觥船一棹百分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觥船一棹百分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4 23:48:19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一腔浊泪

出自宋代晏殊的《喜遷莺·花不盡》

花不盡,柳無窮。應與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處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應老。勸君看取利名場。今古夢茫茫。譯文及注釋

譯文花落花又開,柳葉綠又衰,花開盛衰無窮盡,與我此時情相近。離别美酒情誼深,畫船起航全成空。離别不必太傷情,人生何處不相逢。自今以後少知音,瑤琴朱弦不再吟。天若與我同悲凄,蒼天也會霜染鬓。勸君此去多保重,名利場上風浪急,宦海茫茫沉與浮,古今看來夢一回。

注釋《喜遷莺》:詞牌名,雙調,此牌有小令和長調兩體。小令起于唐人,雙調,四十七字,以平仄換韻較爲常見,也有全用平韻的。長調起自宋人,《詞譜》以康與之詞爲正體,雙調,103字,仄韻。又名《鶴沖天》、《燕歸來》、《喜遷莺令》。此詞爲小令。觥(gōng)船:大酒杯。出自唐杜牧《題禅院》:“觥船一棹百分空,十歲青春不負公。”一棹(zhào):劃槳一次,指大杯飲酒一次。天若:出自唐代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衰蘭送客鹹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賞析

  這是一首贈别詞,作者将離情寫得深摯卻不凄楚,有溫柔蘊藉之美。  

  起筆“花不盡,柳無窮”借花柳以襯離情。花、柳是常見之物,它們遍布海角天涯,其數無盡,其廣無邊;同時花

花、柳又與人一樣同是生命之物,它們的生長、繁茂、衰謝同人之生死、盛衰極其相似,離合聚散之際,也同樣顯露出明顯的苦樂悲歡。“應與我情同”是以花柳作比,襯寫自己離情的“不盡”和“無窮”,宛轉地表露了離别的痛苦之深。“觥船一棹百分空”,一句出自杜牧的《題禅院》詩。作者這裏強作曠達,故示灑脫,以一醉可以消百愁作爲勸解之辭,而“何處不相逢”,則是以未來可能重聚相慰。對友人的溫言撫慰之中,也反映了作者盡量掙脫離别痛苦的複雜心态,他既無可奈何,又故示曠達。 

  下片自“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應老”起,詞情一轉,正面叙寫離别之情。高山流水,貴有知音,朱弦聲悄,是因摯友遠去,一種空虛寥落之感油然而生。“天若有情應老”,用李賀句意直抒難以抑止的離别哀傷。結拍“勸君看取利名場,今古夢茫茫”二句,是作者對友人的又一次勸解。同爲相勸之語,此處内涵上卻與上片不同。上片勸慰之語隻就當前離别着眼,以醉飲消愁、今後可能重逢爲解,是以情相勸;此處勸語卻透過一層,以利名如夢爲解,屬以理相勸,勸解之中包含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體驗。晏殊一生富貴顯達,長期跻身上層,但朝廷内派别傾軋,政治上風雨陰晴,不能不使他感到利名場中的爾虞我

詐,宦海風波的險惡,人世的盛衰浮沉,撫念今昔,恍然若夢。  

  這首詞明快、自然,讀來如行雲流水,與作者其它詞風格迥異。其思想内核,一方面是藐視名利,一方面是寄情山水歌酒。全詞抒寫離情别緒中,反映了晏殊的人生态度和處世哲學。

創作背景

  詞人晏殊晏殊一生富貴顯達,長期跻身上層,但朝廷内派别傾軋,政治上風雨陰晴,飽受了名利場上的爾虞我詐、你傾我軋,撫今追昔感歎今古一夢。晏殊詞中較少見的詞意頹廢消極的作品,但此處,詞人在對友人的百般勸慰之中傾注了自己真摯的情感,于是揮筆寫下了這篇詞作。

作者簡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詞人、詩人、散文家,北宋撫州府臨川城人(今江西進賢縣文港鎮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爲撫州府手力節級),是當時的撫州籍第一個宰相。晏殊與其第七子晏幾道(1037-2220),在當時北宋詞壇上,被稱爲“大晏”和“小晏”。

