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6 02:35:59
出自宋代辛棄疾的《水龍吟·過南劍雙溪樓》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裏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焰。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欄卻怕,風雷怒,魚龍慘。峽束蒼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不妨高卧,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賞析祖國的壯麗河山,到處呈現着不同的面貌。吳越的柔青軟黛,自然是西子的化身;閩粵的萬峰刺天,又仿佛象森羅的武庫。古來多少詩人詞客,分别爲它們作了生動的寫照。辛棄疾這首《過南劍雙溪樓》,就屬于後一類的傑作。
宋代的南劍州,即是延平,屬福建。這裏有劍溪和樵川二水,環帶左右。雙溪樓正當二水交流的險絕處。要給這樣一個奇峭的名勝傳神,頗非容易。作者緊緊抓住了它具有特征性的一點,作了全力的刻畫,那就是“劍”,也就是“千峰似劍铓”的山。而劍和山,正好融和着作者的人在内。上片一開頭,就象将軍從天外飛來一樣,淩雲健筆,把上入青冥的高樓,千丈峥嵘的奇峰,掌握在手,寫得寒芒四射,凜凜逼人。而作者生當宋室南渡,以一身支拄東南半壁進而恢複神州的懷抱,又隐然蘊藏于詞句裏,這是何等的筆力。“人言此地”以下三句,從延平津雙劍
劍故事翻騰出劍氣上沖鬥牛的詞境。據《晉書·張華傳》:晉尚書張華見鬥、牛二星間有紫氣,問雷煥;曰:是寶劍之精,上徹于天。後煥爲豐城令,掘地,得雙劍,其夕,鬥牛間氣不複見焉。煥遣使送一劍與華,一自佩。華誅,失劍所在,煥卒,其子華持劍行經延平津,劍忽于腰間躍出堕水,化爲二龍。作者又把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等清寒景色,彙集在一起,以“我覺”二字領起,給人以寒意搜毛發的感覺。然後轉到要“燃犀下看”(見《晉書·溫峤傳》),一探究竟。“風雷怒,魚龍慘”,一個怒字,一個慘字,緊接着上句的怕字,從靜止中進入到驚心動魄的境界,字裏行間,卻跳躍着虎虎的生氣。
換片後三句,盤空硬語,實寫峽、江、樓。詞筆剛勁中帶韌性,極烹煉之工。這是以柳宗元遊記散文文筆寫詞的神技。從高峽的“欲飛還斂”,雙關到詞人從熾烈的民族鬥争場合上被迫地退下來的悲涼心情。“不妨高卧,冰壺涼簟”,以淡靜之詞,勉強抑遏自己飛騰的壯志。這時作者年已在五十二歲以後,任福建提點刑獄之職,是無從施展收複中原的抱負的。以下千古興亡的感慨,低徊往複,表面看來,情緒似乎低沉,但隐藏在詞句背後的,又正是不能忘懷國事的憂憤。它跟江湖山林的詞人們所抒寫的悠
閑自在心情,顯然是大異其趣的。
這是一首登臨之作,是辛棄疾愛國思想表現十分強烈的名作之一。詞的特點集中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線索清晰,鈎鎖綿密。一般登臨之作,往往要發思古之幽情,而辛棄疾此詞卻完全擺脫了這一俗套。作者即景生情,把全副筆墨集中用于抒寫主戰與主和這一現實生活的主要矛盾之點上。全篇鈎鎖嚴密,脈絡井然。第二是因迩及遠,以小見大。作者胸懷大志,以抗金救國、恢複中原爲己任。他雖身處福建南平的一個小小雙溪樓上,心裏盛的卻是整個中國。所以,他一登上樓頭,便“舉頭西北”,由翻卷的“浮雲”,聯想到戰争,聯想到大片領土的淪陷與骨肉同胞的深重災難。而要掃清敵人,收複失地,救民于水火,則需要有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但作者卻從一把落水的寶劍起筆,加以生發。“長劍”,長也不過是“三尺龍泉”而已。而作者卻通過奇妙的想象,運用誇張手法,寫出了“倚天萬裏須長劍”這一壯觀的詞句。這是詞人的心聲,同時也喊出了千百萬人心中的共同意願。第三個特點是通篇暗喻,對比強烈。這首詞裏也有直抒胸腺的詞句,如“元龍老矣,不妨高卧”,“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但是,更多的詞句,關鍵性的詞句卻是通過大量的暗喻表現出來的
