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5 12:36:33
出自宋代陳與義的《登嶽陽樓二首》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萬裏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白頭吊古風霜裏,老木滄波無限悲。
天入平湖晴不風,夕帆和雁正浮空。樓頭客子杪秋後,日落君山元氣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遊聊得看丹楓。翰林物色分留少,詩到巴陵還未工。
譯文及注釋譯文巍巍嶽陽樓矗立在洞庭湖之東長江之西,夕陽黃昏,沒有晚風卷起,樓閣上的招牌靜止不動。登臨當年吳國和蜀國的分界之處(荊州),在湖山黃昏下徘徊。行程萬裏,今日登高遠望是什麽心緒?爲避戰亂我奔波三年。登樓憑吊古人,我自己已是兩鬓如霜,看着遠山的古樹,青蒼中,隐含無限的傷悲。
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萬裏,波瀾不驚,大雁在空中飛來飛去。嶽陽樓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看日落君山。往北邊可以看到白首,往南邊可以看到丹楓。一路欣賞景色,結果到了巴陵還沒有寫出來詩。
注釋⑴簾旌(jīng):酒店或茶館的招子。夕陽遲:夕陽緩慢地下沉。遲,緩慢。⑵吳蜀橫分地:三國時吳國和蜀國争奪荊州,吳将魯肅曾率兵萬人駐紮在嶽陽。橫分,這裏指瓜分。⑶徙(xǐ)倚(yǐ):徘徊。⑷三年多難:公元1126年(宋欽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滅亡,到寫此詩時已有
有三年。憑危:指登樓。憑,靠着。危,指高處。⑸吊古:哀吊,憑吊。⑹晴不風:晴空萬裏,波瀾不驚。⑺杪(miǎo)秋:晚秋。⑻君山:全稱君山島,位于湖南嶽陽東部的洞庭湖中。⑼白首:白發。這裏指爲枯萎而不凋謝的白色草。⑽丹楓:經霜泛紅的楓葉。
鑒賞其一
《登嶽陽樓》二首都是七言律詩。其中第一首是詩人寫嶽陽樓的開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鄭重其事。首聯寫嶽陽樓的地理位置,先從大處着墨,以洞庭湖和長江爲背景,在一個宏觀視野中隆重推出嶽陽樓。“洞庭之東江水西”,詩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運用了“東”“西”兩個方位詞,并以湖、江系之,則嶽陽樓之所在,如或可見。而後再寫舉目所見,爲“簾旌不動夕陽遲”。這一句是全詩寫景濃墨重彩的一筆,看似平常,實則細膩。“簾旌”爲近景,“夕陽”爲遠景,近景遠景合而爲一,詩人的視線由近及遠地掃描,逐漸放開,融入那蒼茫的暮色中。不動的簾旌,表明湖面風平浪靜;遲落的夕陽,提示着傍晚的安詳。這樣富有詩情畫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詩人豐富的遐想。
詩的颔聯從靜态舒緩的景物描寫中振起,轉而爲強烈的抒情。仿佛是音樂的變奏,這兩句詩似乎是在重複上面的主題,風格卻又迥然不同了。“登臨吳蜀橫分地”,
也是在說登臨的地理位置,卻加入了厚重的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時”,也是在寫黃昏時分登樓觀景,卻融入了些許怅惘之情。這樣的漸變,是一種烘托,是一種過渡,是一種物我兼融的摹狀。在這裏,詩人的主體形象不經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現在詩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懷。
經過前面的蓄勢,詩人終于在頸聯以近于直呼的方式,發出了最高亢最強烈的呐喊:“萬裏來遊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這兩句詩,道出了一個亡國之臣心中的憤懑。“萬裏”與“三年”對舉,分别從空間、時間的跨度上來叙述其事,收到了雙重疊加的藝術效果,讀之讓人感慨萬分。詩人的“萬裏來遊”不過是萬裏逃難的高雅說法,但是又無可奈何。心中的苦悶,隻好在“遠望”中消解。“三年多難”,本來已經不勝觳觫,卻還要在這裏登高臨危,讓人不堪忍受。詩意至此,已經一波三折,千回百轉,把感情推向了極緻。
詩的最後一聯,顧影自憐,以無限悲涼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時,詩人已屆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頭”;不說傷今,而言“吊古”,含蓄蘊藉,意味深長;“風霜”明指自然事物,實喻社會現實,語意雙關;而“老木滄波”更是包裹詩人形象的一件外衣,無限悲恨。這一聯似乎
是詩人自語,未老先衰頭已白,爲國事,爲家事,爲自己,爲那些與自己一樣國破家亡的同鄉們焦慮、憂愁,吊古傷今,感懷傷時,在秋霜的季節裏,更覺時世如風霜相逼,冷峭之極。那衰老的枯木、那蒼涼的湖面,就像是作者自己。淪落天涯無盡的凄涼,國破家亡的無限悲痛,一切盡在不言中。
其二
第一首寫登樓,而第二首轉寫景和歸途。詩人登上嶽陽樓,看到的是“天入平湖晴不風,夕帆和雁正浮空。”這就描繪了多種景物:天空、湖水、倒影、夕日、大雁,構成了洞庭湖獨有的美景。表面上“晴不風”三字略顯俗套,但這正和“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有相同韻味,不加修飾,隻是寫的是湖水之壯美,這更顯手法獨特。第二聯寫人亦寫景,而且再次點明時間是傍晚時分。第三聯起,開始寫詩人的歸途了,而且又再一次将詩句引向了景物,向北看,見白草稀稀,向南望則見楓葉紅紅,這一聯的描寫将整首詩推向高潮,對仗工整,别有韻味。最後兩句就是寫詩人隻顧觀景,寫着的詩到了江陵還未完,這就從側面襯托了長江洞庭之間風光之好。整首詩的感情同第一首一樣,是“憂”的,因爲兩首詩記述的爲同一系列的事,其感情也是相同的,隻是被隐藏了,這首詩實際上表達了北宋國亡後,作者隻能觀景排
憂之情。
創作背景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開封,北宋滅亡。當時,陳與義被貶在陳留(在今河南開封東南)做監酒稅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難民行列中,南奔襄漢,颠沛湖湘,流離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幾次登嶽陽樓,寫下了數首詩歌以記其事,其中就有這兩首《登嶽陽樓》。
