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0-26 11:16:42
出自魏晉曹植的《七哀詩》
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譯文及注釋】
譯文
明月照在高樓之上,灑下的光芒在樓上遊移不定。
樓上有一位哀愁的婦人,正在悲哀的歎息。
請問樓上唉聲歎氣的是誰?回答說是異地客旅者的妻子。
丈夫離開超過了十年,妾身常常一個人。
夫君像是路上的輕塵般飄忽,妾身像是污濁的水中的淤泥。
浮塵和沉泥各自相異,什麽時候才能相互彙合相互和諧?
可以的話,我願意化作西南風,在人間消失而進入夫君的懷抱中!
夫君的胸懷早已不向我開放了,我還有什麽可依靠的呢?
注釋
(1)七哀:該篇是閨怨詩,也可能借此“諷君”。七哀作爲一種樂府新題,起于漢末。
(2)流光:灑下的月光。
(3)餘哀:不盡的憂傷。
(4)宕(dàng)子:蕩子。指離鄉外遊,久而不歸之人。
(5)逾:超過。
(6)獨栖(qī):孤獨一個人居住。
(7)清:形容路上塵。濁(zhuó):形容水中泥。“清”、“濁”二者本是一物。
(8)浮:就清了。沉:就濁了。比喻夫掃(或兄弟骨肉)本是一體,如今地位(勢)不同了。
(9)逝:往。
(10)君懷:指宕子的心。良:很久,早已。
【賞析】
詩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婦被遺棄的不幸遭遇來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擠的境況,以思婦與丈夫的離異來比喻他和身爲皇帝的曹丕之間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詩人有感于兄弟之間“浮沉異勢,不相親與”,進一步以“清路塵”與“濁水泥”來比喻二人境況懸殊。“願爲西南風,長逝人君懷”,暗吐出思君報國的衷腸;而“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則對曹丕的絕情寡義表示憤慨,流露出無限凄惶之感。全詩處處從思婦的哀怨着筆,句句暗寓詩人的遭際,詩情與寓意渾然無間,意旨含蓄,筆緻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點。
這首詩的起句既寫實景,又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氣氛,籠罩全詩。“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運用了“興”的手法帶出女主角的背景:明月高照,思婦獨倚高樓,對影自憐,思念遠方的夫君。月照高樓之時,正是相思最切之際,那徘徊徜徉的月光勾起思婦的縷縷哀思——曹植所創造的“明月”、“高樓”、“思婦”這一組意象,被後代詩人反複運用來表達閨怨。明月在中國詩歌傳統裏,起着觸發懷想相思的作用,比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光月夜,會撩起詩人綿綿不盡的思緒,勾起心中思念怪挂懷的人或事。
次兩句“上有愁思婦,悲歎有餘哀”運用了“賦”的表達方法,承接上兩句直接點出該詩的主角——愁思婦的情懷——悲歎和哀傷。當皎潔的明月照着高樓,清澄的月光如徘徊不止的流水輕輕晃動著,伫立在高樓上登高望遠的思婦,在月光的沐浴下傷歎着無盡哀愁。因爲思念良人而不得見,甚至音訊亦不能通。這是典型的白描手法,即“賦”的表達方法。
第五、六句“借問歎者誰,言是客子妻”也是以“賦”的方法來表達的,但是以問答的方式來達到“賦”的表達效果的:“請問樓上唉聲歎氣的是誰?回答說是異地客旅者的妻子。”直截了當,幹脆利落,明白如話。曹植接着采用自問自答的形式,牽引出怨婦幽幽地叙述悲苦的身世,這同時也是曹植牽動了對自己崎岖境遇的感慨。從明月撩動心事到引述内心苦悶,曹植寫得流暢自然,不著痕迹,成爲“建安絕唱”。
第七、八句“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栖”承接上文,繼續以“賦”的手法表達。思婦訴說她的孤獨和寂寞:“夫君已遠行在外超過十年了,我隻好孤清地獨自栖居。”透過思婦的訴說進一步描述思婦的哀歎,非常直接。
第九、十句“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運用了“比”的手法進一步表達思婦的哀怨情懷。将夫君比喻爲路中的清塵,将自己比喻爲污濁的水和泥,喻意兩人相差太遠,難以融合在一起,也比喻夫君高高在上,對己不屑一顧,自己卑微在下,不能攀附,非常悲哀。曹植于此自比“濁水泥”的棄婦,“清路塵”指的是曹丕曹睿。曹丕繼位後不再顧念手足之情,疏遠甚至防範著自己的親弟。曹睿稱王時,曹植多次上表上書自試,終究無法獲得任用。所以曹植用了濁泥和清塵的遠離相互映照,襯托出和兄長侄子形勢兩異的遙遠距離。
