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5 12:51:47
出自唐代杜甫的《洗兵馬》
中興諸将收山東,捷書夜報清晝同。河廣傳聞一葦過,胡危命在破竹中。祗殘邺城不日得,獨任朔方無限功。京師皆騎汗血馬,回纥喂肉葡萄宮。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過崆峒。三年笛裏關山月,萬國兵前草木風。成王功大心轉小,郭相謀深古來少。司徒清鑒懸明鏡,尚書氣與秋天杳。二三豪俊爲時出,整頓乾坤濟時了。東走無複憶鲈魚,南飛覺有安巢鳥。青春複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煙花繞。鶴禁通宵鳳辇備,雞鳴問寝龍樓曉。攀龍附鳳勢莫當,天下盡化爲侯王。汝等豈知蒙帝力,時來不得誇身強。關中既留蕭丞相,幕下複用張子房。張公一生江海客,身長九尺須眉蒼。征起适遇風雲會,扶颠始知籌策良。青袍白馬更何有,後漢今周喜再昌。寸地尺天皆入貢,奇祥異瑞争來送。不知何國緻白環,複道諸山得銀甕。隐士休歌紫芝曲,詞人解撰河清頌。田家望望惜雨幹,布谷處處催春種。淇上健兒歸莫懶,城南思婦愁多夢。安得壯士挽天河,淨洗甲兵長不用。注釋注釋諸将:指王李俶、郭子儀等将士。山東:此指河北一帶,華山以東地區。清晝同:晝夜頻傳,見得捷報完全可信。邺城:相州,今河南安陽。河:指黃河。一葦過:一蘆葦可航,形容官軍渡河極易。胡:指叛将史思明等。命在破破竹中:指叛軍之破滅已近在眼前。祗殘:隻剩。獨任:隻任用。朔方:指節度使郭子儀的朔方軍士。汗血馬:一種産于邊地的寶馬。葡萄宮:漢代上林苑,代指唐宣政殿。喂肉:此處二字描狀生動,客觀鋪陳而又略寓諷刺朝廷借用回纥兵之意。清海岱:就是清除了山東一帶的叛軍。仙仗:皇帝的儀仗。崆峒:山名,在今甘肅平涼西。笛裏關山月:笛聲裏奏着關山月的益調。關山月爲漢樂府橫吹曲名,爲軍樂、戰歌。萬國:即萬方。草木風:這裏有草木皆兵之意。兩句提醒肅宗不要忘記苦戰的将士,想到人民所受的苦難。成王:指太子李俶,收複兩京的主帥。心轉小:轉而變得小心謹慎。郭相:郭子儀。司徒:指檢校司徒李光弼。清鑒:識見明察。李光弼治軍嚴,曾預料史思明詐降,終久必反,故說他清鑒懸明鏡。尚書:指兵部尚書王思禮。氣:氣度。秋天杳:形容如秋空般明朗高遠。二三豪俊:指李傲、郭子儀、李光弼等。爲時出:應運而生。濟時:救濟時危。了:完畢。冠冕:指上朝的群臣。入:指進入皇宮。正耐:正相稱。煙花:指朝賀時點燃的香煙。鶴架:太子的車。鳳辇:天子之車。問寝:問候起居。龍樓:皇帝住處,此處指唐玄宗的住地。攀龍附鳳:這裏指攀附肅宗和張淑妃的李輔國等。靠其有擁戴肅宗
之功,回京後氣焰極高。化爲侯王:形容肅宗封官之濫。當時肅宗大肆加封跟從玄宗入蜀和跟肅宗在靈武的扈從之臣。汝等:斥罵的稱呼,指李輔國輩。蒙帝力:仰仗了天子的力量。時:時運。誇身強:誇耀自己有什麽大本事。蕭丞相:漢代蕭何,此指房琯。張子房:漢代張良,此指張鎬。征起:被征召而起來做官。風雲會:風雲際會。動亂時明君與賢臣的遇合。扶颠:扶持國家的颠危。張鎬曾預料史思明的詐降。兩京收複,張鎬出力頗多。青袍白馬:把安史之亂喻梁武帝時的侯景之亂。侯景作亂,部下皆騎自馬,穿青衣。更何有:是說不難平定。後漢今周:用周、漢中興之主漢光武帝和周宣王比拟唐肅宗。再昌:中興。寸地尺天:指全國各地。白環:傳說中西王母朝虞舜時獻的寶物。銀甕:《孝經援神契》載:神靈滋液有銀甕,不汲自滿,傳說王者刑罰得當,則銀甕出。紫芝曲:秦末號稱”四皓“的四隐士所作。解:懂得。望望:望了又望。當時正遇春旱,農民盼雨。兩句表現了作者憂民之心。河清頌:即宋文帝元嘉時鮑照所作《河清頌》。淇:淇水,在邺城附近。淇上健兒:指圍攻邺城的士卒。城南思婦:泛指将士的妻子。天河:即銀河。洗甲兵:傳說武王伐纣,遇大雨,武王曰:此天洗甲兵。
