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4-28 09:12:43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摇曳的青丝

出自先秦李斯的《谏逐客書》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爲過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餘于戎,東得百裏奚于宛,迎蹇叔于宋,來邳豹、公孫支于晉。此五子者,不産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裏,至今治強。惠王用張儀之計,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漢中,包九夷,制鄢、郢,東據成臯之險,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國之縱,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範雎,廢穰侯,逐華陽,強公室,杜私門,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觀之,客何負于秦哉!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無強大之名也。  今陛下緻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寶,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劍,乘纖離之馬,建翠鳳之旗,樹靈鼍之鼓。此數寶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說之,何也?必秦國之所生然後可,則是夜光之璧,不飾朝廷;犀象之器,不爲玩好;鄭、衛之女不充後宮,而駿良駃騠不實外廄,江南金錫不爲用,西蜀丹青不爲采。所以飾後宮,充下陳,娛心意,說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後可,則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錦繡之飾不進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

窕,趙女不立于側也。夫擊甕叩缶彈筝搏髀,而歌呼嗚嗚快耳者,真秦之聲也;《鄭》、《衛》、《桑間》,《韶》、《虞》、《武》、《象》者,異國之樂也。今棄擊甕叩缶而就《鄭》、《衛》,退彈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當前,适觀而已矣。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爲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諸侯之術也。  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衆,兵強則士勇。是以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衆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借寇兵而赍盜糧”者也。夫物不産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産于秦,而願忠者衆。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雠,内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泰山 一作:太山)譯文及注釋

譯文  我聽說官吏在商議驅逐客卿這件事,私下裏認爲是錯誤的。  從前秦穆公尋求賢士,西邊從西戎取得由餘,東邊從宛地得到百裏奚,又從宋國迎來蹇叔,還從晉國招來丕豹、公孫支。這五位賢人,不生在秦國,而秦

穆公重用他們,吞并國家二十多個,于是稱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風易俗,人民因此殷實,國家因此富強,百姓樂意爲國效力,諸侯親附歸服,戰勝楚國、魏國的軍隊,攻取土地上千裏,至今政治安定,國力強盛。秦惠王采納張儀的計策,攻下三川地區,西進兼并巴、蜀兩國,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漢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東面占據成臯天險,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國的合縱同盟,使他們朝西侍奉秦國,功烈延續到今天。昭王得到範雎,廢黜穰侯,驅逐華陽君,加強·鞏固了王室的權力,堵塞了權貴壟斷政治的局面,蠶食諸侯領土,使秦國成就帝王大業。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勞。由此看來,客卿哪有什麽對不住秦國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絕遠客而不予接納,疏遠賢士而不加任用,這就會使國家沒有豐厚的實力,而讓秦國沒有強大的名聲了。  陛下羅緻昆山的美玉,宮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飾上綴着光如明月的寶珠,身上佩帶着太阿寶劍,乘坐的是名貴的纖離馬,樹立的是以翠鳳羽毛爲飾的旗子,陳設的是蒙着靈鼍之皮的好鼓。這些寶貴之物,沒有一種是秦國産的,而陛下卻很喜歡它們,這是爲什麽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國出産的才許可采用,那麽這種夜光寶玉

,決不會成爲秦廷的裝飾;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會成爲陛下的玩好之物;鄭、衛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會填滿陛下的後宮;北方的名骥良馬,決不會充實到陛下的馬房;江南的金錫不會爲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會作爲彩飾。用以裝飾後宮、廣充侍妾、爽心快意、悅入耳目的所有這些都要是秦國生長、生産的然後才可用的話,那麽點綴有珠寶的簪子,耳上的玉墜,絲織的衣服,錦繡的裝飾,就都不會進獻到陛下面前;那些閑雅變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麗,也不會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擊瓦器,拍髀彈筝,烏烏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國的地道音樂了;那鄭、衛桑間的歌聲,《韶虞》《武象》等樂曲,可算是外國的音樂了。如今陛下卻抛棄了秦國地道的敲擊瓦器的音樂,而取用鄭、衛淫靡悅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這是爲什麽呢?難道不是因爲外國音樂可以快意,可以滿足耳目官能的需要麽?可陛下對用人卻不是這樣,不問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國的就要離開,凡是客卿都要驅逐。這樣做就說明,陛下所看重的,隻在珠玉聲色方面;而所輕視的,卻是人民士衆。這不是能用來駕馭天下,制服諸侯的方法啊!  我聽說田地廣就糧食多,國家大就人口衆,武器精

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絕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棄細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業的人不嫌棄民衆,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東西南北,百姓不論異國它邦,那樣便會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賜福運,這就是五帝、三王無可匹敵的緣故。抛棄百姓使之去幫助敵國,拒絕賓客使之去事奉諸侯,使天下的賢士退卻而不敢西進,裹足止步不入秦國,這就叫做“借武器給敵寇,送糧食給盜賊”啊。  物品中不出産在秦國,而寶貴的卻很多;賢士中不出生于秦,願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驅逐賓客來資助敵國,減損百姓來充實對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虛而外部在諸侯中構築怨恨,那要謀求國家沒有危難,是不可能的啊。

注釋(1)“由餘”,亦作“繇餘”,戎王的臣子,是晉人的後裔。穆公屢次使人設法招緻他歸秦,以客禮待之。入秦後,受到秦穆公重用,幫助秦國攻滅西戎衆多小國,稱霸西戎。“戎”,古代中原人多稱西方少數部族爲戎。此指秦國西北部的西戎,活動範圍約在今陝西西南、甘肅東部、甯夏南部一帶。(2)“百裏奚”,原爲虞國大夫。晉滅虞被俘,後作爲秦穆公夫人的陪嫁臣妾之一送往秦國。逃亡到宛,被楚人所執。秦穆公用五張黑公羊皮贖出,用上大夫,