第十一、十二句“浮沉各異勢,會合何時諧”承接上文,同時以“比”和“賦”的手法表達思婦的哀怨情懷。清塵是浮的,水泥是沉的,浮沉所處的位置是不同的,因而和合在一起的機會是渺茫的。浮沉是比喻,點描出不能諧和的悲哀。
第十三、十四句“願爲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是運用了“比”的手法表達思婦的心志。思婦見棄,不單不以怨報之,反而願意犧牲自己:“可以的話,我願意化作西南風,在人間消失而進入夫君的懷抱中!”思婦對夫君何等的忠誠和忠貞!爲了得見夫君,不惜将自己比喻爲西南風,化入君懷!曹植盼望着骨肉相諧和好,期盼能在曹丕曹睿身旁效力獻功。所以他說但願能化作一陣西南風,随風重投丈夫,也就是兄長侄子的懷抱。
第十五、十六句“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運用了“賦”的方法表達思婦被冷待的遭遇和情懷,思婦的思念就象那縷飄逝的輕風,結尾的這縷輕風與開首的那道月光共同構成了一種幽寂清冷的境界。思婦很了解夫君的性情,超過十年了,音訊全無,“夫君的胸懷早已不向我開放了,我還有什麽可依靠的呢?”哀怨之情,直透長空。這兩句的表達非常直接,正是“賦”的典型手法。曹丕曹睿始終防備懷疑曹植,曹植“戮力上國,流惠下民,建永世之業,流金石之功”的抱負就不能實現。
該詩通篇表面上描寫思婦訴說被夫君遺棄的哀怨情懷,實際上暗喻自己被長兄疏遠排斥的苦悶和郁抑,這是另一種意義上運用了“比”的表達方法,這是詩人更深層的自況自喻。
“願爲西南風,長逝入君懷”是三國魏曹植《七哀詩》裏的名句,這是堅決而執著的持守誓言。獨守十年,沒有沉淪和頹廢,思婦依舊祈願自己化作長風,随風而去,與君相依,這是思婦此生唯一的期待。子建也是如此。他在認清無常荒誕的命運之後,并沒有放棄初衷,而是“長懷永慕,憂心如酲”(《應诏》)。
曹植以棄婦自比是其後期詩歌的特色之一。除了這首,其他如《浮萍篇》、《雜詩》等詩裏皆有怨婦形象的運用。曹植這首裏的棄婦,就是用作象喻的。曹植具有緻君爲國的理想,不僅是曹植個人的志向,同時也是當時整個時代的風氣反映。可是抱著成就功名期盼的臣子,如果不能獲得君主的賞識任用,那便全無施展才能抱負之機,沒有辦法實現自我的價值。這樣的君臣關系,就彷佛那個時代全心托靠男性的女子,一朝被夫君離棄,那就是沒了依傍的怨婦,失去生存的價值以及生命的重心。
以上就是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出自魏晋曹植的《七哀诗》
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明月照在高楼之上,洒下的光芒在楼上游移不定。
楼上有一位哀愁的妇人,正在悲哀的叹息。
请问楼上唉声叹气的是谁?回答说是异地客旅者的妻子。
丈夫离开超过了十年,妾身常常一个人。
夫君像是路上的轻尘般飘忽,妾身像是污浊的水中的淤泥。
浮尘和沉泥各自相异,什么时候才能相互汇合相互和谐?
可以的话,我愿意化作西南风,在人间消失而进入夫君的怀抱中!
夫君的胸怀早已不向我开放了,我还有什么可依靠的呢?
注释
(1)七哀:该篇是闺怨诗,也可能借此“讽君”。七哀作为一种乐府新题,起于汉末。
(2)流光:洒下的月光。
(3)余哀:不尽的忧伤。
(4)宕(dàng)子:荡子。指离乡外游,久而不归之人。
(5)逾:超过。
(6)独栖(qī):孤独一个人居住。
(7)清:形容路上尘。浊(zhuó):形容水中泥。“清”、“浊”二者本是一物。
(8)浮:就清了。沉:就浊了。比喻夫扫(或兄弟骨肉)本是一体,如今地位(势)不同了。
(9)逝:往。
(10)君怀:指宕子的心。良:很久,早已。
【赏析】
诗人自比“宕子妻”,以思妇被遗弃的不幸遭遇来比喻自己在政治上被排挤的境况,以思妇与丈夫的离异来比喻他和身为皇帝的曹丕之间的生疏“甚于路人”、“殊于胡越”。诗人有感于兄弟之间“浮沉异势,不相亲与”,进一步以“清路尘”与“浊水泥”来比喻二人境况悬殊。“愿为西南风,长逝人君怀”,暗吐出思君报国的衷肠;而“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则对曹丕的绝情寡义表示愤慨,流露出无限凄惶之感。全诗处处从思妇的哀怨着笔,句句暗寓诗人的遭际,诗情与寓意浑然无间,意旨含蓄,笔致深婉,确有“情兼雅怨”的特点。
这首诗的起句既写实景,又渲染出凄清冷寂的气氛,笼罩全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运用了“兴”的手法带出女主角的背景:明月高照,思妇独倚高楼,对影自怜,思念远方的夫君。月照高楼之时,正是相思最切之际,那徘徊徜徉的月光勾起思妇的缕缕哀思——曹植所创造的“明月”、“高楼”、“思妇”这一组意象,被后代诗人反复运用来表达闺怨。明月在中国诗歌传统里,起着触发怀想相思的作用,比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月光月夜,会撩起诗人绵绵不尽的思绪,勾起心中思念怪挂怀的人或事。