作者簡介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爲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于填詞。其詞存于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别具風格,尤近于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
出自宋代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二首》
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
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楼头客子杪秋后,日落君山元气中。北望可堪回白首,南游聊得看丹枫。翰林物色分留少,诗到巴陵还未工。
译文及注释译文巍巍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之东长江之西,夕阳黄昏,没有晚风卷起,楼阁上的招牌静止不动。登临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荆州),在湖山黄昏下徘徊。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如霜,看着远山的古树,青苍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平湖映着天空的影子,晴空万里,波澜不惊,大雁在空中飞来飞去。岳阳楼很多人都在看秋天的景色,看日落君山。往北边可以看到白首,往南边可以看到丹枫。一路欣赏景色,结果到了巴陵还没有写出来诗。
注释⑴帘旌(jī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夕阳迟:夕阳缓慢地下沉。迟,缓慢。⑵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⑶徙(xǐ)倚(yǐ):徘徊。⑷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
有三年。凭危:指登楼。凭,靠着。危,指高处。⑸吊古:哀吊,凭吊。⑹晴不风:晴空万里,波澜不惊。⑺杪(miǎo)秋:晚秋。⑻君山:全称君山岛,位于湖南岳阳东部的洞庭湖中。⑼白首:白发。这里指为枯萎而不凋谢的白色草。⑽丹枫:经霜泛红的枫叶。
鉴赏其一
《登岳阳楼》二首都是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诗人写岳阳楼的开篇之作,所以精心打造,郑重其事。首联写岳阳楼的地理位置,先从大处着墨,以洞庭湖和长江为背景,在一个宏观视野中隆重推出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诗人在一句七字之中,巧妙地运用了“东”“西”两个方位词,并以湖、江系之,则岳阳楼之所在,如或可见。而后再写举目所见,为“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这样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不禁引起诗人丰富的遐想。
诗的颔联从静态舒缓的景物描写中振起,转而为强烈的抒情。仿佛是音乐的变奏,这两句诗似乎是在重复上面的主题,风格却又迥然不同了。“登临吴蜀横分地”,
也是在说登临的地理位置,却加入了厚重的历史感;“徙倚湖山欲暮时”,也是在写黄昏时分登楼观景,却融入了些许怅惘之情。这样的渐变,是一种烘托,是一种过渡,是一种物我兼融的摹状。在这里,诗人的主体形象不经意地、自然而然地出现在诗中,他在思索,在徘徊,在融情入景,在借景抒怀。
经过前面的蓄势,诗人终于在颈联以近于直呼的方式,发出了最高亢最强烈的呐喊:“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这两句诗,道出了一个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万里”与“三年”对举,分别从空间、时间的跨度上来叙述其事,收到了双重叠加的艺术效果,读之让人感慨万分。诗人的“万里来游”不过是万里逃难的高雅说法,但是又无可奈何。心中的苦闷,只好在“远望”中消解。“三年多难”,本来已经不胜觳觫,却还要在这里登高临危,让人不堪忍受。诗意至此,已经一波三折,千回百转,把感情推向了极致。
诗的最后一联,顾影自怜,以无限悲凉的身世之慨收束全篇。此时,诗人已届四十,到了不惑之年,所以言“白头”;不说伤今,而言“吊古”,含蓄蕴藉,意味深长;“风霜”明指自然事物,实喻社会现实,语意双关;而“老木沧波”更是包裹诗人形象的一件外衣,无限悲恨。这一联似乎
是诗人自语,未老先衰头已白,为国事,为家事,为自己,为那些与自己一样国破家亡的同乡们焦虑、忧愁,吊古伤今,感怀伤时,在秋霜的季节里,更觉时世如风霜相逼,冷峭之极。那衰老的枯木、那苍凉的湖面,就像是作者自己。沦落天涯无尽的凄凉,国破家亡的无限悲痛,一切尽在不言中。
其二
第一首写登楼,而第二首转写景和归途。诗人登上岳阳楼,看到的是“天入平湖晴不风,夕帆和雁正浮空。”这就描绘了多种景物:天空、湖水、倒影、夕日、大雁,构成了洞庭湖独有的美景。表面上“晴不风”三字略显俗套,但这正和“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相同韵味,不加修饰,只是写的是湖水之壮美,这更显手法独特。第二联写人亦写景,而且再次点明时间是傍晚时分。第三联起,开始写诗人的归途了,而且又再一次将诗句引向了景物,向北看,见白草稀稀,向南望则见枫叶红红,这一联的描写将整首诗推向高潮,对仗工整,别有韵味。最后两句就是写诗人只顾观景,写着的诗到了江陵还未完,这就从侧面衬托了长江洞庭之间风光之好。整首诗的感情同第一首一样,是“忧”的,因为两首诗记述的为同一系列的事,其感情也是相同的,只是被隐藏了,这首诗实际上表达了北宋国亡后,作者只能观景排
忧之情。
创作背景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四月,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当时,陈与义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自然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南奔襄汉,颠沛湖湘,流离失所。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其中就有这两首《登岳阳楼》。
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