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26 14:34:52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你的酒窝很美

出自宋代張孝祥的《水調歌頭·金山觀月》

江山自雄麗,風露與高寒。寄聲月姊,借我玉鑒此中看。幽壑魚龍悲嘯,倒影星辰搖動,海氣夜漫漫。湧起白銀阙,危駐紫金山。 表獨立,飛霞佩,切雲冠。漱冰濯雪,眇視萬裏一毫端。回首三山何處,聞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還。揮手從此去,翳鳳更骖鸾。賞析一

  金山在江蘇鎮江。宋時原本矗立在長江之中,後經泥沙沖合,遂與南岸毗連。山上之金山寺爲著名古刹。作者在乾道三年(1167)三月中旬,舟過金山,登臨山寺,夜觀月色,江水平靜,月色皎潔,如同白晝,此情此景,詩人心中生起無限的遐想和情思,于是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詞篇。

  詞的上阕描寫雄麗的長江夜景。“江山自雄麗”二句,既寫出江山雄偉、壯闊的氣勢,又點明夜間登臨時的風露與春寒的感覺。“寄聲月姊”二句,運筆不凡。“玉鑒”,指玉鏡。詞人置身于雄麗金山之中,馳騁着奇幻的想象:他對月傾吐心聲;欲借用她那珍貴的玉鏡來了望這美妙的景色。“幽壑魚龍”三句,承上意而具體描繪登山寺所見的各種景象。也許是借助着寶鏡的神威吧,詞人的視角不僅能看到天上的無數星辰倒影在浩渺的江面上,随着微波搖動,山下的煙霧,一片迷漫,而且還能窺視躲藏在深水溝壑裏的魚龍在張口悲嘯。

。晉書其意。“湧起”二句,由大江轉寫山景。“白銀阙”借指金山寺。《史記·封禅書》說海山三神山“黃金銀爲宮阙”,《藝文類聚》卷六十二引作“黃金白銀爲阙”。蘇轼遊廬山作《開先漱玉亭》詩雲:“我來不忍去,月出飛橋東。蕩蕩白銀阙,沉沉水精宮。”寫金山上開先禅院等建築物在月下的奇妙景象有如仙山上的銀阙晶宮,可以參讀。“危駐”猶高駐,紫金山指金山。山在江中,寺在山上,亦如水中湧起。

  下阕接前結山上意指,寫詞人在山頭觀月的遐想,由自然景象的描寫轉而抒發富有浪漫氣息的感情。“表獨立”三句,既是作者對自己的一幅素描畫像,又是詞人心胸的袒露。“表獨立”化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獨立兮山之上”句意,表現出詞人屹然獨立在金山之巅的潇灑出塵的神态。“飛霞佩”,韓愈《調張籍》:“乞君飛霞佩,與我高颉颃。”這是在服飾上來描繪。

  “切雲”,古代一種高冠的名稱。《楚辭·涉江》:“冠切雲之崔嵬。”“漱冰濯雪”二句,承上進一層抒寫自然外景沁入詞人内心的感受。作者完全沉浸在如冰雪一樣的月光裏。感到整個世界是那麽廣闊潔淨,又是那麽深高幽遠,似乎在萬裏之外的細微景物也能看得清楚。

  “回首三山何處”三句,由上面不同凡俗的氣象

轉而,引出古代傳說中的三神山,即蓬萊、方丈、瀛洲。但這裏不是李清照《漁家傲》詞中“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意象,而是把内心濃郁的感情移進虛拟的物象中,轉化成心靈的情緻創造出另一種美妙的藝術境界。詞人說:聽說神山上的群仙,一個個都在向我打招呼滿面笑容地邀我去邀遊那缥缈虛幻的世界。

  最後二句分别化用李白《送友人》“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和韓愈《送桂州嚴大夫》“遠勝登仙去,飛鸾不暇骖”的詩意。借寫由不暇骖轉化爲骖鸾騰飛,登仙而去了。“翳鳳”,以鳳羽作華蓋。“骖鸾”,用鸾鳥來駕車。詞中結尾的虛拟與首起的實景,首尾照應,構成一個虛實相合、情景交融的整體。

  陳應行在《于湖先生雅詞序》中說:張孝祥“所作長短句凡數百篇,讀之泠然灑然,真非煙火食人辭語。予雖不及識荊,然其潇灑出塵之姿,自然如神之筆,邁往淩雲之氣,猶可以想見也。”所謂“非煙火食人辭語”,大體都指這一類詞作。但是這首詞的藝術構思,獨具一格。詞人面對如此雄麗的江山、潔白的月色,心物感應由外在的直覺,漸漸地發展到内心的感受,相互滲透,從而創造出一種更爲浪漫的飄然欲仙的藝術境界,顯示出作者的奇特才氣和曠達的心胸。

