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21 13:34:12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素时景年一世疏离

出自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記》

  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最高日觀峰,在長城南十五裏。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曆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與知府朱孝純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裏,道皆砌石爲磴,其級七千有餘。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繞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謂環水也。餘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嶺,複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時登山,循東谷入,道有天門。東谷者,古謂之天門溪水,餘所不至也。今所經中嶺及山巅崖限當道者,世皆謂之天門雲。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

  戊申晦,五鼓,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大風揚積雪擊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駁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在碧霞元君祠東。是日,觀道中石刻,自唐顯慶以來,其遠古刻盡漫失。僻不當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

,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迹。至日觀數裏内無樹,而雪與人膝齊。

  桐城姚鼐記。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濟水向東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濟水。處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是古代春秋時期齊國所築長城的遺址。最高的日觀峰,在古長城以南十五裏。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年)十二月從京城裏出發,冒着風雪啓程,經過齊河縣、長清縣,穿過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過長城的城牆,到達泰安。這月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純從南邊的山腳登山。攀行四十五裏遠,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級,那些台階共有七千多級。泰山正南面有三條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環繞泰安城,這就是郦道元書中所說的環水。我起初順着中谷進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過中嶺,再沿着西邊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頂。古時候登泰山,沿着東邊的水道進入,道路中有座天門。這東邊的山谷,古時候稱它爲“天門溪水”,是我沒有到過的。現在(我)經過的中嶺和山頂,擋在路上的像門檻一樣的山崖,世上人都稱它爲“天門”。一路上大霧彌漫、冰凍溜滑,石階幾乎無法攀登。等到已經登上

山頂,隻見青山上覆蓋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遠望夕陽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停留在半山腰處的雲霧,又像是一條舞動的飄帶似的。  戊申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時候,我和子穎坐在日觀亭裏,等待日出。這時大風揚起的積雪撲面打來。日觀亭東面從腳底往下一片雲霧彌漫,依稀可見雲中幾十個白色的像骰子似的東西,那是山峰。天邊的雲彩形成一條線(呈現出)奇異的顔色,一會兒又變成五顔六色的。太陽升上來了,紅的像朱砂一樣,下面有紅光晃動搖蕩着托着它。有人說,這是東海。回頭看日觀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沒照到,或紅或白,顔色錯雜,都像彎腰曲背鞠躬緻敬的樣子。  日觀亭西面有一座東嶽大帝廟,又有一座碧霞元君(東嶽大帝的女兒)廟。皇帝的行宮(出外巡行時居住的處所)就在碧霞元君廟的東面。這一天,(還)觀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從唐朝顯慶年間以來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經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對着道路的石刻,都趕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頭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圓形的。雜樹很少,多是松樹,松樹都生長在石頭的縫隙裏,樹頂是平的。冰天雪地,沒有瀑布,沒有飛

鳥走獸的聲音和蹤迹。日觀峰附近幾裏以内沒有樹木,積雪厚得同人的膝蓋一樣平齊。  桐城姚鼐記述。

注釋選自《惜寶軒詩文集》(《四部叢刊》影音原刊本)。姚鼐(nài),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清代代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古文家。陽:山的南面。汶(Wèn)水:也叫汶河。發源于山東萊蕪東北原山,向西南流經泰安東。濟水:發源于河南濟源縣西王屋山,東流到山入海東。後來下遊被黃河沖沒。陽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兩山之間的流水道,現在通稱山澗。當其南北分者:在那(陽谷和陰谷)南北分界處的。古長城:指春秋時期齊國所築長城的遺址,古時齊魯兩國以此爲界。日觀峰:在山頂東岩,是泰山觀日出的地方。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即年。乘:趁,這裏有“冒着”的意思。齊河、長清:地名,都在山東省。限:門檻,這裏指像一道門檻的城牆。泰安:即今山東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爲泰安府治所。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朱孝純子穎:朱孝純,字子穎。當時是泰安府的知府。蹬(dèng):石級。級:石級。環水:即中溪,俗稱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東面南流。循以入:順着(中谷)進去。道少半:路不到一半。中嶺:即黃岘(xiàn)嶺,又名中溪山,中溪發

源于此。天門:泰山峰名。《山東通志》:“泰山周回一百六十裏,屈曲盤道百餘,經南天門,東西三天門,至絕頂,高四十餘裏。”崖限當道者:擋在路上的像門檻一樣的山崖。雲:語氣助詞。幾:幾乎。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青山上覆蓋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負,背。燭,動詞,照。徂徕(cúlái):山名,在泰安東南。居:停留。戊申晦:戊申這一天是月底。晦:農曆每月最後一天。五鼓:五更。日觀亭:亭名,在日觀峰上。漫:迷漫。摴蒱(chū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種賭博遊戲,這裏指博戲用的“五木”。五木兩頭尖,中間廣平,立起來很像山峰。極天:天邊。采:通“彩”。丹:朱砂。東海:泛指東面的海。這裏是想象,實際上在泰山頂上看不見東海。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沒有照着。绛皓駁色:或紅或白,顔色錯雜。绛,大紅。皓:白色。駁:雜。若偻:像脊背彎曲的樣子。引申爲鞠躬、緻敬的樣子。日觀峰西面諸峰都比日觀峰低,所以這樣說。偻,駝背。岱祠:東嶽大帝廟。碧霞元君:傳說是東嶽大帝的女兒。行宮:皇帝出外巡行時居住的住所。這裏指乾隆登泰山時住過的宮室。顯慶:唐高宗的年號。漫失:模糊或缺失。漫:磨滅。僻不當道者:偏僻,不在道路附

近的。圜:通“圓”。瀑水:瀑布。

文章層次

  公元1774年冬,姚鼐遊泰山後寫了《登泰山記》,這是他最著名的一篇文章,也是中國文學史上脍炙人口的遊記佳作。經作者精心剪裁,全文不足五百字,卻包含了很大容量。介紹了泰山,叙說了登山經過,描寫了泰山夕照和日出佳景,綜述了名勝古迹。文章既再現了隆冬時節泰山的壯麗景色,又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贊頌之情。

  全文共四部分。開頭即寫泰山,這第一部分介紹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和形勢,用筆概括卻頗耐玩味。作者開章寫道:“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這一筆把山和水聯系起來了。你看:泰山卓立不群,直逼雲端,山南一條汶水向西流去,山北一條濟水向東流去。這水繞山流,山水相映是泰山的特點。“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的兩個“皆”字,頓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兩條河鋪開成面寫去,點出了山南山北衆多支流縱橫交叉、終歸一河的景色。橫亘在陽谷與陰谷分界處的古長城給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高高聳立的日觀峰突出了山勢的高峻挺拔,又爲下面觀日出的主要活動埋下伏筆。作者用粗筆寫出了山、水、古長城、日觀峰等幾樣景色,勾畫了泰山有層次、有色彩、動靜交織的總貌。簡略的輪廓勾勒,線條清楚,給讀者

