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22 04:22:11
出自先秦的《九罭》
九罭之魚,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繡裳。鴻飛遵渚,公歸無所,於女信處。鴻飛遵陸,公歸不複,於女信宿。是以有衮衣兮,無以我公歸兮,無使我心悲兮。
譯文及注釋譯文細眼漁網去捕撈,鳟魚鲂魚都打到。路上遇見官老爺,錦繡禮服真美妙。大雁高飛沿洲渚,老爺歸去沒處住,留您兩夜在此宿。大雁高飛沿河岸,老爺去了不回還,留您在此住兩晚。把您禮服保留啊,我的老爺别走啊,不要讓我悲愁啊!
注釋九罭(yù):網眼較小的漁網。九,虛數,表示網眼很多。鳟鲂:魚的兩個種類。觏(gòu):碰見。衮(gǔn)衣:古時禮服,一般爲君主或高級官員所穿。遵渚:沿着沙洲。女(rǔ):汝。你。信處:再住一夜稱信;處,住宿。信處:住兩夜。處:住宿陸:水邊的陸地。信宿:同“信處”,住兩夜。是以:因此。有:持有、留下。無以:不要讓。
鑒賞全詩三章,運用象征指代的手法,以“九罭”指代周密的安排布置,以“鳟鲂”來指代客人的身份地位。相襯之下,主人地位卑微,客人身份尊貴。後面以“衮衣繡裳”指代客人,地位比“黻衣繡裳”更高。正因爲其尊貴無比,所以僅用服飾指代,宛如用“三百赤芾”來比喻新提拔的大夫一般。正是采用了這種層層推進的結構,這首詩才取得了
了較強的抒情效果。
第一章是先果後因。“九罭之魚,鳟鲂。”急急忙忙拿了細網眼的漁網去捕鳟魚、鲂魚,是因爲“我觏之子,衮衣繡裳”,那位穿着禮服的高級官員來了。用細眼網捕魚,志在必得,大小魚不漏網。隻點明“鳟鲂”,專取美味,不顧其餘。一開始就把主人殷勤、誠懇待客的心情訴說出來了。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上是語義反覆。鴻雁留宿沙洲水邊,第二天就飛走了,不會在原地住兩夜的。詩人用這個自然現象,比喻那位因公出差到此的高級官員:在此地住一晚,明天就要走了。但是,人不能與鴻雁相同。難得一聚,不必匆匆而别。“於女信處”、“於女信宿”,意思是:請您再住一晚吧!挽留的誠意與巧妙的比喻結合,情見乎辭。
最後一章直抒胸臆。“是以有衮衣兮,無以我公歸兮”兩句,用當時下層官員、百姓挽留高級官員的方式:把高級官員的禮服留下來,表達誠懇的挽留。這種風習,到後代演變成“留靴”:硬把離任官員的靴子留下,表示實在不願讓他離去。當然,一旦成習俗,真情實意便減弱,甚至隻成爲一種形式了。最後一句“無使我心悲兮!”正面點出全詩感情核心:因高級官員離去而悲傷。至此,感情的積累到了坦率暴露的結局,這是前面捕魚、以雁喻人、多住一晚等
活動中流貫感情的積聚,到最後總爆發。由于這個感情總爆發,使讀者回顧上文的言行,更感挽留客人的心情誠懇真實,并非虛飾之詞。結構安排的層層推進,按時序的叙述,使這首詩取得較強烈的抒情效果。
創作背景關于《九罭》一詩的主旨。有人認爲,《九罭》是《伐柯》姐妹篇,都是贊美周公的。另一種說法是,《九罭》是主人宴請高級官員宴會上唱的歌。
出自先秦的《九罭》
九罭之鱼,鳟鲂。我觏之子,衮衣绣裳。鸿飞遵渚,公归无所,於女信处。鸿飞遵陆,公归不复,於女信宿。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无使我心悲兮。
译文及注释译文细眼渔网去捕捞,鳟鱼鲂鱼都打到。路上遇见官老爷,锦绣礼服真美妙。大雁高飞沿洲渚,老爷归去没处住,留您两夜在此宿。大雁高飞沿河岸,老爷去了不回还,留您在此住两晚。把您礼服保留啊,我的老爷别走啊,不要让我悲愁啊!
注释九罭(yù):网眼较小的渔网。九,虚数,表示网眼很多。鳟鲂:鱼的两个种类。觏(gòu):碰见。衮(gǔn)衣:古时礼服,一般为君主或高级官员所穿。遵渚:沿着沙洲。女(rǔ):汝。你。信处:再住一夜称信;处,住宿。信处:住两夜。处:住宿陆:水边的陆地。信宿:同“信处”,住两夜。是以:因此。有:持有、留下。无以:不要让。
鉴赏全诗三章,运用象征指代的手法,以“九罭”指代周密的安排布置,以“鳟鲂”来指代客人的身份地位。相衬之下,主人地位卑微,客人身份尊贵。后面以“衮衣绣裳”指代客人,地位比“黻衣绣裳”更高。正因为其尊贵无比,所以仅用服饰指代,宛如用“三百赤芾”来比喻新提拔的大夫一般。正是采用了这种层层推进的结构,这首诗才取得了
了较强的抒情效果。
第一章是先果后因。“九罭之鱼,鳟鲂。”急急忙忙拿了细网眼的渔网去捕鳟鱼、鲂鱼,是因为“我觏之子,衮衣绣裳”,那位穿着礼服的高级官员来了。用细眼网捕鱼,志在必得,大小鱼不漏网。只点明“鳟鲂”,专取美味,不顾其余。一开始就把主人殷勤、诚恳待客的心情诉说出来了。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上是语义反覆。鸿雁留宿沙洲水边,第二天就飞走了,不会在原地住两夜的。诗人用这个自然现象,比喻那位因公出差到此的高级官员:在此地住一晚,明天就要走了。但是,人不能与鸿雁相同。难得一聚,不必匆匆而别。“於女信处”、“於女信宿”,意思是:请您再住一晚吧!挽留的诚意与巧妙的比喻结合,情见乎辞。
最后一章直抒胸臆。“是以有衮衣兮,无以我公归兮”两句,用当时下层官员、百姓挽留高级官员的方式:把高级官员的礼服留下来,表达诚恳的挽留。这种风习,到后代演变成“留靴”:硬把离任官员的靴子留下,表示实在不愿让他离去。当然,一旦成习俗,真情实意便减弱,甚至只成为一种形式了。最后一句“无使我心悲兮!”正面点出全诗感情核心:因高级官员离去而悲伤。至此,感情的积累到了坦率暴露的结局,这是前面捕鱼、以雁喻人、多住一晚等
活动中流贯感情的积聚,到最后总爆发。由于这个感情总爆发,使读者回顾上文的言行,更感挽留客人的心情诚恳真实,并非虚饰之词。结构安排的层层推进,按时序的叙述,使这首诗取得较强烈的抒情效果。
创作背景关于《九罭》一诗的主旨。有人认为,《九罭》是《伐柯》姐妹篇,都是赞美周公的。另一种说法是,《九罭》是主人宴请高级官员宴会上唱的歌。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