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_名言名句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名言名句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发布时间:2022-01-28 07:23:53

分类:名言名句发布者:陌颜
原文賞析: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别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嫦娥不嫁誰留。
謂洋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裏長鲸,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蝦蟆故堪浴水,問雲何、玉兔解沈浮。若道都齊無恙,雲何漸漸如鈎。
拼音解讀
kě lián jīn xī yuè ,xiàng hé chù 、qù yōu yōu 。shì bié yǒu rén jiān ,nà biān cái jiàn ,guāng yǐng dōng tóu 。shì tiān wài kōng hàn màn ,dàn zhǎng fēng 、hào hào sòng zhōng qiū 。fēi jìng wú gēn shuí xì ,cháng é bú jià shuí liú 。
wèi yáng hǎi dǐ wèn wú yóu 。huǎng hū shǐ rén chóu 。pà wàn lǐ zhǎng jīng ,zòng héng chù pò ,yù diàn qióng lóu 。xiā má gù kān yù shuǐ ,wèn yún hé 、yù tù jiě shěn fú 。ruò dào dōu qí wú yàng ,yún hé jiàn jiàn rú gōu 。
※提示:拼音爲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準确。

相關翻譯

①将旦:天色将曉。《天問》:楚詞篇名,屈原所作。作者向天提出種種奇問,作品由一百七十多個問題組成,或自然,或社會,涉及面極廣,表現出作者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唐,更有柳宗元作《天對》,對《天問》之問逐一作答。辛詞仿《天問》體,在詞中一氣提出九問。  此詞詠月,卓有創新:一,前此有待月詩,而無送月詩。二,引《天問》體入詞。三,《天問》問月僅二,辛詞不僅九問,且“詞人想象,直悟月輪繞地球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王國維《人間詞話》)。四,善想象,富描繪,豐美瑰麗,把對天宇的探索和神話傳說熔爲一爐,而又自出新境。此亦前之未有,故彌足珍貴。②“可憐”兩句:一問。天色将曉,月亮悠悠西行,将行向何處?可憐:可愛。言中秋之月團圓皎潔,惹人生愛。③“是别有”三句:二問。難道西天極處别有人間,月從這邊冉冉西落,又從那邊人間緩緩東升?光影:指月亮。④“是天外”三句:三問。太空浩渺,月亮運行是否憑借浩蕩秋風?空汗漫:空虛莫測,廣大無際。⑤“飛鏡”句:四問。月亮如飛鏡無根,是誰用繩索将它懸系太空?李白《拟古》:“長繩難系日。”⑥“?娥”句:五問。月中嫦娥千秋不嫁,又是誰殷勤将她留下??(héng橫)娥:即月裏嫦娥。據神話傳說,她偷食丈夫後羿的仙藥,乘風奔月,從此永居月宮。⑦“謂經”兩句:六問。聽說月亮西經海底而重返于人間東方,究竟是真是假。問無由:無從查詢。恍惚:謂此說迷離恍惚,不可捉摸。⑧“怕萬裏”三句:七問。謂上說如真,則月亮行經海底時,月中的玉殿瓊樓怎不爲恣意縱橫的萬裏長鲸沖破撞壞?玉殿瓊樓:神話傳說謂月中自有“瓊樓玉宇爛然”(《拾遺記》),故俗稱“月宮”。⑨“蝦蟆”兩句:八問。倘言月中蝦蟆自會遊水,則玉兔何以能在水中自由沉浮?按:神話傳說謂月中宮中有金蟾戲水,白兔搗藥。故堪:固然能夠。⑩“若道”兩句:九問。如說月亮一切安然無恙,則何以一輪圓月漸漸變作一彎銀鈎?按:此指月亮的盈虧圓缺變化。無恙(yàng樣):完好無損。

相關賞析

  在中國古典詩詞中,詠月詩不可勝計,詠月詞也多得不可勝數 。但是 ,真正能千古流傳,脍炙人口的,卻并不很多,如蘇東坡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就是 。

