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20 01:05:18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零时差

出自五代李煜的《蝶戀花·春暮》

遙夜亭臯閑信步。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數點雨聲風約住。朦胧淡月雲來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誰在秋千,笑裏輕輕語。一寸相思千萬緒。人間沒個安排處。

譯文及注釋

譯文夜間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爲何清明剛過,便已經感覺到了春天逝去的氣息。夜裏飄來零零落落的幾點雨滴,月亮在雲朵的環繞下,散發着朦胧的光澤。桃花、杏花在暗夜的空氣中散發着幽香,不知道在園内蕩着秋千,輕聲說笑的女子是誰?對她千萬般思念,在遼闊的天地裏,竟無一處可以安排“我”的相思愁緒。

注釋蝶戀花,詞牌名,分上下兩阕,共六十個字,一般用來填寫多愁善感和纏綿悱恻的内容。此詞于《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類編草堂詩餘》、《詞的》、《古今詩餘醉》等本中均有題作“春暮”。遙夜:長夜。亭臯:水邊的平地。《漢書·司馬相如傳上》:“亭臯千裏,靡不被築。”閑:吳本《二主詞》誤作“閉”。信:吳讷本、呂遠本、侯文燦本《南唐二主詞》作“倒”。王仲聞《南唐二主詞校訂》雲:“倒步不可解,必信步之誤。”劉繼增《南唐二主詞箋》雲:“舊鈔本作信。”風約住:下了幾點雨又停住,就象雨被風管束住似的。杏:《尊前集》、《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類編草堂詩餘

餘》、《詞的》、《古今詞統》作“杏”。《歐陽文忠近體樂府》注:“一作杏。”依依:《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篇》、《樂府雅詞》、《花庵詞選》、《類編草堂詩餘》、《唐宋諸賢絕妙詞選》、毛訂《草堂詩餘》、《詞的》、《古今詞統》均作“依稀”。《歐陽文忠近體樂府》羅泌校語雲:“一作無言。”暗度:不知不覺中過去。春暗度:《尊前集》作“風暗度”。《歐陽文忠近體樂府》、《花庵詞選》、《醉翁琴趣外篇》、《樂府雅詞》、《唐宋諸賢絕妙詞選》、《類編草堂詩餘》、《詞的》、《古今詞統》、《古今詩餘醉》、《曆代詩餘》、《全唐詩》作“香暗度”。誰:《樂府雅詞》作“誰”。《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羅泌校語雲:“誰,一作人。”在:《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醉翁琴趣外篇》、《樂府雅詞》作“上”。《歐陽文忠公近體樂府》注:“一作在。”一寸:指心,喻其小。緒:連綿不斷的情絲。“千萬緒”有千絲萬縷的意思。安排:安置,安放。

賞析

  “遙夜”交待時間,夜色未深,但也入夜有一段時間了。詞人“信步”上着一個“閑”字,點染出一副随意舉步、漫不經心的樣子。“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是無理之語。按說“清明才過”,春光正好,詞人卻已經“傷

春暮”了,看來“閑信步”當含有排遣内心某種積郁的用意。

  上片最後兩句是詞人耳目所見,剛剛聽到幾點雨聲,卻被春風擋住而聽不到了。天上的月亮因積有雲層而朦胧不明。這兩句寫景,清新淡雅而又流轉自然。

  過片謂這時雖說已過了桃杏盛開的花期,但餘香依稀可聞。人爲淡月、微雲、陣陣清風、數點微雨和依稀可聞到的桃杏花香的美景所感染,那“傷春暮”的情懷暫時退卻了。此處白描手法運用得當。

  下片二、三句詞意陡轉。詞人遐想聯翩之際,聽到近處有婦女蕩秋千的輕聲笑語,她們說些什麽聽不清楚,但不斷傳來的莺語,對他來說是一番誘惑。

  結尾兩句,寫詞人因意中人不身邊,以緻常常魂牽夢萦。今夜出來漫步,便有可能出于排遣對意中人的相思之苦。舉天地之大,竟無一處可以安排作者的愁緒,由此可見其徬徨、感傷與苦悶的程度之深。