故稱“五羖大夫”。是輔佐秦穆公稱霸的重臣。“宛”(yuān),楚國邑名,在今河南南陽市。(3)“蹇(jiǎn)叔”,百裏奚的好友,經百裏奚推薦,秦穆公把他從宋國請來,委任爲上大夫。百裏奚對穆公說:“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賢而世莫知”。“宋”,國名,或稱“商”、“殷”,子姓,始封君爲商纣王庶兄微子啓,西周初周公平定武庚叛亂後将商舊都周圍地區封給微子啓,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縣南),約有今河南東南部及所鄰山東、江蘇、安徽接界之地。公元前三世紀中葉,大臣剔成肸(即司城子罕)逐殺宋桓侯,戴氏代宋。公元前286年被齊國所滅。(4)“邳豹”,晉國大夫邳鄭之子,邳鄭被晉惠公殺死後,邳豹投奔秦國,秦穆公任爲大夫。“公孫支”,“支”或作“枝”,字子桑,秦人,曾遊晉,後返秦任大夫。“晉”,國名,姬姓,始封君爲周成王之弟叔虞,建都于唐(今陝西翼城縣西),約有今山西西南部之地。春秋時,晉獻公遷都于绛,亦稱“翼”(今山西翼城縣東南),陸續攻滅周圍小國;晉文公成爲繼齊桓公之後的霸主;晉景公遷都新田(今山西侯馬市西),亦稱“新绛”,兼并赤狄,疆域擴展到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陝西一角。春秋後期,公室衰微,六卿強大。戰國初,被執政的

韓、趙、魏三家所瓜分。公元前369年,最後一位國君晉桓公被廢爲庶人,國滅祀絕。(5)“産”,生,出生。“并”,吞并。(6)“并國二十,遂霸西戎”,《秦本紀》雲秦缪公”益國十二,開地千裏,遂霸西戎”。這裏的“二十”當是約數。(7)“孝公”,即秦孝公。“商鞅”,衛國公族,氏公孫,亦稱公孫鞅,初爲魏相公叔座家臣,公叔座死後入秦,受到秦孝公重用,任左庶長、大良造,因功封于商(今山西商縣東南)十五邑,號稱商君。于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兩次實行變法,奠定秦國富強的基礎。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被車裂身死。(8)“殷”,多,衆多。“殷盛”,指百姓衆多而且富裕。(9)“魏”,國名,始封君魏文侯,系晉國大夫畢萬後裔,于公元前403年與韓景侯、趙烈侯聯合瓜分晉國,被周威烈王封爲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魏文侯任用李悝改革内政,成爲強國。梁惠王時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市),因亦稱”梁”。後國勢衰敗,公元前225年被秦國所滅。“獲楚、魏之師”,指戰勝楚國、魏國的軍隊。公元前340年,商鞅設計誘殺魏軍主将公子昂,大敗魏軍。同年又與楚戰,戰況不詳,據此,當也是秦軍獲勝。(10)“惠王”,即秦惠王,名驷,秦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于公元前325年稱王。“張

儀”,魏人,秦惠王時數次任秦相,鼓吹“連橫”,遊說各國諸侯事奉秦國,輔佐秦惠文君稱王,封武信君。秦武王即位,入魏爲相。于公元前310年去世。此句以下諸事,并非都是張儀之計,因爲張儀曾經作爲宰相,就把功勞歸功到他身上了。(11)“三川之地”,指黃河、雒水、伊水三川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黃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韓宣王在此設三川郡。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派兵攻取三川大縣宜陽(今河南宜陽縣西)。公元前249年秦滅東周,取得韓三川全郡,重設三川郡。(12)“巴”,國名,周武王滅商後被封爲子國,稱巴子國,在今四川東部、湖北西部一帶。戰國中期建都于巴(今四川重慶節)。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張儀、司馬錯等領兵攻滅巴國,在其地設置巴郡。“蜀”,國名,周武王時曾參加滅商的盟會,有今四川中部偏西地區。戰國中期建都于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張儀、司馬錯等領兵滅蜀,在其地設置蜀郡。(13)“上郡”,郡名,本來是楚地,在現在的陝西的榆林。魏文侯時置,轄境有今陝西洛河以東,黃梁河以北,東北到子長縣、延安市一帶。公元前328年魏割上郡十五縣給秦,前312年又将整個上郡獻秦。秦國于公元前304年于此設置上郡。(14)“漢中”,郡名,在現在的陝西漢中。楚懷王時置,

轄境有陝西東南和湖北西北的漢水流域。公元前312年,被秦将魏章領兵攻取,秦于此重置漢中郡。(15)“包”,這裏有并吞的意思。“九夷”,此指楚國境内西北部的少數部族,在今陝西、湖北、四川三省交界地區。(16)“鄢”,音yān,楚國别都,在今湖北宜城縣東南。春秋時楚惠王曾都于此。“郢”(yǐng),楚國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市西北紀南城。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取鄢,翌年又攻取郢。(17)“成臯”,邑名,在今河南荥陽縣汜水鎮,地勢險要,是著名的軍事重地。春秋時屬鄭國稱虎牢,公元前375年韓國滅鄭屬韓,公元前249年被秦軍攻取。(18)“六國”,韓、魏、燕、趙、齊、楚。“施”,音yì,蔓延,延續。(19)“昭王”,即秦昭王,名稷,一作側或則,秦惠王之子,秦武王異母弟,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範雎jū”,一作“範且”,亦稱範叔,魏人,入秦後改名張祿,受到秦昭王信任,爲秦相,對内力主廢除外戚專權,對外采取遠交近攻策略,封于應(今河南寶豐縣西南),亦稱應侯,死于公元前255年。(20)“穰”,音ráng。“穰侯”,即魏冉,楚人後裔,秦昭王母宣太後之異父弟,秦武王去世,擁立秦昭王,任将軍,多次爲相,受封于穰(今河南鄧縣),故稱穰侯,後又加封陶(今山東定陶縣西北)。因秦昭王聽用範

雎之言,被免去相職,終老于陶。(21)“華陽”,即華陽君芈戎,楚昭王母宣太後之同父弟,曾任将軍等職,與魏冉同掌國政,先受封于華陽(今河南新鄭縣北),故稱華陽君,後封于新城(今河南密縣東南),故又稱新城君。公元前266年,與魏冉同被免職遣歸封地。(22)“蠶食”,比喻像蠶吃桑葉那樣逐漸吞食侵占。(23)“向使”,假使,倘若。“内”,同“納”,接納。(24)“陛下”,對帝王的尊稱,“緻”,求得,收羅。“昆山”,即昆侖山。(25)“随、和之寶”,即所謂“随侯珠”和“和氏璧”,傳說中春秋時随侯所得的夜明珠和楚人卞和來得的美玉。(26)“明月”,寶珠名。(27)“太阿(ē)”,亦稱“泰阿”,寶劍名,相傳爲春秋著名工匠歐冶子、幹将所鑄。(28)“纖離”,駿馬名。(29)“翠鳳之旗”,用翠鳳羽毛作爲裝飾的旗幟。(30)“鼍”(tuó)亦稱揚子鳄,俗稱豬婆龍,皮可蒙鼓。(31)“說”,通“悅”,喜悅,喜愛。(32)“犀象之器”,指用犀牛角和象牙制成的器具。(33)“鄭”,國名,姬姓,始封君爲周宣王弟友,公元前806年分封于鄭(今陝西華縣東)。春秋時建都新鄭(今河南新鄭縣),有今河南中部之地,公元的375年被韓國所滅。“衛”,國名,姬姓,始封君爲周武王弟康叔,初都朝歌(今河南