留下了大量聯想、想象的餘地。

  第二段爲第二部分,寫登山的路線和山巅觀晚照。分三層。從“餘以乾隆”到“至于泰安”是第一層,寫作者來泰山的時間和路線。這層和主題關系不大,但必須交代,所以,作者作了簡括介紹。寫自己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從京城動身,冒着風雪,經過齊河、長清縣,穿過泰山西北部的山谷,越過長城,來到泰安。這次旅遊路途遙遠,行程并非一日,作者卻用了不足30字作交代。他選用了精确的詞語,用承前省略主語“餘”的短小句子,突出了動作和地點,把旅程路線一氣貫下,簡練傳神。幾個動詞用得很好——“乘風雪”的“乘”字,從人身不由己,隻能随風雪而行的動作裏,渲染了風狂雪緊的隆冬景象和風雪的巨大威力。“自”、“曆”、“穿”、“越”、“至”幾個動詞蟬聯而下,既吻合描寫對象,又充分表現了旅途的艱苦,活畫出了作者風塵仆仆的神态,寫出了他急于登泰山的濃厚遊興,真是一字一圖,字精意工。

  從“是月丁未”到“磴幾不可登”是第二層,寫登臨泰山的路線。頭兩句幹淨利索地交待了登山時間——十二月二十八日,同遊者——知府朱孝純;出發地點——南面的山腳。關于登山過程,先總寫後分叙。“四十五裏,道皆砌石爲磴,其級七千有餘”三句

,從四十五裏的山道,七千餘階石砌台階,總寫了登山過程。而山勢高拔,道路漫長,登山難險,興緻勃勃諸多内容盡寓于此中了。從“泰山正南面有三谷”開始,由三谷引出登山路線。“中谷繞泰安城下”的“谷”爲谷水。姚鼐、朱孝純開始沿着中間山谷進山,走了一小半,越過中嶺,再沿着西邊的山谷走,他們就到了山巅。作者清楚地叙述了自己登山的具體路線,接着又叙說了古時的登山路線是沿着東邊的山谷進去,他走的不是這條路線,作者交代了自己登山和古人登山路線有異。在寫古今不同登山路線上,作者注意了避平板,講變化。寫自己登山,純寫路線,“始循”、“越”、“複循”、“遂至”等詞,十分明确,叙說很清楚。寫古時路線時,把重點放在介紹有關的地理知識上;東邊山谷的路上有個天門,東邊山谷的水(“東谷者”)古時候叫天門溪水,今天所經過的中嶺以及到了山頂上凡是有高高山崖橫在路上的地方,大家都稱爲天門。這些知識随手帶出,非常自然,給讀者增加了地理知識,有确鑿可靠之長,無考據繁冗之感。最後兩句“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從雲霧障目和冰滑難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艱險,把風雪中登山的特點進一步明朗了。這兩句所見所感應貫串于整個登山過程中,作者在段末總

提—句。姚鼐乘風雪來泰安,乘風雪登泰山,真是樂而不知其苦。

  這段餘下的部分是第三層,寫姚鼐等到了泰山之巅,看到青山上馱着白雪,白雪明亮地照耀着南方的天空。他們極目遠眺,隻見夕陽照着城郭,汶水、徂徕山,景色美如畫,而山間停留着的雲霧像帶子一樣。作者用最經濟的筆墨描繪的泰山夕照圖,景色逼真,意境開闊,有風雪初霁的光輝,有晚日照城郭山水的美景,還有那“半山居霧若帶然”。這一句是神來之筆,它使這幅雪山晚晴圖神采頓現,寫出了泰山安詳、明媚,肅穆中有溫柔飄逸美的特殊風韻,這一筆給整個畫面以無限的生機和情趣。作者寫景攝取了大自然的靈魂,達到神真,不愧爲寫景的高手。這夕照圖是第二部分的重點。

  第三段即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點,寫在日觀亭所見的日出前後的景象。在日觀亭觀日出,是作者此行的主要活動,所以單列一段,着力描寫。

  “十二月二十九日,五更時分,姚鼐與子穎坐在日觀亭裏,等待日出。這時,大風刮起山上積雪撲打在臉上,亭子以東從山腳下起都是雲霧彌漫着。”作者寫日出,先造聲勢,用五更時分的風雪交加、雲霧彌漫來襯托日出景象的瑰麗引入,接着寫日出。日出景色在有限的時間裏呈現出千姿百态的變化,極難狀寫。作者能

捕捉到急速變幻中的景色特點,依次寫出日出景象的絢麗多彩。

  太陽出來前是,“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作者從山巅向下俯視,衆山如骰子,這是從對面落筆寫出日觀亭位于最高處。“白”字寫出了白雪覆蓋群山的概貌。“稍見”呼應了“五鼓”,說明天色尚暗,一切景象還不清晰,隻是朦胧可辨。這太陽未出的昏暗景象對日出奇景起了烘托作用。

  太陽将出時的景色是“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這是說,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線雲層,顯現出奇異的顔色.霎時間成爲五彩缤紛。這時夜色已退,晨曦初現,太陽的形體未現,光芒已可見。很快這一線異色不斷擴張、變幻,成五彩紛呈。天宇散绮鋪錦,一派燦爛奪目。這滿天霞光的背景爲噴薄欲出的太陽蓄足了勢。

  太陽出來時是“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這幾句描寫了太陽正出來,赤紅赤紅的像丹砂一樣,下面有晃動着的紅光承托着。有人說,這就是東海。作者沒有寫紅雲幻成半圓形,以極快速度躍出海面的景象,隻用如丹砂一般紅的色彩,寫出朝陽的無限生氣和令天地一變的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輝映,一片紅豔豔,海浪翻滾,紅波搖動,猶如承托着太陽一般。這富有想象力的

描寫,把太陽躍動而雄渾的形象表現得氣勢磅礴,奔放豪邁,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境界。

  作者精筆細繪了太陽的形象後,就從日觀峰以西的群山景象着筆,描寫日出後的景色,“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駁色,而皆若偻”。這是說群山中有的山得到陽光照射,呈紅色,有的得不到陽光照射,現白色。這兩種顔色錯雜相間。所有的山峰都像彎着腰一樣。作者用群山的外圍形象進一步開拓太陽這個中心形象,紅白雜間的山景渲染了日上後的遼闊境界,表現了太陽的效果。群山“皆若偻”的想象裏,帶有作者的主觀感受成分,這些山也和作者一樣,被日出的壯景所陶醉折服了。

  這一部分描寫,色彩鮮明,形象生動,動靜俱觀,把太陽未出、将出,正出,出後的一系列連續畫面描繪出來了,再現了日出前後瞬息萬變的奇幻景色。晚照固然媚麗動人,但日出更壯美,更有氣勢,更激發人向上。這是自然景物本身在對比中所表現出來的豐富含義,也是作者所以要長途跋涉、頂風冒雪登臨泰山一睹日出的原因吧。

  文章的第四、五段是第四部分,寫泰山的名勝古迹和景色特點。前一段寫名勝古迹,泰山上的名勝古迹很多,爲中國名山之首,作者隻選了日觀亭附近的一些古迹,加以簡要記叙。寫時,以日觀亭爲中

