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9 06:11:52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不懂君心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别元九後詠所懷》

零落桐葉雨,蕭條槿花風。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閑中。 況與故人别,中懷正無悰。勿雲不相送,心到青門東。 相知豈在多,但問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譯文及注釋

譯文在秋風秋雨中,桐葉、槿花紛紛凋零飄落,一片寂寥冷清景象。在閑适自得中,生出早秋的意境。故人遠别,令我心中無樂。不要說我沒有送你到門外,我心已跟随你遠去。知心之人何必求多,隻要是心意想通。情趣相投即可。你一去,剩下我獨自一人,即使身在這繁華的長安城,頓覺它是空蕩蕩的。

注釋零落:指脫落。蕭條:指寂寥冷清的樣子。槿(jǐn):木槿,落葉灌木,夏秋開花,朝開夕凋。幽閑:閑适自得。故人:舊交,老朋友。中懷:心中。悰(cóng):歡樂,樂趣。勿雲:不要說。青門:長安城的東南門,本名灞城門,因其門色青,故俗呼爲“青門”。坐覺:遂覺,頓覺。

賞析

  詩歌開篇“零落桐葉雨,蕭條槿花風”,以寫景起興,既奠定了全詩傷感悲涼的感情基調又暗中點明與友人分别的時間。秋季甫至,秋意卻濃,詩人看到凋零的桐葉、衰敗的槿花,悠然飄落在秋風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爲蕭瑟之景,傷秋之情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又讓詩人想起與友人離别時的場景,心中愈發感傷。

  

 “況與故人别,中懷正無”一句将詩人的傷秋之情與和友人分别之後的落寞之情自然地連接起來。詩人沒有寫出與友人分别的具體情境,以虛筆“勿雲不相送,心到青門東”寫分别之實事,詩人假設友人問自己“爲何不相送?”“心到青門東”則是詩人的回答,不要說我沒有送你離開,我的心已經随你遠去,倘若相送,又如何忍心與你分别?寥寥數筆,勾勒出二人離别之時的大緻情景,又給讀者留下無數想象的空間。

  吟詠至此,詩人心中傷秋懷遠的複雜心情無限放大,心中的抑郁之情不吐不快,進而抒發出此篇詩作中的情感最強音:“相知豈在多,但問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覺長安空。”最後二旬又再次點明白居易與元稹交情之深,與中間四句遙相呼應,使得全詩渾然一體。全詩在詩人情感最高點戛然而止,餘音缭繞而又耐人尋味。最後四旬言簡意赅,卻富含哲理,引起了無數讀者的共鳴:不求朋友成群,但求知己一人,外面的世界再喧嚣,知心人不在,也如空城般孤寂。

  這首詩融寫景、叙事、抒情于一體,情景交融,用筆虛實相生,實處描寫景物,虛處勾勒景象,全詩如行雲流水,毫無生澀之感。詩人在詩中的留白更給讀者留下了無數想象空間。

創作背景

  《别元九後詠所懷》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元和

元年(806年)送别元稹之後寫的,秋季甫至,秋意卻濃,詩人看到凋零的桐葉、衰敗的槿花,悠然飄落在秋風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爲蕭瑟之景,傷秋之情油然而生,想到自己于長安再無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别元九后咏所怀》

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悠悠早秋意,生此幽闲中。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悰。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 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译文及注释

译文在秋风秋雨中,桐叶、槿花纷纷凋零飘落,一片寂寥冷清景象。在闲适自得中,生出早秋的意境。故人远别,令我心中无乐。不要说我没有送你到门外,我心已跟随你远去。知心之人何必求多,只要是心意想通。情趣相投即可。你一去,剩下我独自一人,即使身在这繁华的长安城,顿觉它是空荡荡的。

注释零落:指脱落。萧条:指寂寥冷清的样子。槿(jǐn):木槿,落叶灌木,夏秋开花,朝开夕凋。幽闲:闲适自得。故人:旧交,老朋友。中怀:心中。悰(cóng):欢乐,乐趣。勿云:不要说。青门:长安城的东南门,本名灞城门,因其门色青,故俗呼为“青门”。坐觉:遂觉,顿觉。

赏析

  诗歌开篇“零落桐叶雨,萧条槿花风”,以写景起兴,既奠定了全诗伤感悲凉的感情基调又暗中点明与友人分别的时间。秋季甫至,秋意却浓,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此情此景又让诗人想起与友人离别时的场景,心中愈发感伤。

  

 “况与故人别,中怀正无”一句将诗人的伤秋之情与和友人分别之后的落寞之情自然地连接起来。诗人没有写出与友人分别的具体情境,以虚笔“勿云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写分别之实事,诗人假设友人问自己“为何不相送?”“心到青门东”则是诗人的回答,不要说我没有送你离开,我的心已经随你远去,倘若相送,又如何忍心与你分别?寥寥数笔,勾勒出二人离别之时的大致情景,又给读者留下无数想象的空间。

  吟咏至此,诗人心中伤秋怀远的复杂心情无限放大,心中的抑郁之情不吐不快,进而抒发出此篇诗作中的情感最强音:“相知岂在多,但问同不同。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最后二旬又再次点明白居易与元稹交情之深,与中间四句遥相呼应,使得全诗浑然一体。全诗在诗人情感最高点戛然而止,余音缭绕而又耐人寻味。最后四旬言简意赅,却富含哲理,引起了无数读者的共鸣:不求朋友成群,但求知己一人,外面的世界再喧嚣,知心人不在,也如空城般孤寂。

  这首诗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情景交融,用笔虚实相生,实处描写景物,虚处勾勒景象,全诗如行云流水,毫无生涩之感。诗人在诗中的留白更给读者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

创作背景

  《别元九后咏所怀》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元和

元年(806年)送别元稹之后写的,秋季甫至,秋意却浓,诗人看到凋零的桐叶、衰败的槿花,悠然飘落在秋风秋雨之中,目光所及皆为萧瑟之景,伤秋之情油然而生,想到自己于长安再无心意相通之人的孤寂落寞之情。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同心一人去,坐觉长安空。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23313.html

上一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妾弄青梅凭短墙,君骑白马傍垂杨。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