淇縣),後遷都楚丘(今河南滑縣)、帝丘(今河南濮陽縣),有今河南北部、山東西部之地。公元前254年被魏國所滅。“鄭、衛之女”,此時鄭、衛已亡,當指鄭、衛故地的女子。“後宮”,嫔妃所居的宮室,也可用作嫔妃的代稱。(34)“駃騠”,音jué tí,駿馬名。“外廄(jiù)”,宮外的馬圈。(35)“江南”,長江以南地區。此指長江以南的楚地,素以出産金、錫著名。(36)“丹”,丹砂,可以制成紅色顔料。“青”,青,可以制成青黑色顔料。“西蜀丹青”,蜀地素以出産丹青礦石出名。“采”,彩色,彩繪。(37)“下陳”,殿堂下陳放禮器、站立傧從的地方。“充下陳”,此泛指将财物、美女充買府庫後宮。(38)“宛”,宛轉,纏繞。”宛珠之簪”,綴繞珍珠的發簪。或以“宛”爲地名,指用宛(今河南南陽市)地出産的珍珠所作裝飾的發簪。(39)“傅”,附着,鑲嵌。“玑”,不圓的珠子。此泛指珠子。“珥”,音er,耳飾。(40)“阿”,細缯,一種輕細的絲織物。或以“阿”爲地名,指齊國東阿(今山東東阿縣)。(41)“缟”,音gǎo,未經染色的絹。(42)“随俗雅化”,随合時俗而雅緻不凡。“佳”,美好,美麗。“冶”,妖冶,豔麗。“窈窕”,音yǎo tiǎo,美好的樣子。“趙”,國名,始封君趙烈侯,系晉國

大夫趙衰後裔,于公元前403年與魏文侯、韓景侯聯合瓜分晉國,被周威烈王封爲諸侯,建都晉陽(今山西太原市東南),有今山西中部、陝西東北角、河北西南部。公元前三八六年遷都邯鄲(今河北邯鄲市)。公元前二二二年被秦國所滅。古人多以燕、趙爲出美女之地。(43)“甕”,音wèng,陶制的容器,古人用米打水。“缶”,音fǒu,一種口小腹大的陶器。秦人将甕、缶作爲打擊樂器。“搏”,擊打,拍打。“髀”,音bì,大腿。“搏髀”,拍打大腿,以此掌握音樂唱歌的節奏。(44)“《鄭》”,指鄭國故地的音樂。“《衛》”,指衛國故地的音樂。“《桑間》”,桑間爲衛國濮水邊上地名,在今河南濮陽縣南,有男女聚會唱歌的風俗。此指桑間的音樂,即本書《樂書》的“桑間濮上之音”。“《昭》”,通“韶”,《史記集解》引徐廣曰:“昭,一作‘韶’。”歌頌虞舜的舞樂。”《虞》”,按《史記會注考證校補》引南化本、楓山本、三條本等作“護”,當爲歌頌商湯的舞樂。“《武》”,歌頌周武王的舞樂。“《象》”,歌頌周文王的舞樂。(45)“太山”,即泰山。“讓”,辭讓,拒絕。(46)“擇”,舍棄,抛棄。細流,小水。(47)“卻”,推卻,拒絕。(48)“五帝”,指黃帝、颛顼、帝喾、堯、舜。“三王”,

指夏、商、周三代開國君主,即夏禹、商湯、周文王和周武王。(49)“黔首”,無爵平民不能服冠,隻能以黑巾裹頭,故稱黔首。此泛指百姓。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正式稱百姓爲黔首。《史記·秦始皇本紀》載: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資”,資助,供給。(50)“業”,從業,從事,事奉。(51)“赍”(jī)送,送給。這句是說,把武器糧食供給寇盜。(52)“益”,增益,增多。“雠”,通“仇”,仇敵。減少該國的人口而增加敵國的人力。(53)“外樹怨于諸侯”,指賓客被驅逐出外必投奔其它諸侯,從而構樹新怨。

賞析

  《谏逐客書》是李斯給秦王的一個奏章。這件事是在秦王赢政十年。秦國宗室貴族借韓國派水工修灌溉渠,陰謀消耗秦的國力,谏秦皇下令驅逐一切客卿。秦王讀了李斯這一奏章,取消了逐客令。可見本文說服力之強。  作者先談曆史,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國君召士納賢爲例,強調重用客卿之重要。接着再談現實,作者列舉秦王的愛好,諸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寶,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劍,所乘之纖離之馬等等,都是來自諸侯各國。

實效性  首先是《谏逐客書》具有明顯的實效性。實效,就是要講求實用,注重效果,這就涉及到公文的目的及功能。公文不像藝文那樣,優遊

浸漬,潛移默化,以美感人,公文乃是“政事之先務”,它的目的是爲了完成特定的公務,它的功能是可以解決實際的問題。從本質上說公文是一種實用性程式性的文書,以此區别于一般的文章或文學作品。公文所産生的客觀效果是衡量公文實用性大小的一個重要尺度。所以公文撰制時必須事先預計效果,辦理時講究效率,客觀上注重功效。徐望之《公牍通論》指出:“事前體察周詳,令出務求實效。”這說的是下行公文。上行公文也要做到“下情不壅于上聞,謀事惟期其必達”。一篇公文,如果實用性不大,效果不顯著,就很難說是上乘之作。因此,實效性顯著,應是好公文的重要條件。以此看來《,谏逐客書》正是具有實效性顯著的特點。這篇公文最成功之處就在于,該文一上秦王,就達到預期的目的,收到滿意的效果。司馬遷在《李斯列傳》中曾這樣叙述過李斯上書的前因後果:“秦王拜斯爲客卿。會韓人鄭國來間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覺。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諸侯人來事秦者,大抵爲其主遊間于秦耳。請一切逐客。’李斯議亦在逐中。斯乃上書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複李斯官,卒用其計謀。”當時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憑此上書,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變爲留客、用客、重

