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5 15:49:35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山抹微云

出自唐代陳子昂的《送魏大從軍》

匈奴猶未滅,魏绛複從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橫代北,狐塞接雲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将功。

譯文及注釋

譯文匈奴還沒有被滅亡,友人又像多功的魏绛一樣從軍保衛邊疆。在三河道與友人分别,心裏有些怅惘;盼望魏大像趙充國那樣的英雄豪傑建下大功。雁門山橫亘在代州北面,飛狐塞遠遠連接雲中郡。不要讓燕然山上隻留下漢将的功績,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戰功。

注釋魏大:陳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匈奴”一句:前句使用了漢代骠騎将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爲也”的典故。猶,還。“魏绛”句:魏绛(jiàng),春秋晉國大夫,他主張晉國與鄰近少數民族聯合,曾言“和戎有五利”,後來戎狄親附,魏绛也因消除邊患而受金石之賞。複,又。從戎,投軍。戎(róng),兵器,武器。怅(chàng)别:充滿惆怅地離别。三河道:古稱河東、河内、河南爲三河,大緻指黃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區。六郡雄:原指金城、隴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的豪傑,這裏專指西漢時在邊地立過功的趙充國。《漢書》中記載其爲“六郡良家子”。雁山:即雁門山。在今山西代縣。橫代北:橫亘在代州之北。狐塞(sài):飛狐塞的省稱。在今河北省涞源縣,北跨蔚

蔚縣界。塞,邊界上的險要之處。雲中:雲中郡,治所在即山西大同。燕(yān)然: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内的杭愛山。東漢永元元年,車騎将軍窦憲領兵出塞,大破北匈奴 ,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記漢威德。見《後漢書·窦憲傳》。“勿使”兩句:用窦憲典故。《後漢書·窦憲傳》中記載,窦憲爲車騎将軍,大破北單于,登燕然山,刻石紀功而還。惟,隻。

賞析

  作爲唐代革新運動的啓蒙者,陳子昂一直強調漢魏風骨。此詩不落一般送别詩纏綿于兒女情長、凄苦悲切的窠臼,一掃同類題材的悲切之風,從大處着眼,激勵出征者立功沙場,并抒發了作者的慷慨壯志,很能代表陳子昂的文學主張。

  首二句“匈奴猶未滅,魏绛複從戎”,讀來令人震撼,借此可以清楚地意識到邊境上軍情的緊急,也可以感覺到詩人激烈跳動的脈搏。首句暗用漢代威鎮敵膽的骠騎将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爲”的典故,抒發了以天下爲己任的豪情。此處“匈奴”二字,是以漢代唐,借指當時進犯邊境的少數民族統治集團。詩人又把春秋時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晉國邊患的魏绛比作魏大,變“和戎”爲“從戎”,典故活用,鮮明地表示出詩人對這次戰争的看法,并希望友人像“多功”的魏绛一樣殺敵建功,保衛邊疆,同時也從

側面說明,魏大從戎,是禦邊保國的壯舉。

  三四兩句中,“三河道”點出送别的地點。《史記·貨殖列傳》說:“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此處概指在都城長安送客的地方。兩句的旨意是:與友人分别于繁華皇都,彼此心裏總不免有些怅惘;但爲國效力,責無旁貸,兩人執手相約:要像漢代名将、號稱六郡雄傑的趙充國那樣去馳騁沙場,殺敵立功。此二句雖有惆怅之感,而氣概卻是十分雄壯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雲中。”這兩句是寫魏大從軍所往之地。一個“橫”字,寫出雁門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橫亘在代州北面;一個“接”字,既逼真地描繪出飛狐塞的險峻,又點明飛狐塞是遙接雲中郡,連成一片的。它們組成了中原地區(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處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詩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實寫,也可以是虛寫。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險峻,暗示魏大此行責任之重大。這就爲結句作了鋪墊。

  因此,“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将功”二句作結,便如瓜熟蒂落,極其自然。此處運用的典故,說的是東漢時的車騎将軍窦憲,他曾經以卓越的戰功,大破匈奴北單于,又乘勝追擊,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内的杭愛山),刻石紀功而還。作者又一次激勵友人希望他

揚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隻留漢将功績,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戰功。這在語意上,又和開頭二句遙相呼應。

  全詩一氣呵成,充滿了奮發向上的精神,表現出詩人“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感遇·本爲貴公子》)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揚,語氣慷慨悲壯,英氣逼人,令人讀來如聞戰鼓,有氣壯山河之勢。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武則天當政年間,是詩人在長安任職期間所作,時間大約在垂拱(唐睿宗年號,685—688年)前後。