心,把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宮的方位記叙得清清楚楚,構成了以日觀峰爲中心的一組風景圖。這些古迹的簡介,突出了日觀峰自古以來就是泰山的重要遊覽勝地,遊人甚衆,周圍的古迹也随之而起。關于石刻記得較多,作者說這一天(即觀日出的十二月二十九日)看見路上的各種石刻,都是從唐顯慶以來的,那些更古的碑石都模糊不清了。另外一些比較偏僻不在路上的石碑,都來不及看。在石碑部分的描寫中作者是以有限的露景寫出無限的藏景。“漫失”概說了石碑的磨滅缺損,包含了種種不同情況和無盡的具體内容。“僻不當道者”把無數石刻于不言中表達出來。這些記叙言簡意豐,體現了桐城派的風格特點。第四部分的後一段從作者遊蹤所及,綜合叙述泰山景色的特點。說泰山上多石頭,少泥土。石頭是青黑色的,大多是方的,圓的少。山上雜樹少,松樹多,生長在石縫裏,都是平頂松。到處是冰雪,沒有瀑布,沒有鳥獸的聲音和痕迹。靠近日觀亭幾裏内沒有樹,而雪深得與人的膝蓋相齊。這段文字,前幾句扣住“多”和“少”這組反義詞,寫出泰山的三多三少:多石,石多平方狀,多松樹,少土,石少圓狀,樹少雜樹。在三多三少的醒目排列中,着重寫了山石的蒼黑顔色和平方形狀,着重寫了松樹生于石

縫之中和平頂的狀貌。這樣,用短句寫出了鮮明形象,突出泰山蒼勁峻峭的面貌。後幾句,以“無”字組成的短句,突出了泰山無瀑布,無鳥獸蹤迹與聲音,數裏内無樹,隻有冰封雪飄的深冬景象。這一部分,以概述和歸納的寫法,寫出泰山的一些古迹和景色特點,這是對泰山全貌的必要補充。作者工于結局,結句“雪與人膝齊”,把作者在深雪中邁步賞景的形象與風雪彌漫的泰山形象融爲一體,煞住全篇,收得似盡而不盡,給人留下的印象既是完整的又是大有回味的餘地,讀者盡可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去補充體味此中境界,作藝術的再創造。

  最後一段“桐城姚鼐記”,交代作者,這是遊記常見的格式。

  《登泰山記》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生動地表現了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抒發了作者贊美祖國河山的情懷。文中泰山那雄偉多姿的景色,美不勝言,使人心曠神怡,作者不顧條件惡劣,克服種種困難,登山一覽的高昂情緒也很感人。在姚鼐筆下,隆冬時節風雪彌漫的泰山優美絢麗,毫無冷落蕭條之感,遊覽者頂風冒雪,豪情滿紙,胸襟開闊,既無孤芳自賞的清高寄托,也沒有“獨釣寒江雪”的凄楚孤寂情懷。文章的基調積極、樂觀、豪邁,使人讀了不僅能欣賞到自然的美

,也多少能領略一些人生的真谛。古代遊記散文能收到這樣的效果,是很可貴的。

内容結構

  第一部分(第一段):介紹泰山及日觀峰的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第二段):寫登泰山的經過。這部分先叙述從京城到泰山的旅程,接着寫登山過程,再寫到達山頂時所見的景色。

  第三部分(第三段):寫觀日出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四、五段):介紹泰山的古迹(建築群和石刻),以及所見泰山的冬季景色。。

  第五部分(第六段):交代作者,這是遊記常見的格式。

  本文是一篇山水遊記,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觀日出的經過。文章以精練的語言,生動地描寫了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色和日出時的雄渾景象,寫出了泰山的神秀壯麗,能喚起人們對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國山河的壯美。

  文章緊緊圍繞作者的遊蹤進行,同時穿插對泰山特點的記述和對所見景觀的描繪。全文共有五段。

  第一段,總寫泰山的地理形勢,點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觀峰的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線”再到“點”的寫法:先寫汶水和濟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兩水的分界線——古長城,是“線”;然後以古長城作爲參照物,點明泰山最高峰——日觀峰的位置,是“點”。這個“點”,爲下文叙述登山路線和觀

日出作好了鋪墊。

  第二段,記述登山經過,着力叙寫登山的艱難和到達山頂後所見的景象。這是本文叙寫的重點之一。先寫由京師到泰安,點明遊覽的時間和節令;再寫由山麓到山頂,詳細記述路程的遠近、山路的石級、經由的路線、古人登山的情況以及相關的一些地理知識;最後寫到達山頂後所見的景象,由遠及近、由上而下地寫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渾和壯闊。

  第三段,集中描寫泰山日出的動人景象,是文章的又一個描寫重點。作者按照時間順序依次寫了日出前、日出時和日出後的不同景色,展示給讀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變化的畫面。

  第四段,介紹泰山的人文景觀。先以日觀峰爲參照物寫其周圍的高山建築群,再寫返回途中所見道中石刻,表現了泰山的古老風貌。

  第五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這是作者遊山之後對泰山的總體印象。以“雪與人膝齊”結束,給讀者留下想像的餘地。

文章特點

1.“陽”和“陰”  這是一對相反的概念。古代很多事情都分陰陽,用陰陽來解釋萬物,如天地、日月、山水、晝夜、男女以至髒腑、氣血等。古代文學作品中,用陰陽來說山水很常見。本課“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其中的陽、陰分别指泰山的南面和北面,是在說山。初中學過的《愚公移山》

中有“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這個“陰”說的是水,指漢水的南面。

2.“乘風雪,曆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  這一句用了“乘”“曆”“穿”“越”四個動詞,“風雪”言“乘”,好像風雪随作者駕馭,比“冒”“頂”多一份主動;河言“曆”,山谷言“穿”,城牆言“越”,不僅符合描寫對象的特點,準确生動,而且富于變化,筆墨傳神。幾個短句,幾個動詞,使我們仿佛看到作者頂風冒雪、風塵仆仆、不遠萬裏趕來登山的迫切神情。

3.比喻和拟人的運用  本文有幾處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各具特點。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這是初登山頂時刹那間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蓋青山,卻說青山背負着雪,賦予靜态的青山以人的動态,用語新穎、傳神。進而說蒼山上的雪像蠟燭一樣照着天南,形象、生動地繪出了積雪的光彩。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是在山頂上遠望和俯視所得的畫面。作者縱目遠眺,夕陽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畫,而山腰間停留着的雲霧好像飄帶一般。“半山居霧”,不僅把動态的物寫成靜态,使人感受到那種特有的甯靜氣息,而且設喻新奇,給人以美的享受。  “回視日觀以西

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駁色,而皆若偻。”“或得日,或否”的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卻是相同的,所謂“皆若偻”。這一比喻,寫出了西南諸峰的特點,更顯出日觀峰的雄峻,且賦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動。

寫作特點

  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寫景物很少直接寫出,而是采用側面烘托的辦法。例如寫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級七千有餘”暗暗點出,然後借山頂俯視所見“半山居霧”和在日觀亭時“足下皆雲漫”的圖景從側面加以烘托。又如寫雪,除“冰雪”“雪與人膝齊”等正面描寫外,又以“明燭天南”“白若”“绛皓駁色”等作側面烘托,給人以想像,又生動有趣。

  語言簡潔、生動。這篇文章全文隻有八九百字,卻充分表現出雪後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從京師到泰安,隻用“自京師乘風雪,曆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簡潔生動地點出了季節、路程,并照應了第一段的古長城。又如寫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不僅簡潔,而且生動形象。最後一段介紹泰山的自然景觀最能體現這個特點,寥寥幾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蓋的景色描寫出來了。