  戰國時代,楚國大詩人屈原曾寫過一篇《天問》,全篇是對天質問,一連問了一百七十多個問題。辛棄疾使用《天問 》體,而創作的這首《木蘭花慢》,構思新穎,想象奇瑰 ,與一般寫悲歡離合的詞人不同,他不思鄉,不懷人,不吊古,而是緊緊抓住黎明前的刹那時間 ,象偉大詩人屈原那樣,馳騁想象的翅膀,連珠炮似的對月發出一個個疑問,把有關月亮的一些優美神話傳說和生動比喻交織成一幅形象完美的絢麗圖畫,給人以極大的藝術享受。請看他那妙趣橫生的發問是:今晚的月亮是多麽可愛,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裏去呢?接着又問:是另外還有一個人間,那邊剛好看到你升起在東頭呢?還是在那天外廣闊的宇宙,空無所有,隻有浩浩長風把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象一面飛入天空的寶鏡,卻不會掉下來,難道是誰用一根無形的長繩把它系住了嗎 ?這些問題,問得異想天開,而又饒有興味。傳說後羿請不死藥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竊以奔月,離開人間而獨居于廣寒宮。于是,作者又發問:月宮裏的嫦娥直到如今沒有出嫁 ,不知又是誰把她留住了呢 ?聽說月亮遊過海底,可又無從查問根由,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發愁。我怕大海中萬裏長鲸橫沖直撞,會觸破月宮的玉殿瓊樓。月從海底經過,會水的蝦蟆不用擔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學會遊泳呢 ?如果這一切都安然無恙,那麽,又爲何逐漸變成彎鈎模樣?

  詞人這一連串的發問,把我們帶入了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話世界 ,想象新奇,幽默而又妩媚,問得奇,問得妙。

  當然 ,稼軒寫這首詞不隻是馳騁藝術才思而已,其中也有着作者對客觀自然現象的深入觀察,作出了大膽的猜測。在詩詞中,向月亮發問,前已有之,不算什麽發明創造。如李白的“青天有月幾時來,我今停杯一問之”,蘇東坡的“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等等,然而,這首詞中所提出的一些疑問,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現象的大膽猜測,卻是前人所不及的。月亮繞地球旋轉這個科學現象的發現,曾引起天文學界的革命。而在哥白尼前三、四百年,宋代詞人辛棄疾在觀察月升月落的天象時,已經隐約猜測到這種自然現象了。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 :“稼軒中秋飲酒達旦,用《天問 》體作《木蘭花慢》以送月曰:‘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别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詞人想象,直悟月輪繞地之理,與科學家密合,可謂神悟!”

  在宋代詞人中,辛棄疾一向被推爲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所謂“豪 ”,就是豪縱跌宕 ,橫絕古今 ;所謂“放 ”,就是雄放恣肆,别開天地。辛棄疾的詞,的确達了這種境界。他這首用《天問》體寫詞,通篇設問,一問到底,這在宋詞中是一創格,表現出作者大膽創新、不拘一格的藝術氣魄。它打破了詞的上下片的界限,一口氣對月發出一連串的疑問。詞的用韻也完全适應豪縱激宕的感情,讀起來一氣貫注,勢如破竹。并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詞,使詞這種形式更能揮灑自如地表現思想感情,給作品帶來不可羁勒的磅礴氣勢。并且,這首詞還有其另外一層含義,即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憂思。在這首詞中,作者以皎潔的圓月象征大宋江山,而對它的命運憂心忡忡,“怕萬裏長鲸,縱橫觸破,玉殿瓊樓 ”,強烈地透露出作者對誤國誤民的奸邪勢力的憎惡之情,表達了他對南宋朝廷命運和前途的深深憂慮,寓意深刻。

