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0-01 19:12:11
出自宋代陸遊的《夜遊宮·記夢寄師伯渾》
雪曉清笳亂起。夢遊處、不知何地。鐵騎無聲望似水。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睡覺寒燈裏。漏聲斷、月斜窗紙。自許封侯在萬裏。有誰知,鬓雖殘,心未死。譯文及注釋譯文下過雪的清晨,有清幽笳聲響起,夢中所遊之地,不知道是什麽地方。鐵騎無聲,望過去如水流淌一般綿延不絕。我猜想這樣的關河,應該在雁門關西邊,青海的邊際。在寒燈照射下睡醒時,更漏聲已經滴斷了,月光斜斜透過窗紙。我自許可在萬裏之外的戰場封侯,但有誰能知道呢?我鬓發雖殘敗灰白,可我(在戰場殺敵立功報效祖國的)心卻并未死去!
注釋記夢:記錄夢境;師伯渾,詞人的朋友。雪曉清笳亂起:大雪飄飛的清早笳聲亂起。笳,古代軍隊中用的一種管樂器。想關河:想必這樣的邊關河防。雁門:雁門關,在今山西省代縣西北。青海際:青海湖邊。青海湖在今青海省。睡覺:睡醒。漏聲斷:漏聲盡。指夜深。漏,古代計時器。自許句:自己許下諾言在萬裏疆場爲國殺敵,建功立業。殘:此指頭發脫落稀疏,意即年老。
賞析上片寫的是夢境。一開頭就渲染了一幅有聲有色的邊塞風光畫面:雪、笳、鐵騎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聲亂起和如水奔瀉的動态中寫,有力地把讀者吸引到
到作者的詞境裏來。讓讀者一下子把聯想融于作者的描繪之中。中間突出一句點明這是夢遊所在。先說是迷離惝恍的夢,不知道這是什麽地方;然後才又進一步引出聯想——是在夢中的聯想;這樣的關河,必然是雁門、青海一帶了。這裏,是單舉兩個地方以代表廣闊的西北領土。但是,這樣蒼莽雄偉的關河當時落在誰的手裏呢?那就不忍說了。那作者爲何有這樣的“夢遊”呢?隻因王師還未北定中原,收複故土。這壓着作者的心病,遲遲未能解除。作者深厚的愛國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個字中,給人以非恢複河山不可的激勵,從而過渡到下片。
下片寫夢醒後的感想。首先描寫了冷清孤寂的環境:漏盡更殘,寒燈一點,西沉斜照的月色映在窗前。這樣的環境,既和清笳亂起、鐵騎似水的夢境相對照,又和作者從戎報國、封侯萬裏的雄心相映襯,使得全詞增添了抑揚起伏的情緻。夢境中軍旅戎馬生涯逼真,而現實中理想抱負卻是一場幻夢。夢境何等的雄拔,現實卻是何等的凄涼。夢内夢外的這種反差和錯位,令人頓生英雄陌路之慨。虛實對比,形成巨大反差,凸現了詞人的失落情懷。“有誰知”三字,照應“寄師伯渾”的題目,婉轉地表示了把對方視爲知己摯友的意思。篇末直抒感慨,身雖老而雄心仍在,于蒼涼悲憤
之中更見豪壯之氣,從而振起全篇,激揚着高亢的情調。
人老而心不死,自己雖然離開南鄭前線回到後方,可是始終不忘要繼續參加抗金事業。“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遊·《示兒》),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複故土。如此愛國熱情,是多麽偉大!夢境和實感,上下片呵成一氣,有機地融爲一體,使五十七字中的筆調,具有壯闊的境界和教育人們爲國獻身的思想内涵。
賞析二這首寄贈友人的詞,當作于陸遊到成都期間。他調離南鄭後,一直對前線的戎馬生活念念不忘;收複中原、立功報國的信念,也始終堅守不移。這首詞就從生活實感出發,表達了他的這種心情。
