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汝州城楼 - 李益
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注释】:
这是一首触景生情之作。境界苍凉,寄意深远。诗的首句中,“黄昏鼓角”
写的是目所见、耳所闻,“似边州”写的是心所感。李益曾久佐戎幕,六出兵间,对边塞景物特别是军营中的鼓角声当然
是非常熟悉的。这时,他登上汝州(州城在今河南临汝县)城楼,眼前
展现的是暗淡的黄昏景色,耳边响起的是悲凉的鼓角
声音,物与我会,情随景生,曾经对他如此熟悉的边塞生活重新浮上心头,不禁兴
起了此时
明明身在唐王朝的腹地而
竟然又象身在边州的感慨。这个感慨既有感于个人的身世,更包含有
时代的内容,分量是极其沉重的。这里
虽然只用“似边州”三字淡描一笔,但这
三个字寄慨无穷,贯串全篇。
首句是从空间回忆那遥远的边塞生活;
接下来,第二句“三十年前上此楼”则是从时间回忆那漫长的已逝岁月。这句看来很平常,而且写得又很简单,既没有描绘三十年前登楼的情景,也没有叙说三十年来人事的
变化;但字里行间,感慨系之,
联系上一句读来,正如孙洙在《
唐诗三百首》中评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诗所说,“世运之治乱,年华之盛衰,……俱在其中”。
据近人考证,这首《上汝州郡楼》诗大约写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李益五十七岁时,由此上溯三十年,其
第一次登郡楼大致在他登进士第后做华州郑县簿尉期间。试考察他
两次登楼
间隔期间所发生的事情:就作者个人经历而言,他在郑县过了
几年郁郁不得志的簿尉生活,又远走边塞,先后在朔方、幽州、鄜坊、邠宁等节度使幕
下过了长
时期的军旅生活;就时局变化而言,唐王朝愈来愈走向没落,藩镇割据的局面愈来愈积重难返,代宗、德宗两朝,不但河北三镇形同异域,淄青、淮西等地也
成了动乱的策源地。在德宗建中四年,汝州曾一度被淮西节度使李希烈攻陷;当李益
第二次过汝州时,淮西之乱也还没有平定。三十
年的变化是如此之大。他
旧地重来,想到此身,从少壮变为衰老;想到此地,经受干戈洗礼,是腹地却似边陲。城郭依旧,人事全非。这时,抚今思昔,百感丛集,忧时伤世,万虑潮生,哪能不既为岁月更迭而
慨叹,又为国运升降而悲怆?这就是
诗人在这首诗里紧接着写
出了“今日山川对垂泪”这样一句的原因。
这第三句诗,会使人想起东晋过江诸人在新亭对泣的故事以及周?所说“风景不殊,举目有江山之异”的话,也会使人想起杜甫
《春望》诗中那“国破山河在”的名句。而在李益当时说来,这面对山川、怆然泣下的感触是纷至沓来、千头万绪的,既
无法在这样一首小诗里表达得一清二楚,也不想把话讲得一干二净,只因他登楼时正是秋天,最后就以“伤心不独为悲秋”这样一句并不说明原因的话结束了
他的诗篇。自从宋玉在《九辩》中发出“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悲吟后,“悲秋”成了
诗歌中常见的内容。其实,单纯的悲秋是不存
在的。如果宋玉只是为悲秋而悲秋,杜甫也不必在
《咏怀古迹五首》之一中那样意味深长
地说“摇落深知宋玉悲”了。这里,李益只告诉读者,他伤心的原因“不独为悲秋”,诗篇到此,戛
然而止。那么,
到底为什么呢?这个篇外意、弦外音是留待读者自己去探索的。
(陈邦炎)【
作品评述】
上汝州城楼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城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上汝州城楼》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46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