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11 07:34:02
武則天(624年~75年)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爲皇後(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爲皇太後(683—69),後自立爲武周皇帝(69—75),改國號“唐”爲“周”,定都洛陽,并號其爲“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5年退位。武氏認爲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淩挂于天空之上。于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按武曌遺願改稱“則天大聖皇後”)。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據說她有《垂拱集》百卷、《金輪集》六卷。今存詩歌僅四十餘首。
武則天對曆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第一個貢獻是打擊了保守的門閥貴族。
武則天被立爲皇後以後,把反對她做皇後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一個一個的都趕出了朝廷,貶逐到邊遠地區。這對于武則天來說,是殺雞儆猴,但這些關隴貴族和他們的依附者,在當時已經成爲一種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們趕出政治舞台标志着關隴貴族從北周以來長達一個多世紀統治的終結,也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第二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雖然,早在貞觀年間就提出過“勸農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則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議“勸農桑,薄賦役”。在她掌權以後,又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爲州縣官勸農的參考。她還注意地方吏治,加強對地主官吏的監察。對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農民,也采取比較寬容的政策。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是相當安定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萬戶進一步增加到615萬戶,平均每年增長9.1%。這在中古時代,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也是反映武則天時期唐代經濟發展的客觀數據。
第三個貢獻是穩定了邊疆形勢。
武則天執政後,邊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鎮,吐蕃也不斷在青海一帶對唐展開進攻。北邊一度臣服的東突厥和東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則天一方面組織反攻,恢複了安西四鎮,打退了突厥、契丹的進攻,同時在邊地設立軍鎮,常駐軍隊,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廣到現甘肅張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薩爾一帶。以溫和的民族政策,接納多元文化的發展。對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婁師德,武則天特緻書嘉勉。書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鎮兵的糧食“數年鹹得支給”。
第四個貢獻是推動了文化的發展。
唐人沈既濟在談及科舉制度時說到:“太後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太後君臨天下二十餘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日久,浸已成風”。沈既濟的這些話包含了豐富的内容。一是武則天重視科舉,大開志科。有一次策試制科舉人時,她親臨考場,主持考試。二是當時進士科和制科考試主要都是考策問,也就是申論。文章的好壞是錄取的主要标準。三是武則天用人不看門第,不問你是否是高級官吏的子孫,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從科舉出身者中間選拔高級官吏。科舉出身做到高級官吏的越來越多,這就大大刺激了詩人參加科舉的積極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讀書學習的熱情。這就是沈既濟所說的“浸已成風”。開元、天寶年間“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焉”的社會風氣,就是從武則天時期開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動了文化的全面發展,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崔融、李喬都是這個時期湧現出來的,雕塑、繪畫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稱武則天當政時期爲“貞觀遺風”。
武則天(624年~75年)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爲皇後(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爲皇太後(683—69),後自立爲武周皇帝(69—75),改國號“唐”爲“周”,定都洛陽,并號其爲“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5年退位。武氏認爲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淩挂于天空之上。于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按武曌遺願改稱“則天大聖皇後”)。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據說她有《垂拱集》百卷、《金輪集》六卷。今存詩歌僅四十餘首。
武則天對曆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第一個貢獻是打擊了保守的門閥貴族。
