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寒尽减春衣。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天涯寒尽减春衣。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2 09:38:48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隔阂隔膜

出自宋代賀鑄的《思越人·紫府東風放夜時》

紫府東風放夜時。步蓮秾李伴人歸。五更鍾動笙歌散,十裏月明燈火稀。 香苒苒,夢依依。天涯寒盡減春衣。鳳凰城阙知何處,寥落星河一雁飛。鑒賞

  這是一首記夢詞,寫夢中京城元宵節的歡樂情景,以及夢醒後的凄清之境和失落之感,含蓄地表達了一種撫今追昔、懷才不遇的情緒。

  上片寫夢境。在夢中,詞人仿佛又置身于東京熱鬧繁盛的元宵之夜。古代都市實行宵禁,鬧市絕行人。唐以後,逢正月十五前後幾日解除宵禁,讓人們盡情觀燈遊賞。首句用詞華麗歡快,使整個夢境處于歡樂美妙的氛圍之中。

  盡情遊覽之後,詞人仿佛和一個女子相伴而歸。這女子步态多姿,好像一步一朵蓮花;這女子容貌嬌美如秾豔的桃李。他們親密地行走在一起,周圍的環境是:“五更鍾動笙歌散,十裏月明燈火稀”。雖是曲終人散、天色将曉的時光,但節日的痕迹仍處處可見。“五更”暗示笙歌徹夜,喧鬧時間之長;“十裏”點出東京處處繁華,歡度佳節範圍之廣。從側面烘托出東京元宵佳節的歡騰熱鬧,給人留下了想象餘地,收到了以少勝多的藝術效果,也符合夢境似斷似續、似真似幻的實際情況。

  整個上片通過對夢境的描繪,體現了東京元宵之夜的良辰美景和舒心惬意

意,也表達了詞人對之追念、珍惜、留戀的感情。

  下片寫夢醒之後的情和景,與上片形成鮮明對比。一覺醒來,笙歌、燈火、佳人全都子虛烏有。眼前是爐香袅袅,處境孤凄,腦海中夢境曆曆,回味無窮。現實與夢境,如今與往昔,孤凄與歡樂,對照分明。夢中京城,如今天涯;夢中佳節,笙歌燈火,激動人心,如今暮春,隻有瑣碎平凡的減衣換季;夢中的五更,他與佳人相伴,踏月賞燈而歸,眼前的拂曉,隻有對往昔的思念,更品味出此刻的孤寂。“鳳凰城阙”遠在天邊,當年的生活亦不再來。“知何處”表達了一種怅惘之情。詞人把目光望向窗外,夢中的燈月,心中的京城都看不到;稀疏的晨星中,一隻孤雁鳴叫着飛過。這許是眼前景的實寫,卻更具象征和比喻。遠離京城,有志難展的詞人就正像那隻失群的孤雁。在這一凄清畫面襯托下,詞人撫今追昔、郁悶失意的心緒顯露無疑。

  全詞構思完整,一氣呵成。上下片的環境、氛圍、情緒截然不同。一夢一真,一虛一實,一樂一哀,對照鮮明,又側重後者,強調詞人今日的失意。做夢乃生活中平常現象,詞人卻能因之爲詞,創作出成功的佳構,抒發自己的哀樂,實非易事。

創作背景

  賀鑄青年時期曾在京城度過的一段少年俠氣、無憂無慮的美好時光,此後

卻長期輾轉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職,有志難展,郁悶在心。回首往昔,夢繞魂牽,這首詞就是作者在此境況下寫出。

作者簡介

賀鑄(1052~1125) 北宋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漢族,衛州(今河南衛輝)人。宋太祖賀皇後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後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出自宋代贺铸的《思越人·紫府东风放夜时》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苒苒,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鉴赏

  这是一首记梦词,写梦中京城元宵节的欢乐情景,以及梦醒后的凄清之境和失落之感,含蓄地表达了一种抚今追昔、怀才不遇的情绪

  上片写梦境。在梦中,词人仿佛又置身于东京热闹繁盛的元宵之夜。古代都市实行宵禁,闹市绝行人。唐以后,逢正月十五前后几日解除宵禁,让人们尽情观灯游赏。首句用词华丽欢快,使整个梦境处于欢乐美妙的氛围之中。

  尽情游览之后,词人仿佛和一个女子相伴而归。这女子步态多姿,好像一步一朵莲花;这女子容貌娇美如秾艳的桃李。他们亲密地行走在一起,周围的环境是:“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虽是曲终人散、天色将晓的时光,但节日的痕迹仍处处可见。“五更”暗示笙歌彻夜,喧闹时间之长;“十里”点出东京处处繁华,欢度佳节范围之广。从侧面烘托出东京元宵佳节的欢腾热闹,给人留下了想象余地,收到了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也符合梦境似断似续、似真似幻的实际情况。

  整个上片通过对梦境的描绘,体现了东京元宵之夜的良辰美景和舒心惬意

意,也表达了词人对之追念、珍惜、留恋的感情。

  下片写梦醒之后的情和景,与上片形成鲜明对比。一觉醒来,笙歌、灯火、佳人全都子虚乌有。眼前是炉香袅袅,处境孤凄,脑海中梦境历历,回味无穷。现实与梦境,如今与往昔,孤凄与欢乐,对照分明。梦中京城,如今天涯;梦中佳节,笙歌灯火,激动人心,如今暮春,只有琐碎平凡的减衣换季;梦中的五更,他与佳人相伴,踏月赏灯而归,眼前的拂晓,只有对往昔的思念,更品味出此刻的孤寂。“凤凰城阙”远在天边,当年的生活亦不再来。“知何处”表达了一种怅惘之情。词人把目光望向窗外,梦中的灯月,心中的京城都看不到;稀疏的晨星中,一只孤雁鸣叫着飞过。这许是眼前景的实写,却更具象征和比喻。远离京城,有志难展的词人就正像那只失群的孤雁。在这一凄清画面衬托下,词人抚今追昔、郁闷失意的心绪显露无疑。

  全词构思完整,一气呵成。上下片的环境、氛围、情绪截然不同。一梦一真,一虚一实,一乐一哀,对照鲜明,又侧重后者,强调词人今日的失意。做梦乃生活中平常现象,词人却能因之为词,创作出成功的佳构,抒发自己的哀乐,实非易事。

创作背景

  贺铸青年时期曾在京城度过的一段少年侠气、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此后

长期辗转在偏僻之地任一些微小官职,有志难展,郁闷在心。回首往昔,梦绕魂牵,这首词就是作者在此境况下写出。

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天涯寒尽减春衣。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82490.html

上一篇:踌蹰向苍天,何时更得甦?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