客,這就不能不承認《谏逐客書》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公文的實效性在這裏得到了最充分的體現。

論斷典範  其次,《谏逐客書》在“對事的論斷”方面堪稱典範。筆者以爲“對事的論斷”應視爲公文的一個重要特征。事是公文的内容,論斷是對公文内容的表達方式。“對事的論斷”體現了公文的内容與形式的統一。顯然,公文須有事,劉勰所說“言事于主”、“指事造實”,徐望之所說“謀事惟期其必達”、“尚實事不尚虛文”,都指出公文的内容就是事,因爲公文就是辦實事的。但是公文在表達事時,不必對其來龍去脈進行具體的叙述,往往是高度概括,或者點到爲止。公文對于事,主要是用“論斷”的方法。正如《公牍通論》所述,“陳言論事”、“公文本質,重論斷”。論斷是個合成詞,包含論和斷兩個方面。斷,判斷、決斷之謂,對事的是非、得失、功過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對事的實施提出一定的辦法。論是論事理,要受文者承辦事務,必須把事理論說明白。簡言之,斷就是要辦什麽事,論就是辦這事的理由。論是斷的前提,如果不把事理論清說透,斷就會成爲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缺乏說服力。在古代公文中,由于文種不同,對事論斷的情況也有差别,如下行的君命文種,比較偏重于斷,凡戒敕、

廢立、告谕、政令等,都顯示獨斷的至高權威,而上行文種的章、奏、表、議等則較側重于論(當然也應有斷),凡谏說、勸請、陳乞、彈劾、執異等,本身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論說何以達其目的。況且上奏文種面對的是國君這個特殊對象,更要情至理足。《谏逐客書》在這一點上,具有非常鮮明的特色。全文的斷就是開頭一句話:“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爲過矣。”希望通過這一判斷成立,使秦王接受,并收回成命,不要逐。爲此在下文展開了有力的論說。開頭這一斷語的  特點是,在客卿已被逐的緊急情勢下(《史記集解·新序》:“斯在逐中,道上上谏書。”),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辭開宗明義,起句發意振聾發聩。本文尤具特色的更在其論的部分,對事理的論說充分深刻,令人信服。這裏有必要指出兩點,其一是用重筆濃墨,鋪張排比,列舉事例。如文中鋪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實,鋪陳了秦王所喜愛的大量生活享用,由于事例充實,鋪墊充足,加強了與下文的對比,因而得出的結論極其有力。而這些事例都有所依傍,且經過精心選擇,因而顯得可靠典型。從鋪排的技巧來說,排比句接踵聯翩,文意飽滿,文氣流暢,文勢充沛,極有感染力。其二,在論證上的特點是正反并反複對比,層層深化。如在論證

的首層,四君用客(實筆) 與“卻客不内”(虛筆) 的對比,首層四君用客與次層秦王輕客的對比,次層重物與輕人的對比,處處在對比之中顯示逐客之謬誤。全文在邏輯關系上是步步推進,層層深化。時間上由遠到近,推移有序:先言古代,次論現實,再次言及未來。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時,程度上由輕到重,步步升級:先說如果沒有客卿,秦國就不會“富利”和“強大”;接着說“非秦者去,爲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諸侯之術”,直接落到統一天下這個關鍵問題,比上層更切近要害;再說棄  黔首、卻賓客,是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資助了敵人削弱了自己,對秦國的不利更嚴重些;最後指出“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内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無危,不可得也。”不僅不能統一天下,而且有亡國的危險,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極點。這種由輕到重、步步推進的說理過程,避免一開始就突兀沖撞,造成相反結果,它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規律。

針對性  再者《,谏逐客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公文的針對性一方面是指每件公文都是針對某一具體的事務而發,另方面也指公文具有比較具體的的受文對象,受文者具有确定性。周知性的公文讀者面較寬,但也有一定的範圍;下行文受文的面相對說要窄一

些,在現代的公文中有的還規定了閱讀傳達範圍;上行文一般是給一個上級機關,受文對象很具體。古代的上奏文種是專門給君主的,對象最明确。公文寫作時都視受文者的不同情況進行斟酌,有的放矢。《谏逐客書》的針對性,從内容上來說,是對着逐客這事而發,全文緊緊扣住逐客以論說其錯誤。文章這樣處理很高明,因這逐客的起因是韓國人鄭國勸秦王修築一條灌溉渠,其目的是企圖以浩大的工程耗費秦國的财力,使之不能對外用兵,如果就此事進行辯解,顯然是沒有道理的。李斯避開這個起因不談,隻抓住逐客對秦不利來論說,完全從秦國的利益着眼,這就容易使秦王接受。另外,李斯當時也無辜受牽連,但他在上書中片言不涉及自己,這樣完全符合公文的本質要求,徐望之說:“公文本質之可貴,貴在一字一句皆從民生國計上着想。”針對逐客對秦不利來論說,正是從國計民生着想的體現。  《谏逐客書》的針對性,還表現在針對特定的受文者來采取谏說的策略。李斯上書是給秦王政這個具體的人看的,如果不熟悉這個人,不揣摩這個人的願望、想法,不去迎合他的心理需求,那就很容易碰壁。對這個問題,劉勰有中肯的評價:“煩(順) 情入機動言中務,雖批逆鱗而功成計合,此上出之喜說者也。”順

着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統一六國的關鍵問題,符合主要任務的需要。當時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并天下,凡是違反這一欲望,就難以立足,凡是利于達到這一欲望,就容易被接受。李斯緊緊抓住秦王的這一心理,把秦國的霸業作爲整篇谏書的靈魂,貫串始終。在論說的首層以秦王政的祖先重用客卿造成“霸西戎”、“治強”、“散六國之從”、“蠶食諸侯”、“使秦成帝業”等成就去聳動秦王;在論說的次層則把用客卿提到“跨海内,制諸侯之術”的高度;再接着以古代五帝三王“不卻衆庶”無敵天下去打動秦王。總之,每個層次都反複論述這樣一個根本的利害關系:納客就能統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國危險。以利勸之,以害怵之,這就緊緊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擊中其要害,使秦王順理成章地接納其意見,并收回逐客令,達到了上書的目的。  以上論述了《谏逐客書》是如何有針對性地、成功地對逐客之事加以論斷,使該公文收到了顯著的實效。實效性、針對性、對事加以論斷,這三個特征在文中體現最爲突出。當然,該文還有個别其他的公文特征,像當時李斯已在被逐之中,寫這篇上書必須十分注意時效,除了“道上上谏書”急就此文之外,在寫法上開頭單刀直入,指出逐客之錯,使秦王爲之震動。可見首句發意

