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1 20:09:29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稚然

出自唐代劉長卿的《長沙過賈誼宅》

三年谪宦此栖遲,萬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譯文及注釋

譯文賈誼被貶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萬代令人傷情。我在秋草中尋覓人迹不在,寒林裏空見夕陽緩緩斜傾。漢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無意憑吊有誰知情?寂寞冷落深山裏落葉紛紛,可憐你不知因何天涯飄零?

注釋賈誼:西漢文帝時政治家、文學家。後被貶爲長沙王太傅,長沙有其故址。谪宦:貶官。栖遲:淹留。像鳥兒那樣的斂翅歇息,飛不起來。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賈誼。長沙舊屬楚地,故有此稱。一作“楚國”。獨:一作“漸”。漢文:指漢文帝。搖落處:一作“正搖落”。

鑒賞

  這是一篇堪稱唐詩精品的七律。

  “三年谪宦此栖遲,萬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隻落得“萬古”留悲,上下句意鈎連相生,呼應緊湊,給人以抑郁沉重的悲涼之感。“此”字,點出了“賈誼宅”。“栖遲”,像鳥兒那樣的斂翅歇息,飛不起來,這種生活本就是驚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賈誼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舉賈誼的身份。一個“悲”字,直貫篇末,奠定了全詩凄怆憂憤的

的基調,不僅切合賈誼的一生,也暗寓了劉長卿自己遷谪的悲苦命運。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颔聯是圍繞題中的“過”字展開描寫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蕭條冷落的景色,而在這樣的氛圍中,詩人還要去“獨尋”,一種景仰向慕、寂寞興歎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僅是眼前所見,也是賈誼當時的實際處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勢的寫照。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頸聯從賈誼的見疏,隐隐聯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個“有道”,一個“猶”字。號稱“有道”的漢文帝,對賈誼尚且這樣薄恩,那麽,當時昏聩無能的唐代宗,對劉長卿當然更談不上什麽恩遇了;劉長卿的一貶再貶,沉淪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這就是所謂“言外之意”。

  詩人将暗諷的筆觸曲折地指向當今皇上,手法是相當高妙的。接着,筆鋒一轉,寫出了這一聯的對句“湘水無情吊豈知”。這也是頗得含蓄之妙的。湘水無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國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後,賈誼會來到湘水之濱吊念自己;西漢的賈誼更想不到近千年後的劉長卿又會迎着蕭瑟的秋風來憑吊自己的遺址。後來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來傾聽,當世更沒有人能理解。詩人由衷

地在尋求知音,那種抑郁無訴、徒呼負負的心境,刻畫得十分動情,十分真切。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讀此尾聯的出句,好像劉長卿就站在讀者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濃了,江山更趨寂靜。一陣秋風掠過,黃葉紛紛飄落,在枯草上亂舞。這幅荒村日暮圖,正是劉長卿活動的典型環境。它象征着當時國家的衰敗局勢,與第四句的“日斜時”映襯照應,加重了詩篇的時代氣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賈誼,也指代劉長卿自己;“憐君”,不僅是憐人,更是憐己。“何事到天涯”,可見二人原本不應該放逐到天涯。這裏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無罪的呵,爲什麽要受到這樣嚴厲的懲罰!這是對強加在他們身上的不合理現實的強烈控訴。讀着這故爲設問的結尾,仿佛看到了詩人抑制不住的淚水,聽到了詩人一聲聲傷心哀惋的歎喟。

  詩人聯系與賈誼遭貶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滿凄涼寥落之情。滿腹牢騷,對曆來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賈誼融爲一體。

  這首懷古詩表面上詠的是古人古事,實際上還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裏行間處處有詩人的自我在,但這些又寫得不那麽露,而是很講究含蓄蘊藉的,詩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際遇、悲愁感興,巧妙地結合到詩歌