賞析

  東嶽泰山,巍巍峨峨,猶如一個頂天立地的巨人,以其拔地通天之勢,擎天捧日之

姿,雄距于齊魯大地。其實,泰山險不過華山,雄不過恒山,海拔高度在五嶽中僅排第三位。學者王克煜認爲,它之所以被尊爲五嶽之首,與它的地理位置分不開。東漢應劭在《風俗通義》中記載:“泰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長也。萬物之始,陰陽交代,故爲五嶽長。”此外,泰山之所以被視爲五嶽之尊,與它在曆史上曾具有的濃重的政治、宗教色彩分不開。司馬遷《史記》援引《管子·封禅篇》說,上古之時,封禅泰山的就有七十二家帝王。後來,曆代帝王幾乎無不封禅泰山。泰山别名“天孫”,意爲天地之孫,主招魂,知人生命之長短,這大概是曆代帝王鍾情于泰山的重要原因吧。從這個意義上說,泰山是一座政治色彩濃厚的文化山。泰山又是一座自然風光優美的山。它壑深谷幽,峰奇石怪,山高水長,風卷雲舒,曆來就吸引着許多文人墨客爲它長嘯短吟,爲它潑墨揮毫,爲它錦上添花。姚鼐也是其中的一位。

  姚鼐寫過多篇有關泰山的詩文:《登泰山記》、《遊靈岩記》、《歲除日與子穎登日觀觀日出歌》(詩)、《泰山道裏記·序》等。《登泰山記》是曆代泰山遊記中的佼佼者。讀這篇遊記,我們被作者濃厚的遊興所感染。文人登泰山,多選春秋良時,姚鼐卻選擇了一條特殊的路線和一個特殊的日子

。“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曆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一般人不會穿泰山西北谷抵達泰安,也不可能借機去考察齊長城。姚鼐這位主張“義理、考據、文章”的桐城派代表,偏要“越長城之限”,實地考察古長城之貌,其精神令人由衷敬佩。作者登山這天,是除夕的前一夜,觀日出時正值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年三十。冬天登山已不多見,選擇歲除之日觀日出則更加少見。你想,在萬家團聚共度良時之日,作者于泰山之巅皚皚白雪之中翹首迎接新一輪紅日噴薄而出,這是不是表現了一種崇高的人生境界?正如他在詩中所寫:“男兒自負喬嶽身,胸中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頂,豈複猶如世上人?”

  作者的語言十分洗練。“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其陰,濟水東流。陽谷皆入汶,陰谷皆入濟。當其南北分者,古長城也。”寥寥三十餘字,将泰山的地理位置、河流走向及南北分界,交代得一清二楚。句式整饬,朗朗上口。接下來,作者連用“乘、曆、穿、越、至”五個動詞寫出自己的行進路線,語句清晰如水,又起伏跌宕,宛如一條遊動的長龍。作者寫景的語言也是非常簡練的。“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畫,而半山居霧若帶然。”這

幾句寫了泰山雪景、夕陽、雲霧,如詩如畫,令人遐想不已,但又是何等的惜墨如金。作者寫日出盛景,用墨極少,卻能将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結合起來,再次收到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或曰:‘此東海也。’”這是正面描寫。“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駁色,而皆若偻。”這是間接描寫。文末描寫也是精彩之筆。“山多石,少土。石蒼黑色,多平方,少圜。少雜樹,多松,生石罅,皆平頂。冰雪,無瀑水,無鳥獸音迹。至日觀數裏内無樹,而雪與人膝齊。”用最少的語言傳達最豐富的信息,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桐城派主張義理、考據、文章缺一不可。在這篇文章中,這點體現得是很好的。單說考據,文中處處可見。“古長城”、“三谷”、“環水”、“東谷”、“石刻”、“天門”等都是作者考證的内容。也許有的讀者會說,作者對自己的内心感情壓抑得太過分了,以至于全篇無一句抒情語。我們不好臆測作者當時的心境,但從他寫的詩句來看,能夠感覺出他是有很多感慨的。但他遠不像範仲淹《嶽陽樓記》那樣盡情抒發。如果不進行一番“考據”,僅從桐城派文章風格上解釋這一現象,恐難講通。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歲。他參加纂修的《

四庫全書》于三十七年告成,以禦史記名。此年以養親爲名,告歸田裏,道經泰安與摯友泰安知府朱孝純(字子穎)同上泰山。泰山氣勢雄偉,風景壯麗,曆代文人騷客多在春秋佳日,聯袂登山,吟哦題詠,留下了許多優秀的篇章,姚鼐的《登泰山記》把泰山雪後初晴的瑰麗景象和日出的壯觀場面真實動人地描繪出來。且記述的是冬日的遊曆,有别于徐志摩、李健吾、楊朔、馮骥才等諸公的文字,因而顯得不落窠臼,更具特色。

  作者從地理環境着筆,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濟水東去,名山傍水,分外壯觀。作者巧妙地利用介紹山谷而引出齊國修築的古長城,從古長城又引出“最高日觀峰”的所在位置。爲下文描寫登山所見,做好了必要的準備。作者胸有成竹,把山、水和長城置于廣闊的天地之中。從大處着眼,高屋建瓴。接着,作者寫自己由京師至泰安的沿途經曆,交代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他動身起程那天,“乘風雪”出發,氣候十分惡劣,這似乎是一巧合,其實這正是作者的匠心獨運之處。他悄悄地埋下一條貫穿全文的伏線,以便爲描寫登山的艱難、遊覽的豪興而創造出有利條件。接着他記叙丁未(二十八日)那天,由南面山腳處登山,誰知那山竟高達四十五裏,石階竟有七千餘級,這用數字來顯示峰巒險峻

的手法實在高明。作者選擇的路線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嶺,複循西谷,遂至其颠”。看似輕描淡寫,但讀至下文,“所經中嶺及山巅崖限當道”,“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頓有“成如容易卻艱辛”之感。登上山巅,廣闊的視野中,山、水、城郭盡收眼底,座座青峰身披皚皚白雪,照亮南天,鳥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沐浴在夕照中;環繞山間的雲霧,就像輕柔的腰帶。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組成了一幅波瀾壯闊的夕照圖,真可謂尺幅千裏,呼之欲出。

  作者于二十八日傍晚登上山頂,第二天即除夕(當年十二月小)五更時分,與子穎至日觀峰之日觀亭,坐候日出。他不惜濃筆潑墨,分三個步驟:一曰日将出,“雲一線異色”;二曰日正出,“須臾成五彩”;三曰日已出,“日上,正赤如丹”。日出之景,變幻莫測,形諸文字,有些棘手,他卻能窮形盡相地正面描摹旭日升騰時燦爛的光彩和跳躍的歡态,而且還把長天、雲彩、大海作爲背景,有力地烘托出日出的壯觀。寥寥數語,氣勢磅礴的日出就宛然在目。詩仙李白也在此看過日出,“攀崖上日觀,伏檻窺東溟。海色動遠山,天雞已先鳴。”雖有特色,卻稍有遜色。杜甫途經泰山,賦有《望嶽》,“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成爲

千古絕唱。這和姚鼐的“ 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之後,作者又欣然回視西峰,見雪後初晴,日光照射,顔色相雜。這一筆,似乎可削,但它卻表現了日出的效果和影響,是絕不可缺少的。

