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豫:结婚记_名人故事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故事>名人故事

鲁豫:结婚记

发布时间:2022-04-20 10:35:02

分类:名人故事发布者:古城白衣少殇

  一分鍾定下終身大事

  我們13歲相識,18歲相愛,21歲分開。9年後,我們重又相遇,終于明白,什麽都不曾改變。我們之間沒有求婚的過程,因爲沒有必要。我甚至覺得辦結婚手續都多餘。兩個人在一起生活,要向别人申請,要蓋章,我覺得别扭,而且,極不浪漫。

  可是,我們還是要結婚。

  那是2002年6月的一天,我在香港,他在北京,終身大事在長途電話中不到一分鍾就定了下來。

  我不想驚動太多的人,隻把要結婚的事告訴了高雁,她興奮不已:&ldquo你們什麽時候辦婚禮?婚禮内容我早就策劃好了。主持人是文濤和許戈輝,地點在中國大飯店,舞台兩側設兩塊大屏幕,播放社會各界的賀詞還有你們倆面對鏡頭袒露戀愛經過,初步定20桌,你們的親朋好友,同事、廣告客戶&hellip&hellip&rdquo

  &ldquo怎麽還有廣告客戶啊?&rdquo

  &ldquo這麽大的活動,起碼200個來賓,沒有廣告,費用從哪來?&rdquo

  在鳳凰,高雁負責所有娛樂類的節目和大型晚會。她要按照電視晚會的标準來操辦我的婚禮。

  &ldquo你幫我打聽打聽,在香港結婚該找誰啊?我們想結婚了,可不知道該怎麽結。&rdquo我說。

  &ldquo那你的婚禮辦不辦呐?&rdquo高雁不依不饒,&ldquo可不能浪費了我這麽好的創意。&rdquo

  &ldquo我得和他商量商量。他特别害羞,一見大場面就暈。&rdquo

  果然,在電話裏一聽說又是紅地毯又是200人的大場面,他就已經緊張得結結巴巴了: &ldquo那,那我走路一定會順拐的,不如讓我扛台攝像機邊走邊拍吧?&rdquo

  他是攝像,習慣于躲在鏡頭後面。

  &ldquo不行!&rdquo我對着話筒大叫,&ldquo從現在開始,你要練習走紅地毯。&rdquo

  輾轉後,登記成功

  高雁很快打聽到了在香港登記結婚的程序:&ldquo你們倆帶着證件去紅棉道婚姻注冊中心就行了。&rdquo

  聽起來簡單,其實很複雜。首先,要公證我倆的單身證明,然後,他要辦赴港簽證。最簡單的方法要算跟旅行團赴港旅遊。中旅的北京&mdash&mdash香港線分7天團和14天團,每星期五出發。以往他都跟7天團來看我,這次他選了14天的,然後打當天第一百零一個電話向我彙報進展:&ldquo老婆,都辦好了。11月22日到香港。&rdquo

  紅棉道禮堂座落在公園中央,公園裏有幾個想必是來參加婚禮的人,各個臉上都是一副歡天喜地的神情。隻有我和老公,手拉手神情肅穆地走着,看上去像是一對被包辦婚姻捆住了手腳的不幸男女。其實,我們隻是緊張。

  我有一個毛病,對于教堂、機關和所有有象征意義的地方都充滿敬畏,一旦身處其中常常會有不能控制的奇怪生理反應。我和老公神情嚴肅地來到公園中央的一座小樓前。樓前正有一對新人和親朋好友在拍照。新娘一襲婚紗,所有來賓都是盛裝出席。我一下子蒙了,怯生生地拽了拽老公的衣袖:&ldquo來這登記還得穿禮服啊?&rdquo我倆面面相觑,他不敢看他的仔褲,我也不敢看我的短裙。我們低頭穿過歡樂的人群,推門進了小樓,樓裏一片安靜。

  一位和藹的中年女士接待了我們。&ldquo我們是來登記的。&rdquo老公和我異口同聲。話一出口我們倆都樂了,因爲這像極了電影《小兵張嘎》裏的台詞。嘎子來到遊擊隊,愣頭愣腦地說:&ldquo我是來參加的。&rdquo