的形象中去,于曲折處微露諷世之意,給人以警醒的感覺。

創作背景

  此詩的内容,與作者的遷谪生涯有關。劉長卿“剛而犯上,兩遭遷谪”。詩當作于詩人第二次遷谪來到長沙的時候,詩人隻身來到長沙賈誼的故居。類似的遭遇,使劉長卿傷今懷古,感慨萬千,而吟詠出這首律詩。

作者簡介

劉長卿(約726 — 約786),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爲其郡望。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禦史,後爲長洲縣尉,因事下獄,貶南巴尉。代宗大曆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嶽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随州刺史,世稱劉随州。

出自唐代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译文注释

译文贾谊被贬在此地居住三年,可悲遭遇千万代令人伤情。我在秋草中寻觅人迹不在,寒林里空见夕阳缓缓斜倾。汉文帝重才恩德尚且淡薄,湘江水无意凭吊有谁知情?寂寞冷落深山里落叶纷纷,可怜你不知因何天涯飘零?

注释贾谊:西汉文帝时政治家、文学家。后被贬为长沙王太傅,长沙有其故址。谪宦:贬官。栖迟:淹留。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指贾谊。长沙旧属楚地,故有此称。一作“楚国”。独:一作“渐”。汉文:指汉文帝。摇落处:一作“正摇落”。

鉴赏

  这是一篇堪称唐诗精品的七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三年谪宦”,只落得“万古”留悲,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

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颔联是围绕题中的“过”字展开描写的。“秋草”,“寒林”,“人去”,“日斜”,渲染出故宅一片萧条冷落的景色,而在这样的氛围中,诗人还要去“独寻”,一种景仰向慕、寂寞兴叹的心情,油然而生。寒林日斜,不仅是眼前所见,也是贾谊当时的实际处境,也正是李唐王朝危殆形势的写照。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颈联从贾谊的见疏,隐隐联系到自己。出句要注意一个“有道”,一个“犹”字。号称“有道”的汉文帝,对贾谊尚且这样薄恩,那么,当时昏聩无能的唐代宗,对刘长卿当然更谈不上什么恩遇了;刘长卿的一贬再贬,沉沦坎坷,也就是必然的了。这就是所谓“言外之意”。

  诗人将暗讽的笔触曲折地指向当今皇上,手法是相当高妙的。接着,笔锋一转,写出了这一联的对句“湘水无情吊岂知”。这也是颇得含蓄之妙的。湘水无情,流去了多少年光。楚国的屈原哪能知道上百年后,贾谊会来到湘水之滨吊念自己;西汉的贾谊更想不到近千年后的刘长卿又会迎着萧瑟的秋风来凭吊自己的遗址。后来者的心曲,恨不起古人于地下来倾听,当世更没有人能理解。诗人由衷

地在寻求知音,那种抑郁无诉、徒呼负负的心境,刻画得十分动情,十分真切。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读此尾联的出句,好像刘长卿就站在读者面前。他在宅前徘徊,暮色更浓了,江山更趋寂静。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这幅荒村日暮图,正是刘长卿活动的典型环境。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情色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里的弦外音是:我和您都是无罪的呵,为什么要受到这样严厉的惩罚!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读着这故为设问的结尾,仿佛看到了诗人抑制不住的泪水,听到了诗人一声声伤心哀惋的叹喟。

  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不幸感慨系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这首怀古诗表面上咏的是古人古事,实际上还是着眼于今人今事,字里行间处处有诗人的自我在,但这些又写得不那么露,而是很讲究含蓄蕴藉的,诗人善于把自己的身世际遇、悲愁感兴,巧妙地结合到诗歌

的形象中去,于曲折处微露讽世之意,给人以警醒的感觉。

创作背景

  此诗的内容,与作者的迁谪生涯有关。刘长卿“刚而犯上,两遭迁谪”。诗当作于诗人第二次迁谪来到长沙的时候,诗人只身来到长沙贾谊的故居。类似的遭遇,使刘长卿伤今怀古,感慨万千,而吟咏出这首律诗。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20834.html

上一篇:东门酤酒饮我曹,心轻万事如鸿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