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9 06:42:22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朝青丝暮成雪

出自宋代蘇轼的《清平樂·秋詞》

清淮濁汴。更在江西岸。紅旆到時黃葉亂。霜入梁王故苑。秋原何處攜壺。停骖訪古踟蹰。雙廟遺風尚在,漆園傲吏應無。譯文及注釋

譯文清澈的淮河與混濁的汴水,遠在錢塘江西岸。您的紅旗抵達時,黃葉遍地,狼藉散亂。白霜也會襲入梁王的故園。您将在秋原的什麽地方手執酒壺?駐馬訪古,徘徊踟蹰。雙廟的遺風至今還在,漆園的傲吏大概已無。

注釋清平樂:詞牌名。唐教坊曲。一名《醉東風》、《憶蘿月》。雙調小令,平仄韻轉換格。秋詞:傅本詞題作“送述古赴南都”可從。南都:今河南商丘市。清淮濁汴:清淮,清澈的淮河水。淮河爲古代四渎之一,源出河南桐柏山,東流入安徽,注入洪澤湖,下遊自淮陰縣與大運河會合。古汴,汴河故道有兩條,這裏是指隋以後汴河故道,由河南的舊鄭州、開封至商邱縣治南,改東南流經安徽的宿縣、靈璧、泗縣入淮河。現在已荒廢,隻有泗縣尚有汴水斷渠。江西:古時泛稱長江以南爲江東或江左,長江以北爲江西或江右。紅旆(pèi):紅旗。此指太守的儀仗。梁王故苑:漢代梁孝王劉武在陳留(今河南開封市東南)修治的宮室園林。攜壺:帶着酒壺。這裏有遊賞的意思。停骖(cān):停住車馬。骖,一車駕三馬或駕車時位于兩旁的馬

馬。踟蹰(chí chú):心中猶疑,要走不走的樣子雙廟:唐代安史之亂時,張巡、許遠堅守雎陽(今河南商丘),最後都壯烈犧牲,後人立二祠,稱爲雙廟。漆園傲吏:指莊周。莊周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道家學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經做過漆園吏,抱有傲視王侯,不爲名利所動的人生态度。

賞析

  該詞中詞人思念好友,揣測一路上友人可能的遭遇所寫下的以想象爲主的懷人詞,但是這種想象并不是憑空亂想,而是基于詞人對朋友的了解,通過這些了解所作的一系列推斷,顯示了詞人對陳述古真摯的友情和對述古其人的真切了解。

  上片以友人的行程爲線索,縱貫着空間地點、節序風物,寫來别有情緻。起筆“清淮濁汴。更在江西岸”二句,決不是簡單地說明淮河和汴河的地理位置,而是似乎在掐指計算友人的行程:你從江南的杭州出發,途中要經過淮河、汴河,那是遠在江北的多麽漫長的一段水程。因爲友人“赴南都”,淮河和汴河都是必經的水道,所以二句乃是對友人大段行程的懸想,而友人的去向,路途的遙遠,以及詞人對他的關切之情,全在不言之中了。三、四句進一層揣想友人到達南都時的節序風物:“紅旆到時黃葉亂,霜入梁王故苑。”意思是說,當你的儀仗到達南都時,該是黃葉飄零的深秋時節了

,附近梁孝王昔日的宮室園林怕是已着寒霜了。陳襄是秋八月中旬從杭州啓程的(見《蘇轼年譜》卷十三),蘇轼估計他到九月中、下旬才能到達。“黃葉亂”三字準确地寫出了深秋季節的特征,“霜入”則應當是秋天最後一個節令“霜降”到來的标志。二句估計友人到達的時間,與對行程的計算聯系在一起,同樣是替對方設想,表達了詞人的深情眷注。老友相别,居者憶念行者時,随着憶念的深入,常會計算對方某時是否到達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更是如此。白居易《同李十一醉憶元九(稹)》詩雲:“忽憶故人天際去,計程今日到梁州。”便是詞人憶念所及、深情所注的一個例子,可與該詞上片合看。

  下片假想友人到南都後遊賞及憑吊活動。換頭兩句寫遊賞,說你在秋天何處的原野上遊賞,停住車馬,探訪古迹,還在那兒徘徊不去。最後兩句寫憑吊古代賢人,說你到雙廟去憑吊正氣凜然的英雄張巡、許遠,或許會發現他們遺留的風範還在人間,而那位傲視王侯的漆園吏想必無影無蹤了。詞人這樣着筆,大概有三層意思:一是顯示了中原大地上的南都豐厚的曆史文化遺存;二是間接地表現了友人的“文采風流”;三是體現了詞人對友人的相知,也可以說,是在更高的層次上達成了友誼的默

