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散文结缘_随笔日记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日记>随笔日记

我与散文结缘

发布时间:2019-03-06 09:53:32

分类:随笔日记发布者:醉沓
一個偶然的機會,讓我這個半瓶子咣當的中專生做了文秘,或許也就是從那時候起,一個半路出家的文秘工作者,開始了自己的與文結緣的寫作生涯。幾年下來,我靠着寫了撕,撕了抄,抄了改,改了再寫,從一個不見經傳的小秘書成了一位自我感覺還行的大辦事員。再後來,又陰差陽錯寫了幾百篇散文、雜文和評論而且還自不量力的著了書。當初,我哪懂什麽文體,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寫的文字是何體裁。好在那時在辦公處就是寫寫簡報、新聞稿什麽的,沒什麽特殊要求,隻是比葫蘆畫瓢而已。慢慢的文秘工作成了事業,自己也就從坐班寫總結呀、報告呀、領導講話呀開始,寫一些紀實的心得和文秘工作必不可少的日記。可以說我的寫作底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培養起來的,也可以說是邊寫邊學吧。或許是做文秘很枯燥,有時候需要調劑一下大腦的活力,我便開始閱讀大量工作之外的文章。記得在初讀一些名人的散文時,那些文字就像靈犀的快意那麽地強悍,迅捷地與我的靈魂相撞,隻在那一瞬間,讓我心靈深處壓抑許久的渴望竟然鮮活起來,從此,一種前所未有欲望融入我的心空,讓我在散文裏遨遊,我在散文裏蕩漾。其實,我沉浸在那一篇篇動人的文字裏不能自拔的因由,并不是說那些語句多麽經典或者多麽精彩,而是文字中的那一份樸實無華的真情實感扣動了我的神經、我的心扉。就這樣,我借着閱讀的微光,與心靈對視,與靈魂交流,用文字的清泉,沐浴自己那一顆渾濁的靈魂。久而久之,我不自量力的也開始提筆寫一些小東西,抒發一下情感。在後來,我在文字間一發而不可收拾,在靜寂中揮毫潑墨竟成了我的一種嗜好、一種牽挂、一種解脫、一種宣洩。或許是耳聞目染久了,慢慢地我知道了文體中有散文、雜文、評論之别。或許是别有用心慣了,慢慢地我知道了散文還有叙事、抒情、議論、說明之分。回過頭再看看自己寫過的文字,才發現除了真實之外似乎是五花八門,毫無章法,很難把其劃歸爲哪一類體裁。扪心自問,我寫的文字就是以時間順序先後記載和抒發了自己職場中的喜樂悲哀以及思想深處對美好人生的渴望與期盼,而事實求是地描繪出當時步入人生的那種坎坷和心志曆練的那種心酸和堅持。更多的是透過自己生活中的每一個小場景、小事件、小風波、一個小感悟再現一些社會底層的一些呼聲,一些掙紮,一些呐喊,一些期盼。它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煽情的感慨,唯一的就是自享其樂。許多朋友在空間裏看到我寫的那些文字,他們告訴我寫作水平沒有特别的手法,内容寫的卻很有一定的感情,也真實,可就是顯得有些灰涼,甚至缺少散文的一種勁道。說實話,我承認散文都是難度要求極高的文章,而且作者必須具備很高的文學功底和極強的知識厚度。我不是作家,也沒有刻意去追求散文的形式,所寫的這些文字取材主要來源于日常生活中再自然不過的一些自我現象,扪心自問,雖然取材微小、意義淺顯、詞采平淡,可我的初衷僅僅不過是個人的喜好。隻想用叙事的态度讓人物或事件說話,從而解析和領悟一些原來沒有經曆或者涉及的那些領域、态度、思維,進而開闊一點視野,增加一點免疫力或者是趣味性,并沒有拿出來炫耀的意思。後來我又想,管它是什麽體裁呢?叫它散文也好,小文也罷,雜談也行,說白了,隻要能從中獲得到我的快樂比什麽都重要。也就是從那時起,我忐忑的心開始幹淨、清澈起來。我之所以願意把生活中那些被我所聞、所見、所思、所想的東西寫出來,一方面是讓自己的心聲從此有所顯露、行動有所記載、生活有所标記、情感有所寄托。另一方面是想讓那些使我有時迷茫、驚詫、困惑、癡迷的或喜、或悲、或哀、或怒的風塵俗事有所總結與判定、有所規避與沉澱。不過,文筆裏我在刻意描述一件事對我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教化自己随潑逐流的意識的同時,卻在刻意的回避這件事的結果是否合乎邏輯的判斷和是非曲直的解答,從不去觸及社會深層次的東西。當然,這與我身上遺留的時代特色分不開,膽小、順從、唯上、隐忍。盡管,我想回避的東西還是會頑強地出現于我的筆端,隻不過現實與現狀的矛盾,常常讓我欲言又止。不管怎麽說,我寫作的着眼點來源于生活本身,來源于身邊的朋友,并從中來寫自己的日常生活,寫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些夜以繼日的勞動,沒有讓我遺憾,相反卻讓我受益匪淺。當許多新事物湧現的時候,我對舊事物總保持着一種深深的眷戀,這就要歸功與我的文字。是它讓歲月在流逝中始終追尋着四季輪回的某個瞬間,定格記憶裏那每一段别樣的風景和可歌可泣的影像。讓那些所見所感如實的呈現在陽光下,并用最輕松的心情去追憶、去分享、去感悟、去珍惜所傳遞的那一個時代的文化底蘊和曆史更叠的暮暮演繹。讓讀友從中發現和深感與自己息息相關的年代和氣息還另有一番味道和情趣,并能深深地理解,細細的品味其中的随意人生和勵志豪情,我就知足了。如果能讓讀友從這些文字中受到一些有益的啓發,并能爲其生活增添一些樂趣,那我就更感謝不盡了。
