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17 00:52:32
出自宋代蘇轼的《浪淘沙·探春》
昨日出東城,拭探春情。牆頭紅杏暗如傾。檻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绮陌斂香塵,雪霁前村。東君用意不辭辛。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譯文及注釋譯文昨天出東城踏青遊玩。牆上的紅杳顔色很暗,茂密得好像要傾斜下夾。欄杆内側的各種花草卻還沒有露出花苞,春天的腳步還沒走到這裏。美麗的小路上,女子經過,揚起塵土和落花,前面的村子,剛剛下過雪。這是掌管春天的神辛勤的腳步吧?想必春天來到之時,柔風一定會先吹下梅花。
注釋浪淘沙:詞牌名。又名《浪淘沙令》、《賣花聲》、《過龍門》等。創自唐代劉禹錫、白居易。原爲小曲,單調28字,四句,三平韻,亦即七言絕句。探春:早春郊遊。暗:色濃。傾:猶傾倒,這裏指漫出來。檻(jiàn):花池的圍欄。群芳:各種花草。绮(qǐ)陌:風景美麗的郊野道路。斂:聚集、不揚起。香塵:芳香之塵,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雪霁(jì):雪止天晴。東君:司春之神。用意:着意,留心。辭:推辭。辛:勞苦。綻:花蕾開放。
賞析上片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寫初春杭州城東郊的景象和探春者的心态。“昨日出東城”,點明探春的時間,以及探春的地點杭州城東郊。“試探春情”,一個“試”字就把探春者的春心欲
欲動的情态唯妙唯肖地傳達出來了。“牆頭紅杏暗如傾”,寫探春的第一個光景。從牆頭伸出來的紅杏色彩綠得如油漫出來了。讓人們首先領略到“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宋代葉紹翁《遊園不值》詩),“紅杏枝頭春意鬧”(宋代宋祁《玉樓春》詞)的探春神韻。“檻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用一對矛盾句,提出初春栅欄内各種花草嫩芽嫩葉未發未露,而栅欄外早己春回大地,爲過渡到下片進一步寫探春幽情埋下的回環之筆。
下片以承延手法與上片呼應,寫探春的第二個光景路景、第三個光景村景等,直至進入神話般的幻境。“绮陌斂香塵”,寫探春男女們路途上的“春”景。那是一條風景美麗的郊野道路,那是一條“盡日細塵吹绮陌,迷卻夢遊歸路”(清代納蘭性德《念奴嬌》詞),那是一條聚集着探春女子的步履而留下芳香塵之路。似有一點“行樂歸恒晚,香塵撲地遙”(唐代沈佺期《洛陽道》詩)的韻味。“雪霁前村”,寫探春男女們進入前村後所見的另一番“春”景。雪止天晴後的前村,留下的便是那被栅欄内冰雪覆蓋着,尚未露面吐芽的各種花草與此相映的紅樓與紅杏,可謂紅妝素裹,分外妖娆,是回答上片埋伏的景情回環的一妙筆。“東君用意不辭辛”,寫探春者全身心地進入到
一種美妙的幻境。指揮春日運動之神啊,你是那樣的留心描繪煥發的春光,又是那樣的不辭勞苦迎來春心。唐代成彥雄《柳枝詞》早已代探春者傾吐,“東君愛惜與先春,草澤無人處也新。”“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筆鋒一轉,宕開情絲,引起探春者春心欲動的不僅僅是牆頭紅杏,绮陌香塵,雪霁前村,東君用意,還有你未猜想到的春光最初到來的地方,一眼見到的便是那花蕾剛剛開放的梅花。最後兩句“料想春光先到處,吹綻梅英”,畫龍點睛,把蘇轼追求梅的高貴品格那樣一種春心境界升華到了新的高度。
蘇轼将春心與春景水乳交融地成篇,實屬匠心獨運,自然天成。最後兩筆妙不可言,毛澤東之詞《蔔算子·詠梅》與該詞異曲同工,令人回味。
創作背景宋神宗熙甯四年(1071年)十一月,蘇轼赴杭州任通判。宋神宗熙甯五年(1072年)初春,蘇轼到杭州城東郊外探春後作該詞。
作者簡介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郏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
