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4 08:56:09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杯中吻

出自唐代劉昚虛的《阙題》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随流水香。閑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譯文及注釋

譯文山路被白雲隔斷在塵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遠流長。不時有落花随溪水飄流而至,遠遠地就可聞到水中的芳香。閑靜的荊門面對蜿蜒的山路,柳蔭深處蘊藏着讀書的齋堂。每當太陽光穿過柳蔭的幽境,清幽的光輝便灑滿我的衣裳。

注釋阙題:即缺題。“阙”通“缺”。因此詩原題在流傳過程中遺失,後人在編詩時以“阙題”爲名。道由白雲盡:指山路在白雲盡處,也即在塵境之外。道:道路。由:因爲。春:春意,即詩中所說的花柳。閑門:指門前清淨,環境清幽,俗客不至的門。深柳:即茂密的柳樹。幽映:指“深柳”在陽光映照下的濃蔭。每:每當。

鑒賞

  這首詩句句寫景,畫意詩情,佳句盈篇,可推爲劉眘虛的代表作。詩描寫深山中一座别墅及其幽美環境。一開頭就寫進入深山的情景。“道由白雲盡”,是說通向别墅的路是從白雲盡處開始的,可見這裏地勢相當高峻。這樣開頭,便已藏過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許多拖沓。同時,它暗示詩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的路上,離别墅并不太遠了。

  “春與青溪長”,伴随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水,其時正當

當春暖花開,山路悠長,溪水也悠長,而一路的春色又與溪水同其悠長。爲什麽春色也會“悠長”呢?因爲沿着青溪一路走,一路上都看到繁花盛草,真是無盡春色源源而來。青溪行不盡,春色也就看不盡,似乎春色也是悠長的了。

  三、四兩句緊接上文,細寫青溪和春色,透露了詩人自己的喜悅之情。

  “時有落花至,遠随流水香”這二句,要特别注意“随”字。它賦予落花以人的動作,又暗示詩人也正在行動之中,從中可以體味出詩人遙想青溪上遊花在春光中靜靜綻放的景象。此時,水面上漂浮着花瓣,流水也散發出香氣。芬芳的落花随着流水遠遠而來,又随着流水遠遠而去,詩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他悠然自适,絲毫沒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傷情調。他沿着青溪遠遠地走了一段路,還是不時地看到落花飄灑在青溪中,于是不期而然地感覺到流水也是香的了。

  總括上面四句:開頭是用粗略的筆墨寫出山路和溪流,往下就用細筆來特寫青溪,仿佛是把鏡頭裏的景物從遠處拉到眼前,讓讀者也看得清清楚楚,甚至還可以聞到花香水香。

  一路行走,一路觀賞,别墅終于出現在眼前。擡頭一看,“閑門向山路”。這裏是沒有多少人來打擾的,所以門也成了“閑門”。主人分明愛好觀山,所以門又向

山路而設。進門一看,院子裏種了許多柳樹,長條飄拂,主人的讀書堂就深藏在柳影之中。原來這位主人是在山中專心緻志研究學問的。

  寫到這裏,詩人從登山到進門的一路經曆,都曲曲折折地描述下來了。但他不過把幾件景物攝進鏡頭,并沒有叙述經過,僅僅給你以幾種不同的變化着的形象。

  結末兩句,詩人仍然隻就别墅的光景來描寫。“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這裏的“每”作“雖然”講。因爲山深林密,所以雖然在白天裏,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散落在衣裳上面。那環境的安谧,氣候的舒适,真是專志讀書的最好地方了。詩到這裏,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了思索餘地,更增加了詩的韻味。

  全詩都用景語織成,沒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韻盈然,意境幽美。王國維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也。”(《人間詞話》删稿)詩人巧妙地運用景語,不但寫出風景,給風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又藏有人物,人物的行動、神态、感情、心理活動乃至身份、地位等等,給讀者帶來了直覺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因而這首詩餘韻萦繞,有一種異乎尋常的藝術魅力。

創作背景

  這首詩原來應是有個題目的,後來不知怎樣失落了。盛唐人殷璠《河嶽英靈集》在輯錄這首詩的時候就沒有題目,後人隻好給它安上“阙

題”二字作爲詩名。

作者簡介

劉昚虛字全乙,亦字挺卿,號易軒。盛唐著名詩人。生于開元二年(公元714年)。20歲中進士,22歲參加吏部宏詞科考試,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經局校書郎,爲皇太子校勘經史;旋轉崇文館校書郎,爲皇親國戚的子侄們校勘典籍,均爲從九品的小吏。