、開門見山,既爲當時緊急情勢決定,也是公文時效性的要求。

作者簡介

李斯(約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駐馬店上蔡縣人,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和書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協助秦始皇統一天下;秦統一之後,李斯參與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衆議主張實行郡縣制、廢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車軌、貨币、度量衡的統一。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産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李斯貢獻巨大,但是害死了韓非和被趙高所逼把胡亥推上了皇位,後被趙高所害。

出自先秦李斯的《谏逐客书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

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借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雠,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泰山 一作:太山)译文注释

译文  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从前秦穆公寻求贤士,西边从西戎取得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又从宋国迎来蹇叔,还从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位贤人,不生在秦国,而秦

穆公重用他们,吞并国家二十多个,于是称霸西戎。秦孝公采用商鞅的新法,移风易俗,人民因此殷实,国家因此富强,百姓乐意为国效力,诸侯亲附归服,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攻取土地上千里,至今政治安定,国力强盛。秦惠王采纳张仪的计策,攻下三川地区,西进兼并巴、蜀两国,北上收得上郡,南下攻取汉中,席卷九夷各部,控制鄢、郢之地,东面占据成皋天险,割取肥田沃土,于是拆散六国的合纵同盟,使他们朝西侍奉秦国,功烈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黜穰侯,驱逐华阳君,加强·巩固了王室的权力,堵塞了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蚕食诸侯领土,使秦国成就帝王大业。这四位君主,都依靠了客卿的功劳。由此看来,客卿哪有什么对不住秦国的地方呢!倘若四位君主拒绝远客而不予接纳,疏远贤士而不加任用,这就会使国家没有丰厚的实力,而让秦国没有强大的名声了。  陛下罗致昆山的美玉,宫中有随侯之珠,和氏之璧,衣饰上缀着光如明月的宝珠,身上佩带着太阿宝剑,乘坐的是名贵的纤离马,树立的是以翠凤羽毛为饰的旗子,陈设的是蒙着灵鼍之皮的好鼓。这些宝贵之物,没有一种是秦国产的,而陛下却很喜欢它们,这是为什么呢?如果一定要是秦国出产的才许可采用,那么这种夜光宝玉

,决不会成为秦廷的装饰;犀角、象牙雕成的器物,也不会成为陛下的玩好之物;郑、卫二地能歌善舞的女子,也不会填满陛下的后宫;北方的名骥良马,决不会充实到陛下的马房;江南的金锡不会为陛下所用,西蜀的丹青也不会作为彩饰。用以装饰后宫、广充侍妾、爽心快意、悦入耳目的所有这些都要是秦国生长、生产的然后才可用的话,那么点缀有珠宝的簪子,耳上的玉坠,丝织的衣服,锦绣的装饰,就都不会进献到陛下面前;那些闲雅变化而能随俗推移的妖冶美好的佳丽,也不会立于陛下的身旁。那敲击瓦器,拍髀弹筝,乌乌呀呀地歌唱,能快人耳目的,确真是秦国的地道音乐了;那郑、卫桑间的歌声,《韶虞》《武象》等乐曲,可算是外国的音乐了。如今陛下却抛弃了秦国地道的敲击瓦器的音乐,而取用郑、卫淫靡悦耳之音,不要秦筝而要《韶虞》,这是为什么呢?难道不是因为外国音乐可以快意,可以满足耳目官能的需要么?可陛下对用人却不是这样,不问是否可用,不管是非曲直,凡不是秦国的就要离开,凡是客卿都要驱逐。这样做就说明,陛下所看重的,只在珠玉声色方面;而所轻视的,却是人民士众。这不是能用来驾驭天下,制服诸侯的方法啊!  我听说田地广就粮食多,国家大就人口众,武器精

良将士就骁勇。因此,泰山不拒绝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江河湖海不舍弃细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邃;有志建立王业的人不嫌弃民众,所以能彰明他的德行。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百姓不论异国它邦,那样便会一年四季富裕美好,天地鬼神降赐福运,这就是五帝、三王无可匹敌的缘故。抛弃百姓使之去帮助敌国,拒绝宾客使之去事奉诸侯,使天下的贤士退却而不敢西进,裹足止步不入秦国,这就叫做“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物品中不出产在秦国,而宝贵的却很多;贤士中不出生于秦,愿意效忠的很多。如今驱逐宾客来资助敌国,减损百姓来充实对手,内部自己造成空虚而外部在诸侯中构筑怨恨,那要谋求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的啊。

注释(1)“由余”,亦作“繇余”,戎王的臣子,是晋人的后裔。穆公屡次使人设法招致他归秦,以客礼待之。入秦后,受到秦穆公重用,帮助秦国攻灭西戎众多小国,称霸西戎。“戎”,古代中原人多称西方少数部族为戎。此指秦国西北部的西戎,活动范围约在今陕西西南、甘肃东部、宁夏南部一带。(2)“百里奚”,原为虞国大夫。晋灭虞被俘,后作为秦穆公夫人的陪嫁臣妾之一送往秦国。逃亡到宛,被楚人所执。秦穆公用五张黑公羊皮赎出,用上大夫,