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译文昨天出东城踏青游玩。墙上的红杳颜色很暗,茂密得好像要倾斜下夹。栏杆内侧的各种花草却还没有露出花苞,春天的脚步还没走到这里。美丽的小路上,女子经过,扬起尘土和落花,前面的村子,刚刚下过雪。这是掌管春天的神辛勤的脚步吧?想必春天来到之时,柔风一定会先吹下梅花。
注释浪淘沙:词牌名。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过龙门》等。创自唐代刘禹锡、白居易。原为小曲,单调28字,四句,三平韵,亦即七言绝句。探春:早春郊游。暗:色浓。倾:犹倾倒,这里指漫出来。槛(jiàn):花池的围栏。群芳:各种花草。绮(qǐ)陌:风景美丽的郊野道路。敛:聚集、不扬起。香尘:芳香之尘,多指女子之步履而起者。雪霁(jì):雪止天晴。东君:司春之神。用意:着意,留心。辞:推辞。辛:劳苦。绽:花蕾开放。
赏析上片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写初春杭州城东郊的景象和探春者的心态。“昨日出东城”,点明探春的时间,以及探春的地点杭州城东郊。“试探春情”,一个“试”字就把探春者的春心欲
欲动的情态唯妙唯肖地传达出来了。“墙头红杏暗如倾”,写探春的第一个光景。从墙头伸出来的红杏色彩绿得如油漫出来了。让人们首先领略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代叶绍翁《游园不值》诗),“红杏枝头春意闹”(宋代宋祁《玉楼春》词)的探春神韵。“槛内群芳芽未吐,早已回春”。用一对矛盾句,提出初春栅栏内各种花草嫩芽嫩叶未发未露,而栅栏外早己春回大地,为过渡到下片进一步写探春幽情埋下的回环之笔。
下片以承延手法与上片呼应,写探春的第二个光景路景、第三个光景村景等,直至进入神话般的幻境。“绮陌敛香尘”,写探春男女们路途上的“春”景。那是一条风景美丽的郊野道路,那是一条“尽日细尘吹绮陌,迷却梦游归路”(清代纳兰性德《念奴娇》词),那是一条聚集着探春女子的步履而留下芳香尘之路。似有一点“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唐代沈佺期《洛阳道》诗)的韵味。“雪霁前村”,写探春男女们进入前村后所见的另一番“春”景。雪止天晴后的前村,留下的便是那被栅栏内冰雪覆盖着,尚未露面吐芽的各种花草与此相映的红楼与红杏,可谓红妆素裹,分外妖娆,是回答上片埋伏的景情回环的一妙笔。“东君用意不辞辛”,写探春者全身心地进入到
一种美妙的幻境。指挥春日运动之神啊,你是那样的留心描绘焕发的春光,又是那样的不辞劳苦迎来春心。唐代成彦雄《柳枝词》早已代探春者倾吐,“东君爱惜与先春,草泽无人处也新。”“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笔锋一转,宕开情丝,引起探春者春心欲动的不仅仅是墙头红杏,绮陌香尘,雪霁前村,东君用意,还有你未猜想到的春光最初到来的地方,一眼见到的便是那花蕾刚刚开放的梅花。最后两句“料想春光先到处,吹绽梅英”,画龙点睛,把苏轼追求梅的高贵品格那样一种春心境界升华到了新的高度。
苏轼将春心与春景水乳交融地成篇,实属匠心独运,自然天成。最后两笔妙不可言,毛泽东之词《卜算子·咏梅》与该词异曲同工,令人回味。
创作背景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十一月,苏轼赴杭州任通判。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初春,苏轼到杭州城东郊外探春后作该词。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绮陌敛香尘,雪霁前村。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