出自唐代刘昚虚的《阙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译文及注释

译文山路被白云隔断在尘境之外,春光宛若清清溪流源远流长。不时有落花随溪水飘流而至,远远地就可闻到水中的芳香。闲静的荆门面对蜿蜒的山路,柳荫深处蕴藏着读书的斋堂。每当太阳光穿过柳荫的幽境,清幽的光辉便洒满我的衣裳。

注释阙题:即缺题。“阙”通“缺”。因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后人在编诗时以“阙题”为名。道由白云尽:指山路在白云尽处,也即在尘境之外。道:道路。由:因为。春:春意,即诗中所说的花柳。闲门:指门前清净,环境清幽,俗客不至的门。深柳:即茂密的柳树。幽映:指“深柳”在阳光映照下的浓荫。每:每当。

鉴赏

  这首诗句句写景,画意诗情,佳句盈篇,可推为刘眘虚的代表作。诗描写深山中一座别墅及其幽美环境。一开头就写进入深山的情景。“道由白云尽”,是说通向别墅的路是从白云尽处开始的,可见这里地势相当高峻。这样开头,便已藏过前面爬山一大段文字,省掉了许多拖沓。同时,它暗示诗人已是走在通向别墅的路上,离别墅并不太远了。

  “春与青溪长”,伴随山路有一道曲折的溪水,其时正当

当春暖花开,山路悠长,溪水也悠长,而一路的春色又与溪水同其悠长。为什么春色也会“悠长”呢?因为沿着青溪一路走,一路上看到繁花盛草,真是无尽春色源源而来。青溪行不尽,春色也就看不尽,似乎春色也是悠长的了。

  三、四两句紧接上文,细写青溪和春色,透露了诗人自己的喜悦之情。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二句,要特别注意“随”字。它赋予落花以人的动作,又暗示诗人也正在行动之中,从中可以体味出诗人遥想青溪上游花在春光中静静绽放的景象。此时,水面上漂浮着花瓣,流水也散发出香气。芬芳的落花随着流水远远而来,又随着流水远远而去,诗人完全被青溪春色吸引住了。他悠然自适,丝毫没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感伤情调。他沿着青溪远远地走了一段路,还是不时地看到落花飘洒在青溪中,于是不期而然地感觉到流水也是香的了。

  总括上面四句:开头是用粗略的笔墨写出山路和溪流,往下就用细笔来特写青溪,仿佛是把镜头里的景物从远处拉到眼前,让读者也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可以闻到花香水香。

  一路行走,一路观赏,别墅终于出现在眼前。抬头一看,“闲门向山路”。这里是没有多少人来打扰的,所以门也成了“闲门”。主人分明爱好观山,所以门又向

山路而设。进门一看,院子里种了许多柳树,长条飘拂,主人的读书堂就深藏在柳影之中。原来这位主人是在山中专心致志研究学问的。

  写到这里,诗人从登山到进门的一路经历,都曲曲折折地描述下来了。但他不过把几件景物摄进镜头,并没有叙述经过,仅仅给你以几种不同的变化着的形象。

  结末两句,诗人仍然只就别墅的光景来描写。“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这里的“每”作“虽然”讲。因为山深林密,所以虽然在白天里,也有一片清幽的光亮散落在衣裳上面。那环境的安谧,气候的舒适,真是专志读书的最好地方了。诗到这里,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思索余地,更增加了诗的韵味。

  全诗都用景语织成,没有一句直接抒情,然而情韵盈然,意境幽美。王国维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人间词话》删稿)诗人巧妙地运用景语,不但写出风景,给风景抹上感情色彩,而且又藏有人物,人物的行动、神态、感情、心理活动乃至身份、地位等等,给读者带来了直觉的美感和形象之外的趣味。因而这首诗余韵萦绕,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原来应是有个题目的后来不知怎样失落了。盛唐人殷璠《河岳英灵集》在辑录这首诗的时候就没有题目,后人只好给它安上“阙

题”二字作为诗名。

作者简介

刘昚虚字全乙,亦字挺卿,号易轩。盛唐著名诗人。生于开元二年(公元714年)。20岁中进士,22岁参加吏部宏词科考试,得中,初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郎,为皇太子校勘经史;旋转崇文馆校书郎,为皇亲国戚的子侄们校勘典籍,均为从九品的小吏。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21012.html

上一篇: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山泽凝暑气,星汉湛光辉。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