作者簡介

陳子昂(約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學家,初唐詩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漢族,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遺,後世稱爲陳拾遺。光宅進士,曆仕武則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遺。解職歸鄉後受人所害,憂憤而死。其存詩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38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出自唐代陈子昂的《送魏大从军》

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译文注释

译文匈奴还没有被灭亡,友人又像多功的魏绛一样从军保卫边疆。在三河道与友人分别,心里有些怅惘;盼望魏大像赵充国那样的英雄豪杰建下大功。雁门山横亘在代州北面,飞狐塞远远连接云中郡。不要让燕然山上只留下汉将的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

注释魏大:陈子昂的友人。姓魏,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匈奴”一句:前句使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典故。犹,还。“魏绛”句:魏绛(jiàng),春秋晋国大夫,他主张晋国与邻近少数民族联合,曾言“和戎有五利”,后来戎狄亲附,魏绛也因消除边患而受金石之赏。复,又。从戎,投军。戎(róng),兵器,武器。怅(chàng)别:充满惆怅地离别。三河道:古称河东、河内、河南为三河,大致指黄河流域中段平原地区。六郡雄:原指金城、陇西、天水、安定、北地、上郡的豪杰,这里专指西汉时在边地立过功的赵充国。《汉书》中记载其为“六郡良家子”。雁山:即雁门山。在今山西代县。横代北:横亘在代州之北。狐塞(sài):飞狐塞的省称。在今河北省涞源县,北跨蔚

蔚县界。塞,边界上的险要之处。云中:云中郡,治所在即山西大同。燕(yān)然:古山名。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永元元年,车骑将军窦宪领兵出塞,大破北匈奴 ,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记汉威德。见《后汉书·窦宪传》。“勿使”两句:用窦宪典故。《后汉书·窦宪传》中记载,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惟,只。

赏析

  作为唐代革新运动的启蒙者,陈子昂一直强调汉魏风骨。此诗不落一般送别诗缠绵于儿女情长、凄苦悲切的窠臼,一扫同类题材的悲切之风,从大处着眼,激励出征者立功沙场,并抒发了作者的慷慨壮志,很能代表陈子昂的文学主张。

  首二句“匈奴犹未灭,魏绛复从戎”,读来令人震撼,借此可以清楚地意识到边境上军情的紧急,也可以感觉到诗人激烈跳动的脉搏。首句暗用汉代威镇敌胆的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此处“匈奴”二字,是以汉代唐,借指当时进犯边境的少数民族统治集团。诗人又把春秋时曾以和戎政策除了晋国边患的魏绛比作魏大,变“和戎”为“从戎”,典故活用,鲜明地表示出诗人对这次战争的看法,并希望友人像“多功”的魏绛一样杀敌建功,保卫边疆,同时也从

侧面说明,魏大从戎,是御边保国的壮举。

  三四两句中,“三河道”点出送别的地点。《史记·货殖列传》说:“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此处概指在都城长安送客的地方。两句的旨意是:与友人分别于繁华皇都,彼此心里总不免有些怅惘;但为国效力,责无旁贷,两人执手相约:要像汉代名将、号称六郡雄杰的赵充国那样去驰骋沙场,杀敌立功。此二句虽有惆怅之感,而气概却是十分雄壮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这两句是写魏大从军所往之地。一个“横”字,写出雁门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横亘在代州北面;一个“接”字,既逼真地描绘出飞狐塞的险峻,又点明飞狐塞是遥接云中郡,连成一片的。它们组成了原地区(三河道)的天然屏障。此处的景物并不在眼前,而是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它可以是实写,也可以是虚写。地理位置的重要,山隘的险峻,暗示魏大此行责任之重大。这就为结句作了铺垫。

  因此,“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二句作结,便如瓜熟蒂落,极其自然。此处运用的典故,说的是东汉时的车骑将军窦宪,他曾经以卓越的战功,大破匈奴北单于,又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刻石纪功而还。作者又一次激励友人希望他

扬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汉将功绩,也要有大唐将士的赫赫战功。这在语意上,又和开头二句遥相呼应。

  全诗一气呵成,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出诗人“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感遇·本为贵公子》)的思想情操。感情豪放激扬,语气慷慨悲壮,英气逼人,令人读来如闻战鼓,有气壮山河之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武则天当政年间,是诗人在长安任职期间所作,时间大约在垂拱(唐睿宗年号,685—688年)前后

作者简介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汉族,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光宅进士,历仕武则天朝麟台正字、右拾遗。解职归乡后受人所害,忧愤而死。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78601.html

上一篇:女执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善御性者,不违金水之质;善为器者,不易方圆之用。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