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12 17:27:11
出自唐代上官儀的《入朝洛堤步月》
脈脈廣川流,驅馬曆長洲。鵲飛山月曙,蟬噪野風秋。鑒賞這首詩是寫他在東都洛陽皇城外等候入宮朝見時的情懷。唐初,百官上早朝沒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須在破曉前趕到皇城外等候。東都洛陽的皇城,傍洛水,城門外是天津橋。唐代宮禁森嚴,天津橋入夜鎖閉,斷絕交通,到天明才開鎖放行。因此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橋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宮,宰相也須如此。
不過宰相畢竟是百官之首,雖然一例等候洛堤,但氣派自非他官可比。
詩的前二句寫驅馬沿洛堤來到皇城外等候。“廣川”指洛水,“長洲”指洛堤。洛堤是官道,路面鋪沙,以便車馬通行,故喻稱“長洲”。首句不僅以洛水即景起頭,寫洛水含情不語地流淌着;更是化用《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以男女喻君臣,透露皇帝對自己的信任,傳達承恩得意的神氣。因而接着寫驅馬洛堤,以一個“曆”字,表現出一種心意悠然、鎮定自若的風度。
後二句是即景抒懷。這是秋天的一個清晨,曙光微明,月挂西山,宿鳥出林,寒蟬嘶鳴,野外晨風吹來,秋意更盛。第三句寫淩晨,化用了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
公吐哺,天下歸心。”原意是借夜景以憂慮天下士人不安,要禮賢下士以攬人心。
這裏取其意而謂曙光已見,鵲飛報喜,表現出天下太平景象,又流露着自己執政治世的氣魄。末句寫秋意,用了陳朝張正見《賦得寒樹晚蟬疏》:“寒蟬噪楊柳,朔吹犯梧桐。……還因搖落處,寂寞盡秋風。”原意諷喻寒士失意不平,這裏借以暗示在野失意者的不平之鳴,爲這太平盛世帶來噪音,而令這位宰相略有不安,稍露不悅。
這首詩字裏行間充溢着顯揚之氣,流露出作者春風得意,倨傲、自榮的情态,真實地爲這類得勢當權的宮廷文人留下一幅生動寫照。從藝術上看,這寥寥二十字,不隻是“音韻清亮”,諧律上口,而且巧于構思,善于用事,精心修辭,使得意洋洋的神情畢現。
創作背景劉餗《隋唐嘉話》載,唐高宗“承貞觀之後,天下無事。儀獨持國政。嘗淩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即興吟詠了這首詩。當時一起等候入朝的官僚們,覺得“音韻清亮”,“望之猶神仙焉”。可見這詩是上官儀任宰相時所作,大約在龍朔(唐高宗年號,661—663)年間。
作者簡介上官儀(約608~665年1月4日)字遊韶,陝州陝縣(今河南三門峽陝縣)人,生于江都。貞觀初,擢進士第,召授弘文館直學士,遷秘書郎。唐高宗時供職門下省,頗
受唐高宗和武則天的賞識。龍朔二年(662年),成爲宰相。後來高宗不滿武後跋扈,上官儀向高宗建議廢後,高宗亦以爲然,由上官儀草诏。武後涕泣陳請,事遂中綴,自此武後深惡上官儀。麟德元年(664年),上官儀被誅,家産和人口被抄沒,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時被誅殺。中宗即位後,因上官庭芝女上官婉兒爲昭容,對上官儀父子有所追贈,繡像淩煙閣,追封爲楚國公。
出自唐代上官仪的《入朝洛堤步月》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鉴赏这首诗是写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入宫朝见时的情怀。唐初,百官上早朝没有待漏院可供休息,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候。东都洛阳的皇城,傍洛水,城门外是天津桥。唐代宫禁森严,天津桥入夜锁闭,断绝交通,到天明才开锁放行。因此上早朝的百官都在桥下洛堤上隔水等候放行入宫,宰相也须如此。
不过宰相毕竟是百官之首,虽然一例等候洛堤,但气派自非他官可比。
诗的前二句写驱马沿洛堤来到皇城外等候。“广川”指洛水,“长洲”指洛堤。洛堤是官道,路面铺沙,以便车马通行,故喻称“长洲”。首句不仅以洛水即景起头,写洛水含情不语地流淌着;更是化用《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以男女喻君臣,透露皇帝对自己的信任,传达承恩得意的神气。因而接着写驱马洛堤,以一个“历”字,表现出一种心意悠然、镇定自若的风度。
后二句是即景抒怀。这是秋天的一个清晨,曙光微明,月挂西山,宿鸟出林,寒蝉嘶鸣,野外晨风吹来,秋意更盛。第三句写凌晨,化用了曹操《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
公吐哺,天下归心。”原意是借夜景以忧虑天下士人不安,要礼贤下士以揽人心。
这里取其意而谓曙光已见,鹊飞报喜,表现出天下太平景象,又流露着自己执政治世的气魄。末句写秋意,用了陈朝张正见《赋得寒树晚蝉疏》:“寒蝉噪杨柳,朔吹犯梧桐。……还因摇落处,寂寞尽秋风。”原意讽喻寒士失意不平,这里借以暗示在野失意者的不平之鸣,为这太平盛世带来噪音,而令这位宰相略有不安,稍露不悦。
这首诗字里行间充溢着显扬之气,流露出作者春风得意,倨傲、自荣的情态,真实地为这类得势当权的宫廷文人留下一幅生动写照。从艺术上看,这寥寥二十字,不只是“音韵清亮”,谐律上口,而且巧于构思,善于用事,精心修辞,使得意洋洋的神情毕现。
创作背景刘餗《隋唐嘉话》载,唐高宗“承贞观之后,天下无事。仪独持国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即兴吟咏了这首诗。当时一起等候入朝的官僚们,觉得“音韵清亮”,“望之犹神仙焉”。可见这诗是上官仪任宰相时所作,大约在龙朔(唐高宗年号,661—663)年间。
作者简介上官仪(约608~665年1月4日)字游韶,陕州陕县(今河南三门峡陕县)人,生于江都。贞观初,擢进士第,召授弘文馆直学士,迁秘书郎。唐高宗时供职门下省,颇
受唐高宗和武则天的赏识。龙朔二年(662年),成为宰相。后来高宗不满武后跋扈,上官仪向高宗建议废后,高宗亦以为然,由上官仪草诏。武后涕泣陈请,事遂中缀,自此武后深恶上官仪。麟德元年(664年),上官仪被诛,家产和人口被抄没,其一子上官庭芝也同时被诛杀。中宗即位后,因上官庭芝女上官婉儿为昭容,对上官仪父子有所追赠,绣像凌烟阁,追封为楚国公。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