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1 07:04:09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花千骨

出自宋代範成大的《雪中聞牆外鬻魚菜者求售之聲甚苦有感》

攜籮驅出敢偷閑,雪胫冰須慣忍寒。豈是不能扃戶坐,忍寒猶可忍饑難。啼號升鬥抵千金,凍雀饑鴉共一音。勞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塊果何心。賞析

  這組詩描述了這樣的情景:皚皚雪中,寒風凜冽,行人稀少,隻見一位衣服褴褛的賣菜老人,伛偻着身子,挑着籮筐,踏着冰雪,走門串戶,嘶啞的叫賣聲,顫顫悠悠,回蕩在大街小巷。這是一幅“雪中叫賣圖”。

  “攜籮驅出敢偷閑”,首句發問,一“敢”字道出賣菜老翁的無可奈何。二句對不敢偷閑的原因未作回答,而直寫“雪胫冰須慣忍寒”。雪胫,指被埋于雪中的小腿;冰須,結着冰的胡須。前者極寫雪之深,後者極寫天之寒。而一“慣”字把賣菜老翁飽經風霜的形象刻畫得淋漓盡緻。無論雪再大,天再寒,賣菜老翁總是要挑着籮筐,走街穿巷,日複一日,年複一年,飽嘗了生活的艱辛。賣菜老翁天生并不是這樣一副苦命,當然他也想坐在溫暖的屋裏和親友圍爐暢叙。三句再問,四句不作正面回答,而用“忍寒”、“忍饑”作比較,一個“猶可”,一個“難”,個中原委,無需多說,讀者自可品味。對于一般人來說,忍寒、忍饑都是難事。但對于賣菜老翁來說,寒冷已經算不了什麽,可饑餓實在

在難熬。可見他過的是怎樣一種饑寒交迫的生活!

  賣菜老翁的叫賣聲多麽凄厲,簡直和受凍的雀兒、挨餓的烏鴉的叫聲沒有什麽兩樣,叫聲之苦,讓人不堪去聽。苦苦地叫賣,爲的是多賣出一些魚菜。一升一鬥的糧食在他看來,就和一千金那麽難得,也許凍餓了一天的妻子兒女在盼着他換些糧食回家開鍋呢。對于關心民生疾苦的範成大來說,聽到這凄苦的叫賣聲,是不會無動于衷的。因此,詩人感慨萬分,憤憤問天:“悠悠大塊果何心?”大塊,指大自然。《莊子。大宗師》:“夫大塊載我以形,勞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意思是說,大自然負載着我的形體,它用生命使我勞苦,用老年使我閑适安佚,用死使我安息。這裏僅用此意,是說,生活竟然使人勞苦到如此地步,悠悠蒼天啊,你到底安着什麽心呢?這裏是同情,是憐憫,更是控訴。一個封建士大夫文人能夠爲掙紮在死亡線上的貧窮人民鳴不平,實在難能可貴。

  範成大29歲中進士,曆任徽州司戶參軍、吏部員外郎等職,官至參知政事。官位不淺,但他關心社會現實,同情人民苦難,留下相當多詩篇。如六十首《四時田園雜興》、《詠河市歌者》以及這兩首絕句,反映了封建社會下層人民的苦難生活,表達了詩人深切的同情心,和唐代白居易著名的

《賣炭翁》頗相同。

作者簡介

範成大(1126-1193),字緻能,號稱石湖居士。漢族,平江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南宋詩人。谥文穆。從江西派入手,後學習中、晚唐詩,繼承了白居易、王建、張籍等詩人新樂府的現實主義精神,終于自成一家。風格平易淺顯、清新妩媚。詩題材廣泛,以反映農村社會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與楊萬裏、陸遊、尤袤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出自宋代范成大的《雪中闻墙外鬻鱼菜者求售之声甚苦有感》

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岂是不能扃户坐,忍寒犹可忍饥难。啼号升斗抵千金,冻雀饥鸦共一音。劳汝以生令至此,悠悠大块果何心。赏析

  这组诗描述了这样的情景:皑皑雪中,寒风凛冽,行人稀少,只见一位衣服褴褛的卖菜老人,伛偻着身子,挑着箩筐,踏着冰雪,走门串户,嘶哑的叫卖声,颤颤悠悠,回荡在大街小巷。这是一幅“雪中叫卖图”。

  “携箩驱出敢偷闲”,首句发问,一“敢”字道出卖菜老翁的无可奈何。二句对不敢偷闲的原因未作回答,而直写“雪胫冰须惯忍寒”。雪胫,指被埋于雪中的小腿;冰须,结着冰的胡须。前者极写雪之深,后者极写天之寒。而一“惯”字把卖菜老翁饱经风霜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无论雪再大,天再寒,卖菜老翁总是要挑着箩筐,走街穿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卖菜老翁天生并不是这样一副苦命,当然他也坐在温暖的屋里和亲友围炉畅叙。三句再问,四句不作正面回答,而用“忍寒”、“忍饥”作比较,一个“犹可”,一个“难”,个中原委,无需多说,读者自可品味。对于一般人来说,忍寒、忍饥都是难事。但对于卖菜老翁来说,寒冷已经算不了什么,可饥饿实在

在难熬。可见他过的是怎样一种饥寒交迫的生活

  卖菜老翁的叫卖声多么凄厉,简直和受冻的雀儿、挨饿的乌鸦的叫声没有什么两样,叫声之苦,让人不堪去听。苦苦地叫卖,为的是多卖出一些鱼菜。一升一斗的粮食在他看来,就和一千金那么难得,也许冻饿了一天的妻子儿女在盼着他换些粮食回家开锅呢。对于关心民生疾苦的范成大来说,听到这凄苦的叫卖声,是不会无动于衷的。因此,诗人感慨万分,愤愤问天:“悠悠大块果何心?”大块,指大自然。《庄子。大宗师》:“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意思是说,大自然负载着我的形体,它用生命使我劳苦,用老年使我闲适安佚,用死使我安息。这里仅用此意,是说,生活竟然使人劳苦到如此地步,悠悠苍天啊,你到底安着什么心呢?这里是同情,是怜悯,更是控诉。一个封建士大夫文人能够为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贫穷人民鸣不平,实在难能可贵。

  范成大29岁中进士,历任徽州司户参军、吏部员外郎等职,官至参知政事。官位不浅,但他关心社会现实,同情人民苦难,留下相当多诗篇。如六十首《四时田园杂兴》、《咏河市歌者》以及这两首绝句,反映了封建社会下层人民的苦难生活,表达了诗人深切的同情心,和唐代白居易著名的

《卖炭翁》颇相同。

作者简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携箩驱出敢偷闲,雪胫冰须惯忍寒。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90469.html

上一篇: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