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10-02 15:23:01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饮一杯鸩过喉

出自唐代李白的《金陵歌送别範宣》

石頭巉岩如虎踞,淩波欲過滄江去。鍾山龍盤走勢來,秀色橫分曆陽樹。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東流。白馬金鞍誰家子,吹唇虎嘯鳳凰樓。金陵昔時何壯哉!席卷英豪天下來。冠蓋散爲煙霧盡,金輿玉座成寒灰。扣劍悲吟空咄嗟,梁陳白骨亂如麻。天子龍沉景陽井,誰歌玉樹後庭花。此地傷心不能道,目下離離長春草。送爾長江萬裏心,他年來訪南山老。譯文及注釋

譯文石頭山崖石高聳如虎踞,山下波濤洶湧,猛虎欲趁勢淩波而去。鍾山宛如巨龍盤旋逶迤而來,山上樹木蔥茏,橫江岸而下,在曆陽縣内蜿蜒延伸。此地三百年來經曆了四十多個皇帝,所有的功名事業都随流水東去。那騎白馬的是誰家的纨绔子弟?原來是侯景啊!吹着口哨,虎嘯着登上鳳凰酒樓。往昔的金陵城多麽壯觀,幾乎把天下英豪都席卷到了這裏。可如今,他們的皇冠都散爲煙塵,他們的金玉寶座都變爲冷灰。我爲之扣劍悲歌,空自歎息;梁陳朝代交替,戰争殘酷,白骨滿地。連皇帝也躲進了水井,最後被捕,誰還在詠唱多年陳後主的玉樹後庭花的曲子呢?在此聽聞,真是傷心難言,眼前看到的隻是離離的青草。今日送你歸山,我的心和江水一起陪你逆流萬裏,來年有機會一定去終南山看望你。

注釋石頭:

:山名,即今南京清涼山。鍾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區東。曆陽:縣名,即今安徽和縣,與金陵隔江相望。白馬金鞍誰家子:指侯景,梁代叛将。關囚,指囚武帝于台城。天子:指陳代亡國之君陳叔寶。《玉樹後庭花:相傳爲陳後主陳叔寶所作,其詞輕豔,被稱爲亡國之音。南山老:指商山四皓。商山爲終南山支脈,故曰“南山老”。老,全詩校:“一作皓。”

鑒賞

  這首詩開篇以鍾山龍蟠、石頭虎踞的地形之固勝引入至對曆史的追思和感慨。借“鍾山龍蟠,石城虎踞”的典故道出金陵城的帝王氣象,而長江更成天塹,爲王朝抵擋住了北方政權的入侵,偏安于江左的六朝人飲酒作樂,詠歌尋歡。但李白并非旨在寫六朝的輝煌,頸聯中的“空”字透露出了衰亡氣息。“四十餘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東流”,蓋言金陵爲帝都曆史已久,王琦注《金陵歌送别範宣》中指出“自孫權定都建業(金陵),傳四主”,晉元帝南渡時,金陵已是曆時五十九年的“舊長安”,随後又經宋、齊、梁、陳四朝,帝王大業共傳三百三十餘年。接着思維的觸角又伸向侯景破丹陽之童謠傳說,從而引出對往昔的追念“金陵昔時何壯哉,席卷英豪天下來”,接續而後又轉寫豪華落盡的悲涼,進一步抒發面對曆史的滄桑之感。

  “冠蓋散爲煙霧

盡,金輿玉座成寒灰”這一句之内的時空跨越與今昔對比令人心驚而頓感悲涼,詩歌的情感基調由先前的氣勢雄大轉爲懷古悼今、感時傷物的傷感凄涼。扣劍悲吟空咄嗟,梁陳白骨亂如麻。天子龍沉景陽井,誰歌玉樹後庭花。曆史的風雲變幻、戰争的離亂凄慘、朝代的更叠替代都委婉深沉地寓于其中。這首歌行體送别詩開篇描寫石頭鍾山的形勝,将大半部分用于追述與金陵一地有關的重要曆史事件。直到篇末才道出送别之意。“送爾長江萬裏心,他年來訪商山皓。”在一篇之内将寫物、懷古、詠史、送人、抒情都囊括其中。

  全詩整體上,前四句主要是以觸景生情爲主,描繪鍾山龍蟠、石頭虎踞的雄奇壯觀,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大自然的神奇壯麗圖,妙筆生輝,令人心旌搖蕩。接着八句詩詞借“鍾山龍蟠,石城虎踞”的典故道出金陵城的帝王氣象,抒寫六朝豪華落盡的悲涼,委婉深沉,滄桑之感油然而生,今昔對比,盡顯頓感悲涼。最後八句詩詞描繪朝代更叠替代、戰争離亂之凄慘,六朝人飲酒作樂,詠歌尋歡,再也一去不複回。

  全詩熔寫物、抒情、懷古、詠史、送人爲一體,對曆史興衰的感懷,所含掙紮幽憤多,既有個人仕途不得志、懷才不遇之意,亦有對家國漸漸衰亡而憂慮,詩詞創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

