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2 17:01:13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季夏第三月

出自先秦的《權輿》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無餘。于嗟乎,不承權輿!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飽。于嗟乎,不承權輿!

譯文及注釋

譯文唉我呀!曾客居華館大屋,如今每頓飯供應都不豐富。可歎啊!待遇遠不如當初!嗚呼哉!曾經餐餐多美好,如今每天挨餓頓頓吃不飽。可憐啊!遠遠不如從前好!

注釋權輿:本指草木初發,引申爲起始,見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於(wū):歎詞。夏屋:大的食器。夏,大;屋,通“握”,《爾雅》:“握,具也。”渠渠:豐盛。《廣雅》:“渠渠,盛也。”于嗟乎:悲歎聲。承:繼承。簋(guǐ):古代青銅或陶制圓形食器。毛傳:“四簋,黍稷稻粱。”朱熹《詩集傳》:“四簋,禮食之盛也。”

鑒賞

  這是一首賢士發牢騷的小詩,諷刺秦君養士待賢有始無終;也有研究者認爲這是秦國沒落貴族在歎息生活今不如昔的詩。

  此詩兩章結構相同,在反複詠歎中見“低徊無限”(吳闿生《詩義會通》引舊評)之情,感慨秦康公不能禮待賢者。詩首句即以慨歎發語,仿佛是一個酸不溜丢的人才兩手一攤,仰天長歎,讓聽者有“不提倒也罷了,提起兩眼淚汪汪”的心理預設,作者以下提及的今昔強烈對比就顯得自然而不突兀。過去的日子裏大碗吃飯、大碗吃肉,而如今是

是每頓供應的飯菜都非常簡約,幾乎到了吃不飽的程度,前後待遇懸殊,讓人難以承受。其實,飲食上的一點變化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由此反映出的賢者在國君心目中的位置。

  詩的前後兩章雖然相近,但些微變化間顯示出歌唱者前後待遇的落差之大,第一章裏提及的變化還隻是從大碗飯食到每食無餘,到第二章裏已經從“每食四簋”到“每食不飽”了,于是作者一唱三歎,“于嗟乎!不承權輿”,這嗟歎聲中充滿了失望和希望:對遭受冷遇的現實的失望和對康公恢複先王禮賢下士之風的希望。從詩中無法看到詩作者慨歎之後待遇能否得到改變,但從歌“長铗歸來乎,食無魚”(《戰國策·齊策》)的戰國齊孟嘗君食客馮谖身上或可看到他的影子。

創作背景

  關于《秦風·權輿》一詩的背景,《毛詩序》雲:“《權輿》,刺康公也。忘先君之舊臣,與賢者有始而無終也。”《毛詩正義》曰:“作《權輿》詩者,刺康公也。康公遺忘其先君穆公之舊臣,不加禮饩,與賢者交接,有始而無終,初時殷勤,後則疏薄,故刺之。”歌。

出自先秦的《权舆》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译文注释

译文唉我呀!曾客居华馆大屋,如今每顿饭供应都不丰富。可叹啊!待遇远不如当初!呜呼哉!曾经餐餐多美好,如今每天挨饿顿顿吃不饱。可怜啊!远远不如从前好!

注释权舆:本指草木初发,引申为起始,见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於(wū):叹词。夏屋:大的食器。夏,大;屋,通“握”,《尔雅》:“握,具也。”渠渠:丰盛。《广雅》:“渠渠,盛也。”于嗟乎:悲叹声。承:继承。簋(guǐ):古代青铜或陶制圆形食器。毛传:“四簋,黍稷稻粱。”朱熹《诗集传》:“四簋,礼食之盛也。”

鉴赏

  这是一首贤士发牢骚的小诗,讽刺秦君养士待贤有始无终;也有研究者认为这是秦国没落贵族在叹息生活今不如昔的诗。

  此诗两章结构相同,在反复咏叹中见“低徊无限”(吴闿生《诗义会通》引旧评)之情,感慨秦康公不能礼待贤者。诗首句即以慨叹发语,仿佛是一个酸不溜丢的人才两手一摊,仰天长叹,让听者有“不提倒也罢了,提起两眼泪汪汪”的心理预设,作者以下提及的今昔强烈对比显得然而不突兀。过去的日子里大碗吃饭、大碗吃肉,而如今是

是每顿供应的饭菜都非常简约,几乎到了吃不饱的程度,前后待遇悬殊,让人难以承受。其实,饮食上的一点变化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由此反映出的贤者在国君心目中的位置

  诗的前后两章虽然相近,但些微变化间显示出歌唱者前后待遇的落差之大,第一章里提及的变化还只是从大碗饭食到每食无余,到第二章里已经从“每食四簋”到“每食不饱”了,于是作者一唱三叹,“于嗟乎!不承权舆”,这嗟叹声中充满了失望希望:对遭受冷遇的现实的失望和对康公恢复先王礼贤下士之风的希望。从诗中无法看到诗作者慨叹之后待遇能否得到改变,但从歌“长铗归来乎,食无鱼”(《战国策·齐策》)的战国齐孟尝君食客冯谖身上或可看到他的影子。

创作背景

  关于《秦风·权舆》一诗的背景,《毛诗序》云:“《权舆》,刺康公也。忘先君之旧臣,与贤者有始而无终也。”《毛诗正义》曰:“作《权舆》诗者,刺康公也。康公遗忘其先君穆公之旧臣,不加礼饩,与贤者交接,有始而无终,初时殷勤,后则疏薄,故刺之。”歌。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20723.html

上一篇: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