖合欢襦。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两鬟何窈窕,一世良所无。”《陌上桑》:“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焦仲卿妻》:“着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着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回环反复,咏叹生情,“态浓”八句就是从这种民歌表现手法中变化出来的。前人已看到了这诗用工笔彩绘仕女图画法作讽刺画的这一特色。胡夏客说:“唐宣宗尝语大臣曰:‘玄宗时内府锦袄二,饰以金雀,一自御,一与贵妃;今则卿等家家有之矣。’此诗所云,盖杨氏服拟于宫禁也。”总之,见丽人服饰的豪

华,见丽人非等闲之辈。写到热闹处,笔锋一转,点出“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则虢国、秦国(当然还有韩国)三夫人在众人之内了。着力描绘众丽人,着眼却在三夫人;三夫人见,众丽人见,整个上层贵族骄奢淫佚之颓风见,不讽而讽意见。肴馔讲究色、香、味和器皿的衬托。“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举出一二品名,配以适当颜色,便写出器皿的雅致,肴馔的精美丰盛以及其香、其味来。这么名贵的山珍海味,缕切纷纶而厌饫久未下箸,不须明说,三夫人的骄贵暴殄,已刻画无遗了。“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内廷太监鞚马飞逝而来,却路不动尘,可见其规矩和排场。皇家气派,毕竟不同寻常。写得真好看煞人,也惊恐煞人。如此煞有介事地派遣太监前来,络绎不绝于途,原来是奉旨从御厨房里送来珍馐美馔为诸姨上巳曲江修禊盛筵添菜助兴,头白阿瞒(唐玄宗宫中常自称“阿瞒”)不可谓不体贴入微,不可谓不多情,也不可谓不昏庸了。

  乐史《杨太真外传》载:“时新丰初进女伶谢阿蛮,善舞。上与妃子钟念,因而受焉。就按于清元小殿,宁王吹玉笛,上羯鼓,妃琵琶,马仙期方响,李龟年觱篥,张野狐箜篌,贺怀智拍。自旦至午,欢洽异常。时唯妃女弟秦国夫人

端坐观之。曲罢,上戏曰:‘阿瞒乐籍,今日幸得供养夫人。请一缠头!’秦国曰:‘岂有大唐天子阿姨,无钱用邪?’遂出三百万为一局焉。”黄门进馔是时人目睹,曲罢请赏是宋人传奇,真真假假,事出有因,两相对照,风流天子精神面貌的猥琐可以想见了。“箫鼓哀吟”、“宾从杂遝”,承上启下,为“后来”者的出场造作声势,烘托气氛。彼“后来”者鞍马逡巡,无须通报,意然当轩下马,径入锦茵与三夫人欢会:此情此景,纯从旁观冷眼中显出。北魏胡太后曾威逼杨白花私通,杨白花惧祸,降梁,改名杨华。胡太后思念他,作《杨白花歌》,有“秋去春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之句。“青鸟”是神话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唐诗中多用来指“红娘”一类角色。章碣《曲江》诗有“落絮却笼他树白”之句,可见曲江沿岸盛植杨柳。又隋唐时期,关中地域气温较高,上巳(阴历三月三日)飘杨花,当是实情。“杨花”二句似赋而实比兴,暗喻杨国忠与虢国夫人的淫乱。乐史《杨太真外传》载:“虢国又与国忠乱焉。略无仪检,每入朝谒,国忠与韩、虢连辔,挥鞭骤马,以为谐谑。从官监妪百余骑。秉烛如昼,鲜装袨服而行,亦无蒙蔽。”他们倒挺开通,竟敢招摇过市,携众遨游,公开表演种种肉麻丑态。既然

如此,“先时丞相未至,观者犹得近前,乃其既至,则呵禁赫然”(黄生语),不许游人围观,固然是为了显示其“炙手可热”权势之烜赫,但觥筹交错,酒后耳热,放浪形骸之外,虽是开通人,也有不想让旁人窥见的隐私,这也是重要的原因。“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青鸟衔去的一方红手帕,便于有意无意中泄露了一点春光。

  全诗场面宏大,鲜艳富丽,笔调细腻生动,同时又含蓄不露,诗中无一断语处,却能使人品出言外之意。语极铺排,富丽华美中蕴含清刚之气。虽然不见讽刺的语言,但在维妙维肖的描摹中,隐含犀利的匕首,讥讽入木三分。

创作背景

  唐代自武后以来,外戚擅权已成为统治阶层中一种通常现象,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这也是后来酿成安史之乱的主因。又杨国忠于天宝十一载(752)十一月拜右丞相兼文部尚书,势倾朝野。这首诗大约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春。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10512.html

上一篇: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梦从海底跨枯桑。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