一个偶然机会,让我这个半瓶子咣当的中专生做了文秘,或许也就是从那时候起,一个半路出家的文秘工作者,开始了自己的与文结缘的写作生涯。几年下来,我靠着写了撕,撕了抄,抄了改,改了再写,从一个不见经传的小秘书成了一位自我感觉还行的大办事员。再后来,又阴差阳错写了几百篇散文、杂文和评论而且还自不量力的著了书。当初,我哪懂什么文体,甚至不知道自己所写的文字是何体裁。好在那时在办公处就是写写简报、新闻稿什么的,没什么特殊要求,只是比葫芦画瓢而已。慢慢的文秘工作成了事业,自己也就从坐班写总结呀、报告呀、领导讲话呀开始,写一些纪实的心得和文秘工作必不可少的日记。可以说我的写作底子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培养起来的,也可以说是边写边学吧。或许是做文秘很枯燥,有时候需要调剂一下大脑的活力,我便开始阅读大量工作之外的文章。记得在初读一些名人的散文时,那些文字就像灵犀的快意那么地强悍,迅捷地与我的灵魂相撞,只在那一瞬间,让我心灵深处压抑许久的渴望竟然鲜活起来,从此,一种前所未有欲望融入我的心空,让我在散文里遨游,我在散文里荡漾。其实,我沉浸在那一篇篇动人的文字里不能自拔的因由,并不是说那些语句多么经典或者多么精彩,而是文字中的那一份朴实无华的真情实感扣动了我的神经、我的心扉。就这样,我借着阅读的微光,与心灵对视,与灵魂交流,用文字的清泉,沐浴自己那一颗浑浊的灵魂。久而久之,我不自量力的也开始提笔写一些小东西,抒发一下情感。在后来,我在文字间一发而不可收拾,在静寂中挥毫泼墨竟成了我的一种嗜好、一种牵挂、一种解脱、一种宣泄。或许是耳闻目染久了,慢慢地我知道了文体中有散文、杂文、评论之别。或许是别有用心惯了,慢慢地我知道了散文还有叙事、抒情、议论、说明之分。回过头再看看自己写过的文字,才发现除了真实之外似乎是五花八门,毫无章法,很难把其划归为哪一类体裁。扪心自问,我写的文字就是以时间顺序先后记载和抒发了自己职场中的喜乐悲哀以及思想深处对美好人生的渴望与期盼,而事实求是地描绘出当时步入人生的那种坎坷和心志历练的那种心酸和坚持。更多的是透过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个小场景、小事件、小风波、一个小感悟再现一些社会底层的一些呼声,一些挣扎,一些呐喊,一些期盼。它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煽情的感慨,唯一的就是自享其乐。许多朋友在空间里看到我写的那些文字,他们告诉我写作水平没有特别的手法,内容写的却很有一定的感情,也真实,可就是显得有些灰凉,甚至缺少散文的一种劲道。说实话,我承认散文都是难度要求极高的文章,而且作者必须具备很高文学功底和极强的知识厚度。我不是作家,也没有刻意去追求散文的形式,所写的这些文字取材主要来源于日常生活中再自然不过的一些自我现象,扪心自问,虽然取材微小、意义浅显、词采平淡,可我的初衷仅仅不过是个人的喜好。只想用叙事的态度让人物或事件说话,从而解析和领悟一些原来没有经历或者涉及的那些领域、态度、思维,进而开阔一点视野,增加一点免疫力或者是趣味性,并没有拿出来炫耀的意思。后来我又想,管它是什么体裁呢?叫它散文也好,小文也罢,杂谈也行,说白了,只要能从中获得到我的快乐比什么都重要。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忐忑的心开始干净、清澈起来。我之所以愿意把生活中那些被我所闻、所见、所思、所想的东西写出来,一方面是让自己的心声从此有所显露、行动有所记载、生活有所标记、情感有所寄托。另一方面是想让那些使我有时迷茫、惊诧、困惑、痴迷的或喜、或悲、或哀、或怒的风尘俗事有所总结与判定、有所规避与沉淀。不过,文笔里我在刻意描述一件事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化自己随泼逐流的意识的同时,却在刻意的回避这件事结果是否合乎逻辑的判断和是非曲直的解答,从不去触及社会深层次的东西。当然,这与我身上遗留的时代特色分不开,胆小、顺从、唯上、隐忍。尽管,我想回避的东西还是会顽强地出现于我的笔端,只不过现实与现状矛盾,常常让我欲言又止。不管怎么说,我写作的着眼点来源于生活本身,来源于身边的朋友,并从中来写自己的日常生活,写自己的内心感受,那些夜以继日的劳动,没有让我遗憾,相反却让我受益匪浅。当许多新事物涌现的时候,我对旧事物总保持着一种深深的眷恋,这就要归功与我的文字。是它让岁月在流逝中始终追寻着四季轮回的某个瞬间,定格记忆里那每一段别样的风景和可歌可泣的影像。让那些所见所感如实的呈现在阳光下,并用最轻松的心情去追忆、去分享、去感悟、去珍惜所传递的那一个时代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更迭的暮暮演绎。让读友从中发现和深感与自己息息相关的年代和气息还另有一番味道和情趣,并能深深地理解,细细的品味其中的随意人生和励志豪情,我就知足了。如果能让读友从这些文字中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并能为其生活增添一些乐趣,那我就更感谢不尽了。

