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1 21:50:07
出自宋代鄧剡的《酹江月·驿中言别》
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蜀鳥吳花殘照裏,忍見荒城頹壁。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恨憑誰雪?堂堂劍氣,鬥牛空認奇傑。那信江海餘生,南行萬裏,屬扁舟齊發。正爲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雲滅。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譯文及注釋譯文面對水天相連的長江,我真恨老天不肯幫忙,竟讓元軍打敗了我們。春天來了,杜鵑鳥在哀啼,夕陽斜照着花朵,可是我怎麽忍心去看被元軍摧毀了的南京城呵。想到我們的婦女和珍貴文物被敵人擄掠一空,連我自己也當了俘虜,真不知道靠誰才能報仇。我是多麽的痛悔,可惜了我的那把寶劍,它還以爲我是個豪傑呢。回想不久以前,爲了抗擊元軍,我曾經擺脫敵人嚴密的監視坐了小船,經過海路,到南方舉起抗元的大旗。雖然後來失敗被俘,但我決心要象蔺相如痛斥秦王、諸葛亮吓退司馬懿那樣,英勇頑強地同敵人鬥争到底,保持崇高的民族氣節。這樣想着,我再也難以入睡。周圍是那麽寂靜,隻有秦淮何上的孤月,在默默地陪伴着我啊。
注釋金人:謂魏明帝遷銅人、承露盤等漢時舊物,銅人潸然淚下之事。堂堂劍氣:指靈劍奇氣,上沖鬥牛,得水化龍事。鬥牛:二十八宿之鬥、牛二宿也。鬥音抖
抖,南鬥,非北鬥七星之謂也。二十八宿,亦稱“二十八舍”、“二十八星”。古天象家以黃道帶與赤道帶兩側繞天一周,選二十八星爲觀測所用标志,即“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均分爲四組,每組七宿,東西南北四方及蒼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獸配之,謂“四象”。二十八宿自北鬥鬥柄所指之角宿始,自西向東分列如下,東方蒼龍者,角、亢、氏、房、心、尾、箕也;北方玄武者,鬥、牛、女、虛、危、室、壁也;西方白虎者,奎、婁、胃、昴、畢、觜、參也;南方朱雀者,井、鬼、柳、星、張、翼、轸也。玄武,龜蛇也。睨柱吞嬴:謂戰國蔺相如使秦完璧歸趙故事。回旗走懿:謂諸葛亮遺計吓退司馬懿事。
鑒賞(文天祥創作說)
這首詞在藝術表現上,爲了把複雜的思想感情濃縮在精煉的語言之中,文天祥較多地借用了典故和前人詩歌的意境。
開頭三句回憶抗元鬥争的失敗。這裏借用了三國周瑜在赤壁之戰中火燒曹操船隊的典故。據說那次正好碰上東南風,仿佛老天有意幫助周瑜成功一般。可是南宋軍隊憑借長江天險卻未能抵擋住元軍,又仿佛老天不肯幫忙似的。“水天空闊”寫長江水面寬闊,本來正是阻擋敵人的有利條件。“不借”,不肯幫助。“英物”,英雄人物,這裏指抗元将士。
“蜀鳥
吳花殘照裏”到“此恨憑誰雪”,寫這次途經金陵時所見。“蜀鳥”指子規,也就是杜鵑鳥,相傳它是蜀國望帝死後變化成的,啼聲凄厲。“吳花”指吳地的花草,三國時金陵是吳的國都。“殘照”指夕陽的照射。“銅雀春情”是化用唐人杜牧的兩句詩:“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意思是赤壁之戰要不是東南風幫了周瑜的忙,那麽曹操的軍隊早就打過了長江,把喬家兩姊妹(孫策及周瑜的妻子)擄去關在曹操造的有名的銅雀台裏了。杜牧的詩隻是一種假設。但南宋滅亡時宮中嫔妃确實遭到元軍擄掠,所以文天祥用“銅雀春情”來指這件史實。“金人秋淚”,漢武帝曾在長安的宮中用銅鑄造了一個重千斤的仙人,也叫金人,漢亡以後魏明帝曾派人到長安去搬取這個銅人,據說銅人不願離開故土,竟流下眼淚來。這裏借指南宋滅亡後珍貴文物被元軍劫掠一空。總之,文天祥這次經過金陵,滿眼都是金人破壞後的殘破景象,使他心中充滿了仇恨。但他又痛苦地想到:自己已經被俘,很難再重整旗鼓,仇恨和恥辱無法被洗刷。