作者介紹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

辛棄疾(1140─1207)初幼安,號稼軒,濟南曆城(今屬山東)人。受學于亳州劉瞻,與黨懷英爲同舍生,號辛黨。紹興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義軍烽起。棄疾聚衆二千,隸耿京爲掌書記,奉表南歸。高宗于建康召見,授右承務郎,任滿。改廣德軍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論》、《九議》,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複失地的建議。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東安撫司參議官,遷倉部郎官,出爲江西提點刑獄,調京西轉運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撫,遷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五年(1178),召爲大理少卿,出爲湖北轉運副使,改湖南轉運副使。又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撫使,創建飛虎軍,雄鎮一方,爲江上諸軍之冠,遷知隆興府兼江西安撫。淳熙八年(1181)冬,台臣王蔺劾棄疾「用錢如泥沙,殺人如草芥」,落職,蔔居上饒城北之帶湖,築室百楹,以稼名軒,自號稼軒居士,自是投閑置散凡十年。紹熙三年(1192),起爲提點福建刑獄,次年,知福州兼福建安撫使。以谏官黃艾、謝深甫論列,丐祠歸。所居帶湖雪樓毀于火,徙鉛山期思之瓜山下,家居瓢泉長達八年。嘉泰三年(1203),起知紹興府兼浙東安撫使,于會稽創建秋風亭。四年,改知鎮江府。開禧元年(1205),複以言者論列,奉祠歸鉛山。開禧三年,年六十八,葬鉛山南十五裏陽原山中。德祐元年(1275)追谥忠敏。平生以氣節自負,功業自許,謀猷略遠,然讒擯銷沮,南歸四十馀年間,大半皆廢棄不用,故陳亮《辛稼軒畫像贊》歎爲「真鼠枉用,真虎不用」。其胸中古今,用資爲詞,激昂排宕,别開生面,不可一世。《宋史》有傳。有《稼軒集》,又有《稼軒奏議》一卷,均佚。今人輯有《稼軒詩文鈔存》。詞有四卷本《稼軒詞》及十二卷本《稼軒長短句》兩種。《四庫總目提要》雲:「其詞慷慨縱橫,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聲家爲變調,而異軍特起,能于翦紅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廢。」其詞抒寫力圖恢複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進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爲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轼并稱爲「蘇辛」。《破陣子·爲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負不能實現而産生的消極情緒。

以上就是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的介紹,希望大家喜歡!

原文赏析: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谓洋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沈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拼音解读
kě lián jīn xī yuè ,xiàng hé chù 、qù yōu yōu 。shì bié yǒu rén jiān ,nà biān cái jiàn ,guāng yǐng dōng tóu 。shì tiān wài kōng hàn màn ,dàn zhǎng fēng 、hào hào sòng zhōng qiū 。fēi jìng wú gēn shuí xì ,cháng é bú jià shuí liú 。
wèi yáng hǎi dǐ wèn wú yóu 。huǎng hū shǐ rén chóu 。pà wàn lǐ zhǎng jīng ,zòng héng chù pò ,yù diàn qióng lóu 。xiā má gù kān yù shuǐ ,wèn yún hé 、yù tù jiě shěn fú 。ruò dào dōu qí wú yàng ,yún hé jiàn jiàn rú gōu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相关翻译