  &ldquo這裏是行禮的地方,婚姻登記要去金鍾大廈。&rdquo工作人員顯然沒看過《小兵張嘎》,她大概猜想我們要麽是幸福壞了,要麽是緊張壞了,所以她善良地選擇了和我們一起傻笑。 我們三個人尴尬地面對面樂了半分鍾後,我和他起身告辭。

  香港婚姻登記處位于金鍾大廈,大約100平米的一個大廳,有二十幾個櫃台。此時,每個櫃台前都坐着人,凝神回答工作人員的提問。屋子的中央有十幾排塑料座椅,也都坐滿了人,男女老少,各種膚色,像聯合國一樣。

  我先認真閱讀了牆上貼着的布告,立刻對這個嘈雜但卻秩序井然的地方充滿了景仰。這兒恐怕是全香港最重要的地方了,生老病死,婚喪嫁娶,人生的每一個步驟都歸這兒管。 我和老公誠惶誠恐地把一大堆資料交給了工作人員:身份證、護照、單身中文證明、單身英文證明&hellip&hellip能想到的我全帶來了。

  工作人員一邊翻看我們的材料,一邊指着桌子上的日曆說:&ldquo你們先挑個行禮的日期吧。年底快到了,結婚的人特别多,大會堂和紅棉道都快排滿了,最近的一天是12月31日,在大會堂,你們要不要?還有一個多月,到時候,你們的結婚申請也就批下來了。&rdquo

  我必須要解釋一下在香港結婚的手續:首先在婚姻登記處登記,然後在結婚申請被批準之日起3個月内舉行婚禮,超過3個月仍未行禮的則需要重新申請。行禮的地點有兩處,紅棉道和大會堂。新人服裝可随意,禮服或便裝都行,但必須整潔、得體。觀禮人數沒有上限,但不得少于兩人,因爲在結婚證書上需要兩位證婚人的簽名。

  &ldquo好啊。&rdquo面對穿制服的長官,我從不敢說個不字。可心裏直打鼓:&ldquo還有1個月零5天的時間,辦晚會是來不及了。&rdquo我正在猶豫,身後湊過來一對年輕人,手裏拿着一疊證件:&ldquo勞駕,我們來登記。&rdquo&ldquo不好意思,今天的名額已經滿了,下周一再來吧!&rdquo工作人員彬彬有禮。青年男女隻得掃興地離開。原來結婚還有名額限制呢,于是我毫不猶豫地說:&ldquo12月31日可以。&rdquo生怕錯過了那天就再也嫁不出去了。

  工作人員細心地填好所有表格,指了指桌面上鑲着的一塊銅牌說:&ldquo你們兩個人誰來宣誓?&rdquo

  我主動站了起來,像是在課堂上回答老師的提問一樣,一字一句念完宣誓詞。想必工作人員從來沒有聽過誰如此聲情并茂地朗讀宣誓詞,待我念完,由衷地贊歎到:&ldquo北京話真是好聽。&rdquo&ldquo好了,一旦你們的結婚申請獲得批準,我們會電話通知你們的。别忘了12月31日準時來行禮。&rdquo

  面對陪了我們一下午的恩人我不知道怎樣報答。我真後悔事先沒在口袋裏裝上幾塊喜糖,而隔着櫃台擁抱政府工作人員似乎也不合适,于是,我和老公就一直傻笑。

  &ldquo香港人結婚的規矩真是挺奇怪的。從現在開始,今後的15天裏,咱倆的結婚公告會張榜貼出來,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反對的意見。你說,不會有人反對吧?&rdquo我的腦海裏出現了George Scott主演的電影《簡愛》中的情節:羅切斯特和簡愛站在神父面前正在行禮,突然,羅切斯特前妻的弟弟沖了進來,大聲宣布反對他們的結合。然後,簡愛含淚出走。

