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发布时间:2022-01-28 07:20:49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原文賞析:
日日望鄉國,空歌白苎詞。長因送人處,憶得别家時
失意還獨語,多愁隻自知。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
拼音解讀
rì rì wàng xiāng guó ,kōng gē bái zhù cí 。zhǎng yīn sòng rén chù ,yì dé bié jiā shí
shī yì hái dú yǔ ,duō chóu zhī zì zhī 。kè tíng mén wài liǔ ,shé jìn xiàng nán zhī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⑴薊——州名,在今天津市薊縣以北地區; 薊北——薊州以北。⑵白苎詞——指《白苎舞歌》,它是一首吳聲歌曲。⑶客亭——即離亭,是行者出發、居者送别之所。

相關賞析

  張籍的《薊北旅思》寫遊子鄉思之情,感情細膩真切,委婉動人,在衆多的歸思詩中亦不愧爲上乘之作。

  首聯以“日日”疊字領起,開篇就使人觸摸到詩人急切而又失望、惆怅的感情脈搏,渲染出濃厚的感情氣氛:因歸思似渴,所以“日日”遙望故鄉;久欲歸而不能,詩人便唱吳聲歌曲,以此聊解歸思之渴;歌鄉聲而不能歸,詩人反更增惆怅,故有“空歌”之歎。颔聯仍是心理活動的細緻刻畫:詩人因睹别人的離愁别緒,不禁憶起自己離家時親人依依難舍的情景。此聯與首聯都寫歸思但着眼點不同:首聯落筆于詩人自身,颔聯落筆于身外;首聯側重于現在,颔聯側重于過去。欲歸不得的失望,客居異鄉的寂寞,世途失意的喟歎,種種感情的重荷,真使詩人無法忍受。“失意還獨語,多愁隻自知”,詩人隻能孤寂地向自己傾訴,無限愁懷,隻有己曉。

  前三聯,詩人全用賦筆,鋪張叙寫,曲盡其妙,但若全篇皆此,則顯單調寡味。故詩人在尾聯運用“興”之别一法門,使全詩通體生色,情味隽永。旅居薊北的遊子歸鄉,都興奮接受送行者的折柳:送行者善解人意,都折向南生長的柳條相贈。此聯意謂南歸行人之多,與詩人獨不得歸形成對照,至此,詩人那寂寞悲愁、失意憔悴的形象如在讀者目前。

作者介紹

長因送人處,憶得别家時

張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吳郡(今江蘇省蘇州市),後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縣)。貞元十四年進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員外郎、國子司業等官職。世稱張水部或張司業。張籍早年生活貧苦,後來官職也較低微。他所生活的時代,正是代宗李豫、德宗李适統治時期,統治階級橫征暴斂,拚命加重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張籍由于社會地位較低,有機會接觸中下層社會生活,對實現有較深刻的認識。因此,他寫了許多揭露社會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詩歌。他的樂府詩,繼承漢魏樂府的優良傳統,勇于暴露現實,給予元稹、白居易的新樂府運動以極其有力的推動。除樂府詩外,他的五言古詩也不乏感深意遠之作;近體不事雕飾,輕快自然。

原文赏析:
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客亭门外柳,折尽向南枝。
拼音解读
rì rì wàng xiāng guó ,kōng gē bái zhù cí 。zhǎng yīn sòng rén chù ,yì dé bié jiā shí
shī yì hái dú yǔ ,duō chóu zhī zì zhī 。kè tíng mén wài liǔ ,shé jìn xiàng nán zhī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⑴蓟——州名,在今天津市蓟县以北地区; 蓟北——蓟州以北。⑵白苎词——指《白苎舞歌》,它是一首吴声歌曲。⑶客亭——即离亭,是行者出发、居者送别之所。

相关赏析

  张籍的《蓟北旅思》写游子乡思之情,感情细腻真切,委婉动人,在众多的归思诗中亦不愧为上乘之作。

  首联以“日日”叠字领起,开篇就使人触摸到诗人急切而又失望、惆怅的感情脉搏,渲染出浓厚的感情气氛:因归思似渴,所以“日日”遥望故乡;久欲归而不能,诗人便唱吴声歌曲,以此聊解归思之渴;歌乡声而不能归,诗人反更增惆怅,故有“空歌”之叹。颔联仍是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诗人因睹别人的离愁别绪,不禁忆起自己离家时亲人依依难舍的情景。此联与首联都写归思但着眼点不同:首联落笔于诗人自身,颔联落笔于身外;首联侧重于现在,颔联侧重于过去。欲归不得的失望,客居异乡的寂寞,世途失意的喟叹,种种感情的重荷,真使诗人无法忍受。“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诗人只能孤寂地向自己倾诉,无限愁怀,只有己晓。

  前三联,诗人全用赋笔,铺张叙写,曲尽其妙,但若全篇皆此,则显单调寡味。故诗人在尾联运用“兴”之别一法门,使全诗通体生色,情味隽永。旅居蓟北的游子归乡,都兴奋接受送行者的折柳:送行者善解人意,都折向南生长的柳条相赠。此联意谓南归行人之多,与诗人独不得归形成对照,至此,诗人那寂寞悲愁、失意憔悴的形象如在读者目前。

作者介绍

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张籍(768─830),字文昌,原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市),后移居和州(今安徽省和县)。贞元十四年进士,曾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国子司业等官职。世称张水部或张司业。张籍早年生活贫苦,后来官职也较低微。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代宗李豫、德宗李适统治时期,统治阶级横征暴敛,拚命加重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张籍由于社会地位较低,有机会接触中下层社会生活,对实现有较深刻认识。因此,他写了许多揭露社会矛盾,反映民生疾苦的诗歌他的乐府诗,继承汉魏乐府的优良传统,勇于暴露现实,给予元稹、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以极其有力的推动。除乐府诗外,他的五言古诗也不乏感深意远之作;近体不事雕饰,轻快自然。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65541.html

上一篇:万里想龙沙,泣孤臣吴越

下一篇: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