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5 17:10:09
出自唐代李白的《君馬黃》
君馬黃,我馬白。馬色雖不同,人心本無隔。共作遊冶盤,雙行洛陽陌。長劍既照曜,高冠何赩赫。各有千金裘,俱爲五侯客。猛虎落陷阱,壯夫時屈厄。相知在急難,獨好亦何益。譯文及注釋譯文 你的馬是黃色的,我的馬是白色的。馬的顔色雖然不同,但人心本是沒有什麽相隔的。我們一起來遊樂玩耍,雙雙行馳在洛陽的街頭巷陌。我們都腰挎明閃閃的寶劍,戴着修飾鮮麗的高高的帽子,都各自擁有千金裘,都是五侯的門客。即使是猛虎,有時候也會不小心落在陷阱裏面,壯士有時也會陷于危難之中。兄弟之間的情誼隻有在急難中才能深厚,才能成爲相知,如果隻是自己一個人又有什麽好處呢?
注釋盤:遊樂。五侯:河平二年,漢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譚、王商等五位爲侯,世稱五侯。急難:指兄弟相救于危難之中。
賞析漢樂府鼓吹歌十八曲之《君馬黃》歌辭爲:“君馬黃,臣馬蒼,二馬同逐臣馬良。易之有騩蔡有赭。美人歸以南,駕車馳馬,美人傷我心;佳人歸以北,駕車馳馬,佳人安終極。”按明人胡震亨解釋,這是一首隐言交友不終,各奔東西的詩歌。但“後人拟者,但詠馬而已”,似未解其意。詩人李白不但深得其解,而且加以發明之,借以歌頌朋友相知相救的生死友誼。
開頭四句詠馬起興,以馬色之不同作反襯,言人心之無猜。馬色一“黃”一“白”,對照鮮明;馬色與人心相比,一異一同,相得益彰。接下二句承上而來,寫“我”與友人騎馬外出遊樂,雙雙行進在洛陽路上。洛陽是東漢的京城、唐代的東都。那裏市井繁華,名勝林立,是遊冶之佳處。“雙行洛陽陌”一句不僅點明此行之豪壯,而且表現了行影不離之友誼。這好似李白與杜甫的交遊:天寶三載(744)三月,李白得罪了高力士被放出翰林院之後,曾到過洛陽一次。當時杜甫也在洛陽。于是兩位大詩人相會了。從此他們結下了“兄弟”般的友誼。翌年,杜甫在齊州所作的《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隐居》詩中說:“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那雖是他倆同遊曆下的情景,但從中也可想象到他們當初在洛陽相識時,也是一見如故、情同手足的。
下二句爲了渲染人物之顯赫,還描寫了他們的衣着和飾物:佩着長長的寶劍,閃閃發光;戴着高高的紅冠,十分耀眼。這樣的裝飾,不僅表現了外在美,而且揭示了他們超凡的精神世界。愛國詩人屈原在《九章·涉江》詩中說:“帶長劍之陸離兮,冠切雲之崔嵬。”他之所以“好此奇服”,是因爲懷信侘傺,不見容于世,故迥乎時裝以示超塵拔俗。李白與屈原千古同調,所以其崇
尚也有相似之處。
“各有千金裘,俱爲五侯客”二句一從經濟着筆,一從政治落墨,意在表現他倆不尋常的社會地位。以上二句極言他倆家資豐厚,靠山堅實。
“猛虎落陷阱,壯士時屈厄”二句轉寫友人遭到了不幸:正像奔突的猛虎有時不免誤入陷阱一樣,壯士也會遇到暫時的困迫。猛虎乃獸中之王,嘯震山崗。落難亦不落威。此句以猛虎作比,言壯士落難後仍不失當年之威風。
最後兩句緊承上句詩意,既是對落難朋友的回答,也是詩人情志的抒發。“相知在急難”一句正體現了“危難見真交”的至情。俗語雲:“人在難處思親朋。”能急友人之難的人才是真正的“相知”,所以詩的最後說:一個人自顧自身修好,那會有什麽益處呢!此句似他問似自語,餘意不盡,惹人深思。
這首詩雖然以樂府爲題,寫漢地言漢事,但詩的主旨卻是爲了以漢喻唐,即通過詠史來抒發詩人貴相知、重友誼的襟懷和贊頌朋友間彼此救助的美好情操。
此詩采用樂府體,不僅具有鮮明的民歌色彩,而且融進了李白詩歌所特有的豪放風格。語言明快而活潑,格調清新而自然,字裏行間充滿了豪宕之情。因此,高棣說:“太白天仙之詞,語多率然而成者,故樂府歌詞鹹善。”(《唐詩品彙》七言古詩叙目第三卷《正宗》)
李白感情充沛,瞬息萬變。爲适應感情表達的需要,他的詩在結構上也變幻多端。此詩也如此,言事抒情既一氣呵成,又抑揚有緻。開頭至“俱爲五侯客”,是平叙,但調子步步升高,至“長劍”以下四句蓄勢已足,然後突然一轉——“猛虎落陷阱”,好似由高山躍入深谷,詩調變爲低沉。最後二句調子又一揚,既承且轉,似斷實聯。全詩一波三折,跌宕生姿。
創作背景此詩爲拟古辭而作。關于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學術界迄無定論。一說作于唐玄宗天寶十載(751),是年李白由南陽北上洛陽,返梁園,經邺中遊河東及關内道,徘徊于邠州、坊州之間;一說大約寫于唐肅宗至德二年(757),是年李璘兵敗,李白坐罪下獄尋陽,正處于危難之時。
作者簡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随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出自唐代李白的《君马黄》
君马黄,我马白。马色虽不同,人心本无隔。共作游冶盘,双行洛阳陌。长剑既照曜,高冠何赩赫。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猛虎落陷阱,壮夫时屈厄。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译文及注释译文 你的马是黄色的,我的马是白色的。马的颜色虽然不同,但人心本是没有什么相隔的。我们一起来游乐玩耍,双双行驰在洛阳的街头巷陌。我们都腰挎明闪闪的宝剑,戴着修饰鲜丽的高高的帽子,都各自拥有千金裘,都是五侯的门客。即使是猛虎,有时候也会不小心落在陷阱里面,壮士有时也会陷于危难之中。兄弟之间的情谊只有在急难中才能深厚,才能成为相知,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又有什么好处呢?