故称“五羖大夫”。是辅佐秦穆公称霸的重臣。“宛”(yuān),楚国邑名,在今河南南阳市。(3)“蹇(jiǎn)叔”,百里奚的好友,经百里奚推荐,秦穆公把他从宋国请来,委任为上大夫。百里奚对穆公说:“臣不及臣友蹇叔,蹇叔贤而世莫知”。“宋”,国名,或称“商”、“殷”,子姓,始封君为商纣王庶兄微子启,西周初周公平定武庚叛乱后将商旧都周围地区封给微子启,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约有今河南东南部及所邻山东、江苏安徽接界之地。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大臣剔成肸(即司城子罕)逐杀宋桓侯,戴氏代宋。公元前286年被齐国所灭。(4)“邳豹”,晋国大夫邳郑之子,邳郑被晋惠公杀死后,邳豹投奔秦国,秦穆公任为大夫。“公孙支”,“支”或作“枝”,字子桑,秦人,曾游晋,后返秦任大夫。“晋”,国名,姬姓,始封君为周成王之弟叔虞,建都于唐(今陕西翼城县西),约有今山西西南部之地。春秋时,晋献公迁都于绛,亦称“翼”(今山西翼城县东南),陆续攻灭周围小国;晋文公成为继齐桓公之后的霸主;晋景公迁都新田(今山西侯马市西),亦称“新绛”,兼并赤狄,疆域扩展到今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河南北部和陕西一角。春秋后期,公室衰微,六卿强大。战国初,被执政的

韩、赵、魏三家所瓜分。公元前369年,最后一位国君晋桓公被废为庶人,国灭祀绝。(5)“产”,生,出生。“并”,吞并。(6)“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秦本纪》云秦缪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这里的“二十”当是约数。(7)“孝公”,即秦孝公。“商鞅”,卫国公族,氏公孙,亦称公孙鞅,初为魏相公叔座家臣,公叔座死后入秦,受到秦孝公重用,任左庶长、大良造,因功封于商(今山西商县东南)十五邑,号称商君。于公元前356年和前350年两次实行变法,奠定秦国富强的基础。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被车裂身死。(8)“殷”,多,众多。“殷盛”,指百姓众多而且富裕。(9)“魏”,国名,始封君魏文侯,系晋国大夫毕万后裔,于公元前403年与韩景侯、赵烈侯联合瓜分晋国,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建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魏文侯任用李悝改革内政,成为强国。梁惠王时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市),因亦称”梁”。后国势衰败,公元前225年被秦国所灭。“获楚、魏之师”,指战胜楚国、魏国的军队。公元前340年,商鞅设计诱杀魏军主将公子昂,大败魏军。同年又与楚战,战况不详,据此,当也是秦军获胜。(10)“惠王”,即秦惠王,名驷,秦孝公之子,公元前337年至前311年在位。于公元前325年称王。“张

仪”,魏人,秦惠王时数次任秦相,鼓吹“连横”,游说各国诸侯事奉秦国,辅佐秦惠文君称王,封武信君。秦武王即位,入魏为相。于公元前310年去世。此句以下诸事,并非都是张仪之计,因为张仪曾经作为宰相,就把功劳归功到他身上了。(11)“三川之地”,指黄河、雒水、伊水三川之地,在今河南西北部黄河以南的洛水、伊水流域。韩宣王在此设三川郡。公元前308年秦武王派兵攻取三川大县宜阳(今河南宜阳县西)。公元前249年秦灭东周,取得韩三川全郡,重设三川郡。(12)“巴”,国名,周武王灭商后被封为子国,称巴子国,在今四川东部、湖北西部一带。战国中期建都于巴(今四川重庆节)。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领兵攻灭巴国,在其地设置巴郡。“蜀”,国名,周武王时曾参加灭商的盟会,有今四川中部偏西地区。战国中期建都于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派张仪、司马错等领兵灭蜀,在其地设置蜀郡。(13)“上郡”,郡名,本来是楚地,在现在的陕西的榆林。魏文侯时置,辖境有今陕西洛河以东,黄梁河以北,东北到子长县、延安市一带。公元前328年魏割上郡十五县给秦,前312年又将整个上郡献秦。秦国于公元前304年于此设置上郡。(14)“汉中”,郡名,在现在的陕西汉中。楚怀王时置,

辖境有陕西东南和湖北西北的汉水流域。公元前312年,被秦将魏章领兵攻取,秦于此重置汉中郡。(15)“包”,这里有并吞的意思。“九夷”,此指楚国境内西北部的少数部族,在今陕西、湖北、四川三省交界地区。(16)“鄢”,音yān,楚国别都,在今湖北宜城县东南。春秋时楚惠王曾都于此。“郢”(yǐng),楚国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市西北纪南城。公元前279年秦将白起攻取鄢,翌年又攻取郢。(17)“成皋”,邑名,在今河南荥阳县汜水镇,地势险要,是著名的军事重地。春秋时属郑国称虎牢,公元前375年韩国灭郑属韩,公元前249年被秦军攻取。(18)“六国”,韩、魏、燕、赵、齐、楚。“施”,音yì,蔓延,延续。(19)“昭王”,即秦昭王,名稷,一作侧或则,秦惠王之子,秦武王异母弟,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在位。“范雎jū”,一作“范且”,亦称范叔,魏人,入秦后改名张禄,受到秦昭王信任,为秦相,对内力主废除外戚专权,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封于应(今河南宝丰县西南),亦称应侯,死于公元前255年。(20)“穰”,音ráng。“穰侯”,即魏冉,楚人后裔,秦昭王母宣太后之异父弟,秦武王去世,拥立秦昭王,任将军,多次为相,受封于穰(今河南邓县),故称穰侯,后又加封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因秦昭王听用范

雎之言,被免去相职,终老于陶。(21)“华阳”,即华阳君芈戎,楚昭王母宣太后之同父弟,曾任将军等职,与魏冉同掌国政,先受封于华阳(今河南新郑县北),故称华阳君,后封于新城(今河南密县东南),故又称新城君。公元前266年,与魏冉同被免职遣归封地。(22)“蚕食”,比喻像蚕吃桑叶那样逐渐吞食侵占。(23)“向使”,假使,倘若。“内”,同“纳”,接纳。(24)“陛下”,对帝王的尊称,“致”,求得,收罗。“昆山”,即昆仑山。(25)“随、和之宝”,即所谓“随侯珠”和“和氏璧”,传说中春秋时随侯所得的夜明珠和楚人卞和来得的美玉。(26)“明月”,宝珠名。(27)“太阿(ē)”,亦称“泰阿”,宝剑名,相传为春秋著名工匠欧冶子、干将所铸。(28)“纤离”,骏马名。(29)“翠凤之旗”,用翠凤羽毛作为装饰的旗帜。(30)“鼍”(tuó)亦称扬子鳄,俗称猪婆龙,皮可蒙鼓。(31)“说”,通“悦”,喜悦,喜爱。(32)“犀象之器”,指用犀牛角和象牙制成的器具。(33)“郑”,国名,姬姓,始封君为周宣王弟友,公元前806年分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春秋时建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县),有今河南中部之地,公元的375年被韩国所灭。“卫”,国名,姬姓,始封君为周武王弟康叔,初都朝歌(今河南