“堂堂劍氣”兩句是懊恨自己的失敗。古人傳說好的寶劍,有精氣上通于天。“鬥牛”指北鬥星和牽牛星。“空認奇傑”,白白地認我爲英雄。這兩句是說自己所佩的寶劍倒是把好劍,劍
氣上沖鬥牛,可惜自己已經落入敵手,辜負了這口把自己當作英傑的好劍。
詞的下片回顧抗元鬥争的艱苦經曆并向友人表示誓不屈服的決心。
“那信江海餘生”以下三句,是記一二七六年他從鎮江擺脫元兵監視,經海路南逃的事。“江海餘生,南行萬裏”,是說他那次先逃到通州(今江蘇南通市),然後乘小船(扁舟)出海繼續南行。“餘生”等于說幸存的生命。“鷗盟”原指與海鷗交朋友,這裏借指抗元戰友。“醉眼”原指喝醉酒看東西,“留醉眼”是深情地看的意思。“濤生雲滅”指戰局的風雲變幻。這兩句說明他之所以南行萬裏是爲了尋找戰友共舉抗元大業。“睨柱吞嬴”以下三句用了兩個典故。“睨柱吞嬴”用蔺相如的故事。戰國時代,秦王提出用十五個城池換取趙國的美玉和氏璧,蔺相如奉趙王之命送璧到秦國,看到秦王沒有用十五城來換璧的誠意,就拿着和氏璧怒發沖冠地倚柱而立,警告秦王說:如要奪璧,甯可将璧在柱子上擊碎!秦王不敢強奪。“睨柱”就是眼睛斜盯住柱子看的意思。“吞嬴”是說蔺相如怒氣沖天象要吞掉秦王似的。“回旗走懿”,是用三國有關諸葛亮的故事。諸葛亮死于軍中,司馬懿領軍來追,蜀軍突然回師(回旗),竟把司馬懿吓退。文天祥用這兩個典故表示自己大義凜
然,不畏強敵,就是死了也決不放過敵人。“千古沖冠發”,是講千百年前,蔺相如怒發沖冠警告秦王的事。
最後兩句回到現實,意思是說上面講的那一切都已成爲過去,眼前他被拘留在金陵的驿館,隻有秦淮河上的孤月伴着他這個無法入眠的人。秦淮河,是流經金陵的一條河。這兩句表明,現實雖然是如此殘酷,但頑強的鬥争的精神卻仍使作者激動不已。
(鄧剡創作說)
亡國之痛是此詞上片的主旋律,“水天空闊,恨東風不惜世間英物”,感歎金陵的水闊天空。“世間英物”,指的是文天祥。面對長江,不禁令人心思神往:長江險阻,能拒曹兵,爲何不能拒元兵。英雄沒有天的幫助,隻能遭人憐惜。“東風”如此不公平,可恨之極。這兩句,淩空而來,磅礴的氣勢之中,蘊含着無限悲痛。随即引出許多感歎。“蜀鳥吳花殘照裏,忍見荒城頹壁”,寫金陵城中殘垣斷壁的慘象。“蜀鳥”,指産于四川的杜鵑鳥,相傳爲蜀亡國之君杜宇的靈魂托身。在殘陽夕照中聽到這種鳥的叫聲,令人頓覺特别感到凄切。“吳花”,即曾生長在吳國宮中的花,現在在殘陽中開放,有過亡國之苦,好像也蒙上了一層慘淡的色彩。凄慘的景象,使人不忍目睹;蜀鳥的叫聲,更叫人耳不忍聞。
“銅雀春情,金人秋淚,此
恨憑誰雪?”,杜牧曾寫有“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的詩句,這本是一個大膽的曆史的假設,現在居然成了現實。借曆史故事,描寫江山易主的悲哀。三年前元軍已把謝、全二太後擄去。“金人秋淚”典出自魏明帝時,曾派人到長安把漢朝建章宮前的銅人搬至洛陽,傳說銅人在被拆卸時流下了眼淚。但宋朝亡國,國亡數被遷移,此恨難消。“堂堂劍氣,鬥牛空認奇傑”,寶劍是力量的象征,奇傑是膽略的化身,所向披靡。可如今,卻空有精氣上沖鬥牛的寶劍和文天祥這樣的人物。對文天祥的失敗,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詞的上片情景交融。金陵風物是曆代詞人詠歎頗多的。但此詞把其作爲感情的附着物融入感情之中,别有一番風韻。蜀鳥、吳花、殘垣斷壁,是一種慘象,但表現了作者複雜的情感。