武則天被立爲皇後以後,把反對她做皇後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一個一個的都趕出了朝廷,貶逐到邊遠地區。這對于武則天來說,是殺雞儆猴,但這些關隴貴族和他們的依附者,在當時已經成爲一種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們趕出政治舞台标志着關隴貴族從北周以來長達一個多世紀統治的終結,也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第二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雖然,早在貞觀年間就提出過“勸農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則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議“勸農桑,薄賦役”。在她掌權以後,又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爲州縣官勸農的參考。她還注意地方吏治,加強對地主官吏的監察。對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農民,也采取比較寬容的政策。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是相當安定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萬戶進一步增加到615萬戶,平均每年增長9.1%。這在中古時代,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也是反映武則天時期唐代經濟發展的客觀數據。
第三個貢獻是穩定了邊疆形勢。
武則天執政後,邊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鎮,吐蕃也不斷在青海一帶對唐展開進攻。北邊一度臣服的東突厥和東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則天一方面組織反攻,恢複了安西四鎮,打退了突厥、契丹的進攻,同時在邊地設立軍鎮,常駐軍隊,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廣到現甘肅張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薩爾一帶。以溫和的民族政策,接納多元文化的發展。對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婁師德,武則天特緻書嘉勉。書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鎮兵的糧食“數年鹹得支給”。
第四個貢獻是推動了文化的發展。
唐人沈既濟在談及科舉制度時說到:“太後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太後君臨天下二十餘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日久,浸已成風”。沈既濟的這些話包含了豐富的内容。一是武則天重視科舉,大開志科。有一次策試制科舉人時,她親臨考場,主持考試。二是當時進士科和制科考試主要都是考策問,也就是申論。文章的好壞是錄取的主要标準。三是武則天用人不看門第,不問你是否是高級官吏的子孫,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從科舉出身者中間選拔高級官吏。科舉出身做到高級官吏的越來越多,這就大大刺激了詩人參加科舉的積極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讀書學習的熱情。這就是沈既濟所說的“浸已成風”。開元、天寶年間“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焉”的社會風氣,就是從武則天時期開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動了文化的全面發展,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崔融、李喬都是這個時期湧現出來的,雕塑、繪畫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稱武則天當政時期爲“貞觀遺風”。
武則天(624年~705年)是中國曆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爲皇後(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爲皇太後(683—690),後自立爲武周皇帝(690—705),改國號“唐”爲“周”,定都洛陽,并號其爲“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認爲自己好像日、月一樣崇高,淩挂于天空之上。于稱帝後上尊號“聖神皇帝”,退位後中宗上尊號“則天大聖皇帝”(後按武曌遺願改稱“則天大聖皇後”)。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據說她有《垂拱集》百卷、《金輪集》六卷。今存詩歌僅四十餘首。
武則天對曆史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第一個貢獻是打擊了保守的門閥貴族。
武則天被立爲皇後以後,把反對她做皇後的長孫無忌、褚遂良等人一個一個的都趕出了朝廷,貶逐到邊遠地區。這對于武則天來說,是殺雞儆猴,但這些關隴貴族和他們的依附者,在當時已經成爲一種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們趕出政治舞台标志着關隴貴族從北周以來長達一個多世紀統治的終結,也爲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創造了一個良好的條件。
第二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雖然,早在貞觀年間就提出過“勸農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種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則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議“勸農桑,薄賦役”。在她掌權以後,又編撰了《兆人本業記》頒發到州縣,作爲州縣官勸農的參考。她還注意地方吏治,加強對地主官吏的監察。對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農民,也采取比較寬容的政策。因此,武則天統治時期,社會是相當安定的,農業、手工業和商業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萬戶進一步增加到615萬戶,平均每年增長9.1%。這在中古時代,是一個很高的增長率,也是反映武則天時期唐代經濟發展的客觀數據。
第三個貢獻是穩定了邊疆形勢。
武則天執政後,邊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鎮,吐蕃也不斷在青海一帶對唐展開進攻。北邊一度臣服的東突厥和東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則天一方面組織反攻,恢複了安西四鎮,打退了突厥、契丹的進攻,同時在邊地設立軍鎮,常駐軍隊,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廣到現甘肅張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薩爾一帶。以溫和的民族政策,接納多元文化的發展。對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貢獻的婁師德,武則天特緻書嘉勉。書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鎮兵的糧食“數年鹹得支給”。
