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4 12:29:22
出自唐代岑參的《初授官題高冠草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闌。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隻緣五鬥米,辜負一漁竿。賞析首聯感慨多年未得有做官的機會,到了三十多才好不容易有個官做,感慨這麽多年做官的心情已經多半消退了。“三十始一命”,“一命”是官秩最低等,從八品,負責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門禁鎖鑰,工作刻板瑣碎。這對隐居耕讀十載的岑參來說太失望了。于是感到“宦情多欲闌”,做官的念頭消磨殆盡。
但失望歸失望,因爲家無産業,詩人還是不敢對這來之不易的小小官職有不屑之意。“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在這裏,岑參流露出對其初授官職不那麽感興趣,從官職的卑微來說,本不屑爲之;可是爲生活所迫,卻不敢以此爲恥。其無可奈何的心态,躍然紙上。
第三聯寫景。“澗水吞樵路,山花醉藥欄”兩句中最精煉傳神的分别是“吞”、“醉”。前者寫出了谷水淹沒山間小路、恣肆無拘的情态,後者寫出了山花裝點藥欄、旁若無人怒放的情态,從而表達詩人對隐逸生活的留戀。
尾聯“隻緣五鬥米,辜負一漁竿”兩句用典。“五鬥米”不是指實數,而是一種修辭手法——誇張,即言其少,意思是指“俸祿微薄”。這是用東晉陶淵明“不爲五鬥米
米折腰”的典故。除了這首詩之外,岑參還在多首詩中用了這個典故,如“看君五鬥米,不謝萬戶侯”(《送許拾遺恩歸江甯拜親》);“久别二室間,圖他五鬥米”(《峨眉東腳臨江聽猿懷二室舊廬》);“五鬥米留人,東溪憶垂釣”(《衙郡守還》)。此詩結尾二句運用了用典、借代的修辭手法,很生動的寫景,同時暗喻詩人爲了微薄的官祿不得不割舍閑适自得的生活的矛盾心理。
創作背景岑參早年喪父,二十歲時,随兄至長安,求仕不成。他便随兄長在的高冠峪中,置業并建起了簡陋的别墅草堂。天寶三年(744年),三十歲的岑參高中一甲第二名,但官運不順,經吏部試後,僅授右内率府兵曹參軍這樣的小官,他非常失望。于是作了這首《初授官題高冠草堂》。
作者簡介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後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爲率府兵曹參軍。後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爲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爲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出自唐代岑参的《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三十始一命,宦情多欲阑。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赏析首联感慨多年未得有做官的机会,到了三十多才好不容易有个官做,感慨这么多年做官的心情已经多半消退了。“三十始一命”,“一命”是官秩最低等,从八品,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工作刻板琐碎。这对隐居耕读十载的岑参来说太失望了。于是感到“宦情多欲阑”,做官的念头消磨殆尽。
但失望归失望,因为家无产业,诗人还是不敢对这来之不易的小小官职有不屑之意。“自怜无旧业,不敢耻微官。”在这里,岑参流露出对其初授官职不那么感兴趣,从官职的卑微来说,本不屑为之;可是为生活所迫,却不敢以此为耻。其无可奈何的心态,跃然纸上。
第三联写景。“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两句中最精炼传神的分别是“吞”、“醉”。前者写出了谷水淹没山间小路、恣肆无拘的情态,后者写出了山花装点药栏、旁若无人怒放的情态,从而表达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留恋。
尾联“只缘五斗米,辜负一渔竿”两句用典。“五斗米”不是指实数,而是一种修辞手法——夸张,即言其少,意思是指“俸禄微薄”。这是用东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
米折腰”的典故。除了这首诗之外,岑参还在多首诗中用了这个典故,如“看君五斗米,不谢万户侯”(《送许拾遗恩归江宁拜亲》);“久别二室间,图他五斗米”(《峨眉东脚临江听猿怀二室旧庐》);“五斗米留人,东溪忆垂钓”(《衙郡守还》)。此诗结尾二句运用了用典、借代的修辞手法,很生动的写景,同时暗喻诗人为了微薄的官禄不得不割舍闲适自得的生活的矛盾心理。
创作背景岑参早年丧父,二十岁时,随兄至长安,求仕不成。他便随兄长在的高冠峪中,置业并建起了简陋的别墅草堂。天宝三年(744年),三十岁的岑参高中一甲第二名,但官运不顺,经吏部试后,仅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这样的小官,他非常失望。于是作了这首《初授官题高冠草堂》。
作者简介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