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30 08:36:19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风月倦怠

出自唐代韓愈的《送桂州嚴大夫同用南字》

蒼蒼森八桂,茲地在湘南。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遠勝登仙去,飛鸾不假骖。譯文及注釋

譯文郁郁蒼蒼繁榮茂盛的八桂之地,此地就在湘南。那裏的江都像一條青青的紗羅衣帶,山猶如一枚碧玉頭簪。戶戶多繳納翡翠鳥的羽毛,家家都自己種植黃甘。遠遠勝過登仙而去,無須借飛鸾爲坐騎去飛升成仙。

注釋桂州:治所在今廣西桂林。嚴大夫,即嚴谟。森:茂盛。八桂:神話傳說,月宮中有八株桂樹。桂州因産桂而得名,所以“八桂”就成了它的别稱。茲:此,這。湘南:今湖南以南,指桂州。湘,今湖南。篸(zān):古人用以插定發髻或連冠于發的一種長針,後專指婦女插髻的首飾。輸:繳納。翠羽:指翡翠(水鳥)的羽毛。唐以來,翠羽是最珍貴的飾品。黃甘:桂林人叫做“黃皮果”,與《漢書·司馬相如傳》所稱“黃甘橙楱”、顔師古注引郭璞曰“黃甘,桔屬”者不是一物。飛鸾:仙人所乘的神鳥。不假骖(cān):不需要坐騎。

賞析

  此詩首聯便緊扣桂林之得名,以其地多桂樹而設想:“蒼蒼森八桂。”八桂而成林,真是既貼切又新穎。把那個具有異國情調的南方勝地的魅力點染出來。“茲地在湘南”,表面上隻是客觀叙述地理方位,說

說桂林在湘水之南。言外之意卻是:那個偏遠的地方,卻多麽令人神往,啓人遐思。以下分寫山川物産之美異。

  桂林之奇,首先奇在地貌。由于石灰岩層受到水的溶蝕切割,造成無數的石峰,千姿百态,奇特壯觀。漓江之水,則清澈澄明,蜿蜒曲折。“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篸”,極爲概括地寫出了桂林山水的特點,是千古脍炙人口之佳句。但近人已有不以爲然者,如郭沫若《遊陽朔舟中偶成》雲:“羅帶玉簪笑退之,青山綠水複何奇?何如子厚訾州記,拔地峰林立四垂。”日本吉川幸次郎《泛舟漓江》雲:“碧玉青羅恐未宜,雞牛龍鳳各争奇”等。其實,桂林之山雖各呈異态,但拔地獨立卻是其共同特點,用範成大的話來說:“桂之千峰,皆旁無延緣,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簡瑤簪,森列無際,其怪且多如此,誠爲天下第一。”(《桂海虞衡志》)而漓江之碧澄蜿蜒,流速緩慢,亦恰如仙子飄飄的羅帶。所以這兩句是抓住了山水形狀之特征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實隻是秀麗甲于天下,其雄深則不如川陝之華山、峨嵋。桂林山水是比較女性化的。韓愈用“青羅帶”、“碧玉篸”這些女性的服飾或首飾作比喻,可以說妙極。

  “戶多輸翠羽,家自種黃甘”二句則寫桂林特殊的物産。唐代以來,翠鳥羽毛是極

珍貴的飾品。則其産地也就更有吸引力了。加之能日啖“黃甘”,更叫宦遊者“不辭長作嶺南人”了,這二句分别以“戶”、“家”起,是同義複詞拆用,意即戶戶家家。對于當地人來說是極普通的物産,對于來自京華的人卻是感到新異的。

  以上兩聯着意寫出桂林主要的秀美奇異之處,醞釀夠了神往之情。尾聯歸結到送行之意,嚴大夫此去桂林雖不乘飛鸾,亦“遠勝登仙”。這是題中應有之義,可貴的是寫出了逸緻,令人神遠。

  韓詩一般以雄奇見長,但有兩種不同作風。一種以奇崛見稱,一種則文從字順。這首詩屬于後一類。寫景隻從大處落筆,不事雕飾;行文起承轉合分明,悉如文句。

創作背景

  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韓愈的朋友嚴谟以秘書監爲桂管觀察使(桂州總管府的行政長官),離京上任前,時任兵部侍郎的韓愈作此詩贈别。