  想到這,我已是熱淚盈眶了。

  &ldquo你看你,放心,全國人民高興還來不及呢,不會有人反對的。&rdquo他輕輕地拍了拍我的臉。&ldquo那,那我得吃塊Cheese母親蛋糕。&rdquo我破涕爲笑。

  15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感謝上帝,沒有人反對。

  31日,我們結婚啦

  12月27日,離31日行禮的日子還有4天,老公再次跟旅行團來到香港。他的行李很簡單:一套西服、一雙皮鞋、一條領帶。現在萬事俱備,隻等31日的到來。

  31日一早,我7:00就起了床。我需要足夠的時間來洗澡、喝咖啡,最主要的,我還沒決定該穿什麽。8:20,老公起床了,可我還捧着杯咖啡呆站在衣櫃前,不知道該挑哪件衣服才好。

  老公飛快地洗漱完畢,一邊打領帶,一邊騰出一隻手從衣櫃裏拽出一條高領無袖的咖啡色連衣裙:&ldquo這條新買的不是挺好的嗎?&rdquo我放下了咖啡杯,穿上裙子,在鏡子前面左照右照。好像還不錯。

  8:45,我和老公衣冠楚楚地走出了家門。他的服裝是:黑西裝、黑皮鞋、白襯衫和金色的領帶。相比之下,我的造型略顯簡單:沒有化妝,呢制的連衣裙外面是一件淺咖啡色的及膝短大衣,腳上是咖啡色的長靴。雖然打扮不像新娘,但本色的衣着讓我覺得舒服、自然。

  9:30,我和老公以及證婚人嘉耀、曉文就正襟危坐在大會堂的接待室裏了。

  &ldquo陳魯豫、朱雷!&rdquo一聽到我的名字,我噌一下就站了起來。老公緊跟在我的身後,我們三步并兩步幾乎是蹿到了工作人員面前。

  長條辦公桌前并排擺着4把椅子,我倆和嘉耀夫婦小心坐下。工作人員先收走我們的證件,大概是拿去影印,然後把結婚證書放在了我們的面前。在證書的最下端,分别有中英文兩行小字:結婚人和證婚人。我們4個人依次用婚姻登記處提供的黑色圓珠筆簽下了名字。

  &ldquo好,請你們稍等,登記官馬上會爲你們完婚。&rdquo說這話時工作人員臉上滿是微笑,但她的目光在我們4個人的臉上移來移去,好像不知沖誰笑最合适。顯然,她沒搞清楚到底誰是新郎新娘。因爲嘉耀和鏡頭上一樣西服筆挺,而曉文穿着皮夾克,系着圍巾,和我一樣的随意。也難怪别人分不清到底是誰結婚。

  我們又等了幾分鍾,就被工作人員領進了大廳旁邊的一個小禮堂。禮堂另一側是觀禮席,大概能坐50人。可惜,今天一個觀衆都沒有。

  前一天晚上,我和老公給各自父母打了電話。我的電話很簡單:&ldquo爸,明天我和朱雷就去登記了。&rdquo&ldquo好。&rdquo爸打電話和拍電報一樣簡短。放下電話,我呆坐了半天。我知道爸心裏也許有很多話想說,可當着我的面,他什麽也不會說。我也是一樣。

  我又看了看那空着的50張椅子,心裏倒并不遺憾。爸媽知道我終于擁有了我想要的,這對他們來說就足夠了。

  我正在胡思亂想,禮堂一邊的小門被打開了,剛才接待我們的工作人員走過來将我們的證件放在桌上。&ldquo兩位新人請熟悉一下宣誓詞吧。&rdquo工作人員用手指了指桌面上鑲嵌的一塊銅牌,轉身走了。

  我又忘記了娴靜,身體嘩一下地撲上去,腦袋幾乎貼在銅牌上,好奇地邊看邊念出了聲:&ldquo我請在座各位見證,我(新人名字)和你(新人名字)結爲合法夫妻。&rdquo念完我又嘩地轉頭看着老公:&ldquo等一下你可千萬不能把新人名字這幾個字也念出來啊!&rdquo