淇县),后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帝丘(今河南濮阳县),有今河南北部、山东西部之地。公元前254年被魏国所灭。“郑、卫之女”,此时郑、卫已亡,当指郑、卫故地的女子。“后宫”,嫔妃所居的宫室,也可用作嫔妃的代称。(34)“駃騠”,音jué tí,骏马名。“外厩(jiù)”,宫外的马圈。(35)“江南”,长江以南地区。此指长江以南的楚地,素以出产金、锡著名。(36)“丹”,丹砂,可以制成红色颜料。“青”,青,可以制成青黑色颜料。“西蜀丹青”,蜀地素以出产丹青矿石出名。“采”,彩色,彩绘。(37)“下陈”,殿堂下陈放礼器、站立傧从的地方。“充下陈”,此泛指将财物、美女充买府库后宫。(38)“宛”,宛转,缠绕。”宛珠之簪”,缀绕珍珠的发簪。或以“宛”为地名,指用宛(今河南南阳市)地出产的珍珠所作装饰的发簪。(39)“傅”,附着,镶嵌。“玑”,不圆的珠子。此泛指珠子。“珥”,音er,耳饰。(40)“阿”,细缯,一种轻细的丝织物。或以“阿”为地名,指齐国东阿(今山东东阿县)。(41)“缟”,音gǎo,未经染色的绢。(42)“随俗雅化”,随合时俗而雅致不凡。“佳”,美好,美丽。“冶”,妖冶,艳丽。“窈窕”,音yǎo tiǎo,美好的样子。“赵”,国名,始封君赵烈侯,系晋国

大夫赵衰后裔,于公元前403年与魏文侯、韩景侯联合瓜分晋国,被周威烈王封为诸侯,建都晋阳(今山西太原市东南),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公元前三八六年迁都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公元前二二二年被秦国所灭。古人多以燕、赵为出美女之地。(43)“瓮”,音wèng,陶制的容器,古人用米打水。“缶”,音fǒu,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器。秦人将瓮、缶作为打击乐器。“搏”,击打,拍打。“髀”,音bì,大腿。“搏髀”,拍打大腿,以此掌握音乐唱歌的节奏。(44)“《郑》”,指郑国故地的音乐。“《卫》”,指卫国故地的音乐。“《桑间》”,桑间为卫国濮水边上地名,在今河南濮阳县南,有男女聚会唱歌的风俗。此指桑间的音乐,即本书《乐书》的“桑间濮上之音”。“《昭》”,通“韶”,《史记集解》引徐广曰:“昭,一作‘韶’。”歌颂虞舜的舞乐。”《虞》”,按《史记会注考证校补》引南化本、枫山本、三条本等作“护”,当为歌颂商汤的舞乐。“《武》”,歌颂周武王的舞乐。“《象》”,歌颂周文王的舞乐。(45)“太山”,即泰山。“让”,辞让,拒绝。(46)“择”,舍弃,抛弃。细流,小水。(47)“却”,推却,拒绝。(48)“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三王”,

指夏、商、周三代开国君主,即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49)“黔首”,无爵平民不能服冠,只能以黑巾裹头,故称黔首。此泛指百姓。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称百姓为黔首。《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十六年,“更名民曰黔首”。“资”,资助,供给。(50)“业”,从业,从事,事奉。(51)“赍”(jī)送,送给。这句是说,把武器粮食供给寇盗。(52)“益”,增益,增多。“雠”,通“仇”,仇敌。减少该国的人口而增加敌国的人力。(53)“外树怨于诸侯”,指宾客被驱逐出外必投奔其它诸侯,从而构树新怨。

赏析

  《谏逐客书》是李斯给秦王的一个奏章。这件是在秦王赢政十年。秦国宗室贵族借韩国派水工修灌溉渠,阴谋消耗秦的国力,谏秦皇下令驱逐一切客卿。秦王读了李斯这一奏章,取消了逐客令。可见本文说服力之强。  作者先谈历史,以穆公、孝公、惠王、昭王四位国君召士纳贤为例,强调重用客卿之重要。接着再谈现实,作者列举秦王的爱好,诸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以及所佩太阿剑,所乘之纤离之马等等,都是来自诸侯各国。

实效性  首先是《谏逐客书》具有明显的实效性。实效,就是要讲求实用,注重效果,这就涉及到公文的目的及功能。公文不像艺文那样,优游

浸渍,潜移默化,以美感人,公文乃是“政事之先务”,它的目的是为了完成特定的公务,它的功能是可以解决实际的问题。从本质上说公文是一种实用性程式性的文书,以此区别于一般的文章或文学作品。公文所产生的客观效果是衡量公文实用性大小的一个重要尺度。所以公文撰制时必须事先预计效果,办理讲究效率,客观上注重功效。徐望之《公牍通论》指出:“事前体察周详,令出务求实效。”这说的是下行公文。上行公文也要做到“下情不壅于上闻,谋事惟期其必达”。一篇公文,如果实用性不大,效果不显著,就很难说是上乘之作。因此,实效性显著,应是好公文的重要条件。以此看来《,谏逐客书》正是具有实效性显著的特点。这篇公文最成功之处就在于,该文一上秦王,就达到预期的目的,收到满意的效果。司马迁在《李斯列传》中曾这样叙述过李斯上书的前因后果:“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当时秦王的逐客令已下,李斯也在被逐之列,而凭此上书,竟能使秦王收回成命,由逐客变为留客、用客、重

客,这就不能不承认《谏逐客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文的实效性在这里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论断典范  其次,《谏逐客书》在“对事的论断”方面堪称典范。笔者以为“对事的论断”应视为公文的一个重要特征。事是公文的内容,论断是对公文内容的表达方式。“对事的论断”体现了公文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显然,公文须有事,刘勰所说“言事于主”、“指事造实”,徐望之所说“谋事惟期其必达”、“尚实事不尚虚文”,都指出公文的内容就是事,因为公文就是办实事的。但是公文在表达事时,不必对其来龙去脉进行具体的叙述,往往是高度概括,或者点到为止。公文对于事,主要是用“论断”的方法。正如《公牍通论》所述,“陈言论事”、“公文本质,重论断”。论断是个合成词,包含论和断两个方面。断,判断、决断之谓,对事的是非、得失、功过等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对事的实施提出一定的办法。论是论事理,要受文者承办事务,必须把事理论说明白。简言之,断就是要办什么事,论就是办这事的理由。论是断的前提,如果不把事理论清说透,断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说服力。在古代公文中,由于文种不同,对事论断的情况也有差别,如下行的君命文种,比较偏重于断,凡戒敕、

