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7 06:24:42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冷香萦遍红楼梦

出自唐代賈島的《憶江上吳處士》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複圓。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蘭桡殊未返,消息海雲端。譯文及注釋

譯文自從你揚帆遠航到福建,已經是幾度月缺又月圓。分别時秋風吹拂着渭水,落葉飄飛灑滿都城長安。記得在送别宴會的夜晚,雷雨交加天氣讓人生寒。你乘坐的船還沒有返回,你的消息還遠在海雲邊。

注釋處士:指隐居林泉不入仕的人。閩國:指今福建省一帶地方。蟾蜍(chánchú):即癞蛤蟆。神話傳說中月裏有蟾蜍,所以這裏用它指代月亮。虧複團:指月亮缺了又圓。一作“虧複圓”。渭水:渭河,發源甘肅渭耗縣,橫貫陝西,東至潼關入黃河。生:一作“吹”。此地:指渭水邊分别之地。蘭桡(ráo):以木蘭樹作的船槳,這裏代指船。殊:猶。海雲端:海雲邊。因閩地臨海,故言。

賞析

  賈島這首《憶江上吳處士》詩載于《全唐詩》卷五七二。此詩“秋風生(吹)渭水,落葉滿長安”一聯,是賈島的名句,爲後代不少名家引用。如宋代周邦彥《齊天樂》詞中的“渭水西風,長安亂葉,空憶詩情宛轉”,元代白樸《梧桐雨》雜劇中的“傷心故園,西風渭水,落日長安”,都是化用這兩句名句而成的,可見其流傳之廣,影響之深。

  此詩開頭說,朋友坐着船前

前去福建,很長時間了,卻不見他的消息。

  接着說自己居住的長安已是深秋時節。強勁的秋風從渭水那邊吹來,長安落葉遍地,顯出一派蕭瑟的景象。特意提到渭水是因爲渭水就在長安郊外,是送客出發的地方。當日送朋友時,渭水還未有秋風;此時渭水吹着秋風,自然想起分别多時的朋友了。

  此刻,詩人憶起和朋友在長安聚會的一段往事:“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他那回在長安和這位姓吳的朋友聚首談心,一直談到很晚。外面忽然下了大雨,雷電交加,震耳炫目,使人感到一陣寒意。這情景還曆曆在目,一轉眼就已是落葉滿長安的深秋了。

  結尾是一片憶念想望之情。“蘭桡殊未返,消息海雲端。”由于朋友坐的船還沒見回來,自己也無從知道他的消息,隻好遙望遠天盡處的海雲,希望從那兒得到吳處士的一些消息了。

  這首詩中間四句言情謀篇都有特色。在感情上,既說出詩人在秋風中懷念朋友的凄冷心情,又憶念兩人往昔過從之好;在章法上,既向上挽住了“蟾蜍虧複圓”,又向下引出了“蘭桡殊未返”。其中“渭水”、“長安”兩句,是此日長安之秋,是此際詩人之情;又在地域上映襯出“閩國”離長安之遠(回應開頭),以及“海雲端”獲得消息之不易(暗藏結尾)。細針密縷,處處

見出詩人行文構思的缜密嚴謹。“秋風”二句先叙述離别處的景象,接着“此地”二句逆挽一筆,再倒叙昔日相會之樂,行文曲折,而且筆勢也能提挈全詩。全詩把題目中的“憶”字反複勾勒,筆墨厚重飽滿,是一首生動自然而又流暢的抒情佳品。

創作背景

  賈島未中進士前在京城長安時結識了一個隐居不仕的朋友吳處士,後來吳處士離開長安乘船到福建一帶,賈島很思念他,便寫了兩首詩,這是其中的一首。其具體的創作時間有待考證。

作者簡介

賈島(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詩人。漢族,唐朝河北道幽州範陽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爲僧,號無本。自號“碣石山人”。據說在洛陽的時候後因當時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後外出,賈島做詩發牢騷,被韓愈發現其才華。後受教于韓愈,并還俗參加科舉,但累舉不中第。唐文宗的時候被排擠,貶做長江主簿。唐武宗會昌年初由普州司倉參軍改任司戶,未任病逝。

出自唐代贾岛的《忆江上吴处士》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译文及注释

译文自从你扬帆远航到福建,已经是几度月缺又月圆。分别时秋风吹拂着渭水,落叶飘飞洒满都城长安。记得在送别宴会的夜晚,雷雨交加天气让人生寒。你乘坐的船还没有返回,你的消息还远在海云边。

注释处士:指隐居林泉不入仕的人。闽国:指今福建省一带地方。蟾蜍(chánchú):即癞蛤蟆。神话传说中月里有蟾蜍,所以这里用它指代月亮。亏复团:指月亮缺了又圆。一作“亏复圆”。渭水:渭河,发源甘肃渭耗县,横贯陕西,东至潼关入黄河。生:一作“吹”。此地:指渭水边分别之地。兰桡(ráo):以木兰树作的船桨,这里代指船。殊:犹。海云端:海云边。因闽地临海,故言。

赏析

  贾岛这首《忆江上吴处士》诗载于《全唐诗》卷五七二。此诗“秋风生(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一联,是贾岛的名句,为后代不少名家引用。如宋代周邦彦《齐天乐》词中的“渭水西风,长安乱叶,空忆诗情宛转”,元代白朴《梧桐雨》杂剧中的“伤心故园,西风渭水,落日长安”,都是化用这两句名句而成的,可见其流传之广,影响之深。

  此诗开头说,朋友坐着船前

前去福建,很长时间了,却不见他的消息。

  接着说自己居住的长安已是深秋时节。强劲的秋风从渭水那边吹来,长安落叶遍地,显出一派萧瑟的景象。特意提到渭水是因为渭水就在长安郊外,是送客出发的地方。当日送朋友时,渭水还未有秋风;此时渭水吹着秋风,自然想起分别多时的朋友了。

  此刻,诗人忆起和朋友在长安聚会的一段往事:“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他那回在长安和这位姓吴的朋友聚首谈心,一直谈到很晚。外面忽然下了大雨,雷电交加,震耳炫目,使人感到一阵寒意。这情景还历历在目,一转眼就已是落叶满长安的深秋了。

  结尾是一片忆念想望之情。“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由于朋友坐的船还没见回来,自己也无从知道他的消息,只好遥望远天尽处的海云,希望从那儿得到吴处士的一些消息了。

  这首诗中间四句言情谋篇都有特色。在感情上,既说出诗人在秋风中怀念朋友的凄冷心情,又忆念两人往昔过从之好;在章法上,既向上住了“蟾蜍亏复圆”,又向下出了“兰桡殊未返”。其中“渭水”、“长安”两句,是此日长安之秋,是此际诗人之情;又在地域上映衬出“闽国”离长安之远(回应开头),以及“海云端”获得消息之不易(暗藏结尾)。细针密缕,处处

见出诗人行文构思的缜密严谨。“秋风”二句先叙述离别处的景象,接着“此地”二句逆挽一笔,再倒叙昔日相会之乐,行文曲折,而且笔势也能提挈全诗。全诗把题目中的“忆”字反复勾勒,笔墨厚重饱满,是一首生动自然而又流畅的抒情佳品。

创作背景

  贾岛未中进士前在京城长安时结识了一个隐居不仕的朋友吴处士,后来吴处士离开长安乘船到福建一带,贾岛很思念他,便写了两首诗,这是其中的一首。其具体的创作时间有待考证。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年),字浪(阆)仙,唐代诗人。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18952.html

上一篇:惟有渔竿明月、上瓜洲。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炎精中否,叹人材委靡,都无英物。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