賞析二

  鎮江金山寺是聞名

的古刹,唐宋以來吟詠者甚多。北宋梅堯臣的《金山寺》詩:“山形無地接,寺界與波分。”絕妙地勾劃出宋時金山矗立長江中的雄姿。蘇轼在《遊金山寺》詩中更以矯健的筆力,描繪江心空曠幽優的晚景。而張孝祥這首詞則注入更多超塵的藝術幻覺。詞的上片描寫秋夜壯麗的長江,星空倒映,随波搖動,呈現出一種奇幻的自然景象。起二句直寫秋夜江中金山的雄麗,落筆不同凡響。“寄聲”二句,更用拟人化的手法,賦予客觀物體以濃烈的主觀感情色彩。“玉鑒”,即玉鏡。“幽壑”三句承上抒寫月光映照下所見江面的奇特景色,天上的星星、月亮,倒影水中,随波浮現出形态各異的圖象,透過彌漫江面的無邊無際的夜霧,仿佛聽到潛藏在深水中魚龍呼嘯哀號的聲音。“湧起”二句是從上文“倒影星辰”而來。“白銀阙”,指月宮。蘇轼《開元漱玉亭》詩:“蕩蕩白銀阙,沉沉水精宮。”這裏是形容江上湧現的滾滾白浪,在月光下好象一座座仙宮。“紫金山”,此指鎮江金山。這種高駐金山的奇景,給人一種似乎寫真又是虛幻的藝術感受。

  換頭着重抒寫作者沉浸美景而飄然出塵的思緒。表,特。這是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獨立兮山之上”的詞句。佩,同佩,是佩帶的玉飾。切雲是一種高冠名。屈原《涉江

》:“冠切雲之崔嵬”。如果說這三句是外在的描述,那麽“漱冰”二句則揭示内心的感受。詞人浸沉在如同冰雪那樣潔白的月光裏,他的目力仿佛能透視萬裏之外的細微景物。“回首”以下五句,宕開筆力,飄然欲仙。“三山”,我國古代傳說海上有三座神山,即方丈、蓬萊、瀛洲。前人将三山融入詩詞境界中的并不少見,然而像這首詞中所具有的幻覺意識并不多。詞人超越常态的構想,充滿浪漫色彩。似乎神仙在向他微笑,要他與之同往。結末二句展現乘坐鳳羽做的華蓋,用鸾鳥來駕車的情景,更富有遊仙的意趣。

  陳彥行在《于湖先生雅詞序》中說,讀張孝祥詞作“泠然灑然,真非煙火食人辭語。予雖不及識荊,然其潇散出塵之姿,自然如神之筆,邁往淩雲之氣,猶可想見也。”在這首詞中所抒寫的潇散出塵、飄然欲仙的情思,不僅顯示出作者開闊的心胸和奇特的英氣,而且生動地反映了他的詞作個性和風貌。

作者簡介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轼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爲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水调歌头·金山观月》

江山自雄丽,风露与高寒。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星辰摇动,海气夜漫漫。涌起白银阙,危驻紫金山。 表独立,飞霞佩,切云冠。漱冰濯雪,眇视万里一毫端。回首三山何处,闻道群仙笑我,要我欲俱还。挥手从此去,翳凤更骖鸾。赏析

  金山在江苏镇江。宋时原本矗立在长江之中,后经泥沙冲合,遂与南岸毗连。山上之金山寺为著名古刹。作者在乾道三年(1167)三月中旬,舟过金山,登临山寺,夜观月色,江水平静,月色皎洁,如同白昼,此情此景,诗人心中生起无限的遐想和情思,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篇。

  词的上阕描写雄丽的长江夜景。“江山自雄丽”二句,既写出江山雄伟、壮阔的气势,又点明夜间登临时的风露与春寒的感觉。“寄声月姊”二句,运笔不凡。“玉鉴”,指玉镜。词人置身于雄丽金山之中,驰骋着奇幻的想象:他对月倾吐心声;欲借用她那珍贵的玉镜来了望这美妙的景色。“幽壑鱼龙”三句,承上意而具体描绘登山寺所见的各种景象。也许是借助着宝镜的神威吧,词人的视角不仅能看到天上的无数星辰倒影在浩渺的江面上,随着微波摇动,山下的烟雾,一片迷漫,而且还能窥视躲藏在深水沟壑里的鱼龙在张口悲啸。

。晋书其意。“涌起”二句,由大江转写山景。“白银阙”借指金山寺。《史记·封禅书》说海山三神山“黄金银为宫阙”,《艺文类聚》卷六十二引作“黄金白银为阙”。苏轼游庐山作《开先漱玉亭》诗云:“我来不忍去,月出飞桥东。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写金山上开先禅院建筑物在月下的奇妙景象有如仙山上的银阙晶宫,可以参读。“危驻”犹高驻,紫金山指金山。山在江中,寺在山上,亦如水中涌起。

