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03 05:19:51
出自宋代陸遊的《謝池春·壯歲從戎》
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雲高、狼烽夜舉。朱顔青鬓,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來多誤。 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漫悲歌、傷懷吊古。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歎流年、又成虛度。譯文及注釋譯文壯年從軍,曾經有一口氣吞下敵人的豪邁氣魄。濃重的雲層高挂在天上。原來是烽火狼煙點着了。紅潤的面龐、頭發烏黑(的年輕人),捧着雕飾精美的戈向西去戍邊。譏笑自古以來的儒生大多耽誤了寶貴的青春時光。上陣殺敵、建功立業的夢想已經破滅,卻隻能在吳楚大地上泛一葉扁舟。漫自悲歌,傷心地憑吊古人。煙波浩渺無際,邊關到底在何處?感歎年華又被虛度了。
注釋“謝池春”:詞牌名,又名“風中柳”、“玉蓮花”等。“虜”:古代對北方外族的蔑視的稱呼。“陣雲”:濃重厚積形似戰陣的雲層。“狼煙”:烽火。古代邊疆燒狼糞生煙以報警,所以稱狼煙。“戍”:守邊的意思。“儒冠”:儒生冠帽,後來指儒生。“流年”:流逝的歲月,年華。
賞析上片寫詞人過往的軍旅生涯及感歎。“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雲高、狼煙夜舉。朱顔青鬓,擁雕戈西戍”,這幾句是詞人對南鄭生活的回憶。他那時是多麽地意氣風發,胸中懷抱着收複西北的淩雲壯志,一身戎
戎裝,手持劍戈,乘馬于胯下,随軍止宿,氣吞殘虜。字裏行間洋溢着一股豪氣,頗能振奮人心。
但接着詞急轉直下:“笑儒冠自來多誤。”這一句化用杜甫《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的“纨绔不餓死,儒冠多誤身”而來,感歎自已被儒家忠孝報國的思想所誤,一生懷抱此志,卻時至暮年仍舊一事無成。看上去,詞人有悔意,悔恨自己不該學習儒家思想,執著于仕進報國,但實是對“壯歲從戎”的生活不再的哀歎。
下片寫老年家居江南水鄉的生活和感慨。“功名夢斷,卻泛扁舟吳楚。”詞人求取功名的願望落空,被迫隐居家鄉。爲排遣愁懷,他四處泛舟清遊。“漫悲歌、傷懷吊古”,雖身在江湖,但心仍在朝堂之上。詞人沒有辦法真正做到自我寬解。他“泛扁舟吳楚”,吳楚古迹仍舊引發起他無限懷古傷今之意。
“煙波無際,望秦關何處?歎流年又成虛度。”“秦關”,即北國失地。那淼淼的煙波仍不能消除詞人對秦關的向往,因壯懷激烈,他至老仍舊不忘收複失地,不甘斷送壯志,故閑散的隐居生活使他深感流年虛度。
這首詞上片懷舊,慷慨悲壯;下片寫今,沉痛深婉。作者強烈的愛國感情在字裏行間充分地流露出來,感人至深。
愛國之情在陸遊這篇作品裏頻有表述,且多慷慨激昂,壯懷激烈
,而當詞人晚年賦閑鄉裏,鬓白體衰之後回憶往事,更加悲恸萬分,卻又因無力回天,隻落得無奈歎息。
創作背景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二月。詞人任四川宣撫使王炎幕下的幹辦公事兼檢法官。但到了十月,王炎被召還,幕府遭解散,詞人轉任成都。這不到一年的南鄭生活,成了他一生中最爲懷念的時光,這首詞便是詞人爲追懷這段經曆而作。
作者簡介陸遊(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詩人。少時受家庭愛國思想熏陶,高宗時應禮部試,爲秦桧所黜。孝宗時賜進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軍旅生活,官至寶章閣待制。晚年退居家鄉。創作詩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極爲豐富。著有《劍南詩稿》、《渭南文集》、《南唐書》、《老學庵筆記》等。
出自宋代陆游的《谢池春·壮岁从戎》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译文及注释译文壮年从军,曾经有一口气吞下敌人的豪迈气魄。浓重的云层高挂在天上。原来是烽火狼烟点着了。红润的面庞、头发乌黑(的年轻人),捧着雕饰精美的戈向西去戍边。讥笑自古以来的儒生大多耽误了宝贵的青春时光。上阵杀敌、建功立业的梦想已经破灭,却只能在吴楚大地上泛一叶扁舟。漫自悲歌,伤心地凭吊古人。烟波浩渺无际,边关到底在何处?感叹年华又被虚度了。
注释“谢池春”:词牌名,又名“风中柳”、“玉莲花”等。“虏”:古代对北方外族的蔑视的称呼。“阵云”:浓重厚积形似战阵的云层。“狼烟”:烽火。古代边疆烧狼粪生烟以报警,所以称狼烟。“戍”:守边的意思。“儒冠”:儒生冠帽,后来指儒生。“流年”:流逝的岁月,年华。
赏析上片写词人过往的军旅生涯及感叹。“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这几句是词人对南郑生活的回忆。他那时是多么地意气风发,胸中怀抱着收复西北的凌云壮志,一身戎
戎装,手持剑戈,乘马于胯下,随军止宿,气吞残虏。字里行间洋溢着一股豪气,颇能振奋人心。
但接着词急转直下:“笑儒冠自来多误。”这一句化用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而来,感叹自已被儒家忠孝报国的思想所误,一生怀抱此志,却时至暮年仍旧一事无成。看上去,词人有悔意,悔恨自己不该学习儒家思想,执著于仕进报国,但实是对“壮岁从戎”的生活不再的哀叹。
下片写老年家居江南水乡的生活和感慨。“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词人求取功名的愿望落空,被迫隐居家乡。为排遣愁怀,他四处泛舟清游。“漫悲歌、伤怀吊古”,虽身在江湖,但心仍在朝堂之上。词人没有办法真正做到自我宽解。他“泛扁舟吴楚”,吴楚古迹仍旧引发起他无限怀古伤今之意。
“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秦关”,即北国失地。那淼淼的烟波仍不能消除词人对秦关的向往,因壮怀激烈,他至老仍旧不忘收复失地,不甘断送壮志,故闲散的隐居生活使他深感流年虚度。
这首词上片怀旧,慷慨悲壮;下片写今,沉痛深婉。作者强烈的爱国感情在字里行间充分地流露出来,感人至深。
爱国之情在陆游这篇作品里频有表述,且多慷慨激昂,壮怀激烈
,而当词人晚年赋闲乡里,鬓白体衰之后回忆往事,更加悲恸万分,却又因无力回天,只落得无奈叹息。
创作背景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二月。词人任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下的干办公事兼检法官。但到了十月,王炎被召还,幕府遭解散,词人转任成都。这不到一年的南郑生活,成了他一生中最为怀念的时光,这首词便是词人为追怀这段经历而作。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