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2 12:25:26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隐姓埋名者

出自宋代範成大的《橫塘》

南浦春來綠一川,石橋朱塔兩依然。年年送客橫塘路,細雨垂楊系畫船。

賞析

  這首詩寫送别朋友時的情景,表達了與朋友間的深情。橫塘在江蘇省蘇州市西南,風景宜人。

  前兩句爲送别之景。南浦,泛指送别友人的河邊。一川;是爲一片,遍地。朱塔;紅色的寶塔。這兩句可以這樣理解;春天來了,南浦平披上了綠裝,大地煥然一新。隻有石橋、朱塔,不管春夏秋冬,還是老樣子。兩依然,朋友乘春光而去,以後隻有石橋、朱塔與詩人爲伴。想到這詩人黯然神傷。

  後兩句是離别之情。系;拴着。畫船;油漆彩繪之船。在年年送客的橫塘,今又有一條将要離去的畫船,在蒙蒙細雨中拴在楊柳上,垂柳輕舟、雨中送客、依依惜别之情更使人傷懷。

  全詩以抒情之筆寫景,通過環境景物描寫,烘托離别之情,情景交融,深情纏綿,回味無窮。

作者簡介

範成大(1126-1193),字緻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谥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妩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裏、陸遊、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

詩人”。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横塘》

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

赏析

  这首诗写送别朋友时的情景,表达了与朋友间的深情。横塘在江苏苏州市西南,风景宜人。

  前两句为送别之景。南浦,泛指送别友人的河边。一川;是为一片,遍地。朱塔;红色的宝塔。这两句可以这样理解;春天来了,南浦平披上了绿装,大地焕然一新。只有石桥、朱塔,不管春夏秋冬,还是老样子。两依然,朋友乘春光而去,以后只有石桥、朱塔与诗人为伴。想到这诗人黯然神伤。

  后两句是离别之情。系;拴着。画船;油漆彩绘之船。在年年送客的横塘,今又有一条将要离去的画船,在蒙蒙细雨中拴在杨柳上,垂柳轻舟、雨中送客、依依惜别之情更使人伤怀。

  全诗以抒情之笔写景,通过环境景物描写,烘托离别之情,情景交融,深情缠绵,回味无穷。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

诗人”。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24671.html

上一篇:手弄生绡白团扇,扇手一时似玉。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