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1 09:17:53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候鸟与呓语旳少女

出自宋代張元幹的《石州慢·己酉秋吳興舟中作》

雨急雲飛,驚散暮鴉,微弄涼月。誰家疏柳低迷,幾點流螢明滅。夜帆風駛,滿湖煙水蒼茫,菰蒲零亂秋聲咽。夢斷酒醒時,倚危樯清絕。 心折。長庚光怒,群盜縱橫,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兩宮何處,塞垣祗隔長江,唾壺空擊悲歌缺。萬裏想龍沙,泣孤臣吳越。賞析

  該詞上片寫景,開頭便寫了“雨急雲飛”的自然景象,這是詞人對當時政治形勢危急險惡的形象暗示。 “暮天涼月”點明時令與具體時間——在秋季的某一天暴雨過後,從傍晚到晚上。接着由景及人,寫詞人泛舟湖上所見的兩岸景色:秋柳枝條稀疏,螢火蟲發出忽明忽滅的光。詞人在這裏抹上一層陰暗、凄涼的色彩,表達了詞人凄切、悲怆之情。接着由遠及近,看見滿湖水氣上升,聽到水中雜亂的菰蒲被秋風吹得發出瑟瑟悲鳴的凄切聲響。這裏詞人既寫了景色,又寫到了聲音,二者交織在一起,使詞中所刻畫的意境更顯得清冷寂寥。在一片凄惋的秋景中,詞人心中充滿無比深沉的悲愁,隻好借酒澆愁,以醉解千愁了。

  下片是抒情, “心折,長庚光怒”,由情及景,把詞人郁積在心的滿腔悲憤,噴薄而出,一氣呵成。 “心折”兩字比喻傷心到了極點。詞人在這裏用“心折”是承上啓下

下的,既說明悲傷的程度,又展示了下文由景及情聯想到了的國難國恥:金人氣焰猖狂,幾年前擄走徽欽二帝,現在又占領了長江以北的大好河山,長江竟成了國家的邊界。自己和抗戰派人士則受到壓抑,隻能悲歌哭泣,無力挽救天下,洗雪國恥。“群盜猖獗”,有兩種解釋。一種解釋認爲“群盜”指賣國求榮甘當金人走狗的漢奸與投降派,如黃潛善、劉豫之流;一種解釋認爲“群盜”是反語,指被投降派誣蔑爲“盜”的風起雲湧的抗金義兵。兩種解釋都認爲“群盜縱橫,逆胡猖獗”是對當時形勢的高度概括。“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則是全詞的主旋律,集中體現了抗戰派和廣大人民的願望:收複中原,洗雪國恥,拯救水深火熱中的民衆。詞最後兩句,将“愛國”與“忠君”結合在一起,亦是當時的時代環境使然。

  該詞在寫法上主要應用的是情景交融,上片所寫的凄涼暗淡的景物,既包含着詞人悲涼抑郁的感情,又暗寓着動蕩危亡的政治局面;下片提到的“長庚”、“天河”,也是詞人擡頭所見的空中星宿。詞人從此展開聯想,進行議論和抒情,寫出了自己的滿腔悲憤與豪情壯志。

創作背景

  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即己酉年)春天,金兵大舉南下,直逼揚州。高宗(即南宋開國皇帝趙構)從揚州渡江

南下,狼狽南逃,這時長江以北地區全部被金兵占領。詞人爲了避難而南行,是年秋天在吳興(今浙江湖州)乘舟夜渡,感慨時事心生悲哀,寫下了這首悲壯的詞作。

作者簡介

元幹出身書香門第。其父名動,進士出身,官至龍圖閣直學士,能詩。張元幹受其家風影響,從小聰明好學,永泰的寒光閣、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讀書處。十四五歲随父親至河北官廨(在臨漳縣)已能寫詩,常與父親及父親的客人唱和,人稱之“敏悟”。

出自宋代张元干的《石州慢·己酉秋吴兴舟中作》

雨急云飞,惊散暮鸦,微弄凉月。谁家疏柳低迷,几点流萤明灭。夜帆风驶,满湖烟水苍茫,菰蒲零乱秋声咽。梦断酒醒时,倚危樯清绝。 心折。长庚光怒,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赏析

  该词上片写景,开头便写了“雨急云飞”的自然景象,这是词人对当时政治形势危急险恶的形象暗示。 “暮天凉月”点明时令与具体时间——在秋季的某一天暴雨过后,从傍晚到晚上。接着由景及人,写词人泛舟湖上所见的两岸景色:秋柳枝条稀疏,萤火虫发出忽明忽灭的光。词人在这里抹上一层阴暗、凄凉色彩,表达了词人凄切、悲怆之情。接着由远及近,看见满湖水气上升,听到水中杂乱的菰蒲被秋风吹得发出瑟瑟悲鸣的凄切声响。这里词人既写了景色,又写到了声音,二者交织在一起,使词中所刻画的意境更显得清冷寂寥。在一片凄惋的秋景中,词人心中充满无比深沉的悲愁,只好借酒浇愁,以醉解千愁了。

  下片是抒情, “心折,长庚光怒”,由情及景,把词人郁积在心的满腔悲愤,喷薄而出,一气呵成。 “心折”两字比喻伤心到了极点。词人在这里用“心折”是承上启下

下的,既说明悲伤的程度,又展示了下文由景及情联想到了的国难国耻:金人气焰猖狂,几年前掳走徽钦二帝,现在又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好河山,长江竟成了国家的边界。自己和抗战派人士则受到压抑,只能悲歌哭泣,无力挽救天下,洗雪国耻。“群盗猖獗”,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群盗”指卖国求荣甘当金人走狗的汉奸与投降派,如黄潜善、刘豫之流;一种解释认为“群盗”是反语,指被投降派诬蔑为“盗”的风起云涌的抗金义兵。两种解释都认为“群盗纵横,逆胡猖獗”是对当时形势的高度概括。“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则是全词的主旋律,集中体现了抗战派和广大人民的愿望:收复中原,洗雪国耻,拯救水深火热中的民众。词最后两句,将“爱国”与“忠君”结合在一起,亦是当时的时代环境使然。

  该词在写法上主要应用的是情景交融,上片所写的凄凉暗淡的景物,既包含着词人悲凉抑郁的感情,又暗寓着动荡危亡的政治局面;下片提到的“长庚”、“天河”,也是词人抬头所见的空中星宿。词人从此展开联想,进行议论和抒情,写出了自己的满腔悲愤与豪情壮志。

创作背景

  公元1129年(宋高宗建炎三年,即己酉年)春天,金兵大举南下,直逼扬州。高宗(即南宋开国皇帝赵构)从扬州渡江

南下,狼狈南逃,这时长江以北地区全部被金兵占领。词人为了避难而南行,是年秋天在吴兴(今浙江湖州)乘舟夜渡,感慨时事心生悲哀,写下了这首悲壮的词作。

作者简介

元干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名动,进士出身,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能诗。张元干受其家风影响,从小聪明好学,永泰的寒光阁、水月亭是他幼年生活和读书处。十四五岁随父亲至河北官廨(在临漳县)已能写诗,常与父亲父亲的客人唱和,人称之“敏悟”。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两宫何处,塞垣祗隔长江,唾壶空击悲歌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84086.html

上一篇:为鬼为蜮,则不可得。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