你给的爱已经不在,所以我哭着离开

你的眼,你的眉,你的身影已随轻轻的风四处分飞,亲爱的我多想把你紧紧的握在手心。 你的眼,你的泪,你的美,在那个忧伤的夜,就象那杯苦咖啡,将我的心深深占据,让我...[全文阅读]

他和她

  那一年,他35岁,整天忙忙碌碌,就知道工作。    那一年,她29岁,开朗豁达的性格里难免一丝忧伤。    命运的车轮总是特别的奇怪,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全文阅读]

学生爱学习,老师能量多

7月12日早上,暖阳社会实践队的队员们早早地带好电脑来到了课室,准备让学生们早读。去到教室,看到那些已经端端正正地坐在凳子上的学生的脸上溢满了笑容,不知不觉心情...[全文阅读]

精明的老板

  江湾酒店安静地坐落在高档小区的里面,如果没有联网,不知情的人很难找到她。小区里有十几栋高层塔楼建筑,方形的、每个朝向都有住宅的塔式高楼。塔式高层建得早,弯...[全文阅读]

吃完苦中苦,我终于成了人下人

“小地方工厂招人,月薪4000元没人应聘,高档咖啡店月薪3000元就能轻松招到人,是不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吃苦了?” 回答中一片附和:一代不如一代,现在能吃苦...[全文阅读]

他是你老公?

  今天第一次来光顾的男性客户会指着曾偷偷问我:“那是你老公?”    我说是的。    客户会很惊讶的说:不会吧...    我不会去问客户为什么这样问?  ...[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我与散文结缘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71764.html

上一篇:无题后记

下一篇:雅儿日记网:回不去的童年

随笔日记相关文章
更多随笔日记文章

精选随笔日记

经典日记分类阅读

随笔日记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