下片主要寫情,表達對文天祥的傾慕、期望和惜别之情。“那信江海餘生,南行萬裏,屬扁舟齊發。”頌揚文天祥與元人作鬥争的膽略與勇氣。幾年前文天祥被元軍扣留,乘機逃脫,繞道海上,曆盡千辛萬苦回到南方。正爲“鷗盟留醉眼,細看濤生雲滅”。
鄧剡前面跳海未死,這次又病而求醫,爲的是“留醉眼”,等文天祥東山再起,再起複宋大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沖冠發”,“睨柱吞
嬴”,趙國丞相蔺相如身立秦庭,持璧睨柱,氣吞秦王的那種氣魄:“回旗走懿”指的是蜀國丞相諸葛亮死了以後還能把司馬懿吓退的那種威嚴。用典故寫出對文天祥的期望之情。這自然是贊許,也是期望。“伴人無寐,秦淮應是孤月。”最後再轉到惜别上來,孤月意喻好友的分離、各人将形單影隻了。作者雖然因病不能随之北上,但将在一個又一個的不眠之夜中爲友人祈盼。這句話雖然普遍,但朋友之情,家國之悲深蘊其中。
這詞在藝術上的特色除了寫情寫景較爲融洽之外,還用典頗多。借曆史人物,抒發自己胸臆。各種曆史人物都已出現,較好地完成了形象塑造。這阕詞用東坡居士詞原韻,難度極大,但仍寫得氣沖鬥牛,感人肺腑,是因爲這其中蘊含着真情。
創作背景鄧剡和文天祥是同鄉好友。1278年,文天祥抗元兵敗,被俘爲虜。次年鄧剡拘押在一地,又一同被押解北上元都。到金陵時,鄧剡因病留下,文天祥繼續北上。臨别之際,感觸良多。鄧剡作詞贈天祥,爲好友壯行。詞中融彙亡國之痛和别友之情,将曆史的一瞬,定格在這樣一種鏡頭。
作者簡介鄧剡(1232-1303),字光薦,又字中甫,號中齋。廬陵人(今江西省吉安縣永陽鎮鄧家村)。南宋末年愛國詩人、詞作家,第一個爲文天祥作傳的人。他與文天祥、劉
辰翁是白鹭洲書院的同學。
出自宋代邓剡的《酹江月·驿中言别》
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恨凭谁雪?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译文及注释译文面对水天相连的长江,我真恨老天不肯帮忙,竟让元军打败了我们。春天来了,杜鹃鸟在哀啼,夕阳斜照着花朵,可是我怎么忍心去看被元军摧毁了的南京城呵。想到我们的妇女和珍贵文物被敌人掳掠一空,连我自己也当了俘虏,真不知道靠谁才能报仇。我是多么的痛悔,可惜了我的那把宝剑,它还以为我是个豪杰呢。回想不久以前,为了抗击元军,我曾经摆脱敌人严密的监视坐了小船,经过海路,到南方举起抗元的大旗。虽然后来失败被俘,但我决心要象蔺相如痛斥秦王、诸葛亮吓退司马懿那样,英勇顽强地同敌人斗争到底,保持崇高的民族气节。这样想着,我再也难以入睡。周围是那么寂静,只有秦淮何上的孤月,在默默地陪伴着我啊。
注释金人:谓魏明帝迁铜人、承露盘等汉时旧物,铜人潸然泪下之事。堂堂剑气:指灵剑奇气,上冲斗牛,得水化龙事。斗牛:二十八宿之斗、牛二宿也。斗音抖
抖,南斗,非北斗七星之谓也。二十八宿,亦称“二十八舍”、“二十八星”。古天象家以黄道带与赤道带两侧绕天一周,选二十八星为观测所用标志,即“二十八宿”。二十八宿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东西南北四方及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四兽配之,谓“四象”。二十八宿自北斗斗柄所指之角宿始,自西向东分列如下,东方苍龙者,角、亢、氏、房、心、尾、箕也;北方玄武者,斗、牛、女、虚、危、室、壁也;西方白虎者,奎、娄、胃、昴、毕、觜、参也;南方朱雀者,井、鬼、柳、星、张、翼、轸也。玄武,龟蛇也。睨柱吞嬴:谓战国蔺相如使秦完璧归赵故事。回旗走懿:谓诸葛亮遗计吓退司马懿事。