契。

創作背景

  該詞應寫于宋神宗熙甯七年甲寅(1074年),當時蘇轼任杭州通判時的同僚與好友陳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詞中預計陳襄到時已“黃葉亂”,有“霜”,該詞大約作于初秋,陳襄即将離杭州時。

作者簡介

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郏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出自宋代苏轼的《清平乐·秋词》

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秋原何处携壶。停骖访古踟蹰。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译文注释

译文清澈的淮河与混浊的汴水,远在钱塘江西岸。您的红旗抵达时,黄叶遍地,狼藉散乱。白霜也会袭入梁王的故园。您将在秋原的什么地方手执酒壶?驻马访古,徘徊踟蹰。双庙的遗风至今还在,漆园的傲吏大概已无。

注释清平乐:词牌名。唐教坊曲。一名《醉东风》、《忆萝月》。双调小令,平仄韵转换格。秋词:傅本词题作“送述古赴南都”可从。南都:今河南商丘市。清淮浊汴:清淮,清澈的淮河水。淮河为古代四渎之一,源出河南桐柏山,东流入安徽,注入洪泽湖,下游自淮阴县与大运河会合。古汴,汴河故道有两条,这里是指隋以后汴河故道,由河南的旧郑州开封至商邱县治南,改东南流经安徽的宿县、灵璧、泗县入淮河。现在已荒废,只有泗县尚有汴水断渠。江西:古时泛称长江以南为江东或江左,长江以北为江西或江右。红旆(pèi):红旗。此指太守的仪仗。梁王故苑:汉代梁孝王刘武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修治的宫室园林。携壶:带着酒壶。这里有游赏的意思。停骖(cān):停住车马。骖,一车驾三马或驾车时位于两旁的马

马。踟蹰(chí chú):心中犹疑,要走不走的样子双庙:唐代安史之乱时,张巡、许远坚守雎阳(今河南商丘),最后都壮烈牺牲,后人立二祠,称为双庙。漆园傲吏:指庄周。庄周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曾经做过漆园吏,抱有傲视王侯,不为名利所动的人生态度。

赏析

  该词中词人思念好友,揣测一路上友人可能的遭遇所写下的以想象为主的怀人词,但是这种想象并不是凭空乱想,而是基于词人对朋友的了解,通过这些了解所作的一系列推断,显示了词人对陈述古真挚的友情和对述古其人的真切了解。

  上片以友人的行程为线索,纵贯着空间地点、节序风物,写来别有情致。起笔“清淮浊汴。更在江西岸”二句,决不是简单地说明淮河和汴河的地理位置,而是似乎在掐指计算友人的行程:你从江南的杭州出发,途中要经过淮河、汴河,那是远在江北的多么漫长的一段水程。因为友人“赴南都”,淮河和汴河都是必经的水道所以二句乃是对友人大段行程的悬想,而友人的去向,路途的遥远,以及词人对他的关切之情,全在不言之中了。三、四句进一层揣想友人到达南都时的节序风物:“红旆到时黄叶乱,霜入梁王故苑。”意思是说,当你的仪仗到达南都时,该是黄叶飘零的深秋时节了

,附近梁孝王昔日的宫室园林怕是已着寒霜了。陈襄是秋八月中旬从杭州启程的(见《苏轼年谱》卷十三),苏轼估计他到九月中、下旬才能到达。“黄叶乱”三字准确地写出了深秋季节的特征,“霜入”则应当是秋天最后一个节令“霜降”到来的标志。二句估计友人到达的时间,与对行程的计算联系在一起,同样是替对方设想,表达了词人的深情眷注。老友相别,居者忆念行者时,随着忆念的深入,常会计算对方某时是否到达目的地或正在中途某地,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更是如此。白居易《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稹)》诗云:“忽忆故人天际去,计程今日到梁州。”便是词人忆念所及、深情所注的一个例子,可与该词上片合看。

  下片假想友人到南都后游赏及凭吊活动。换头两句写游赏,说你在秋天何处的原野上游赏,停住车马,探访古迹,还在那儿徘徊不去。最后两句写凭吊古代贤人,说你到双庙去凭吊正气凛然的英雄张巡、许远,或许会发现他们遗留的风范还在人间,而那位傲视王侯的漆园吏想必无影无踪了。词人这样着笔,大概有三层意思:一是显示了中原大地上的南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存;二是间接地表现了友人的“文采风流”;三是体现了词人对友人的相知也可以说,是在更高的层次上达成了友谊的默

契。

创作背景

  该词应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甲寅(1074年),当时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移守南都(今河南商丘)。词中预计陈襄到时已“黄叶乱”,有“霜”,该词大约作于初秋,陈襄即将离杭州时。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双庙遗风尚在,漆园傲吏应无。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11237.html

上一篇:征嵩岳之妃,启骊山之姥。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