作者簡介

韓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谥號“文”,又稱韓文公。他與柳宗元同爲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骈爲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宋代蘇轼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爲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

“韓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裏。韓愈在思想上是中國“道統”觀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裏程碑式人物。

出自唐代韩愈《送桂州严大夫同用南字》

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译文注释

译文郁郁苍苍繁荣茂盛的八桂之地,此地就在湘南。那里的江都像一条青青的纱罗衣带,山犹如一枚碧玉头簪。户户多缴纳翡翠鸟的羽毛,家家都自己种植黄甘。远远胜过登仙而去,无须借飞鸾为坐骑去飞升成仙。

注释桂州:治所在今广西桂林。严大夫,即严谟。森:茂盛。八桂:神话传说,月宫中有八株桂树。桂州因产桂而得名,所以“八桂”就成了它的别称。兹:此,这。湘南:今湖南以南,指桂州。湘,今湖南。篸(zān):古人用以插定发髻或连冠于发的一种长针,后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输:缴纳。翠羽:指翡翠(水鸟)的羽毛。唐以来,翠羽是最珍贵的饰品。黄甘:桂林人叫做“黄皮果”,与《汉书·司马相如传》所称“黄甘橙楱”、颜师古注引郭璞曰“黄甘,桔属”者不是一物。飞鸾:仙人所乘的神鸟。不假骖(cān):不需要坐骑。

赏析

  此诗首联便紧扣桂林之得名,以其地多桂树而设想:“苍苍森八桂。”八桂而成林,真是既贴切又新颖。把那个具有异国情调的南方胜地的魅力点染出来。“兹地在湘南”,表面上只是客观叙述地理方位,说

说桂林在湘水之南。言外之意却是:那个偏远的地方,却多么令人神往,启人遐思。以下分写山川物产之美异。

  桂林之奇,首先奇在地貌。由于石灰岩层受到水的溶蚀切割,造成无数的石峰,千姿百态,奇特壮观。漓江之水,则清澈澄明,蜿蜒曲折。“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篸”,极为概括地写出了桂林山水的特点,是千古脍炙人口之佳句。但近人已有不以为然者,如郭沫若《游阳朔舟中偶成》云:“罗带玉簪笑退之,青山绿水复何奇?何如子厚訾州记,拔地峰林立四垂。”日本吉川幸次郎《泛舟漓江》云:“碧玉青罗恐未宜,鸡牛龙凤各争奇”等。其实,桂林之山虽各呈异态,但拔地独立却是其共同特点,用范成大的来说:“桂之千峰,皆旁无延缘,悉自平地崛然特立,玉简瑶簪,森列无际,其怪且多如此,诚为天下第一。”(《桂海虞衡志》)而漓江之碧澄蜿蜒,流速缓慢,亦恰如仙子飘飘的罗带。所以这两句是抓住了山水形状特征的。“桂林山水甲天下”,其实只是秀丽甲于天下,其雄深则不如川陕之华山、峨嵋。桂林山水是比较女性化的。韩愈用“青罗带”、“碧玉篸”这些女性的服饰或首饰作比喻,可以说妙极。

  “户多输翠羽,家自种黄甘”二句则写桂林特殊的物产。唐代以来,翠鸟羽毛是极

珍贵的饰品。则其产地也就更有吸引力了。加之能日啖“黄甘”,更叫宦游者“不辞长作岭南人”了,这二句分别以“户”、“家”起,是同义复词拆用,意即户户家家。对于当地人来说是极普通的物产,对于来自京华的人却是感到新异的。

  以上两联着意写出桂林主要的秀美奇异之处,酝酿够了神往之情。尾联归结到送行之意,严大夫此去桂林虽不乘飞鸾,亦“远胜登仙”。这是题中应有之义,可贵的是写出了逸致,令人神远。

  韩诗一般以雄奇见长,但有两种不同作风。一种以奇崛见称,一种则文从字顺。这首诗属于后一类。写景只从大处落笔,不事雕饰;行文起承转合分明,悉如文句。

创作背景

  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韩愈的朋友严谟以秘书监为桂管观察使(桂州总管府的行政长官),离京上任前,时任兵部侍郎的韩愈作此诗赠别。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

“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远胜登仙去,飞鸾不假骖。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73866.html

上一篇: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