  &ldquo那&hellip&hellip&rdquo他剛要說話,被我慌忙揮手打斷,因爲,登記官進場了。

  &ldquo啊,你是陳小姐,我常看你的節目,很高興能主持你的婚禮。&rdquo她客氣地說着國語。 我沒想到在這裏會碰到觀衆,一時間不知道該說些什麽。

  老公先宣誓。

  他一從椅子上站起來,我就緊張得不行,他可從來沒當着這麽多人(4個人)發過言啊。 他好像挺鎮定,聲調平穩,吐字清晰:&ldquo我請在座各位見證,我和你結爲合法夫妻。&rdquo

  我低着頭,拼命忍住笑。這個老公,我不讓他說&ldquo新人名字&rdquo這4個字,他倒好,幹脆誰的名字都不說。這還行,這不是鑽法律的空子嗎?

  &ldquo朱先生,你要說出你和陳小姐的名字。&rdquo

  我咬着嘴唇,擡頭看老公。他還好,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該不會是太緊張,忘了我們的名字了吧?

  再看對面的嘉耀和曉文,兩個人臉都憋得通紅,還是死扛着不笑出聲來。

  &ldquo我請在座各位見證,&rdquo老公旁若無人地念第二遍宣誓詞,&ldquo我,&rdquo他停頓了一下,我在嗓子眼裏小聲咕哝了一句&ldquo朱雷&rdquo,也不知他聽沒聽見,反正,他終于說出了他的名字:&ldquo朱雷,和你&hellip&hellip&rdquo我又緊張地屏住呼吸,還好,畢竟剛才練了一遍,他熟練多了:&ldquo和陳魯豫結爲夫妻。&rdquo

  一分钟定下终身大事

  我们13岁相识,18岁相爱,21岁分开。9年后,我们重又相遇,终于明白,什么都不曾改变。我们之间没有求婚的过程,因为没有必要。我甚至觉得办结婚手续都多余。两个人在一起生活,要向别人申请,要盖章,我觉得别扭,而且,极不浪漫。

  可是,我们还是要结婚。

  那是2002年6月的一天,我在香港,他在北京,终身大事在长途电话中不到一分钟就定了下来。

  我不想惊动太多的人,只把要结婚的事告诉了高雁,她兴奋不已:&ldquo你们什么时候婚礼?婚礼内容我早就策划好了。主持人是文涛和许戈辉,地点在中国大饭店舞台两侧设两块屏幕播放社会各界的贺词还有你们俩面对镜头袒露恋爱经过,初步定20桌,你们的亲朋好友同事广告客户&hellip&hellip&rdquo

  &ldquo怎么还有广告客户啊?&rdquo

  &ldquo这么大的活动,起码200个来宾,没有广告,费用从哪来?&rdquo

  在凤凰,高雁负责所有娱乐类的节目和大型晚会。她要按照电视晚会的标准来操办我的婚礼。

  &ldquo你帮我打听打听,在香港结婚该找谁啊?我们想结婚了,可不知道该怎么结。&rdquo我说。

  &ldquo那你的婚礼办不办呐?&rdquo高雁不依不饶,&ldquo可不能浪费了我这么好的创意。&rdquo

  &ldquo我得和他商量商量。他特别害羞,一见大场面就晕。&rdquo

  果然,在电话里一听说又是红地毯又是200人的大场面,他就已经紧张得结结巴巴了: &ldquo那,那我走路一定会顺拐的,不如让我扛台摄像机边走边拍吧?&rdquo

  他是摄像,习惯于躲在镜头后面。

  &ldquo不行!&rdquo我对着话筒大叫,&ldquo从现在开始,你要练习走红地毯。&rdquo

  辗转后,登记成功

  高雁很快打听到了在香港登记结婚的程序:&ldquo你们俩带着证件去红棉道婚姻注册中心就行了。&rdquo

  听起来简单,其实很复杂。首先,要公证我俩的单身证明,然后,他要办赴港签证。最简单的方法要算跟旅行团赴港旅游。中旅的北京&mdash&mdash香港线分7天团和14天团,每星期五出发。以往他都跟7天团来看我,这次他选了14天的,然后打当天第一百零一个电话向我汇报进展:&ldquo老婆,都办好了。11月22日到香港。&rdquo