  山頂的建築,山道中的石刻,記叙收放自然,詳略有序。這都與登山活動的對象的主次、個人感受的深淺息息相關。最後綜述泰山冬景的特點:石峰峻峭,青松蒼勁,冰雪覆蓋,衆鳥飛絕。用凝練的語言把自己的遊覽所見歸結爲“三多”、“三少”、“三無”。結句照應冰雪,戛然而止,令人回味。  

  桐城派古文以簡潔著稱。姚鼐的《登泰山記》是其代表作之一。登泰山,可記可寫的東西很多,要是信馬由缰,洋洋幾千字亦不爲多。以本文而論,登泰山路見何物,路遇何人,與子穎有何談論,泰山有何傳說,有何感慨,可挑可揀。但作者卻隻寫了“道皆砌石爲磴,其級七千有餘”和“道中迷霧冰滑,磴幾不可登”兩句,算是路途所見。他把重點放在登山路徑和山頂景物上。他覺得路徑複雜而艱難,爲後來者着想,需詳細交代。山頂奇觀,乃衆人向往,不可不細細描摹。名勝古迹,土石動植冰雪,自有特色,作“記”自然不可忽略。

  曆來的大家都講究起承轉合,講究扣題,文章高手總是爲突

出題“目”而或收或放。作者從始至終緊扣“登”這個“目”,本文開始介紹泰山的山水形勢,爲“登”字作鋪墊,寥寥幾十字收筆。作爲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其共同特點,。但用這個标準來衡量本文卻發現,本文的“形散”是有限度的,無非在取材上較爲自由罷了。而本文所取材料一沒有離開泰山,二沒有離開“登”山,故取材上的散是有限度的。在表現方法上,也以記叙爲主,兼有描寫,沒有議論。故本文取材和表現方法上的聚和凝,是桐城派簡潔的文風“言有物”的有力注腳。

  用語準确,不事渲染,更無鋪陳。以記登山經過而言,“自京師乘風雪,曆齊河、長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長城之限,至于泰安”。“乘、曆、穿、越、至”五個動詞,把從京師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并能讓人悟出作者當時冒風雪,過縣城,穿山越嶺的艱辛。以描寫山頂景色而言,七句話描繪了七個畫面:

  ①“與子穎坐日觀亭,待日出”;  ②“大風揚積雪擊面”;  ③“亭東自足下皆雲漫”;  ④“稍見雲中白若摴蒱數十立者,山也”;  ⑤“極天雲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  ⑥“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紅光動搖承之”;  ⑦“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駁色,而皆若偻”。

  可見作

者用語何等準确。如寫山頂的風,作者不用烘托或渲染的方法,隻用“大風揚積雪擊面”七個字,便可使人想見。不但寫出了“風揚積雪”的視覺,而且寫出了“擊面”的觸覺。“揚”、“擊”二字把風力描繪得十分突出,使讀者有感同身受的體會。日觀亭以東,“自足下皆雲漫”,“漫”寫雲霧之大。雲中山“白若摴蒱”,抓住了形狀的特點。“極天雲”細如一線是其特點。一線異色“須臾成五采”,抓住了它瞬間的變化。而且靜動有序,有張有弛。堪稱“有物有序、清新簡潔”的典範。

作者簡介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與方苞、劉大櫆并稱爲“桐城三祖”。字姬傳,一字夢谷,室名惜抱軒(在今桐城中學内),世稱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進士,任禮部主事、四庫全書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辭官南歸,先後主講于揚州梅花、江南紫陽、南京鍾山等地書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軒全集》等,曾編選《古文辭類纂》。

出自清代姚鼐的《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

,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译文注释

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

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东岳大帝的女儿)庙。皇帝的行宫(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

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姚鼐记述。

注释选自《惜宝轩诗文集》(《四部丛刊》影音原刊本)。姚鼐(nài),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代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桐城派古文家。阳:山的南面。汶(Wèn)水:也叫汶河。发源于山东莱芜东北原山,向西南流经泰安东。济水:发源于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东流到山入海东。后来下游被黄河冲没。阳谷:指山南面谷中的水。谷,两山之间的流水道,现在通称山涧。当其南北分者: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古长城:指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古时齐鲁两国以此为界。日观峰:在山顶东岩,是泰山观日出的地方。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即年。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齐河、长清:地名,都在山东省。限:门槛,这里指像一道门槛的城墙。泰安:即今山东泰安,在泰山南面,清朝为泰安府治所。丁未:丁未日(十二月二十八日)。朱孝纯子颖:朱孝纯,字子颖。当时是泰安府的知府。蹬(dèng):石级。级:石级。环水:即中溪,俗称梳洗河,流出泰山,傍泰安城东面南流。循以入:顺着(中谷)进去。道少半:路不到一半。中岭:即黄岘(xiàn)岭,又名中溪山,中溪发

源于此。天门:泰山峰名。《山东通志》:“泰山周回一百六十里,屈曲盘道百余,经南天门,东西三天门,至绝顶,高四十余里。”崖限当道者: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云:语气助词。几:几乎。苍山负雪,明烛天南: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负,背。烛,动词,照。徂徕(cúlái):山名,在泰安东南。居:停留。戊申晦:戊申这一天是月底。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五鼓:五更。日观亭:亭名,在日观峰上。漫:迷漫。摴蒱(chūpú):又作“樗蒲”,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极天:天边。采:通“彩”。丹:朱砂。东海:泛指东面的海。这里是想象,实际上在泰山顶上看不见东海。或得日,或否: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照着。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绛,大红。皓:白色。驳:杂。若偻:像脊背弯曲的样子。引申为鞠躬、致敬的样子。日观峰西面诸峰都比日观峰低,所以这样说。偻,驼背。岱祠:东岳大帝庙。碧霞元君:传说是东岳大帝的女儿。行宫: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住所。这里指乾隆登泰山时住过的宫室。显庆:唐高宗的年号。漫失:模糊或缺失。漫:磨灭。僻不当道者:偏僻,不在道路附

近的。圜:通“圆”。瀑水:瀑布。

文章层次

  公元1774年冬,姚鼐游泰山后写了《登泰山记》,这是他最著名的一篇文章,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脍炙人口的游记佳作。经作者精心剪裁,全文不足五百字,却包含了很大容量。介绍了泰山,叙说了登山经过,描写了泰山夕照和日出佳景,综述了名胜古迹。文章既再现了隆冬时节泰山的壮丽景色,又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赞颂之情。

  全文共四部分。开头即写泰山,这第一部分介绍了泰山的地理位置和形势,用笔概括却颇耐玩味。作者开章写道:“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这一笔把山和水联系起来了。你看:泰山卓立不群,直逼云端,山南一条汶水向西流去,山北一条济水向东流去。这水绕山流,山水相映是泰山的特点。“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的两个“皆”字,顿挫有力,把泰山的水景由两条河铺开成面写去,点出了山南山北众多支流纵横交叉、终归一河的景色。横亘在阳谷与阴谷分界处的古长城给泰山增添了雄奇的色彩。高高耸立的日观峰突出了山势的高峻挺拔,又为下面观日出的主要活动埋下伏笔。作者用粗笔写出了山、水、古长城、日观峰等几样景色,勾画了泰山有层次、有色彩、动静交织的总貌。简略的轮廓勾勒,线条清楚,给读者