。詞中的暗喻可分爲兩組:一組是暗喻敵人和主和派的,如“西北浮雲”,“風雷怒,魚龍慘”,“峽束蒼江對起”等;一組是暗喻主戰派的,如“長劍”,“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等等。這兩種不同的形象在詞中形成鮮明的對照和強烈的對比。這種強烈對比、還表現在詞的前後結構上。如開篇直寫國家危急存亡的形勢:“舉頭西北浮雲”,而結尾卻另是一番麻木不仁的和平景象:“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沐浴着夕陽的航船卸落白帆,在沙灘上擱淺抛錨。這與開篇戰雲密布的形象極爲不同。
這首詞形象地說明,當時的中國大地,一面是“西北浮雲”“中原膏血”;而另一面卻是“西湖歌舞”“百年酣醉”,長此以往,南宋之滅亡,勢在必然了。 由于這首詞通體洋溢着愛國熱情,加之又具有上述幾方面的藝術特點,所以很能代表辛詞雄渾豪放、慷慨悲涼的風格,讀之有金石之音,風雲之氣,令人魄動魂驚。
賞析二這是辛棄疾愛國思想表現十分強烈的名作之一。作者在紹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撫使。從這首詞的内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饞害誣陷而落職時的作品。作者途經南劍州,登覽曆史上有名的雙溪樓,作爲一個愛國詞人,他自然要想到被金人侵占的中原廣
大地區,同時也很自然地要聯想到傳說落入水中的寶劍。在祖國遭受敵人宰割的危急存亡之秋,該是多麽需要有一把能掃清萬裏陰雲的長劍呵!然而,詞人之所見,卻隻是莽莽群山,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欲待燃犀向潭水深處探着,卻又怕水面上風雷怒吼,水底裏魔怪兇殘。說明,若想取得這把寶劍,組成統一的、強大的愛國抗金力量,這中間是會遇到重重阻撓與嚴重破壞的。後片即景抒情,雖然流露出壯志難酬,不如困居高卧的隐退思想,但這一消極思想之産生,是與他當時的處境,與南宋王朝整個政治形勢分不開的。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圖恢複進取,一味妥協投降;對愛國抗敵的有識之士卻百般壓制打擊,直至迫害鎮壓,使統一中原的偉大事業,付之東流。因此,在指出辛詞中經常流露的隐退閑居這一消極思想的同時,還必須指出這種思想之所以産生的客觀原因。
詞的特點集中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線索清晰,鈎鎖綿密。這是一首登臨之作。一般登臨之作,往往要發思古之幽情,而辛棄疾此詞卻完全擺脫了這一俗套。作者即景生情,把全副筆 墨集中用于抒寫主戰與主和這一現實生活的主要矛盾之點上。開篇遠望西北,點染出國土淪喪,戰雲密布這一時代特征。、接着便直截提出了解決這一主要矛盾的
主要方法:"倚天萬裏須長劍!"也就是說,要用自衛反擊和收複失地的戰争來消滅人侵之敵。下面緊扣雙溪樓引出寶劍落水的傳說。這裏的寶劍既指堅持抗敵的軍民,又是作者自況。這是第一層。從"人言此地"到上片結尾是第二層。作者通過"潭空水冷"、"風雷怒,魚龍慘"來說明,愛國抗敵勢力受到重重阻撓而不能重見天光,不能發揮其殺敵報國的應有作用。下片換頭至"一時登覽",是第三層。正因爲愛國抗敵勢力受到重重阻撓,甚至還冒着極大的危險,所以詞人才産生"不妨高卧"這種消極退隐思想。最後緊密照應開篇,以眼前之所見結束全篇,使全篇鈎鎖嚴密,脈絡井然。
第二是因迩及遠,以小見大。作者胸懷大志,以抗金救國、恢複中原爲己任。他雖身處福建南平的一個小小雙溪樓上,心裏盛的卻是整個中國。所以,他一登上樓頭,便"舉頭西北",由翻卷的"浮雲",聯想到戰争,聯想到大片領土的淪陷與骨肉同胞的深重災難。而要掃清敵人,收複失地,救民于水火,則需要有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但作者卻從一把落水的寶劍起筆,加以生發。"長劍",最長也不過是"三尺龍泉"而已。而作者卻通過奇妙的想象,運用誇張手法,寫出了"倚天萬裏須長劍"這一壯觀的詞句。這是詞人的心聲,同時也喊出了千百萬人心中的共同意願。