出自宋代晏殊的《喜迁莺·花不尽》

花不尽,柳无穷。应与我情同。觥船一棹百分空。何处不相逢。 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译文注释

译文花落花又开,柳叶绿又衰,花开盛衰无穷尽,与我此时情相近。离别美酒情谊深,画船起航全成空。离别不必太伤情,人生何处不相逢。自今以后少知音,瑶琴朱弦不再吟。天若与我同悲凄,苍天也会霜染鬓。劝君此去多保重,名利场上风浪急,宦海茫茫沉与浮,古今看来梦一回。

注释《喜迁莺》:词牌名,双调,此牌有小令和长调两体。小令起于唐人,双调,四十七字,以平仄换韵较为常见,也有全用平韵的。长调起自宋人,《词谱》以康与之词为正体,双调,103字,仄韵。又名《鹤冲天》、《燕归来》、《喜迁莺令》。此词为小令。觥(gōng)船:大酒杯。出自唐杜牧《题禅院》:“觥船一棹百分空,十岁青春不负公。”一棹(zhào):划桨一次,指大杯饮酒一次。天若:出自唐代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赏析

  这是一首赠别词,作者将离情写得深挚却不凄楚,有温柔蕴藉之美。  

  起笔“花不尽,柳无穷”借花柳以衬离情。花、柳是常见之物,它们遍布海角天涯,其数无尽,其广无边;同时花

花、柳又与人一样同是生命之物,它们的生长、繁茂、衰谢同人之生死、盛衰极其相似,离合聚散之际,也同样显露出明显的苦乐悲欢。“应与我情同”是以花柳作比,衬写自己离情的“不尽”和“无穷”,宛转地表露了离别的痛苦之深。“觥船一棹百分空”,一句出自杜牧的《题禅院》诗。作者这里强作旷达,故示洒脱,以一醉可以消百愁作为劝解之辞,而“何处不相逢”,则是以未来可能重聚相慰。对友人的温言抚慰之中,也反映了作者尽量挣脱离别痛苦的复杂心态,他既无可奈何,又故示旷达。 

  下片自“朱弦悄,知音少,天若有情应老”起,词情一转,正面叙写离别之情。高山流水,贵有知音,朱弦声悄,是因挚友远去,一种空虚寥落之感油然而生。“天若有情应老”,用李贺句意直抒难以抑止的离别哀伤。结拍“劝君看取利名场,今古梦茫茫”二句,是作者对友人的又一次劝解。同为相劝之语,此处内涵上却与上片不同。上片劝慰之语只就当前离别着眼,以醉饮消愁、今后可能重逢为解,是以情相劝;此处劝语却透过一层,以利名如梦为解,属以理相劝,劝解之中包含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体验。晏殊一生富贵显达,长期身上层,但朝廷内派别倾轧,政治上风雨阴晴,不能不使他感到利名场中的尔虞我

诈,宦海风波的险恶,人世的盛衰浮沉,抚念今昔,恍然若梦。  

  这首词明快、自然,读来如行云流水,与作者其它词风格迥异。其思想内核,一方面是藐视名利,一方面是寄情山水歌酒。全词抒写离情别绪中,反映了晏殊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

创作背景

  词人晏殊晏殊一生富贵显达,长期跻身上层,但朝廷内派别倾轧,政治上风雨阴晴,饱受了名利场上的尔虞我诈、你倾我轧,抚今追昔感叹今古一梦。晏殊词中较少见的词意颓废消极的作品,但此处,词人在对友人的百般劝慰之中倾注了自己真挚的情感,于是挥笔写下了这篇词作。

作者简介

晏殊【yàn shū】(991-1055)字同叔,著名词人、诗人、散文家,北宋抚州府临川城人(今江西进贤县文港镇沙河人,位于香楠峰下,其父为抚州府手力节级),是当时的抚州籍第一个宰相。晏殊与其第七子晏几道(1037-2220),在当时北宋词坛上,被称为“大晏”和“小晏”。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觥船一棹百分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23349.html

上一篇: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