  红棉道礼堂座落在公园中央,公园里有几个想必是来参加婚礼的人,各个脸上都是一副欢天喜地的神情。只有我和老公,手拉手神情肃穆地走着,看上去像是一对被包办婚姻捆住了手脚的不幸男女。其实,我们只是紧张。

  我有一个毛病对于教堂、机关和所有有象征意义的地方都充满敬畏,一旦身处其中常常会有不控制的奇怪生理反应。我和老公神情严肃地来到公园中央的一座小楼前。楼前正有一对新人和亲朋好友在拍照新娘一袭婚纱,所有来宾都是盛装出席。我一下子蒙了,怯生生地拽了拽老公的衣袖:&ldquo来这登记还得穿礼服啊?&rdquo我俩面面相觑,他不敢看他的仔裤,我也不敢看我的短裙。我们低头穿过欢乐的人群,推门进了小楼,楼里一片安静

  一位和蔼的中年女士接待了我们。&ldquo我们是来登记的。&rdquo老公和我异口同声。话一出口我们俩都乐了,因为这像极了电影《小兵张嘎》里的台词。嘎子来到游击队,愣头愣脑地说:&ldquo我是来参加的。&rdquo

  &ldquo这里是行礼的地方,婚姻登记要去金钟大厦。&rdquo工作人员显然没看过《小兵张嘎》,她大概猜想我们要么是幸福坏了,要么是紧张坏了,所以她善良地选择了和我们一起傻笑。 我们三个人尴尬地面对面乐了半分钟后,我和他起身告辞。

  香港婚姻登记处位于金钟大厦,大约100平米的一个大厅,有二十几个柜台。此时,每个柜台前都坐着人,凝神回答工作人员的提问屋子的中央有十几排塑料座椅,也都坐满了人,男女老少,各种肤色,像联合国一样。

  我先认真阅读了墙上贴着的布告,立刻对这个嘈杂但却秩序井然的地方充满了景仰。这儿恐怕是全香港最重要的地方了,生老病死,婚丧嫁娶,人生的每一个步骤都归这儿管。 我和老公诚惶诚恐地把一大堆资料交给了工作人员:身份证、护照、单身中文证明、单身英文证明&hellip&hellip能想到的我全带来了。

  工作人员一边翻看我们的材料,一边指着桌子上的日历说:&ldquo你们先挑个行礼的日期吧。年底快到了,结婚的人特别多,大会堂和红棉道都快排满了,最近的一天是12月31日,在大会堂,你们要不要?还有一个多月,到时候,你们的结婚申请也就批下来了。&rdquo

  我必须要解释一下在香港结婚的手续:首先在婚姻登记处登记,然后在结婚申请被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举行婚礼,超过3个月仍未行礼的则需要重新申请。行礼的地点有两处,红棉道和大会堂。新人服装随意,礼服或便装都行,但必须整洁、得体。观礼人数没有上限,但不得少于两人,因为在结婚证书上需要两位证婚人的签名。

  &ldquo好啊。&rdquo面对穿制服的长官,我从不敢说个不字。可心里直打鼓:&ldquo还有1个月零5天的时间,办晚会是来不及了。&rdquo我正在犹豫,身后过来一对年轻人,手里拿着一叠证件:&ldquo劳驾,我们来登记。&rdquo&ldquo不好意思,今天的名额已经满了,下周一再来吧!&rdquo工作人员彬彬有礼。青年男女只得扫兴地离开。原来结婚还有名额限制呢,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说:&ldquo12月31日可以。&rdquo生怕错过了那天就再也嫁不出去了。

  工作人员细心地填好所有表格,指了指桌面上镶着的一块铜牌说:&ldquo你们两个人谁来宣誓?&rdquo

  我主动站了起来,像是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一样,一字一句念完宣誓词。想必工作人员从来没有听过谁如此声情并茂地朗读宣誓词,待我念完,由衷地赞叹到:&ldquo北京话真是好听。&rdquo&ldquo好了,一旦你们的结婚申请获得批准,我们会电话通知你们的。别忘了12月31日准时来行礼。&rdquo