次两句“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运用了“赋”的表达方法,承接上两句直接点出该诗的主角——愁思妇的情怀——悲叹和哀伤。当皎洁的明月照着高楼,清澄的月光如徘徊不止的流水轻轻晃动著,伫立在高楼上登高望远的思妇,在月光的沐浴下伤叹着无尽哀愁。因为思念良人而不得见,甚至音讯亦不能通。这是典型的白描手法,即“赋”的表达方法。
第五、六句“借问叹者谁,言是客子妻”也是以“赋”的方法来表达的,但是以问答的方式来达到“赋”的表达效果的:“请问楼上唉声叹气的是谁?回答说是异地客旅者的妻子。”直截了当,干脆利落,明白如话。曹植接着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牵引出怨妇幽幽地叙述悲苦的身世,这同时也是曹植牵动了对自己崎岖境遇的感慨。从明月撩动心事到引述内心苦闷,曹植写得流畅自然,不著痕迹,成为“建安绝唱”。
第七、八句“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独栖”承接上文,继续以“赋”的手法表达。思妇诉说她的孤独和寂寞:“夫君已远行在外超过十年了,我只好孤清地独自栖居。”透过思妇的诉说进一步描述思妇的哀叹,非常直接。
第九、十句“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运用了“比”的手法进一步表达思妇的哀怨情怀。将夫君比喻为路中的清尘,将自己比喻为污浊的水和泥,喻意两人相差太远,难以融合在一起,也比喻夫君高高在上,对己不屑一顾,自己卑微在下,不能攀附,非常悲哀。曹植于此自比“浊水泥”的弃妇,“清路尘”指的是曹丕曹睿。曹丕继位后不再顾念手足之情,疏远甚至防范著自己的亲弟。曹睿称王时,曹植多次上表上书自试,终究无法获得任用。所以曹植用了浊泥和清尘的远离相互映照,衬托出和兄长侄子形势两异的遥远距离。
第十一、十二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承接上文,同时以“比”和“赋”的手法表达思妇的哀怨情怀。清尘是浮的,水泥是沉的,浮沉所处的位置是不同的,因而和合在一起的机会是渺茫的。浮沉是比喻,点描出不能谐和的悲哀。
第十三、十四句“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是运用了“比”的手法表达思妇的心志。思妇见弃,不单不以怨报之,反而愿意牺牲自己:“可以的话,我愿意化作西南风,在人间消失而进入夫君的怀抱中!”思妇对夫君何等的忠诚和忠贞!为了得见夫君,不惜将自己比喻为西南风,化入君怀!曹植盼望着骨肉相谐和好,期盼能在曹丕曹睿身旁效力献功。所以他说但愿能化作一阵西南风,随风重投丈夫,也就是兄长侄子的怀抱。
第十五、十六句“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运用了“赋”的方法表达思妇被冷待的遭遇和情怀,思妇的思念就象那缕飘逝的轻风,结尾的这缕轻风与开首的那道月光共同构成了一种幽寂清冷的境界。思妇很了解夫君的性情,超过十年了,音讯全无,“夫君的胸怀早已不向我开放了,我还有什么可依靠的呢?”哀怨之情,直透长空。这两句的表达非常直接,正是“赋”的典型手法。曹丕曹睿始终防备怀疑曹植,曹植“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的抱负就不能实现。
该诗通篇表面上描写思妇诉说被夫君遗弃的哀怨情怀,实际上暗喻自己被长兄疏远排斥的苦闷和郁抑,这是另一种意义上运用了“比”的表达方法,这是诗人更深层的自况自喻。
“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是三国魏曹植《七哀诗》里的名句,这是坚决而执著的持守誓言。独守十年,没有沉沦和颓废,思妇依旧祈愿自己化作长风,随风而去,与君相依,这是思妇此生唯一的期待。子建也是如此。他在认清无常荒诞的命运之后,并没有放弃初衷,而是“长怀永慕,忧心如酲”(《应诏》)。
曹植以弃妇自比是其后期诗歌的特色之一。除了这首,其他如《浮萍篇》、《杂诗》等诗里皆有怨妇形象的运用。曹植这首里的弃妇,就是用作象喻的。曹植具有致君为国的理想,不仅是曹植个人的志向,同时也是当时整个时代的风气反映。可是抱著成就功名期盼的臣子,如果不能获得君主的赏识任用,那便全无施展才能抱负之机,没有办法实现自我的价值。这样的君臣关系,就彷佛那个时代全心托靠男性的女子,一朝被夫君离弃,那就是没了依傍的怨妇,失去生存的价值以及生命的重心。
以上就是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君怀良不开,贱妾当何依。
上一篇:"此曲有意无人传
下一篇: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