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6-09 12:04:15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眉目艳新月

出自唐代李益的《過五原胡兒飲馬泉 / 鹽州過飲馬泉》

綠楊著水草如煙,舊是胡兒飲馬泉。幾處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劍白雲天。從來凍合關山路,今日分流漢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驚憔悴入新年。賞析

  此詩爲七言律詩,題目中五原是古稱,即唐豐州九原,今爲内蒙古五原。中唐時,這是唐和吐蕃反複争奪的邊緣地區。李益曾爲幽州節度使劉濟幕府,居邊塞十餘年。這首詩是李益的代表作。

  詩的頭兩句先寫收複後的飲馬泉的明媚春色。春天裏的飲馬泉,楊柳輕拂,綠草無邊,呈現出一片靜谧、迷人的景色。然而曾幾何時,這片肥沃的土地,曾淪陷于胡人的鐵蹄之下,任其踐踏,根本沒有這種冬去春來,劫後複蘇的情景。“舊是”二字,含蓄婉轉,既包含對今日收複的喜悅,也透露出對昔日國難的感慨與憂思。

  三、四句寫夜宿五原的見聞。五原之夜,明月皎皎,笳鳴聲聲,這一靜一動,更有力地烘托出塞外之地空曠、遼闊的意境。笳鳴,是古時的軍號聲,其悲壯蒼涼的音調,最能撥動久于旅生活的愛國詩人的心弦,使他們心中刹時湧現出馳騁疆場的豪情,所以下句“何人倚劍白雲天”的聯想就顯得極爲脫落自然。

  “何人”是不定指的反問,既是邊塞鳴笳之地,将士們沖鋒陷陣、爲國捐軀的真實寫照;也

也是詩人理想中所希冀的能多有一些倚劍天外的英雄來保衛邊疆的懇切願望。這種感情是複雜的,既含有喜悅的贊歎,又蘊藏着擔憂的感傷。它透露出五原這一帶雖然眼下已被收複,但形勢尚很緊張,邊防能否鞏固尚令人擔心。

  五、六句寫飲馬泉由冬到春的變化,暗喻收複後與收複前的今昔不同。“從來”是指過去,說明作者随同節度使來到飲馬泉已不是走了一天兩天,而是在漫長的道路上幾乎走過了一冬天。那時關塞道路,冰凍一片,坎坷難行;而今的飲馬泉已是春天,寒冰解凍,綠水分流。嚴冬與陽春之景,艱難與歡暢之情,恰形成鮮明的對照。

  最後兩句直抒胸臆,有收束全篇的作用。五原飲馬泉是一面曆史的鏡子,詩人從飲馬泉眼前的景色,回想到飲馬泉的曆經變遷,從飲馬泉的曆經變遷聯想到自己多年從軍的坎坷生涯。國勢的衰頹,戰亂的頻繁,個人的失意,使憂國思鄉的詩人在軍旅中度過了大半生,消耗了美好的青春,而今面容憔悴,年華消逝。“恐驚”二字,寫出了詩人怕回首往事功業未成的沉痛心情。個人的命運,與國家的局勢、邊防的安危緊密結合,似水到渠成般地把全詩的思想感情收結起來。

  攝取典型形象,運用多種手法,寄情于景,是此詩突出的藝術特點。全詩八句,幾乎一句一個

景象,象電影鏡頭一樣連續放映出八個畫面:春光明媚的大草原;碧波蕩漾的飲馬泉;笳聲悲壯的空曠月夜;倚劍天外的守邊将士;冰雪封凍的關塞之路;漢使面前的流水淙淙;以及怕臨泉照影的憔悴老人和回憶中的當年之英武青年。這些畫面内容豐富,意義深刻;畫面中有景色,有人物;有眼前的,也有過去的;有近處的,也有遠處的;有看到的,也有聽到和想到的。

  這一系列的畫面,雖各有不同的側重點,但最終都以詩人的行蹤爲線索,融彙在詩人對邊塞形勢的感慨中,從而生動和諧地組成了一幅“過五原”的大畫卷。面對這幅色彩絢麗,含蓄深沉的畫卷,不由使人産生無盡的遐想和回味。

  同激昂高揚的盛唐邊塞詩相比,李益這首詩憂傷重于歡欣,失望多于希望,情調大相徑庭。這是不同時代使然。同時,正由于詩人具有愛國熱忱,因而明知前途難測,希望微茫,卻仍然要給人以歡欣和希望,這是詩人思想感情使然。這就使這首詩獨具一種風格,歡而不樂,傷而不哀,明快而婉轉,悠揚而低回,把複雜矛盾的思想感情表現得和諧動人,含蓄不盡。明人胡震亨概括李益邊塞詩的基本情調是“悲壯婉轉”,能“令人凄斷”,這首詩正可作爲代表。