  面对陪了我们一下午的恩人我不知道怎样报答。我真后悔事先没在口袋里装上几块喜糖,而隔着柜台拥抱政府工作人员似乎也不合适,于是,我和老公就一直傻笑。

  &ldquo香港人结婚的规矩真是挺奇怪的。从现在开始,今后的15天里,咱俩的结婚公告会张榜贴出来,任何人都可以提出反对的意见。你说,不会有人反对吧?&rdquo我的脑海里出现了George Scott主演的电影《简爱》中的情节:罗切斯特和简爱站在神父面前正在行礼,突然,罗切斯特前妻弟弟冲了进来,大声宣布反对他们的结合。然后,简爱含泪出走。

  想到这,我已是热泪盈眶了。

  &ldquo你看你,放心,全国人民高兴还来不及呢,不会有人反对的。&rdquo他轻轻拍了拍我的脸。&ldquo那,那我得吃块Cheese母亲蛋糕。&rdquo我破涕为笑。

  15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感谢上帝,没有人反对。

  31日,我们结婚啦

  12月27日,离31日行礼的日子还有4天,老公再次跟旅行团来到香港。他的行李很简单:一套西服、一双皮鞋、一条领带。现在万事俱备,只等31日的到来。

  31日一早,我7:00就起了床。我需要足够的时间来洗澡、喝咖啡,最主要的,我还没决定该穿什么。8:20,老公起床了,可我还捧着杯咖啡呆站在衣柜前,不知道该挑哪件衣服才好。

  老公飞快地洗漱完毕,一边打领带,一边腾出一只手从衣柜里拽出一条高领无袖的咖啡色连衣裙:&ldquo这条新买的不是挺好的吗?&rdquo我放下了咖啡杯,穿上裙子,在镜子前面左照右照。好像还不错。

  8:45,我和老公衣冠楚楚地走出了家门。他的服装是:黑西装、黑皮鞋、白衬衫和金色的领带。相比之下,我的造型略显简单:没有化妆,呢制的连衣裙外面是一件浅咖啡色的及膝短大衣脚上是咖啡色的长靴。虽然打扮不像新娘,但本色的衣着让我觉得舒服、自然。

  9:30,我和老公以及证婚人嘉耀、晓文就正襟危坐在大会堂的接待室里了。

  &ldquo陈鲁豫、朱雷!&rdquo一听到我的名字,我噌一下就站了起来。老公紧跟在我的身后,我们三步并两步几乎是蹿到了工作人员面前。

  长条办公桌前并排摆着4把椅子,我俩和嘉耀夫妇小心坐下。工作人员先收走我们的证件,大概是拿去影印,然后把结婚证书放在了我们的面前。在证书的最下端,分别中英文两行小字:结婚人和证婚人。我们4个人依次用婚姻登记处提供的黑色圆珠笔签下了名字。

  &ldquo好,请你们稍等,登记官马上会为你们完婚。&rdquo说这话时工作人员脸上满是微笑,但她的目光在我们4个人的脸上移来移去,好像不知冲谁笑最合适。显然,她没搞清楚到底谁是新郎新娘。因为嘉耀和镜头上一样西服笔挺,而晓文穿着皮夹克,系着围巾,和我一样的随意。也难怪别人分不清到底是谁结婚。

  我们又等了几分钟,就被工作人员领进了大厅旁边的一个小礼堂。礼堂另一侧是观礼席,大概能坐50人。可惜,今天一个观众都没有。

  前一天晚上,我和老公给各自父母打了电话。我的电话很简单:&ldquo爸,明天我和朱雷就去登记了。&rdquo&ldquo好。&rdquo爸打电话和拍电报一样简短。放下电话,我呆坐了半天。我知道爸心里也许有很多话想说,可当着我的面,他什么也不会说。我也是一样。