注释盘:游乐。五侯:河平二年,汉成帝同日封其舅王谭、王商等五位为侯,世称五侯。急难:指兄弟相救于危难之中。
赏析汉乐府鼓吹歌十八曲之《君马黄》歌辞为:“君马黄,臣马苍,二马同逐臣马良。易之有騩蔡有赭。美人归以南,驾车驰马,美人伤我心;佳人归以北,驾车驰马,佳人安终极。”按明人胡震亨解释,这是一首隐言交友不终,各奔东西的诗歌。但“后人拟者,但咏马而已”,似未解其意。诗人李白不但深得其解,而且加以发明之,借以歌颂朋友相知相救的生死友谊。
开头四句咏马起兴,以马色之不同作反衬,言人心之无猜。马色一“黄”一“白”,对照鲜明;马色与人心相比,一异一同,相得益彰。接下二句承上而来,写“我”与友人骑马外出游乐,双双行进在洛阳路上。洛阳是东汉的京城、唐代的东都。那里市井繁华,名胜林立,是游冶之佳处。“双行洛阳陌”一句不仅点明此行之豪壮,而且表现了行影不离之友谊。这好似李白与杜甫的交游:天宝三载(744)三月,李白得罪了高力士被放出翰林院之后,曾到过洛阳一次。当时杜甫也在洛阳。于是两位大诗人相会了。从此他们结下了“兄弟”般的友谊。翌年,杜甫在齐州所作的《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中说:“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那虽是他俩同游历下的情景,但从中也可想象到他们当初在洛阳相识时,也是一见如故、情同手足的。
下二句为了渲染人物之显赫,还描写了他们的衣着和饰物:佩着长长的宝剑,闪闪发光;戴着高高的红冠,十分耀眼。这样的装饰,不仅表现了外在美,而且揭示了他们超凡的精神世界。爱国诗人屈原在《九章·涉江》诗中说:“带长剑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他之所以“好此奇服”,是因为怀信侘傺,不见容于世,故迥乎时装以示超尘拔俗。李白与屈原千古同调,所以其崇
尚也有相似之处。
“各有千金裘,俱为五侯客”二句一从经济着笔,一从政治落墨,意在表现他俩不寻常的社会地位。以上二句极言他俩家资丰厚,靠山坚实。
“猛虎落陷阱,壮士时屈厄”二句转写友人遭到了不幸:正像奔突的猛虎有时不免误入陷阱一样,壮士也会遇到暂时的困迫。猛虎乃兽中之王,啸震山岗。落难亦不落威。此句以猛虎作比,言壮士落难后仍不失当年之威风。
最后两句紧承上句诗意,既是对落难朋友的回答,也是诗人情志的抒发。“相知在急难”一句正体现了“危难见真交”的至情。俗语云:“人在难处思亲朋。”能急友人之难的人才是真正的“相知”,所以诗的最后说:一个人自顾自身修好,那会有什么益处呢!此句似他问似自语,余意不尽,惹人深思。
这首诗虽然以乐府为题,写汉地言汉事,但诗的主旨却是为了以汉喻唐,即通过咏史来抒发诗人贵相知、重友谊的襟怀和赞颂朋友间彼此救助的美好情操。
此诗采用乐府体,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歌色彩,而且融进了李白诗歌所特有的豪放风格。语言明快而活泼,格调清新而自然,字里行间充满了豪宕之情。因此,高棣说:“太白天仙之词,语多率然而成者,故乐府歌词咸善。”(《唐诗品汇》七言古诗叙目第三卷《正宗》)
李白感情充沛,瞬息万变。为适应感情表达的需要,他的诗在结构上也变幻多端。此诗也如此,言事抒情既一气呵成,又抑扬有致。开头至“俱为五侯客”,是平叙,但调子步步升高,至“长剑”以下四句蓄势已足,然后突然一转——“猛虎落陷阱”,好似由高山跃入深谷,诗调变为低沉。最后二句调子又一扬,既承且转,似断实联。全诗一波三折,跌宕生姿。
创作背景此诗为拟古辞而作。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学术界迄无定论。一说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751),是年李白由南阳北上洛阳,返梁园,经邺中游河东及关内道,徘徊于邠州、坊州之间;一说大约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是年李璘兵败,李白坐罪下狱寻阳,正处于危难之时。
作者简介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君马黄,我马白。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