創作背景

  五原這片水草豐盛的地方是唐和吐蕃反複争奪之地

,且離詩人的家鄉隴西較近。所以詩人經過長途跋涉,重到這塊被收複的失地後,國難、鄉愁以及對個人前途、命運等感慨思慮都一齊湧向心頭。在一種百感交集的複雜情緒的支配下,寫下了這首詩。

作者簡介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後遷河南鄭州。大曆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後棄官在燕趙一帶漫遊。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出自唐代李益的《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 盐州过饮马泉》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赏析

  此诗为七言律诗,题目中五原是古称,即唐丰州九原,今为内蒙古五原。中唐时,这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的边缘地区。李益曾为幽州节度使刘济幕府,居边塞十余年。这首诗是李益的代表作。

  诗的头两句先写收复后的饮马泉的明媚春色。春天里的饮马泉,杨柳轻拂,绿草无边,呈现出一片静谧、迷人的景色。然而曾几何时,这片肥沃的土地,曾沦陷于胡人的铁蹄之下,任其践踏,根本没有这种冬去春来,劫后复苏的情景。“旧是”二字,含蓄婉转,既包含对今日收复的喜悦,也透露出对昔日国难的感慨与忧思。

  三、四句写夜宿五原的见闻。五原之夜,明月皎皎,笳鸣声声,这一静一动,更有力地烘托出塞外之地空旷、辽阔的意境。笳鸣,是古时的军号声,其悲壮苍凉的音调,最能拨动久于旅生活的爱国诗人的心弦,使他们心中刹时涌现出驰骋疆场的豪情,所以下句“何人倚剑白云天”的联想就显得极为脱落自然。

  “何人”是不定指的反问,既是边塞鸣笳之地,将士们冲锋陷阵、为国捐躯的真实写照;也

也是诗人理想中所希冀的能多有一些倚剑天外的英雄来保卫边疆的恳切愿望。这种感情复杂的,既含有喜悦的赞叹,又蕴藏着担忧的感伤。它透露出五原这一带虽然眼下已被收复,但形势尚很紧张,边防能否巩固尚令人担心。

  五、六句写饮马泉由冬到春的变化,暗喻收复后与收复前的今昔不同。“从来”是指过去,说明作者随同节度使来到饮马泉已不是走了一天两天,而是在漫长的道路上几乎走过了一冬天。那时关塞道路,冰冻一片,坎坷难行;而今的饮马泉已是春天,寒冰解冻,绿水分流。严冬与阳春之景,艰难与欢畅之情,恰形成鲜明的对照。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有收束全篇的作用。五原饮马泉是一面历史的镜子诗人从饮马泉眼前的景色,回想到饮马泉的历经变迁,从饮马泉的历经变迁联想到自己多年从军的坎坷生涯。国势的衰颓,战乱的频繁,个人的失意,使忧国思乡的诗人在军旅中度过了大半生,消耗了美好的青春,而今面容憔悴,年华消逝。“恐惊”二字,写出了诗人怕回首往事功业未成的沉痛心情。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局势、边防的安危紧密结合,似水到渠成般地把全诗的思想感情收结起来

  摄取典型形象,运用多种手法,寄情于景,是此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全诗八句,几乎一句一个

景象,象电影镜头一样连续放映出八个画面:春光明媚的大草原;碧波荡漾的饮马泉;笳声悲壮的空旷月夜;倚剑天外的守边将士;冰雪封冻的关塞之路;汉使面前的流水淙淙;以及怕临泉照影的憔悴老人和回忆中的当年之英武青年。这些画面内容丰富,意义深刻;画面中有景色,有人物;有眼前的,也有过去的;有近处的,也有远处的;有看到的,也有听到和想到的。

  这一系列的画面,虽各有不同的侧重点,但最终都以诗人的行踪为线索,融汇在诗人对边塞形势的感慨中,从而生动和谐地组成了一幅“过五原”的大画卷。面对这幅色彩绚丽,含蓄深沉的画卷,不由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和回味。

  同激昂高扬的盛唐边塞诗相比,李益这首诗忧伤重于欢欣,失望多于希望,情调大相径庭。这是不同时代使然。同时,正由于诗人具有爱国热忱,因而明知前途难测,希望微茫,却仍然要给人以欢欣和希望,这是诗人思想感情使然。这就使这首诗独具一种风格,欢而不乐,伤而不哀,明快而婉转,悠扬而低回,把复杂矛盾的思想感情表现得和谐动人,含蓄不尽。明人胡震亨概括李益边塞诗的基本情调是“悲壮婉转”,能“令人凄断”,这首诗正可作为代表。

创作背景

  五原这片水草丰盛的地方是唐和吐蕃反复争夺之地

,且离诗人的家乡陇西较近。所以诗人经过长途跋涉,重到这块被收复的失地后,国难、乡愁以及对个人前途、命运等感慨思虑都一齐涌向心头。在一种百感交集的复杂情绪的支配下,写下了这首诗。

作者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 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5291.html

上一篇:解纵枭鸱啄凤凰,天心似此亦难详。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