①将旦:天色将晓。《天问》:楚词篇名,屈原所作。作者向天提出种种奇问,作品由一百七十多个问题组成,或自然,或社会,涉及面极广,表现出作者勇于探索的精神。及唐,更有柳宗元作《天对》,对《天问》之问逐一作答。辛词仿《天问》体,在词中一气提出九问。  此词咏月,卓有创新:一,前此有待月诗,而无送月诗。二,引《天问》体入词。三,《天问》问月仅二,辛词不仅九问,且“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球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王国维《人间词话》)。四,善想象,富描绘,丰美瑰丽,把对天宇的探索和神话传说熔为一炉,而又自出新境。此亦前之未有,故弥足珍贵。②“可怜”两句:一问。天色将晓,月亮悠悠西行,将行向何处?可怜:可爱。言中秋之月团圆皎洁,惹人生爱。③“是别有”三句:二问。难道西天极处别有人间,月从这边冉冉西落,又从那边人间缓缓东升?光影:指月亮。④“是天外”三句:三问。太空浩渺,月亮运行是否凭借浩荡秋风?空汗漫:空虚莫测,广大无际。⑤“飞镜”句:四问。月亮如飞镜无根,是谁用绳索将它悬系太空?李白《拟古》:“长绳难系日。”⑥“?娥”句:五问。月中嫦娥千秋不嫁,又是谁殷勤将她留下??(héng横)娥:即月里嫦娥。据神话传说,她偷食丈夫后羿的仙药,乘风奔月,从此永居月宫。⑦“谓经”两句:六问。听说月亮西经海底而重返于人间东方,究竟是真是假。问无由:无从查询。恍惚:谓此说迷离恍惚,不可捉摸。⑧“怕万里”三句:七问。谓上说如真,则月亮行经海底时,月中的玉殿琼楼怎不为恣意纵横的万里长鲸冲破撞坏?玉殿琼楼:神话传说谓月中自有“琼楼玉宇烂然”(《拾遗记》),故俗称“月宫”。⑨“虾蟆”两句:八问。倘言月中虾蟆自会游水,则玉兔何以能在水中自由沉浮?按:神话传说谓月中宫中有金蟾戏水,白兔捣药。故堪:固然能够。⑩“若道”两句:九问。如说月亮一切安然无恙,则何以一轮圆月渐渐变作一弯银钩?按:此指月亮的盈亏圆缺变化。无恙(yàng样):完好无损。

相关赏析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咏月诗不可胜计,咏月词也多得不可胜数 。但是 ,真正能千古流传,脍炙人口的,却并不很多,如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就是 。

  战国时代,楚国大诗人屈原曾写过一篇《天问》,全篇是对天质问,一连问了一百七十多个问题。辛弃疾使用《天问 》体,而创作的这首《木兰花慢》,构思新颖,想象奇瑰 ,与一般写悲欢离合的词人不同,他不思乡,不怀人,不吊古,而是紧紧抓住黎明前的刹那时间 ,象伟大诗人屈原那样,驰骋想象的翅膀,连珠炮似的对月发出一个个疑问,把有关月亮的一些优美神话传说和生动比喻交织成一幅形象完美的绚丽图画,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请看他那妙趣横生的发问是:今晚的月亮是多么可爱,悠悠忽忽地向西走,它究竟要到哪里去呢?接着又问:是另外还有一个人间,那边刚好看到你升起在东头呢?还是在那天外广阔的宇宙,空无所有,只有浩浩长风把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呢?它象一面飞入天空的宝镜,却不会掉下来,难道是谁用一根无形的长绳把它系住了吗 ?这些问题,问得异想天开,而又饶有兴味。传说后羿请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以奔月,离开人间而独居于广寒宫。于是,作者又发问:月宫里的嫦娥直到如今没有出嫁 ,不知又是谁把她留住了呢 ?听说月亮游过海底,可又无从查问根由,这事真是不可捉摸,而叫人发愁。我怕大海中万里长鲸横冲直撞,会触破月宫的玉殿琼楼。月从海底经过,会水的虾蟆不用担心,可是那玉兔何曾学会游泳呢 ?如果这一切都安然无恙,那么,又为何逐渐变成弯钩模样?

  词人这一连串的发问,把我们带入了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话世界 ,想象新奇,幽默而又妩媚,问得奇,问得妙。