賞析

  這是一首抒情詞,寫的是作者在夜間出外散步時的所見所聞和引起的一系列感慨。

  詞的開頭就點明了散步的時間和地點:水邊平地,剛過清明的暮春之際。作者是一個多愁善感的人,爲春光将逝而感傷,因而在夜間不願就寝,索性出門跑到水邊空曠之地獨自徘徊。“數點”兩句是他的耳聞目見:剛剛聽到幾點雨聲,卻被吹來的春風攔住而

聽不見了。“約”字煉得極爲出色。天上的月亮因積有雲層而艨胧不明,一個“淡”字用得形象而生動。“雲來去”三字不但形象鮮明,而且把約住雨聲的風的作用也表露出來了。這兩句,上句是耳聞,下句則是目見,行筆錯落有緻。

  下片起句卻是從嗅覺得來。剛過清明,正是桃花杏花盛開之際,值此月夜,輕風送來花香,沁人心脾。由于是朦胧月色,紅的桃花白的杏花自然看不分明,隻是“依稀”可見,而花香也隻能感覺是暗中送到。作者在這裏用的是白描手法,卻極真實。下面“秋千”兩句,曾影響了以後的蘇東坡。蘇轼也用《蝶戀花》調,其下片就從李詞脫胎而來。蘇詞雲:“牆裏秋千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唐宋年間流行秋千遊戲,富貴人家多設置秋千取樂。此時作者閑步水邊,風聲、月色、花香觸動情懷、引起遐想之際,忽然聽到近處有婦女在打秋千,傳來一陣陣輕聲笑語。作秋千戲者說些什麽話雖聽不真切,但不斷飄來的莺鳴燕啭,對他來說卻是一番刺激。從結尾兩句,可知作者因意中人不在身邊,以緻經常使他魂牽夢萦。今夜出來漫步,也可能出于排遣對意中人的相思之苦。“一寸”指心之所在。,一顆心總是思念對方,牽動情懷千頭萬緒,因而感到

人間雖然廣闊無邊能容納萬物,可是竟沒有一個可以安排自己的愁緒的地方。一副彷徨無告之态可掬。作者其所以因春暮而感傷,月夜出來在水邊踯躅,從詞的終拍兩句可以找到答案。

  這首詞是典型的婉約詞,是當時詞風影響下的産物。雖無積極意義,但寫景鮮明。寫情真切,以景人情,情景交融,極其自然。而詞中不用典故,語言淺近,讀起來委婉動人。所以,此詞在藝術表現上有它的特色。

作者簡介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隐、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爲右千牛衛上将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爲“千古詞帝”。

出自五代李煜的《蝶恋花·春暮》

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译文及注释

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明刚过,便已经感觉到了春天逝去的气息。夜里飘来零零落落的几点雨滴,月亮在云朵的环绕下,散发着朦胧的光泽。桃花、杏花在暗夜的空气中散发着幽香,不知道在园内荡着秋千,轻声说笑的女子是谁?对她千万般思念,在辽阔的天地里,竟无一处可以安排“我”的相思愁绪。

注释蝶恋花,词牌名,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一般用来填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的内容。此词于《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诗余醉》等本中均有题作“春暮”。遥夜:长夜。亭皋:水边的平地。《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亭皋千里,靡不被筑。”闲:吴本《二主词》误作“闭”。信:吴讷本、吕远本、侯文灿本《南唐二主词》作“倒”。王仲闻《南唐二主词校订》云:“倒步不可解,必信步之误。”刘继增《南唐二主词笺》云:“旧钞本作信。”风约住:下了几点雨又停住,就象雨被风管束住似的。杏:《尊前集》、《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

余》、《词的》、《古今词统》作“杏”。《欧阳文忠近体乐府》注:“一作杏。”依依:《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乐府雅词》、《花庵词选》、《类编草堂诗余》、《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毛订《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均作“依稀”。《欧阳文忠近体乐府》罗泌校语云:“一作无言。”暗度:不知不觉中过去。春暗度:《尊前集》作“风暗度”。《欧阳文忠近体乐府》、《花庵词选》、《醉翁琴趣外篇》、《乐府雅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类编草堂诗余》、《词的》、《古今词统》、《古今诗余醉》、《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香暗度”。谁:《乐府雅词》作“谁”。《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罗泌校语云:“谁,一作人。”在:《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醉翁琴趣外篇》、《乐府雅词》作“上”。《欧阳文忠公近体乐府》注:“一作在。”一寸:指心,喻其小。绪:连绵不断的情丝。“千万绪”有千丝万缕的意思。安排:安置,安放。