第三
個特點是通篇暗喻,對比強烈。這首詞裏也有直抒胸腺的詞句,如"元龍老矣,不妨高卧","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但是,更多的詞句,關鍵性的詞句卻是通過大量的暗喻表現出來的。詞中的暗喻可分爲兩組:一組是暗喻敵人和主和派的,如"西北浮雲","風雷怒,魚龍慘","峽束蒼江對起"等;一組是暗喻主戰派的,如"長劍","過危樓,欲飛還斂","元龍老矣"等等。這兩種不同的形象在詞中形成鮮明的對照和強烈的對比。這種強烈對比、還表現在詞的前後結構上。如開篇直寫國家危急存亡的形勢:"舉頭西北浮雲",而結尾卻另是一番麻木不仁的和平景象;"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陽纜!"沐浴着夕陽的航船卸落白帆,在沙灘上擱淺抛錨。這與開篇戰雲密布的形象是何等的不同!
這首詞形象地說明,當時的中國大地,一面是"西北浮雲","中原膏血";而另一面卻是"西湖歌舞","百年酣醉",長此以往,南宋之滅亡,勢在必然了。 由于這首詞通體洋溢着愛國熱情,加之又具有上述幾方面的藝術特點,所以很能代表辛詞雄渾豪放、慷慨悲涼的風格,讀之有金石之音,風雲之氣,令人魄動魂驚。
創作背景辛棄疾在紹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撫使。從這首詞的内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饞害誣陷而落職時的作品,
但作于在福建任職時期。作者途經南劍州,登覽曆史上有名的雙溪樓,有感而作此詞。
作者簡介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號稼軒,漢族,曆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爲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複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于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隐江西帶湖。
出自宋代辛弃疾的《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赏析祖国的壮丽河山,到处呈现着不同的面貌。吴越的柔青软黛,自然是西子的化身;闽粤的万峰刺天,又仿佛象森罗的武库。古来多少诗人词客,分别为它们作了生动的写照。辛弃疾这首《过南剑双溪楼》,就属于后一类的杰作。
宋代的南剑州,即是延平,属福建。这里有剑溪和樵川二水,环带左右。双溪楼正当二水交流的险绝处。要给这样一个奇峭的名胜传神,颇非容易。作者紧紧抓住了它具有特征性的一点,作了全力的刻画,那就是“剑”,也就是“千峰似剑铓”的山。而剑和山,正好融和着作者的人在内。上片一开头,就象将军从天外飞来一样,凌云健笔,把上入青冥的高楼,千丈峥嵘的奇峰,掌握在手,写得寒芒四射,凛凛逼人。而作者生当宋室南渡,以一身支拄东南半壁进而恢复神州的怀抱,又隐然蕴藏于词句里,这是何等的笔力。“人言此地”以下三句,从延平津双剑
剑故事翻腾出剑气上冲斗牛的词境。据《晋书·张华传》:晋尚书张华见斗、牛二星间有紫气,问雷焕;曰:是宝剑之精,上彻于天。后焕为丰城令,掘地,得双剑,其夕,斗牛间气不复见焉。焕遣使送一剑与华,一自佩。华诛,失剑所在,焕卒,其子华持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化为二龙。作者又把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等清寒景色,汇集在一起,以“我觉”二字领起,给人以寒意搜毛发的感觉。然后转到要“燃犀下看”(见《晋书·温峤传》),一探究竟。“风雷怒,鱼龙惨”,一个怒字,一个惨字,紧接着上句的怕字,从静止中进入到惊心动魄的境界,字里行间,却跳跃着虎虎的生气。