  当然 ,稼轩写这首词不只是驰骋艺术才思而已,其中也有着作者对客观自然现象的深入观察,作出了大胆的猜测。在诗词中,向月亮发问,前已有之,不算什么发明创造。如李白的“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等,然而,这首词中所提出的一些疑问,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大胆猜测,却是前人所不及的。月亮绕地球旋转这个科学现象的发现,曾引起天文学界的革命。而在哥白尼前三、四百年,宋代词人辛弃疾在观察月升月落的天象时,已经隐约猜测到这种自然现象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 :“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 》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在宋代词人中,辛弃疾一向被推为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所谓“豪 ”,就是豪纵跌宕 ,横绝古今 ;所谓“放 ”,就是雄放恣肆,别开天地。辛弃疾的词,的确达了这种境界。他这首用《天问》体写词,通篇设问,一问到底,这在宋词中是一创格,表现出作者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艺术气魄。它打破了词的上下片的界限,一口气对月发出一连串的疑问。词的用韵也完全适应豪纵激宕的感情,读起来一气贯注,势如破竹。并且多用散文化句式入词,使词这种形式更能挥洒自如地表现思想感情,给作品带来不可羁勒的磅礴气势。并且,这首词还有其另外一层含义,即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思。在这首词中,作者以皎洁的圆月象征大宋江山,而对它的命运忧心忡忡,“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强烈地透露出作者对误国误民的奸邪势力的憎恶之情,表达了他对南宋朝廷命运和前途的深深忧虑,寓意深刻

作者介绍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辛弃疾(1140─1207)初幼安,号稼轩,济南历城(今属山东)人。受学于亳州刘瞻,与党怀英为同舍生,号辛党。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中原起义军烽起。弃疾聚众二千,隶耿京为掌书记,奉表南归。高宗于建康召见,授右承务郎,任满。改广德军通判。乾道四年(1168),通判建康府,上《美芹十论》、《九议》,力主抗金并提出不少恢复失地的建议。乾道八年(1172)知滁州。淳熙元年(1174),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迁仓部郎官,出为江西提点刑狱,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五年(1178),召为大理少卿,出为湖北转运副使,改湖南转运副使。又改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创建飞虎军,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迁知隆兴府兼江西安抚。淳熙八年(1181)冬,台臣王蔺劾弃疾「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落职,卜居上饶城北之带湖,筑室百楹,以稼名轩,自号稼轩居士,自是投闲置散凡十年。绍熙三年(1192),起为提点福建刑狱,次年,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以谏官黄艾、谢深甫论列,丐祠归。所居带湖雪楼毁于火,徙铅山期思之瓜山下,家居瓢泉长达八年。嘉泰三年(1203),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于会稽创建秋风亭。四年,改知镇江府。开禧元年(1205),复以言者论列,奉祠归铅山。开禧三年,年六十八,葬铅山南十五里阳原山中。德祐元年(1275)追谥忠敏。平生以气节自负,功业自许,谋猷略远,然谗摈销沮,南归四十馀年间,大半皆废弃不用,故陈亮《辛稼轩画像赞》叹为「真鼠枉用,真虎不用」。其胸中古今,用资为词,激昂排宕,别开生面,不可一世。《宋史》有传。有《稼轩集》,又有《稼轩奏议》一卷,均佚。今人辑有《稼轩诗文钞存》。词有四卷本《稼轩词》及十二卷本《稼轩长短句两种。《四库总目提要》云:「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于翦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均有名。但部分作品也流露出抱负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以上就是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的介绍,希望大家喜欢!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

出自明代宋濂的《阅江楼记》  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全文阅读]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原文赏析: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拼音解读:zhúzhīcíqútángcáocáoshíèrtān,cǐzhōngdàolùgǔláinán。...[全文阅读]

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

出自五代毛熙震的《菩萨蛮·梨花满院飘香雪》梨花满院飘香雪,高搂夜静风筝咽。斜月照帘帷,忆君和梦稀。小窗灯影背,燕语惊愁态。屏掩断香飞,行云山外归。【译文及注释...[全文阅读]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秋登兰山寄张五/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万山》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全文阅读]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出自唐代杜甫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全文阅读]

日往菲薇,月来扶疏。

出自魏晋左思的《三都赋》总序  盖诗有六义焉,其二曰赋。杨雄曰:“诗人之赋丽以则。”班固曰:“赋者,古诗之流也。”。先王采焉,以观土风。见“绿竹猗猗”于宜,则知卫...[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465543.html

上一篇:长因送人处,忆得别家时

下一篇:日日望乡国,空歌白苎词

名言名句相关文章
更多名言名句文章

精选名言名句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名言名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