上片寫夢遊中的世界。“雪曉清笳亂起,夢遊處、不知何地”句,寫自己睡夢之中不知道漫遊到什麽地方,隻見天已破曉,雪花紛紛依然飄個不停,清脆地管笳聲到處響起。這是作者所聞,突出了邊塞風光特色,也渲染了戰争氛圍。“鐵騎無聲望似水”,望過去,盔甲齊全的騎兵就像一條默默無聲的河流。此處運用比喻,形象、具體,這是作者所見,寫出軍隊紀律是那麽嚴明,軍容是那麽整齊,軍隊的聲勢是那麽浩大。“想關河:雁門西,清海際”,這樣的關河,必然是雁門、青海一帶了。一個“想”字,可見是推測的言辭
,正好照應了“夢遊處、不知何地”這句話,這裏是作者的聯想。作者爲什麽單單想到雁門、青海一帶呢?作者隻是以此來代表廣闊的西北領土,這樣蒼莽雄偉的關河如今落在異族人之手,那就不難解釋作爲愛國詞人的陸遊有這樣的“夢遊”了,那是因爲王師還未北定中原,收複故土。作者深厚的愛國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個字中,從而過渡到下片。
下片寫夢醒後的感慨。“睡覺寒燈裏,漏聲斷、月斜窗紙”,一覺醒來,燈光昏黃,令人生寒,一輪斜月挂在窗前,漏聲滴斷,周圍一片死寂。“寒燈”“漏聲斷”“月斜”,寫出了環境的冷清凄涼,襯托出作者心境的凄苦悲涼。這正是因爲堅持收複山河而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打擊的詞人悲愁心境的寫照。“自許封侯在萬裏”,自己堅定地許下諾言:在萬裏疆場爲國殺敵建功立業。可謂志向高遠。“有誰知,鬓雖殘,心未死!”,意思是:又有誰知道,我雖然現兩鬓發白,但壯志猶存。此句一出,更讓人贊歎不已,真是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複故土。如此愛國熱情,是多麽偉大!當然“有誰知”三個字,表現了作者對朝廷排斥愛國者的行徑的憤怒譴責,也讓人體味到壯志未酬、理想落空的傷感之情。上下片一氣呵成,夢境和實感有機地融爲一體
。
這首詞爲作者向志同道合的友人抒吐心懷之作。上片描寫的夢中所見景象“關河”“雁門”“青海”都是南宋當時重要的西北邊防重地。夢境中軍旅戎馬生涯逼真,而現實中理想抱負卻是一場幻夢。夢境何等的雄拔,現實卻是何等的凄涼。夢内夢外的這種反差和錯位,令人頓生英雄陌路之慨。通過夢回當年雪夜軍旅生活情景及夢醒後的孤寂,表達了詞人執著的爲國獻身精神。
創作背景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冬,陸遊懷着強烈的失落感,離開南鄭前線,永遠告别了“鐵衣卧枕戈,睡覺身滿霜”的戰鬥生活,到後方成都去就任閑職,心中充滿了報國無門的悲憤。他調離南鄭後,一直對前線的戎馬生活念念不忘.此詞約作于此後這一時期的成都。
作者簡介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爲秦桧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極爲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出自宋代陆游的《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译文及注释译文下过雪的清晨,有清幽笳声响起,梦中所游之地,不知道是什么地方。铁骑无声,望过去如水流淌一般绵延不绝。我猜想这样的关河,应该在雁门关西边,青海的边际。在寒灯照射下睡醒时,更漏声已经滴断了,月光斜斜透过窗纸。我自许可在万里之外的战场封侯,但有谁能知道呢?我鬓发虽残败灰白,可我(在战场杀敌立功报效祖国的)心却并未死去!
