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8 22:28:16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我不学习

出自唐代李白的《望鹦鹉洲懷祢衡》

魏帝營八極,蟻觀一祢衡。黃祖鬥筲人,殺之受惡名。吳江賦鹦鹉,落筆超群英。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飛鳴。鸷鹗啄孤鳳,千春傷我情。五嶽起方寸,隐然讵可平。才高竟何施,寡識冒天刑。至今芳洲上,蘭蕙不忍生。譯文及注釋

譯文  魏武帝治理的是整個天下,在他眼裏,祢衡隻是一隻螞蟻。黃祖則是一個鬥筲的小人,殺掉祢衡遭到千古的罵名。祢衡曾在吳江即席寫作《鹦鹉賦》,落筆便壓倒在座的群雄。字字铿锵如金玉,句句飛動似雲龍。不幸這隻孤鳳竟死在惡鷹的血爪下,這一千古悲劇使我傷情。如同五嶽在胸中,心中的起伏怎能平?祢衡才高爲什麽得不到施展?隻因見識短淺而喪失了性命。就是因爲他的孤芳自賞與剛傲,鹦鹉洲上至今不見蘭蕙的蹤影。

注釋祢衡:東漢末名士,字正平。《後漢書》有傳。鹦鹉洲:長江中的一個小洲,遺址在今湖北武漢漢陽西南。魏帝:魏武帝曹操。黃祖:劉表部将,任江夏(今武漢武昌)太守。鬥筲人:謂小人。鸷鹗:一種猛禽。喻黃祖。孤鳳:喻祢衡。千春:語出梁簡文帝詩:“千春誰與樂。”天刑:語出《國語·魯語》:“糾虔天刑。”芳洲:語出《楚辭·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賞析

  這是一首懷古之作。詩的前四句

句,首先從刻畫祢衡落筆,寫他的性格和悲慘的遭遇。曹操經營天下,顯赫一時,而祢衡卻視之爲蟻類,這就突出地表現了祢衡傲岸的性格。黃祖是才短識淺之徒,他殺了祢衡,正說明他心胸狹隘不能容物,因而得到了惡名。

  接着四句,舉出祢衡的名作《鹦鹉賦》,極贊他的傑出才華。這樣一個才華“超群英”的人,命運卻如此之悲慘,令人極爲痛惜。于是引出下面四句。詩人對祢衡的遭遇憤然不平,他把黃祖之流比作兇猛的惡鳥,而把祢衡比作孤凄的鳳凰。祢衡被殘殺使詩人哀傷不已,心中如五嶽突起,不能得平。

  繼憤激之情而來的是無限的哀惋。最後四句,詩人爲祢衡的才華不得施展而惋惜,爲他的寡識冒刑而哀傷。結句把蘭蕙人格化,賦予人的感情,似乎蘭蕙也爲祢衡痛不欲生了。

  詩中刻畫人物十分精煉,抓住人物特征,寥寥幾筆,以少勝多,突出了祢衡孤傲的性格和超人的才華。這兩點是祢衡的不同凡響之處,也正是李白所引爲同調的。詩中運用比喻、拟人等藝術手法,表現出強烈的感情色彩。他把黃祖之流比作“鸷鹗”,對兇殘的權勢者表示強烈的憎恨;把祢衡譽爲“孤鳳”,愛慕、憐惜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恰當地運用了這些藝術手法,全詩形象鮮明,感情深沉而含蓄。

創作背景

  此詩大約

在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冬或上元元年(760年)春所作。當時李白在江夏寫了長詩《經亂離後天恩流夜郎憶舊遊書懷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中雲:“一忝青雲客,三登黃鶴樓。顧慚祢處士,虛對鹦鹉洲。”這首《望鹦鹉洲懷祢衡》,可能是同時所寫。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随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出自唐代李白《望鹦鹉洲怀祢衡》

魏帝营八极,蚁观一祢衡。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吴江赋鹦鹉,落笔超群英。锵锵振金玉,句句欲飞鸣。鸷鹗啄孤凤,千春伤我情。五岳起方寸,隐然讵可平。才高竟何施,寡识冒天刑。至今芳洲上,兰蕙不忍生。译文注释

译文  魏武帝治理的是整个天下,在他眼里,祢衡只是一只蚂蚁。黄祖则是一个斗筲的小人,杀掉祢衡遭到千古的骂名。祢衡曾在吴江即席写作《鹦鹉赋》,落笔便压倒在座的群雄。字字铿锵如金玉,句句飞动似云龙。不幸这只孤凤竟死在恶鹰的血爪下,这一千古悲剧使我伤情。如同五岳在胸中,心中的起伏怎能平?祢衡才高为什么得不到施展?只因见识短浅而丧失了性命。就是因为他的孤芳自赏与刚傲,鹦鹉洲上至今不见兰蕙的踪影。

注释祢衡:东汉末名士,字正平。《后汉书》有传。鹦鹉洲:长江中的一个小洲,遗址在今湖北武汉汉阳西南。魏帝:魏武帝曹操。黄祖:刘表部将,任江夏(今武汉武昌)太守。斗筲人:谓小人。鸷鹗:一种猛禽。喻黄祖。孤凤:喻祢衡。千春:语出梁简文帝诗:“千春谁与乐。”天刑:语出《国语·鲁语》:“纠虔天刑。”芳洲:语出《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

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之作。诗的前四句

句,首先从刻画祢衡落笔,写他的性格和悲惨的遭遇。曹操经营天下,显赫一时,而祢衡却视之为蚁类,这就突出表现了祢衡傲岸的性格。黄祖是才短识浅之徒,他杀了祢衡,正说明他心胸狭隘不能容物,因而得到了恶名。

  接着四句,举出祢衡的名作《鹦鹉赋》,极赞他的杰出才华。这样一个才华“超群英”的人,命运却如此之悲惨,令人极为痛惜。于是引出下面四句。诗人对祢衡的遭遇愤然不平,他把黄祖之流比作凶猛的恶鸟,而把祢衡比作孤凄的凤凰。祢衡被残杀使诗人哀伤不已,心中如五岳突起,不能得平。

  继愤激之情而来的是无限的哀惋。最后四句,诗人为祢衡的才华不得施展而惋惜,为他的寡识冒刑而哀伤。结句把兰蕙人格化,赋予人的感情,似乎兰蕙也为祢衡痛不欲生了

  诗中刻画人物十分精炼,抓住人物特征,寥寥几笔,以少胜多,突出了祢衡孤傲的性格和超人的才华。这两点是祢衡的不同凡响之处,也正是李白所引为同调的。诗中运用比喻、拟人等艺术手法,表现出强烈的感情色彩。他把黄祖之流比作“鸷鹗”,对凶残的权势者表示强烈的憎恨;把祢衡誉为“孤凤”,爱慕、怜惜之情溢于言表。由于恰当地运用了这些艺术手法,全诗形象鲜明,感情深沉而含蓄。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

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冬或上元元年(760年)春所作。当时李白在江夏写了长诗《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云:“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顾惭祢处士,虚对鹦鹉洲。”这首《望鹦鹉洲怀祢衡》,可能是同时所写。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黄祖斗筲人,杀之受恶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22118.html

上一篇:双桨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遥望绣羽冲烟,锦梭飞练。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