下了大量联想、想象的余地。

  第二段为第二部分,写登山的路线和山巅观晚照。分三层。从“余以乾隆”到“至于泰安”是第一层,写作者来泰山的时间和路线。这层和主题关系不大,但必须交代,所以,作者作了简括介绍。写自己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动身,冒着风雪,经过齐河、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部的山谷,越过长城,来到泰安。这次旅游路途遥远,行程并非一日,作者却用了不足30字作交代。他选用了精确的词语,用承前省略主语“余”的短小句子,突出了动作和地点,把旅程路线一气贯下,简练传神。几个动词用得很——“乘风雪”的“乘”字,从人身不由己,只能随风雪而行的动作里,渲染了风狂雪紧的隆冬景象和风雪的巨大威力。“自”、“历”、“穿”、“越”、“至”几个动词蝉联而下,既吻合描写对象,又充分表现了旅途的艰苦,活画出了作者风尘仆仆的神态,写出了他急于登泰山的浓厚游兴,真是一字一图,字精意工。

  从“是月丁未”到“磴几不可登”是第二层,写登临泰山的路线。头两句干净利索地交待了登山时间——十二月二十八日,同游者——知府朱孝纯;出发地点——南面的山脚。关于登山过程,先总写后分叙。“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三句

,从四十五里的山道,七千余阶石砌台阶,总写了登山过程。而山势高拔,道路漫长,登山难险,兴致勃勃诸多内容尽寓于此中了。从“泰山正南面有三谷”开始,由三谷引出登山路线。“中谷绕泰安城下”的“谷”为谷水。姚鼐、朱孝纯开始沿着中间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越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山谷走,他们就到了山巅。作者清楚地叙述了自己登山的具体路线,接着又叙说了古时的登山路线是沿着东边的山谷进去,他走的不是这条路线,作者交代了自己登山和古人登山路线有异。在写古今不同登山路线上,作者注意了避平板,讲变化。写自己登山,纯写路线,“始循”、“越”、“复循”、“遂至”等词,十分明确,叙说很清楚。写古时路线时,把重点放在介绍有关的地理知识上;东边山谷的路上有个天门,东边山谷的水(“东谷者”)古时候叫天门溪水,今天所经过的中岭以及到了山顶上凡是有高高山崖横在路上的地方,大家都称为天门。这些知识随手带出,非常自然,给读者增加了地理知识,有确凿可靠之长,无考据繁冗之感。最后两句“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从云雾障目和冰滑难登中突出了登山之艰险,把风雪中登山的特点进一步明朗了。这两句所见所感应贯串于整个登山过程中,作者在段末总

提—句。姚鼐乘风雪来泰安,乘风雪登泰山,真是乐而不知其苦。

  这段余下的部分是第三层,写姚鼐等到了泰山之巅,看到青山上驮着白雪,白雪明亮地照耀着南方的天空。他们极目远眺,只见夕阳照着城郭,汶水、徂徕山,景色美如画,而山间停留着的云雾像带子一样。作者用最经济的笔墨描绘的泰山夕照图,景色逼真,意境开阔,有风雪初霁的光辉,有晚日照城郭山水的美景,还有那“半山居雾若带然”。这一句是神来之笔,它使这幅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这一笔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作者写景摄取了大自然的灵魂,达到神真,不愧为写景的高手。这夕照图是第二部分的重点。

  第三段即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写在日观亭所见的日出前后的景象。在日观亭观日出,是作者此行的主要活动,所以单列一段,着力描写。

  “十二月二十九日,五更时分,姚鼐与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刮起山上积雪扑打在脸上亭子以东从山脚下起都是云雾弥漫着。”作者写日出,先造声势,用五更时分的风雪交加、云雾弥漫来衬托日出景象的瑰丽引入,接着写日出。日出景色在有限的时间里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变化,极难状写。作者能

捕捉到急速变幻中的景色特点,依次写出日出景象的绚丽多彩。

  太阳出来前是,“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作者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这是从对面落笔写出日观亭位于最高处。“白”字写出了白雪覆盖群山的概貌。“稍见”呼应了“五鼓”,说明天色尚暗,一切景象还不清晰,只是朦胧可辨。这太阳未出的昏暗景象对日出奇景起了烘托作用。

  太阳将出时的景色是“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这是说,在天地相接的地方,有一线云层,显现出奇异的颜色.霎时间成为五彩缤纷。这时夜色已退,晨曦初现,太阳的形体未现,光芒已可见。很快这一线异色不断扩张、变幻,成五彩纷呈。天宇散绮铺锦,一派灿烂夺目。这满天霞光的背景为喷薄欲出的太阳蓄足了势。

  太阳出来时是“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这几句描写了太阳正出来,赤红赤红的像丹砂一样,下面有晃动着的红光承托着。有人说,这就是东海。作者没有写红云幻成半圆形,以极快速度跃出海面的景象,只用如丹砂一般红的色彩,写出朝阳的无限生气和令天地一变的力量。旭日如丹,倒映在海面上,上下辉映,一片红艳艳,海浪翻滚,红波摇动,犹如承托着太阳一般。这富有想象力的

描写,把太阳跃动而雄浑的形象表现得气势磅礴,奔放豪迈,造成了令人神往的境界。

  作者精笔细绘了太阳的形象后,就从日观峰以西的群山景象着笔,描写日出后的景色,“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是说群山中有的山得到阳光照射,呈红色,有的得不到阳光照射,现白色。这两种颜色错杂相间。所有的山峰都像弯着腰一样。作者用群山的外围形象进一步开拓太阳这个中心形象,红白杂间的山景渲染了日上后的辽阔境界,表现了太阳的效果。群山“皆若偻”的想象里,带有作者的主观感受成分,这些山也和作者一样,被日出的壮景所陶醉折服了。

  这一部分描写,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动静俱观,把太阳未出、将出,正出,出后的一系列连续画面描绘出来了,再现了日出前后瞬息万变的奇幻景色。晚照固然媚丽动人,但日出更壮美,更有气势,更激发人向上。这是自然景物本身在对比中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含义,也是作者所以要长途跋涉、顶风冒雪登临泰山一睹日出的原因吧。

  文章的第四、五段是第四部分,写泰山的名胜古迹和景色特点。前一段写名胜古迹,泰山上的名胜古迹很多,为中国名山之首,作者只选了日观亭附近的一些古迹,加以简要记叙。写时,以日观亭为中

心,把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的方位记叙得清清楚楚,构成了以日观峰为中心的一组风景图。这些古迹的简介,突出了日观峰自古以来就是泰山的重要游览胜地,游人甚众,周围的古迹也随之而起。关于石刻记得较多,作者说这一天(即观日出的十二月二十九日)看见路上的各种石刻,都是从唐显庆以来的,那些更古的碑石都模糊不清了。另外一些比较偏僻不在路上的石碑,都来不及看。在石碑部分的描写中作者是以有限的露景写出无限的藏景。“漫失”概说了石碑的磨灭缺损,包含了种种不同情况和无尽的具体内容。“僻不当道者”把无数石刻于不言中表达出来。这些记叙言简意丰,体现了桐城派的风格特点。第四部分的后一段从作者游踪所及,综合叙述泰山景色的特点。说泰山上多石头,少泥土。石头是青黑色的,大多是方的,圆的少。山上杂树少,松树多,生长在石缝里,都是平顶松。到处是冰雪,没有瀑布,没有鸟兽的声音和痕迹。靠近日观亭几里内没有树,而雪深得与人的膝盖相齐。这段文字,前几句扣住“多”和“少”这组反义词,写出泰山的三多三少:多石,石多平方状,多松树,少土,石少圆状,树少杂树。在三多三少的醒目排列中,着重写了山石的苍黑颜色和平方形状,着重写了松树生于石