换片后三句,盘空硬语,实写峡、江、楼。词笔刚劲中带韧性,极烹炼之工。这是以柳宗元游记散文文笔写词的神技。从高峡的“欲飞还敛”,双关到词人从炽烈的民族斗争场合上被迫地退下来的悲凉心情。“不妨高卧,冰壶凉簟”,以淡静之词,勉强抑遏自己飞腾的壮志。这时作者年已在五十二岁以后,任福建提点刑狱之职,是无从施展收复中原的抱负的。以下千古兴亡的感慨,低徊往复,表面看来,情绪似乎低沉,但隐藏在词句背后的,又正是不能忘怀国事的忧愤。它跟江湖山林的词人们所抒写的悠
闲自在心情,显然是大异其趣的。
这是一首登临之作,是辛弃疾爱国思想表现十分强烈的名作之一。词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线索清晰,钩锁绵密。一般登临之作,往往要发思古之幽情,而辛弃疾此词却完全摆脱了这一俗套。作者即景生情,把全副笔墨集中用于抒写主战与主和这一现实生活的主要矛盾之点上。全篇钩锁严密,脉络井然。第二是因迩及远,以小见大。作者胸怀大志,以抗金救国、恢复中原为己任。他虽身处福建南平的一个小小双溪楼上,心里盛的却是整个中国。所以,他一登上楼头,便“举头西北”,由翻卷的“浮云”,联想到战争,联想到大片领土的沦陷与骨肉同胞的深重灾难。而要扫清敌人,收复失地,救民于水火,则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作者却从一把落水的宝剑起笔,加以生发。“长剑”,长也不过是“三尺龙泉”而已。而作者却通过奇妙的想象,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倚天万里须长剑”这一壮观的词句。这是词人的心声,同时也喊出了千百万人心中的共同意愿。第三个特点是通篇暗喻,对比强烈。这首词里也有直抒胸腺的词句,如“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但是,更多的词句,关键性的词句却是通过大量的暗喻表现出来的
。词中的暗喻可分为两组:一组是暗喻敌人和主和派的,如“西北浮云”,“风雷怒,鱼龙惨”,“峡束苍江对起”等;一组是暗喻主战派的,如“长剑”,“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等等。这两种不同的形象在词中形成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对比。这种强烈对比、还表现在词的前后结构上。如开篇直写国家危急存亡的形势:“举头西北浮云”,而结尾却另是一番麻木不仁的和平景象:“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沐浴着夕阳的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搁浅抛锚。这与开篇战云密布的形象极为不同。
这首词形象地说明,当时的中国大地,一面是“西北浮云”“中原膏血”;而另一面却是“西湖歌舞”“百年酣醉”,长此以往,南宋之灭亡,势在必然了。 由于这首词通体洋溢着爱国热情,加之又具有上述几方面的艺术特点,所以很能代表辛词雄浑豪放、慷慨悲凉的风格,读之有金石之音,风云之气,令人魄动魂惊。
赏析二这是辛弃疾爱国思想表现十分强烈的名作之一。作者在绍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抚使。从这首词的内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馋害诬陷而落职时的作品。作者途经南剑州,登览历史上有名的双溪楼,作为一个爱国词人,他自然要想到被金人侵占的中原广