主要表現爲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奔湧而出,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随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于天寶中遊金陵時。此詩詠古傷今,慨歎金陵形勢雖虎踞龍盤,但曆代帝王卻如走馬燈似的輪換,可見江山之固在人事而不在天險耳。此詩似有警告當政者不可學陳後主荒淫逞國之意。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随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出自唐代李白的《金陵歌送别范宣》

石头巉岩如虎踞,凌波欲过沧江去。钟山龙盘走势来,秀色横分历阳树。四十馀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白马金鞍谁家子,吹唇虎啸凤凰楼。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此地伤心不能道,目下离离长春草。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译文注释

译文石头山崖石高耸如虎踞,山下波涛汹涌,猛虎欲趁势凌波而去。钟山宛如巨龙盘旋逶迤而来,山上树木葱茏,横江岸而下,在历阳县内蜿蜒延伸。此地三百年来经历了四十多个皇帝,所有的功名事业都随流水东去。那骑白马的是谁家的纨绔子弟?原来是侯景啊!吹着口哨,虎啸着登上凤凰酒楼。往昔的金陵城多么壮观,几乎把天下英豪都席卷到了这里。可如今,他们的皇冠都散为烟尘,他们的金玉宝座都变为冷灰。我为之扣剑悲歌,空自叹息;梁陈朝代交替,战争残酷,白骨满地。连皇帝也躲进了水井,最后被捕,谁还在咏唱多年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的曲子呢?在此听闻,真是伤心难言,眼前看到的只是离离的青草。今日送你归山,我的心和江水一起陪你逆流万里,来年有机会一定去终南山看望你。

注释石头:

:山名,即今南京凉山。钟山:即紫金山,在南京市区东。历阳:县名,即今安徽和县,与金陵隔江相望。白马金鞍谁家子:指侯景,梁代叛将。关囚,指囚武帝于台城。天子:指陈代亡国之君陈叔宝。《玉树后庭花:相传为陈后主陈叔宝所作,其词轻艳,被称为亡国之音。南山老:指商山四皓。商山为终南山支脉,故曰“南山老”。老,全诗校:“一作皓。”

鉴赏

  这首诗开篇以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地形之固胜引入至对历史的追思和感慨。借“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典故道出金陵城的帝王气象,而长江更成天堑,为王朝抵挡住了北方政权的入侵,偏安于江左的六朝人饮酒作乐,咏歌寻欢。但李白并非旨在写六朝的辉煌,颈联中的“空”字透露出了衰亡气息。“四十余帝三百秋,功名事迹随东流”,盖言金陵为帝都历史已久,王琦注《金陵歌送别范宣》中指出“自孙权定都建业(金陵),传四主”,晋元帝南渡时,金陵已是历时五十九年的“旧长安”,随后又经宋、齐、梁、陈四朝,帝王大业共传三百三十余年。接着思维的触角又伸向侯景破丹阳之童谣传说,从而引出对往昔的追念“金陵昔时何壮哉,席卷英豪天下来”,接续而后又转写豪华落尽的悲凉,进一步抒发面对历史的沧桑之感。

  “冠盖散为烟雾

尽,金舆玉座成寒灰”这一句之内的时空跨越与今昔对比令人心惊而顿感悲凉,诗歌的情感基调由先前的气势雄大转为怀古悼今、感时伤物的伤感凄凉。扣剑悲吟空咄嗟,梁陈白骨乱如麻。天子龙沉景阳井,谁歌玉树后庭花。历史的风云变幻、战争的离乱凄惨、朝代的更迭替代都委婉深沉地寓于其中。这首歌行体送别诗开篇描写石头钟山的形胜,将大半部分用于追述与金陵一地有关的重要历史事件。直到篇末才道出送别之意。“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商山皓。”在一篇之内将写物、怀古、咏史、送人、抒情都囊括其中。

  全诗整体上,前四句主要是以触景生情为主,描绘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的雄奇壮观,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大自然的神奇壮丽图,妙笔生辉,令人心旌摇荡。接着八句诗词借“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典故道出金陵城的帝王气象,抒写六朝豪华落尽的悲凉,委婉深沉,沧桑之感油然而生,今昔对比,尽显顿感悲凉。最后八句诗词描绘朝代更迭替代、战争离乱之凄惨,六朝人饮酒作乐,咏歌寻欢,再也一去不复回。

  全诗熔写物、抒情、怀古、咏史、送人为一体,对历史兴衰的感怀,所含挣扎幽愤多,既有个人仕途不得志、怀才不遇之意,亦有对家国渐渐衰亡而忧虑,诗词创作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一旦感情兴发,就毫无节制的奔涌而出,常有异乎寻常的衔接,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天宝中游金陵时。此诗咏古伤今,慨叹金陵形势虽虎踞龙盘,但历代帝王却如走马灯似的轮换,可见江山之固在人事而不在天险耳。此诗似有警告当政者不可学陈后主荒淫逞国之意。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冠盖散为烟雾尽,金舆玉座成寒灰。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20267.html

上一篇: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