  我又看了看那空着的50张椅子,心里倒并不遗憾。爸妈知道我终于拥有了我想要的,这对他们来说就足够了

  我正在胡思乱想,礼堂一边的小门被打开了,刚才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走过来将我们的证件放在桌上。&ldquo两位新人请熟悉一下宣誓词吧。&rdquo工作人员用手指了指桌面上镶嵌的一块铜牌,转身走了

  我又忘记了娴静,身体哗一下地扑上去,脑袋几乎贴在铜牌上,好奇地边看边念出了声:&ldquo我请在座各位见证,我(新人名字)和你(新人名字)结为合法夫妻。&rdquo念完我又哗地转头看着老公:&ldquo等一下你可千万不能把新人名字这几个字也念出来啊!&rdquo

  &ldquo那&hellip&hellip&rdquo他刚要说话,被我慌忙挥手打断,因为,登记官进场了。

  &ldquo啊,你是陈小姐,我常看你的节目,很高兴能主持你的婚礼。&rdquo她客气地说着国语。 我没想到在这里会碰到观众,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老公先宣誓。

  他一从椅子上站起来,我就紧张得不行,他可从来没当着这么多人(4个人)发过言啊。 他好像挺镇定,声调平稳,吐字清晰:&ldquo我请在座各位见证,我和你结为合法夫妻。&rdquo

  我低着头,拼命忍住笑。这个老公,我不让他说&ldquo新人名字&rdquo这4个字,他倒好,干脆谁的名字都不说。这还行,这不是钻法律的空子吗?

  &ldquo朱先生,你要说出你和陈小姐的名字。&rdquo

  我咬着嘴唇,抬头看老公。他还好,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该不会是太紧张,忘了我们的名字了吧?

  再看对面的嘉耀和晓文,两个人脸都憋得通红,还是死扛着不笑出声来。

  &ldquo我请在座各位见证,&rdquo老公旁若无人地念第二遍宣誓词,&ldquo我,&rdquo他停顿了一下,我在嗓子眼里小声咕哝了一句&ldquo朱雷&rdquo,也不知他听没听见,反正,他终于说出了他的名字:&ldquo朱雷,和你&hellip&hellip&rdquo我又紧张地屏住呼吸,还好,毕竟刚才练了一遍,他熟练多了:&ldquo和陈鲁豫结为夫妻。&rdquo

没有一双鞋子不是用来奔跑的

  走路特别,说话特别,写字特别,这是一名脑瘫患者,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北京理工大学的博士。“一个脑瘫博士是如何炼成的?”来自河南焦作农村的张大奎的事迹经报纸、...[全文阅读]

善良也是一种财富

  渡边林次是日本冲绳市一个忠厚质朴的小伙子,1947年大学毕业后进入税务署当了一名收税员,负责一些乡下商店的收税工作。  有一年冬天,渡边林次去一个海边小村的...[全文阅读]

郭德纲将恩师的话烂在心

郭德纲为什么不受郭冬临一拜郭德纲这两年官司缠身,他被诉诽谤杨志刚一案在北京市一中院终审宣判,法院驳回了杨志刚的上诉,裁定维持郭德纲无罪的判决。郭德纲与杨志刚...[全文阅读]

恕我直言,绝大多数人都是低质量勤奋

     文/陌姐   01   努力实习半年却未转正,怪谁?   陌姐有个前同事群,平时主要交流分享公司动态和行业信息,算不上热闹。   下午两点左右,有人在群里丢...[全文阅读]

铁拐李行医收徒

得道成仙的铁拐李,常常蓬头垢面,破足坦胸,手中拄着一根紫色的铁拐杖,身后背着一个药葫芦,在大街小巷中游来荡去。 一天,铁拐李变做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在汝南这个...[全文阅读]

这些鬼故事看的人后背发冷

1、学校附近的购物中心最近传出,有一个小女孩在厕所被强J的消息 女孩被凌辱到子宫破裂,店家为了商誉因此用钱把事情压下来 考虑到学生的心情和安全,学校...[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鲁豫:结婚记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gushi/mingren/475551.html

上一篇:冬天里的一桶水

下一篇:不贫穷的爱

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更多名人故事文章

精选名人故事

经典故事分类阅读

名人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