鉴赏(文天祥创作说)
这首词在艺术表现上,为了把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精炼的语言之中,文天祥较多地借用了典故和前人诗歌的意境。
开头三句回忆抗元斗争的失败。这里借用了三国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火烧曹操船队的典故。据说那次正好碰上东南风,仿佛老天有意帮助周瑜成功一般。可是南宋军队凭借长江天险却未能抵挡住元军,又仿佛老天不肯帮忙似的。“水天空阔”写长江水面宽阔,本来正是阻挡敌人的有利条件。“不借”,不肯帮助。“英物”,英雄人物,这里指抗元将士。
“蜀鸟
吴花残照里”到“此恨凭谁雪”,写这次途经金陵时所见。“蜀鸟”指子规,也就是杜鹃鸟,相传它是蜀国望帝死后变化成的,啼声凄厉。“吴花”指吴地的花草,三国时金陵是吴的国都。“残照”指夕阳的照射。“铜雀春情”是化用唐人杜牧的两句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思是赤壁之战要不是东南风帮了周瑜的忙,那么曹操的军队早就打过了长江,把乔家两姊妹(孙策及周瑜的妻子)掳去关在曹操造的有名的铜雀台里了。杜牧的诗只是一种假设。但南宋灭亡时宫中嫔妃确实遭到元军掳掠,所以文天祥用“铜雀春情”来指这件史实。“金人秋泪”,汉武帝曾在长安的宫中用铜铸造了一个重千斤的仙人,也叫金人,汉亡以后魏明帝曾派人到长安去搬取这个铜人,据说铜人不愿离开故土,竟流下眼泪来。这里借指南宋灭亡后珍贵文物被元军劫掠一空。总之,文天祥这次经过金陵,满眼都是金人破坏后的残破景象,使他心中充满了仇恨。但他又痛苦地想到:自己已经被俘,很难再重整旗鼓,仇恨和耻辱无法被洗刷。
“堂堂剑气”两句是懊恨自己的失败。古人传说好的宝剑,有精气上通于天。“斗牛”指北斗星和牵牛星。“空认奇杰”,白白地认我为英雄。这两句是说自己所佩的宝剑倒是把好剑,剑
气上冲斗牛,可惜自己已经落入敌手,辜负了这口把自己当作英杰的好剑。
词的下片回顾抗元斗争的艰苦经历并向友人表示誓不屈服的决心。
“那信江海余生”以下三句,是记一二七六年他从镇江摆脱元兵监视,经海路南逃的事。“江海余生,南行万里”,是说他那次先逃到通州(今江苏南通市),然后乘小船(扁舟)出海继续南行。“余生”等于说幸存的生命。“鸥盟”原指与海鸥交朋友,这里借指抗元战友。“醉眼”原指喝醉酒看东西,“留醉眼”是深情地看的意思。“涛生云灭”指战局的风云变幻。这两句说明他之所以南行万里是为了寻找战友共举抗元大业。“睨柱吞嬴”以下三句用了两个典故。“睨柱吞嬴”用蔺相如的故事。战国时代,秦王提出用十五个城池换取赵国的美玉和氏璧,蔺相如奉赵王之命送璧到秦国,看到秦王没有用十五城来换璧的诚意,就拿着和氏璧怒发冲冠地倚柱而立,警告秦王说:如要夺璧,宁可将璧在柱子上击碎!秦王不敢强夺。“睨柱”就是眼睛斜盯住柱子看的意思。“吞嬴”是说蔺相如怒气冲天象要吞掉秦王似的。“回旗走懿”,是用三国有关诸葛亮的故事。诸葛亮死于军中,司马懿领军来追,蜀军突然回师(回旗),竟把司马懿吓退。文天祥用这两个典故表示自己大义凛
然,不畏强敌,就是死了也决不放过敌人。“千古冲冠发”,是讲千百年前,蔺相如怒发冲冠警告秦王的事。
最后两句回到现实,意思是说上面讲的那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眼前他被拘留在金陵的驿馆,只有秦淮河上的孤月伴着他这个无法入眠的人。秦淮河,是流经金陵的一条河。这两句表明,现实虽然是如此残酷,但顽强的斗争的精神却仍使作者激动不已。
(邓剡创作说)