第四個貢獻是推動了文化的發展。
唐人沈既濟在談及科舉制度時說到:“太後頗涉文史,好雕蟲之藝。”“太後君臨天下二十餘年,當時公卿百辟,無不以文章達,因循日久,浸已成風”。沈既濟的這些話包含了豐富的内容。一是武則天重視科舉,大開志科。有一次策試制科舉人時,她親臨考場,主持考試。二是當時進士科和制科考試主要都是考策問,也就是申論。文章的好壞是錄取的主要标準。三是武則天用人不看門第,不問你是否是高級官吏的子孫,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從科舉出身者中間選拔高級官吏。科舉出身做到高級官吏的越來越多,這就大大刺激了詩人參加科舉的積極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讀書學習的熱情。這就是沈既濟所說的“浸已成風”。開元、天寶年間“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焉”的社會風氣,就是從武則天時期開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動了文化的全面發展,著名的詩人和文學家崔融、李喬都是這個時期湧現出來的,雕塑、繪畫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稱武則天當政時期爲“貞觀遺風”。
以上就是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爲憶君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武则天(624年~7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7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按武曌遗愿改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据说她有《垂拱集》百卷、《金轮集》六卷。今存诗歌仅四十余首。
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武则天(624年~7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7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按武曌遗愿改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据说她有《垂拱集》百卷、《金轮集》六卷。今存诗歌仅四十余首。
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终年82岁)。唐高宗时为皇后(655—683)、唐中宗和唐睿宗时为皇太后(683—690),后自立为武周皇帝(690—705),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并号其为“神都”。史称“武周”或“南周”,705年退位。武氏认为自己好像日、月一样崇高,凌挂于天空之上。于称帝后上尊号“圣神皇帝”,退位后中宗上尊号“则天大圣皇帝”(后按武曌遗愿改称“则天大圣皇后”)。武则天也是一位女诗人和政治家。 据说她有《垂拱集》百卷、《金轮集》六卷。今存诗歌仅四十余首。
武则天对历史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第一个贡献是打击了保守的门阀贵族。
武则天被立为皇后以后,把反对她做皇后的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一个一个的都赶出了朝廷,贬逐到边远地区。这对于武则天来说,是杀鸡儆猴,但这些关陇贵族和他们的依附者,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既得利益的保守力量。把他们赶出政治舞台标志着关陇贵族从北周以来长达一个多世纪统治的终结,也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
第二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虽然,早在贞观年间就提出过“劝农桑”的政策,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未能很好的施行。因此,武则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建议“劝农桑,薄赋役”。在她掌权以后,又编撰了《兆人本业记》颁发到州县,作为州县官劝农的参考。她还注意地方吏治,加强对地主官吏的监察。对于土地兼并和逃亡的农民,也采取比较宽容的政策。因此,武则天统治时期,社会是相当安定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口也由唐高宗初年的380万户进一步增加到615万户,平均每年增长9.1%。这在中古时代,是一个很高的增长率,也是反映武则天时期唐代经济发展的客观数据。
第三个贡献是稳定了边疆形势。
武则天执政后,边疆并不太平。西方西突厥攻占了安西四镇,吐蕃也不断在青海一带对唐展开进攻。北边一度臣服的东突厥和东北的契丹一直打到河北中部。武则天一方面组织反攻,恢复了安西四镇,打退了突厥、契丹的进攻,同时在边地设立军镇,常驻军队,并把高宗末年在青海屯田的做法推广到现甘肃张掖、武威、内蒙古五原和新疆吉木萨尔一带。以温和的民族政策,接纳多元文化的发展。对在屯田工作上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娄师德,武则天特致书嘉勉。书中特别指出,由于屯田,使得北方镇兵的粮食“数年咸得支给”。
第四个贡献是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唐人沈既济在谈及科举制度时说到:“太后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太后君临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已成风”。沈既济的这些话包含了丰富的内容。一是武则天重视科举,大开志科。有一次策试制科举人时,她亲临考场,主持考试。二是当时进士科和制科考试主要都是考策问,也就是申论。文章的好坏是录取的主要标准。三是武则天用人不看门第,不问你是否是高级官吏的子孙,而是看你是否有政治才能,因此特别注意从科举出身者中间选拔高级官吏。科举出身做到高级官吏的越来越多,这就大大刺激了诗人参加科举的积极性,更刺激了一般人读书学习的热情。这就是沈既济所说的“浸已成风”。开元、天宝年间“父教其子,兄教其弟”,“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的社会风气,就是从武则天时期开始的。正是文化的普及,推动了文化的全面发展,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崔融、李乔都是这个时期涌现出来的,雕塑、绘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史称武则天当政时期为“贞观遗风”。
以上就是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
上一篇: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下一篇:顾谓戚夫人,彼翁羽翼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