  下阕接前结山上意指,写词人在山头观月的遐想,由自然景象的描写转而抒发富有浪漫气息的感情。“表独立”三句,既是作者对自己的一幅素描画像,又是词人心胸的袒露。“表独立”化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句意,表现出词人屹然独立在金山之巅的潇洒出尘的神态。“飞霞佩”,韩愈《调张籍》:“乞君飞霞佩,与我高颉颃。”这是在服饰上来描绘。

  “切云”,古代一种高冠的名称。《楚辞·涉江》:“冠切云之崔嵬。”“漱冰濯雪”二句,承上进一层抒写自然外景沁入词人内心的感受。作者完全沉浸在如冰雪一样的月光里。感到整个世界是那么广阔洁净,又是那么深高幽远,似乎在万里之外的细微景物也能看得清楚

  “回首三山何处”三句,由上面不同凡俗的气象

转而,引出古代传说中的三神山,即蓬莱、方丈、瀛洲。但这里不是李清照《渔家傲》词中“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的意象,而是把内心浓郁的感情移进虚拟的物象中,转化成心灵的情致创造出另一种美妙的艺术境界。词人说:听说神山上的群仙,一个个都在向我打招呼满面笑容地邀我去邀游那缥缈虚幻的世界。

  最后二句分别化用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和韩愈《送桂州严大夫》“远胜登仙去,飞鸾不暇骖”的诗意。借写由不暇骖转化为骖鸾腾飞,登仙而去了。“翳凤”,以凤羽作华盖。“骖鸾”,用鸾鸟来驾车。词中结尾的虚拟与首起的实景,首尾照应,构成一个虚实相合、情景交融的整体。

  陈应行在《于湖先生雅词序》中说:张孝祥“所作长短句凡数百篇,读之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予虽不及识荆,然其潇洒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迈往凌云之气,犹可以想见也。”所谓“非烟火食人辞语”,大体都指这一类词作。但是这首词的艺术构思,独具一格。词人面对如此雄丽的江山、洁白的月色,心物感应由外在的直觉,渐渐地发展到内心的感受,相互渗透,从而创造出一种更为浪漫的飘然欲仙的艺术境界,显示出作者的奇特才气和旷达的心胸。

赏析二

  镇江金山寺是闻名

的古刹,唐宋以来吟咏者甚多。北宋梅尧臣的《金山寺》诗:“山形无地接,寺界与波分。”绝妙地勾划出宋时金山矗立长江中的雄姿。苏轼在《游金山寺》诗中更以矫健的笔力,描绘江心空旷幽优的晚景。而张孝祥这首词则注入更多超尘的艺术幻觉。词的上片描写秋夜壮丽的长江,星空倒映,随波摇动,呈现出一种奇幻的自然景象。起二句直写秋夜江中金山的雄丽,落笔不同凡响。“寄声”二句,更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客观物体以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玉鉴”,即玉镜。“幽壑”三句承上抒写月光映照下所见江面的奇特景色,天上的星星、月亮,倒影水中,随波浮现出形态各异的图象,透过弥漫江面的无边无际的夜雾,仿佛听到潜藏在深水中鱼龙呼啸哀号的声音。“涌起”二句是从上文“倒影星辰”而来。“白银阙”,指月宫。苏轼《开元漱玉亭》诗:“荡荡白银阙,沉沉水精宫。”这里是形容江上涌现的滚滚白浪,在月光下好象一座座仙宫。“紫金山”,此指镇江金山。这种高驻金山的奇景,给人一种似乎写真又是虚幻的艺术感受。

  换头着重抒写作者沉浸美景而飘然出尘的思绪。表,特。这是用屈原《九歌·山鬼》:“表独立兮山之上”的词句。佩,同佩,是佩带的玉饰。切云是一种高冠名。屈原《涉江

》:“冠切云之崔嵬”。如果说这三句是外在的描述,那么“漱冰”二句则揭示内心的感受。词人浸沉在如同冰雪那样洁白的月光里,他的目力仿佛能透视万里之外的细微景物。“回首”以下五句,宕开笔力,飘然欲仙。“三山”,我国古代传说海上有三座神山,即方丈、蓬莱、瀛洲。前人将三山融入诗词境界中的并不少见,然而像这首词中所具有的幻觉意识并不多。词人超越常态的构想,充满浪漫色彩。似乎神仙在向他微笑,要他与之同往。结末二句展现乘坐凤羽做的华盖,用鸾鸟来驾车的情景,更富有游仙的意趣。

  陈彦行在《于湖先生雅词序》中说,读张孝祥词作“泠然洒然,真非烟火食人辞语。予虽不及识荆,然其潇散出尘之姿,自然如神之笔,迈往凌云之气,犹可想见也。”在这首词中所抒写的潇散出尘、飘然欲仙的情思,不仅显示出作者开阔的心胸和奇特的英气,而且生动地反映了他的词作个性和风貌。

作者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寄声月姊,借我玉鉴此中看。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85560.html

上一篇: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抑若扬兮,美目扬兮。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