缝之中和平顶的状貌。这样,用短句写出了鲜明形象,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后几句,以“无”字组成的短句,突出了泰山无瀑布,无鸟兽踪迹与声音,数里内无树,只有冰封雪飘的深冬景象。这一部分,以概述和归纳的写法,写出泰山的一些古迹和景色特点,这是对泰山全貌的必要补充。作者工于结局,结句“雪与人膝齐”,把作者在深雪中迈步赏景的形象与风雪弥漫的泰山形象融为一体,煞住全篇,收得似尽而不尽,给人留下的印象既是完整的又是大有回味的余地,读者尽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补充体味此中境界,作艺术的再创造。

  最后一段“桐城姚鼐记”,交代作者,这是游记常见的格式。

  《登泰山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生动地表现了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抒发了作者赞美祖国河山的情怀。文中泰山那雄伟多姿的景色,美不胜言,使人心旷神怡,作者不顾条件恶劣,克服种种困难,登山一览的高昂情绪也很感人。在姚鼐笔下,隆冬时节风雪弥漫的泰山优美绚丽,毫无冷落萧条之感,游览者顶风冒雪,豪情满纸,胸襟开阔,既无孤芳自赏的清高寄托,也没有“独钓寒江雪”的凄楚孤寂情怀。文章的基调积极、乐观、豪迈,使人读了不仅能欣赏到自然的美

,也多少能领略一些人生的真谛。古代游记散文能收到这样的效果,是很可贵的。

内容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段):介绍泰山及日观峰的地理位置。

  第二部分(第二段):写登泰山的经过。这部分先叙述从京城到泰山的旅程,接着写登山过程,再写到达山顶时所见的景色。

  第三部分(第三段):写观日出的情景。

  第四部分(第四、五段):介绍泰山的古迹(建筑群和石刻),以及所见泰山的冬季景色。。

  第五部分(第六段):交代作者,这是游记常见的格式。

  本文是一篇山水游记,叙述作者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文章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同时穿插对泰山特点的记述和对所见景观的描绘。全文共有五段。

  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作者采用由“面”到“线”再到“点”的写法: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这个“点”,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

日出作好了铺垫。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这是本文叙写的重点之一。先写由京师到泰安,点明游览的时间和节令;再写由山麓到山顶,详细记述路程的远近、山路的石级、经由的路线、古人登山的情况以及相关的一些地理知识;最后写到达山顶后所见的景象,由远及近、由上而下地写出了泰山的高峻、雄浑和壮阔。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是文章的又一个描写重点。作者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不同景色,展示给读者一幅泰山日出迅速变化的画面。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先以日观峰为参照物写其周围的高山建筑群,再写返回途中所见道中石刻,表现了泰山的古老风貌。

  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这是作者游山之后对泰山的总体印象。以“雪与人膝齐”结束,给读者留下想像的余地。

文章特点

1.“阳”和“阴”  这是一对相反的概念。古代很多事情都分阴阳,用阴阳来解释万物,如天地、日月、山水、昼夜、男女以至脏腑、气血等。古代文学作品中,用阴阳来说山水很常见。本课“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其中的阳、阴分别指泰山的南面和北面,是在说山。初中学过的《愚公移山》

中有“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这个“阴”说的是水,指汉水的南面。

2.“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这一句用了“乘”“历”“穿”“越”四个动词,“风雪”言“乘”,好像风雪随作者驾驭,比“冒”“顶”多一份主动;河言“历”,山谷言“穿”,城墙言“越”,不仅符合描写对象的特点,准确生动,而且富于变化,笔墨传神。几个短句,几个动词,使我们仿佛看到作者顶风冒雪、风尘仆仆、不远万里赶来登山的迫切神情。

3.比喻和拟人的运用  本文有几处使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各具特点。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这是初登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作者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赋予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用语新颖、传神。进而说苍山上的雪像蜡烛一样照着天南,形象、生动地绘出了积雪的光彩。  “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是在山顶上远望和俯视所得的画面。作者纵目远眺,夕阳照耀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好像自然天成的山水画,而山腰间停留着的云雾好像飘带一般。“半山居雾”,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气息,而且设喻新奇,给人以美的享受。  “回视日观以西

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或得日,或否”的山峰,色彩各有不同,而神态却是相同的,所谓“皆若偻”。这一比喻,写出了西南诸峰的特点,更显出日观峰的雄峻,且赋予山峰以人的感情,形象而生动。

写作特点

  抓住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写出,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办法。例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从侧面加以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齐”等正面描写外,又以“明烛天南”“白若”“绛皓驳色”等作侧面烘托,给人以想像,又生动有趣。

  语言简洁、生动。这篇文章全文只有八九百字,却充分表现出雪后登山的特殊情趣。比如从京师到泰安,只用“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简洁生动地点出了季节、路程,并照应了第一段的古长城。又如写登山的情形,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最后一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最能体现这个特点,寥寥几句,就把它的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写出来了。

赏析

  东岳泰山,巍巍峨峨,犹如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以其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

姿,雄距于齐鲁大地。其实,泰山险不过华山,雄不过恒山,海拔高度在五岳中仅排第三位。学者王克煜认为,它之所以被尊为五岳之首,与它的地理位置分不开。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义》中记载:“泰山之尊一曰岱宗。岱,始也;宗,长也。万物之始,阴阳交代,故为五岳长。”此外,泰山之所以被视为五岳之尊,与它在历史上曾具有的浓重的政治、宗教色彩分不开。司马迁《史记》援引《管子·封禅篇》说,上古之时,封禅泰山的就有七十二家帝王。后来,历代帝王几乎无不封禅泰山。泰山别名“天孙”,意为天地之孙,主招魂,知人生命之长短,这大概是历代帝王钟情于泰山的重要原因吧。从这个意义上说,泰山是一座政治色彩浓厚的文化山。泰山又是一座自然风光优美的山。它壑深谷幽,峰奇石怪,山高水长,风卷云舒,历来就吸引着许多文人墨客为它长啸短吟,为它泼墨挥毫,为它锦上添花。姚鼐也是其中的一位

  姚鼐写过多篇有关泰山的诗文:《登泰山记》、《游灵岩记》、《岁除日与子颖登日观观日出歌》(诗)、《泰山道里记·序》等。《登泰山记》是历代泰山游记中的佼佼者。读这篇游记,我们被作者浓厚的游兴所感染。文人登泰山,多选春秋良时,姚鼐却选择了一条特殊的路线和一个特殊的日子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一般人不会穿泰山西北谷抵达泰安,也不可能借机去考察齐长城。姚鼐这位主张“义理、考据、文章”的桐城派代表,偏要“越长城之限”,实地考察古长城之貌,其精神令人由衷敬佩。作者登山这天,是除夕的前一夜,观日出时正值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年三十。冬天登山已不多见,选择岁除之日观日出则更加少见。你想,在万家团聚共度良时之日,作者于泰山之巅皑皑白雪之中翘首迎接新一轮红日喷薄而出,这是不是表现了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正如他在诗中所写:“男儿自负乔岳身,胸中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

