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0 19:22:10
出自宋代黃裳的《減字木蘭花·競渡》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歡聲震地,驚退萬人争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标第一歸。譯文及注釋譯文競渡的龍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紅旗,從柳陰深處的水洲出擊。鼓聲像春天的雷電,沖破煙霧,劈開波濤,直奔遠處奪标目的地。圍觀人群的歡呼聲震天動地,有驚退萬人争戰的豪氣。在金碧輝煌的小閣樓西,奪得錦标的龍舟獲得第一名回來了。
注釋減字木蘭花:詞牌名,簡稱《減蘭》。《張子野詞》入“林鍾商”,《樂章集》入“仙呂調”。雙調四十四字,即就《木蘭花》的前後片第一、三句減三字,改爲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轉兩平韻。競渡(dù):劃船比賽。每年端午節(農曆五月初五)爲表達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尊敬和懷念,在民間形成的一種傳統風俗。紅旗高舉:高高舉起紅旗。渚(zhǔ):水中間的小洲。春雷:形容鼓聲像春雷一樣響個不停。遠遠回:形容龍舟的速度之快。驚退萬人争戰氣:龍舟競争之激烈氣勢,就像打仗一樣,把觀衆都驚呆了。金碧樓西:領獎處裝飾得金碧輝煌。銜(xián)得:奪得。錦标:古時的錦标,也就是一面彩緞的獎旗,一般都懸挂在終點岸邊的一根竹竿上,從龍舟上就可以摘取到。
賞析上阕首句“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以“高舉”、“飛出”兩個動态的詞語,寫出龍舟賽開場的景象,開篇就将緊張激烈的比賽氣氛渲染出來。“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這一句,寫各條龍舟上的人擂鼓歡呼,聲抵雲霄,如同轟響的“春雷”,震人心魄。這些鼓聲使劃船人士氣高漲,他們将小舟劃得飛快,使它“直破煙波”,像離弦的箭一般前進。“遠遠回”是指龍舟到達遠處再折回來。上阕兩句,猶如一個緊追龍舟的特寫鏡頭,将龍舟從出發到加速,再到折回的過程詳細地記錄下來,其問數艘船争渡的激烈氣氛,以及船上人高漲的氣勢,無不清晰呈現。
下阕轉而寫周圍的人群:“歡聲震地,驚退萬人争戰氣。”“震”字準确重現了萬人雷動的場景,可見此時已有龍舟勝利抵達終點,因此圍觀的人群爆發出了震天動地的歡呼。“驚退”的主語并非圍觀者,而是參加比賽的人,他們争相競渡的豪氣,能“驚退”萬人,以豪語寫豪情,相得益彰。“金碧樓西,銜得錦标第一歸。‘銜”字的運用,将龍舟奪勝的姿态寫活了。“金碧樓”與前面的“紅旗”、“楊柳”、“煙波”一起,在視覺上豐富了整個場面。“第一歸”呼應了“競渡”的主題,對首句的“飛出深深楊柳渚”進行了完美的收結。
此詞采取白描手法,
注意通過色彩、聲音來刻畫竟渡奪标的熱烈緊張氣氛。同時,詞還反映了人們熱烈緊張的精神狀态。龍舟飛駛,鼓擊春雷,這是寫參與競渡者的緊張行動和英雄氣概。歡聲震地,是寫群衆的熱烈情緒。銜标而歸,是寫勝利健兒充滿喜悅的形象與心情。如此一來真實地再現了當日龍舟競渡、觀者如雲的情景。
創作背景北宋詞人黃裳在端午時節看到了劃船健兒競渡奪标熱烈的場面,觸發了詞人的詩興,于是寫下這首詞來贊揚了劃船健兒們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
作者簡介黃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豐五年(1082)進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卒贈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詞》。黃裳是北宋著名文學家和詞人,其詞語言明豔,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詞》,詞作以《減字木蘭花》最爲著名,流傳甚廣。
译文竞渡的龙舟高高地挂起一面面红旗,从柳阴深处的水洲出击。鼓声像春天的雷电,冲破烟雾,劈开波涛,直奔远处夺标目的地。围观人群的欢呼声震天动地,有惊退万人争战的豪气。在金碧辉煌的小阁楼西,夺得锦标的龙舟获得第一名回来了。
注释减字木兰花:词牌名,简称《减兰》。《张子野词》入“林钟商”,《乐章集》入“仙吕调”。双调四十四字,即就《木兰花》的前后片第一、三句减三字,改为平仄韵互换格,每片两仄韵转两平韵。竞渡(dù):划船比赛。每年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为表达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尊敬和怀念,在民间形成的一种传统风俗。红旗高举:高高举起红旗。渚(zhǔ):水中间的小洲。春雷:形容鼓声像春雷一样响个不停。远远回:形容龙舟的速度之快。惊退万人争战气:龙舟竞争之激烈气势,就像打仗一样,把观众都惊呆了。金碧楼西:领奖处装饰得金碧辉煌。衔(xián)得:夺得。锦标:古时的锦标,也就是一面彩缎的奖旗,一般都悬挂在终点岸边的一根竹竿上,从龙舟上就可以摘取到。
赏析上阕首句“
“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以“高举”、“飞出”两个动态的词语,写出龙舟赛开场的景象,开篇就将紧张激烈的比赛气氛渲染出来。“鼓击春雷,直破烟波远远回”这一句,写各条龙舟上的人擂鼓欢呼,声抵云霄,如同轰响的“春雷”,震人心魄。这些鼓声使划船人士气高涨,他们将小舟划得飞快,使它“直破烟波”,像离弦的箭一般前进。“远远回”是指龙舟到达远处再折回来。上阕两句,犹如一个紧追龙舟的特写镜头,将龙舟从出发到加速,再到折回的过程详细地记录下来,其问数艘船争渡的激烈气氛,以及船上人高涨的气势,无不清晰呈现。
下阕转而写周围的人群:“欢声震地,惊退万人争战气。”“震”字准确重现了万人雷动的场景,可见此时已有龙舟胜利抵达终点,因此围观的人群爆发出了震天动地的欢呼。“惊退”的主语并非围观者,而是参加比赛的人,他们争相竞渡的豪气,能“惊退”万人,以豪语写豪情,相得益彰。“金碧楼西,衔得锦标第一归。‘衔”字的运用,将龙舟夺胜的姿态写活了。“金碧楼”与前面的“红旗”、“杨柳”、“烟波”一起,在视觉上丰富了整个场面。“第一归”呼应了“竞渡”的主题,对首句的“飞出深深杨柳渚”进行了完美的收结。
此词采取白描手法,
注意通过色彩、声音来刻画竟渡夺标的热烈紧张气氛。同时,词还反映了人们热烈紧张的精神状态。龙舟飞驶,鼓击春雷,这是写参与竞渡者的紧张行动和英雄气概。欢声震地,是写群众的热烈情绪。衔标而归,是写胜利健儿充满喜悦的形象与心情。如此一来真实地再现了当日龙舟竞渡、观者如云的情景。
创作背景北宋词人黄裳在端午时节看到了划船健儿竞渡夺标热烈的场面,触发了词人的诗兴,于是写下这首词来赞扬了划船健儿们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
作者简介黄裳(1044-1130),字勉仲,延平(今福建南平)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第一,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卒赠少傅。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黄裳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和词人,其词语言明艳,如春水碧玉,令人心醉,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词作以《减字木兰花》最为著名,流传甚广。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