废立、告谕、政令等,都显示独断的至高权威,而上行文种的章、奏、表、议等则较侧重于论(当然也应有断),凡谏说、劝请、陈乞、弹劾、执异等,本身就需要有充分的理由,不论说何以达其目的。况且上奏文种面对的是国君这个特殊对象,更要情至理足。《谏逐客书》在这一点上,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全文的断就是开头一句话:“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希望通过这一判断成立,使秦王接受,并收回成命,不要逐。为此在下文展开了有力的论说。开头这一断语的  特点是,在客卿已被逐的紧急情势下(《史记集解·新序》:“斯在逐中,道上上谏书。”),用非常警醒而委婉的言辞开宗明义,起句发意振聋发聩。本文尤具特色的更在其论的部分,对事理的论说充分深刻,令人信服。这里有必要指出两点,其一是用重笔浓墨,铺张排比,列举事例。如文中铺排了四君用客的大量事实,铺陈了秦王所喜爱的大量生活享用,由于事例充实,铺垫充足,加强了与下文的对比,因而得出的结论极其有力。而这些事例都有所依傍,且经过精心选择,因而显得可靠典型。从铺排的技巧来说,排比句接踵联翩,文意饱满,文气流畅,文势充沛,极有感染力。其二,在论证上的特点是正反并反复对比,层层深化。如在论证

的首层,四君用客(实笔) 与“却客不内”(虚笔) 的对比,首层四君用客与次层秦王轻客的对比,次层重物与轻人的对比,处处在对比之中显示逐客之谬误。全文在逻辑关系上是步步推进,层层深化。时间上由远到近,推移有序:先言古代,次论现实,再次言及未来。在言及逐客的危害时,程度上由轻到重,步步升级:先说如果没有客卿,秦国就不会“富利”和“强大”;接着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直接落到统一天下这个关键问题,比上层更切近要害;再说弃  黔首、却宾客,是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资助了敌人削弱了自己,对秦国的不利更严重些;最后指出“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不仅不能统一天下,而且有亡国的危险,把逐客的危害引申到极点。这种由轻到重、步步推进的说理过程,避免一开始就突兀冲撞,造成相反结果,它符合人的心理接受规律

针对性  再者《,谏逐客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公文的针对性一方面是指每件公文都是针对某一具体的事务而发,另方面也指公文具有比较具体的的受文对象,受文者具有确定性。周知性的公文读者面较宽,但也有一定的范围;下行文受文的面相对说要窄一

些,在现代的公文中有的还规定了阅读传达范围;上行文一般是给一个上级机关,受文对象很具体。古代的上奏文种是专门给君主的,对象最明确。公文写作时都视受文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斟酌,有的放矢。《谏逐客书》的针对性,从内容上来说,是对着逐客这事而发,全文紧紧扣住逐客以论说其错误。文章这样处理很高明,因这逐客的起因是韩国人郑国劝秦王修筑一条灌溉渠,其目的是企图以浩大的工程耗费秦国的财力,使之不能对外用兵,如果就此事进行辩解,显然是没有道理的。李斯避开这个起因不谈,只抓住逐客对秦不利来论说,完全从秦国的利益着眼,这就容易使秦王接受。另外,李斯当时也无辜受牵连,但他在上书中片言不涉及自己,这样完全符合公文的本质要求,徐望之说:“公文本质之可贵,贵在一字一句皆从民生国计上着想。”针对逐客对秦不利来论说,正是从国计民生着想的体现。  《谏逐客书》的针对性,还表现在针对特定的受文者来采取谏说的策略。李斯上书是给秦王政这个具体的人看的,如果不熟悉这个人,不揣摩这个人的愿望、想法,不去迎合他的心理需求,那就很容易碰壁。对这个问题,刘勰有中肯的评价:“烦(顺) 情入机动言中务,虽批逆鳞而功成计合,此上出之喜说者也。”顺

着秦王的感情、心理,引到统一六国的关键问题,符合主要任务的需要。当时秦王的最大欲望是兼并天下,凡是违反这一欲望,就难以立足,凡是利于达到这一欲望,就容易被接受。李斯紧紧抓住秦王的这一心理,把秦国的霸业作为整篇谏书的灵魂,贯串始终。在论说的首层以秦王政的祖先重用客卿造成“霸西戎”、“治强”、“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等成就去耸动秦王;在论说的次层则把用客卿提到“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的高度;再接着以古代五帝三王“不却众庶”无敌天下去打动秦王。总之,每个层次都反复论述这样一个根本的利害关系:纳客就能统一天下,逐客就有亡国危险。以利劝之,以害怵之,这就紧紧抓住了秦王的心,深深击中其要害,使秦王顺理成章地接纳其意见,并收回逐客令,达到了上书的目的。  以上论述了《谏逐客书》是如何有针对性地、成功地对逐客之事加以论断,使该公文收到了显著的实效。实效性、针对性、对事加以论断,这三个特征在文中体现最为突出。当然,该文还有个别其他的公文特征,像当时李斯已在被逐之中,写这篇上书必须十分注意时效,除了“道上上谏书”急就此文之外,在写法上开头单刀直入,指出逐客之错,使秦王为之震动。可见首句发意

开门见山,既为当时紧急情势决定,也是公文时效性的要求。

作者简介

李斯(约前280年-前208年),秦朝丞相,河南驻马店上蔡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千古一相。李斯协助秦始皇统一天下;秦统一之后,李斯参与制定了秦朝的法律和完善了秦朝的制度,力排众议主张实行郡县制、废除分封制,提出并且主持了文字、车轨、货币、度量衡的统一。李斯政治主张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李斯贡献巨大,但是害死了韩非和被赵高所逼把胡亥推上了皇位,后被赵高所害。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27884.html

上一篇:楼阴纵览。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今灭德立违,而置其赂器于大庙,以明示百官。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