赏析

  “遥夜”交待时间,夜色未深,但也入夜有一段时间了。词人“信步”上着一个“闲”字,点染出一副随意举步、漫不经心的样子。“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是无理之语。按说“清明才过”,春光正好,词人却已经“伤

春暮”了,看来“闲信步”当含有排遣内心某种积郁的用意。

  上片最后两句是词人耳目所见,刚刚听到几点雨声,却被春风挡住而听不到了。天上的月亮因积有云层而朦胧不明。这两句写景,清新淡雅而又流转自然。

  过片谓这时虽说已过了桃杏盛开的花期,但余香依稀可闻。人为淡月、微云、阵阵清风、数点微雨和依稀可闻到的桃杏花香的美景所感染,那“伤春暮”的情怀暂时退却了。此处白描手法运用得当。

  下片二、三句词意陡转。词人遐想联翩之际,听到近处有妇女荡秋千的轻声笑语,她们说些什么听不清楚,但不断传来的莺语,对他来说是一番诱惑。

  结尾两句,写词人因意中人不身边,以致常常魂牵梦萦。今夜出来漫步,便有可能出于排遣对意中人的相思之苦。举天地之大,竟无一处可以安排作者的愁绪,由此可见其徬徨、感伤与苦闷的程度之深。

赏析

  这是一首抒情词,写的是作者在夜间出外散步时的所见所闻和引起的一系列感慨。

  词的开头就点明了散步的时间和地点:水边平地,刚过清明的暮春之际。作者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为春光将逝而感伤,因而在夜间不愿就寝,索性出门跑到水边空旷之地独自徘徊。“数点”两句是他的耳闻目见:刚刚听到几点雨声,却被吹来的春风拦住而

不见了。“约”字炼得极为出色。天上的月亮因积有云层而艨胧不明,一个“淡”字用得形象而生动。“云来去”三字不但形象鲜明,而且把约住雨声的风的作用也表露出来了。这两句,上句是耳闻,下句则是目见,行笔错落有致。

  下片起句却是从嗅觉得来。刚过清明,正是桃花杏花盛开之际,值此月夜,轻风送来花香,沁人心脾。由于是朦胧月色,红的桃花白的杏花自然看不分明,只是“依稀”可见,而花香也只能感觉是暗中送到。作者在这里用的是白描手法,却极真实。下面“秋千”两句,曾影响了以后的苏东坡苏轼也用《蝶恋花》调,其下片就从李词脱胎而来。苏词云:“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唐宋年间流行秋千游戏,富贵人家多设置秋千取乐。此时作者闲步水边,风声、月色、花香触动情怀、引起遐想之际,忽然听到近处有妇女在打秋千,传来一阵阵轻声笑语。作秋千戏者说些什么话虽听不真切,但不断飘来的莺鸣燕啭,对他来说却是一番刺激。从结尾两句,可知作者因意中人不在身边,以致经常使他魂牵梦萦。今夜出来漫步,也可能出于排遣对意中人的相思之苦。“一寸”指心之所在。,一颗心总是思念对方,牵动情怀千头万绪,因而感到

人间虽然广阔无边能容纳万物,可是竟没有一个可以安排自己的愁绪的地方。一副彷徨无告之态可掬。作者其所以因春暮而感伤,月夜出来在水边踯躅,从词的终拍两句可以找到答案

  这首词是典型的婉约词,是当时词风影响下的产物。虽无积极意义,但写景鲜明。写情真切,以景人情,情景交融,极其自然。而词中不用典故,语言浅近,读起来委婉动人。所以,此词在艺术表现上有它的特色。

作者简介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23871.html

上一篇: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午梦初回,卷帘尽放春愁去。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