  作者的语言十分洗练。“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寥寥三十余字,将泰山的地理位置、河流走向及南北分界,交代得一清二楚。句式整饬,朗朗上口。接下来,作者连用“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写出自己的行进路线,语句清晰如水,又起伏跌宕,宛如一条游动的长龙。作者写景的语言也是非常简练的。“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这

几句写了泰山雪景、夕阳、云雾,如诗如画,令人遐想不已,但又是何等的惜墨如金。作者写日出盛景,用墨极少,却能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结合起来,再次收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这是正面描写。“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这是间接描写。文末描写也是精彩之笔。“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用最少的语言传达最丰富的信息,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桐城派主张义理、考据、文章缺一不可。在这篇文章中,这点体现得是很好的。单说考据,文中处处可见。“古长城”、“三谷”、“环水”、“东谷”、“石刻”、“天门”等都是作者考证的内容。也许有的读者会说,作者对自己的内心感情压抑得太过分了,以至于全篇无一句抒情语。我们不好臆测作者当时的心境,但从他写的诗句来看,能够感觉出他是有很多感慨的。但他远不像范仲淹《岳阳楼记》那样尽情抒发。如果不进行一番“考据”,仅从桐城派文章风格上解释这一现象,恐难讲通。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四十二岁。他参加纂修的《

四库全书》于三十七年告成,以御史记名。此年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颖)同上泰山。泰山气势雄伟,风景壮丽,历代文人骚客多在春秋佳日,联袂登山,吟哦题咏,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篇章,姚鼐的《登泰山记》把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象和日出的壮观场面真实动人地描绘出来。且记述的是冬日的游历,有别于徐志摩、李健吾、杨朔、冯骥才等诸公的文字,因而显得不落窠臼,更具特色。

  作者从地理环境着笔,山南有汶水西流,山北济水东去,名山傍水,分外壮观。作者巧妙地利用介绍山谷而引出齐国修筑的古长城,从古长城又引出“最高日观峰”的所在位置。为下文描写登山所见,做好了必要的准备。作者胸有成竹,把山、水和长城置于广阔的天地之中。从大处着眼,高屋建瓴。接着,作者写自己由京师至泰安的沿途经历,交代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他动身起程那天,“乘风雪”出发,气候十分恶劣,这似乎是一巧合,其实这正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他悄悄地埋下一条贯穿全文的伏线,以便为描写登山的艰难、游览的豪兴而创造出有利条件。接着他记叙丁未(二十八日)那天,由南面山脚处登山,谁知那山竟高达四十五里,石阶竟有七千余级,这用数字显示峰峦险峻

的手法实在高明。作者选择的路线是循中谷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颠”。看似轻描淡写,但读至下文,“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顿有“成如容易却艰辛”之感。登上山巅,广阔的视野中,山、水、城郭尽收眼底,座座青峰身披皑皑白雪,照亮南天,鸟瞰泰安城,汶水和徂徕山,沐浴在夕照中;环绕山间的云雾,就像轻柔的腰带。作者用落日、青山、流水、白雪、城郭,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夕照图,真可谓尺幅千里,呼之欲出。

  作者于二十八日傍晚登上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与子颖至日观峰之日观亭,坐候日出。他不惜浓笔泼墨,分三个步骤:一曰日将出,“云一线异色”;二曰日正出,“须臾成五彩”;三曰日已出,“日上,正赤如丹”。日出之景,变幻莫测,形诸文字,有些棘手,他却能穷形尽相地正面描摹旭日升腾时灿烂的光彩和跳跃的欢态,而且还把长天、云彩、大海作为背景,有力地烘托出日出的壮观。寥寥数语,气势磅礴的日出就宛然在目。诗仙李白也在此看过日出,“攀崖上日观,伏槛窥东溟。海色动远山,天鸡已先鸣。”虽有特色,却稍有逊色。杜甫途经泰山,赋有《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成为

千古绝唱。这和姚鼐的“ 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之后,作者又欣然回视西峰,见雪后初晴,日光照射,颜色相杂。这一笔,似乎可削,但它却表现了日出的效果和影响,是绝不可缺少的。

  山顶的建筑,山道中的石刻,记叙收放自然,详略有序。这都与登山活动的对象的主次、个人感受的深浅息息相关。最后综述泰山冬景的特点:石峰峻峭,青松苍劲,冰雪覆盖,众鸟飞绝。用凝练的语言把自己的游览所见归结为“三多”、“三少”、“三无”。结句照应冰雪,戛然而止,令人回味。  

  桐城派古文以简洁著称。姚鼐的《登泰山记》是其代表作之一。登泰山,可记可写的东西很多,要是信马由缰,洋洋几千字亦不为多。以本文而论,登泰山路见何物,路遇何人,与子颖有何谈论,泰山有何传说,有何感慨,可挑可拣。但作者却只写了“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和“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两句,算是路途所见。他把重点放在登山路径和山顶景物上。他觉得路径复杂而艰难,为后来者着想,需详细交代。山顶奇观,乃众人向往,不可不细细描摹。名胜古迹,土石动植冰雪,自有特色,作“记”自然不可忽略。

  历来的大家都讲究起承转合,讲究扣题,文章高手总是为突

出题“目”而或收或放。作者从始至终紧扣“登”这个“目”,本文开始介绍泰山的山水形势,为“登”字作铺垫,寥寥几十字收笔。作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是其共同特点,。但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本文却发现,本文的“形散”是有限度的,无非在取材上较为自由罢了。而本文所取材料一没有离开泰山,二没有离开“登”山,故取材上的散是有限度的。在表现方法上,也以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没有议论。故本文取材和表现方法上的聚和凝,是桐城派简洁的文风“言有物”的有力注脚。

  用语准确,不事渲染,更无铺陈。以记登山经过而言,“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乘、历、穿、越、至”五个动词,把从京师去泰安的路程交代得清清楚楚,并能让人悟出作者当时冒风雪,过县城,穿山越岭的艰辛。以描写山顶景色而言,七句话描绘了七个画面:

  ①“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  ②“大风扬积雪击面”;  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  ④“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  ⑤“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  ⑥“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⑦“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可见作

者用语何等准确。如写山顶的风,作者不用烘托或渲染的方法,只用“大风扬积雪击面”七个字,便可使人想见。不但写出了“风扬积雪”的视觉,而且写出了“击面”的触觉。“扬”、“击”二字把风力描绘得十分突出,使读者有感同身受的体会。日观亭以东,“自足下皆云漫”,“漫”写云雾之大。云中山“白若摴蒱”,抓住了形状的特点。“极天云”细如一线是其特点。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抓住了它瞬间的变化。而且静动有序,有张有弛。堪称“有物有序、清新简洁”的典范。

作者简介

姚鼐(nài)(1731~1815)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74349.html

上一篇: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