亡国之痛是此词上片的主旋律,“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感叹金陵的水阔天空。“世间英物”,指的是文天祥。面对长江,不禁令人心思神往:长江险阻,能拒曹兵,为何不能拒元兵。英雄没有天的帮助,只能遭人怜惜。“东风”如此不公平,可恨之极。这两句,凌空而来,磅礴的气势之中,蕴含着无限悲痛。随即引出许多感叹。“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城颓壁”,写金陵城中残垣断壁的惨象。“蜀鸟”,指产于四川的杜鹃鸟,相传为蜀亡国之君杜宇的灵魂托身。在残阳夕照中听到这种鸟的叫声,令人顿觉特别感到凄切。“吴花”,即曾生长在吴国宫中的花,现在在残阳中开放,有过亡国之苦,好像也蒙上了一层惨淡的色彩。凄惨的景象,使人不忍目睹;蜀鸟的叫声,更叫人耳不忍闻。
“铜雀春情,金人秋泪,此
恨凭谁雪?”,杜牧曾写有“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诗句,这本是一个大胆的历史的假设,现在居然成了现实。借历史故事,描写江山易主的悲哀。三年前元军已把谢、全二太后掳去。“金人秋泪”典出自魏明帝时,曾派人到长安把汉朝建章宫前的铜人搬至洛阳,传说铜人在被拆卸时流下了眼泪。但宋朝亡国,国亡数被迁移,此恨难消。“堂堂剑气,斗牛空认奇杰”,宝剑是力量的象征,奇杰是胆略的化身,所向披靡。可如今,却空有精气上冲斗牛的宝剑和文天祥这样的人物。对文天祥的失败,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词的上片情景交融。金陵风物是历代词人咏叹颇多的。但此词把其作为感情的附着物融入感情之中,别有一番风韵。蜀鸟、吴花、残垣断壁,是一种惨象,但表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
下片主要写情,表达对文天祥的倾慕、期望和惜别之情。“那信江海余生,南行万里,属扁舟齐发。”颂扬文天祥与元人作斗争的胆略与勇气。几年前文天祥被元军扣留,乘机逃脱,绕道海上,历尽千辛万苦回到南方。正为“鸥盟留醉眼,细看涛生云灭”。
邓剡前面跳海未死,这次又病而求医,为的是“留醉眼”,等文天祥东山再起,再起复宋大业。“睨柱吞嬴,回旗走懿,千古冲冠发”,“睨柱吞
嬴”,赵国丞相蔺相如身立秦庭,持璧睨柱,气吞秦王的那种气魄:“回旗走懿”指的是蜀国丞相诸葛亮死了以后还能把司马懿吓退的那种威严。用典故写出对文天祥的期望之情。这自然是赞许,也是期望。“伴人无寐,秦淮应是孤月。”最后再转到惜别上来,孤月意喻好友的分离、各人将形单影只了。作者虽然因病不能随之北上,但将在一个又一个的不眠之夜中为友人祈盼。这句话虽然普遍,但朋友之情,家国之悲深蕴其中。
这词在艺术上的特色除了写情写景较为融洽之外,还用典颇多。借历史人物,抒发自己胸臆。各种历史人物都已出现,较好地完成了形象塑造。这阕词用东坡居士词原韵,难度极大,但仍写得气冲斗牛,感人肺腑,是因为这其中蕴含着真情。
创作背景邓剡和文天祥是同乡好友。1278年,文天祥抗元兵败,被俘为虏。次年邓剡拘押在一地,又一同被押解北上元都。到金陵时,邓剡因病留下,文天祥继续北上。临别之际,感触良多。邓剡作词赠天祥,为好友壮行。词中融汇亡国之痛和别友之情,将历史的一瞬,定格在这样一种镜头。
作者简介邓剡(1232-1303),字光荐,又字中甫,号中斋。庐陵人(今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邓家村)。南宋末年爱国诗人、词作家,第一个为文天祥作传的人。他与文天祥、刘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