大地区,同时也很自然地要联想到传说落入水中的宝剑。在祖国遭受敌人宰割的危急存亡之秋,该是多么需要有一把能扫清万里阴云的长剑呵!然而,词人之所见,却只是莽莽群山,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欲待燃犀向潭水深处探着,却又怕水面上风雷怒吼,水底里魔怪凶残。说明,若想取得这把宝剑,组成统一的、强大的爱国抗金力量,这中间是会遇到重重阻挠与严重破坏的。后片即景抒情,虽然流露出壮志难酬,不如困居高卧的隐退思想,但这一消极思想之产生,是与他当时的处境,与南宋王朝整个政治形势分不开的。南宋小朝廷偏安一隅,不图恢复进取,一味妥协投降;对爱国抗敌的有识之士却百般压制打击,直至迫害镇压,使统一中原的伟大事业,付之东流。因此,在指出辛词中经常流露的隐退闲居这一消极思想的同时,还必须指出这种思想之所以产生的客观原因。
词的特点集中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线索清晰,钩锁绵密。这是一首登临之作。一般登临之作,往往要发思古之幽情,而辛弃疾此词却完全摆脱了这一俗套。作者即景生情,把全副笔 墨集中用于抒写主战与主和这一现实生活的主要矛盾之点上。开篇远望西北,点染出国土沦丧,战云密布这一时代特征。、接着便直截提出了解决这一主要矛盾的
主要方法:"倚天万里须长剑!"也就是说,要用自卫反击和收复失地的战争来消灭人侵之敌。下面紧扣双溪楼引出宝剑落水的传说。这里的宝剑既指坚持抗敌的军民,又是作者自况。这是第一层。从"人言此地"到上片结尾是第二层。作者通过"潭空水冷"、"风雷怒,鱼龙惨"来说明,爱国抗敌势力受到重重阻挠而不能重见天光,不能发挥其杀敌报国的应有作用。下片换头至"一时登览",是第三层。正因为爱国抗敌势力受到重重阻挠,甚至还冒着极大的危险,所以词人才产生"不妨高卧"这种消极退隐思想。最后紧密照应开篇,以眼前之所见结束全篇,使全篇钩锁严密,脉络井然。
第二是因迩及远,以小见大。作者胸怀大志,以抗金救国、恢复中原为己任。他虽身处福建南平的一个小小双溪楼上,心里盛的却是整个中国。所以,他一登上楼头,便"举头西北",由翻卷的"浮云",联想到战争,联想到大片领土的沦陷与骨肉同胞的深重灾难。而要扫清敌人,收复失地,救民于水火,则需要有一支强大的军事力量.但作者却从一把落水的宝剑起笔,加以生发。"长剑",最长也不过是"三尺龙泉"而已。而作者却通过奇妙的想象,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倚天万里须长剑"这一壮观的词句。这是词人的心声,同时也喊出了千百万人心中的共同意愿。
第三
个特点是通篇暗喻,对比强烈。这首词里也有直抒胸腺的词句,如"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但是,更多的词句,关键性的词句却是通过大量的暗喻表现出来的。词中的暗喻可分为两组:一组是暗喻敌人和主和派的,如"西北浮云","风雷怒,鱼龙惨","峡束苍江对起"等;一组是暗喻主战派的,如"长剑","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等等。这两种不同的形象在词中形成鲜明的对照和强烈的对比。这种强烈对比、还表现在词的前后结构上。如开篇直写国家危急存亡的形势:"举头西北浮云",而结尾却另是一番麻木不仁的和平景象;"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沐浴着夕阳的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搁浅抛锚。这与开篇战云密布的形象是何等的不同!
这首词形象地说明,当时的中国大地,一面是"西北浮云","中原膏血";而另一面却是"西湖歌舞","百年酣醉",长此以往,南宋之灭亡,势在必然了。 由于这首词通体洋溢着爱国热情,加之又具有上述几方面的艺术特点,所以很能代表辛词雄浑豪放、慷慨悲凉的风格,读之有金石之音,风云之气,令人魄动魂惊。
创作背景辛弃疾在绍熙五年(1194)前曾任福建安抚使。从这首词的内容及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看,可能是受到主和派馋害诬陷而落职时的作品,
但作于在福建任职时期。作者途经南剑州,登览历史上有名的双溪楼,有感而作此词。
作者简介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