注释记梦:记录梦境;师伯浑,词人的朋友。雪晓清笳乱起:大雪飘飞的清早笳声乱起。笳,古代军队中用的一种管乐器。想关河:想必这样的边关河防。雁门:雁门关,在今山西省代县西北。青海际:青海湖边。青海湖在今青海省。睡觉:睡醒。漏声断:漏声尽。指夜深。漏,古代计时器。自许句:自己许下诺言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残:此指头发脱落稀疏,意即年老。
赏析上片写的是梦境。一开头就渲染了一幅有声有色的边塞风光画面:雪、笳、铁骑等都是特定的北方事物,放在秋声乱起和如水奔泻的动态中写,有力地把读者吸引到
到作者的词境里来。让读者一下子把联想融于作者的描绘之中。中间突出一句点明这是梦游所在。先说是迷离惝恍的梦,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然后才又进一步引出联想——是在梦中的联想;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这里,是单举两个地方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但是,这样苍莽雄伟的关河当时落在谁的手里呢?那就不忍说了。那作者为何有这样的“梦游”呢?只因王师还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这压着作者的心病,迟迟未能解除。作者深厚的爱国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个字中,给人以非恢复河山不可的激励,从而过渡到下片。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想。首先描写了冷清孤寂的环境:漏尽更残,寒灯一点,西沉斜照的月色映在窗前。这样的环境,既和清笳乱起、铁骑似水的梦境相对照,又和作者从戎报国、封侯万里的雄心相映衬,使得全词增添了抑扬起伏的情致。梦境中军旅戎马生涯逼真,而现实中理想抱负却是一场幻梦。梦境何等的雄拔,现实却是何等的凄凉。梦内梦外的这种反差和错位,令人顿生英雄陌路之慨。虚实对比,形成巨大反差,凸现了词人的失落情怀。“有谁知”三字,照应“寄师伯浑”的题目,婉转地表示了把对方视为知己挚友的意思。篇末直抒感慨,身虽老而雄心仍在,于苍凉悲愤
之中更见豪壮之气,从而振起全篇,激扬着高亢的情调。
人老而心不死,自己虽然离开南郑前线回到后方,可是始终不忘要继续参加抗金事业。“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如此爱国热情,是多么伟大!梦境和实感,上下片呵成一气,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五十七字中的笔调,具有壮阔的境界和教育人们为国献身的思想内涵。
赏析二这首寄赠友人的词,当作于陆游到成都期间。他调离南郑后,一直对前线的戎马生活念念不忘;收复中原、立功报国的信念,也始终坚守不移。这首词就从生活实感出发,表达了他的这种心情。
上片写梦游中的世界。“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句,写自己睡梦之中不知道漫游到什么地方,只见天已破晓,雪花纷纷依然飘个不停,清脆地管笳声到处响起。这是作者所闻,突出了边塞风光特色,也渲染了战争氛围。“铁骑无声望似水”,望过去,盔甲齐全的骑兵就像一条默默无声的河流。此处运用比喻,形象、具体,这是作者所见,写出军队纪律是那么严明,军容是那么整齐,军队的声势是那么浩大。“想关河:雁门西,清海际”,这样的关河,必然是雁门、青海一带了。一个“想”字,可见是推测的言辞
,正好照应了“梦游处、不知何地”这句话,这里是作者的联想。作者为什么单单想到雁门、青海一带呢?作者只是以此来代表广阔的西北领土,这样苍莽雄伟的关河如今落在异族人之手,那就不难解释作为爱国词人的陆游有这样的“梦游”了,那是因为王师还未北定中原,收复故土。作者深厚的爱国感情,凝聚在短短的九个字中,从而过渡到下片。
下片写梦醒后的感慨。“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一觉醒来,灯光昏黄,令人生寒,一轮斜月挂在窗前,漏声滴断,周围一片死寂。“寒灯”“漏声断”“月斜”,写出了环境的冷清凄凉,衬托出作者心境的凄苦悲凉。这正是因为坚持收复山河而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打击的词人悲愁心境的写照。“自许封侯在万里”,自己坚定地许下诺言:在万里疆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可谓志向高远。“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意思是:又有谁知道,我虽然现两鬓发白,但壮志犹存。此句一出,更让人赞叹不已,真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即使是死了,也念念不忘收复故土。如此爱国热情,是多么伟大!当然“有谁知”三个字,表现了作者对朝廷排斥爱国者的行径的愤怒谴责,也让人体味到壮志未酬、理想落空的伤感之情。上下片一气呵成,梦境和实感有机地融为一体
。
这首词为作者向志同道合的友人抒吐心怀之作。上片描写的梦中所见景象“关河”“雁门”“青海”都是南宋当时重要的西北边防重地。梦境中军旅戎马生涯逼真,而现实中理想抱负却是一场幻梦。梦境何等的雄拔,现实却是何等的凄凉。梦内梦外的这种反差和错位,令人顿生英雄陌路之慨。通过梦回当年雪夜军旅生活情景及梦醒后的孤寂,表达了词人执著的为国献身精神。
创作背景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冬,陆游怀着强烈的失落感,离开南郑前线,永远告别了“铁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的战斗生活,到后方成都去就任闲职,心中充满了报国无门的悲愤。他调离南郑后,一直对前线的戎马生活念念不忘.此词约作于此后这一时期的成都。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梦游处、不知何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