賞析現代的讀
者接觸古詩,常常認爲具有現實批判性的作品名篇很多,而“頌”體詩歌難得佳作。杜甫《洗兵馬》是個例外。詩中有句說“詞人解撰河清頌”(424—453年期間,即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間,河、濟俱清,鮑照作《河清頌》贊美),這首詩本身就可說是熱情洋溢的《河清頌》。
第一段(從“中興諸将收山東”至“萬國軍前草木風”)以歌頌戰局的神變開端。唐室在中興諸将的努力下,已光複華山以東包括河北大片土地,捷報晝夜頻傳。三句借用以說克敵極易,安史亂軍的覆滅已成“破竹”之勢。當時,安慶緒困守邺城,所以說“祗殘邺城不日得”。複興大業與善任将帥關系很大,“獨任朔方無限功”既是肯定與贊揚當時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在平叛戰争中的地位和功績,又是表達一種意願,希望朝廷信賴諸将,以奏光複無限之功。以上有很多叙述的地方,“京師”二句則描繪了兩個顯示勝利喜慶氣氛的畫面:長安街上出入的官員們,都騎着産于邊地的名馬,春風得意;助戰有功的回纥兵則在“蒲萄宮”備受款待,大吃大喝。“餧(喂)肉”二字描狀生動,客觀鋪寫中略微寓含諷意。從“捷書夜報”句至此,句句申明戰争克捷的意思,節奏急促,幾乎使讀者應接不暇,也猶如帶有破竹之勢。以下意思略微轉折,“已喜皇威清海岱
”一句結束上面的意思,當時河北尚未完全克複,說“清海岱”顯得用詞有分寸;“常思仙仗過崆峒”一句啓下,意在警告唐肅宗居安思危,勿忘當初“銮輿播遷”、往來于崆峒山的艱難日子。緊接以“三年笛裏”一聯,極概括地寫出戰争帶來的創傷。安史之亂三年來,笛咽關山,兵驚草木,人民飽受亂離的痛苦。此聯連同上聯,撫今追昔,痛定思痛,淋漓悲壯,在歡快的用詞中小作波折,而不一味流走,極盡抑揚頓挫的情緻,将作者激動而複雜的心情寫出。
第二段(從“成王功大心轉小”到“雞鳴問寝龍樓曉”)逆接開篇“中興諸将”四字,以鋪張排比句式,對李豫、郭子儀等人緻詞贊美。“成王”收複兩京時爲天下兵馬元帥,“功大心轉小”,贊頌其成大功後更加小心謹慎。随後盛贊郭子儀的謀略、司徒李光弼的明察、尚書王思禮的高遠氣度。四句中,前兩句平直叙來,後兩句略作譬喻,鋪述排比中有變化。贊語既切合各人身份事迹,又表達出對光複大業卓有貢獻的“豪俊”的欽仰。“二三豪俊爲時出”,總束前意,說他們本來就是爲重整乾坤,應運而生的。“東走無複”以下六句承接“整頓乾坤濟時了”而展開描寫,從普天下的喜慶寫到宮禁中的新氣象,調子輕快:做官的人彈冠慶賀,不必棄官避亂;平民
百姓也能安居樂業,如鳥歸巢;春天的繁華景象正随朝儀之再整而重新回到宮禁,天子與上皇也能實施“昏定晨省”的宮廷故事。上上下下都是一派熙洽氣象。
第三段(從“攀龍附鳳勢莫當”至“後漢今周喜再昌”)一開頭就揭示一種政治弊端:朝廷賞爵太濫,許多投機者無功受祿,一時有“天下盡化爲侯王”之虞。“汝等”二句即對此輩作申斥語,聲調一變而爲憤激。繼而又将張鎬、房琯等作爲上述腐朽勢力的對立面來歌頌,聲調複轉爲輕快,這樣一張一弛,極富擒縱唱歎之緻。“青袍白馬”句以南朝北來降将侯景來對比安史之亂中的叛将,說明叛将不堪一擊;“後漢今周”句則以周、漢的中興比喻時局。當時,房琯、張鎬都已經罷相,詩人希望朝廷能複用他們,所以特加表彰,與贊揚“中興諸将”互爲表裏。張鎬于758年(乾元元年)五月罷相,改任荊王府長史。這裏說“幕下複用”,措意深婉。這一段表明杜甫的政治眼光。
第四段(從“寸地尺天皆入貢”到篇終)先用六句申明“後漢今周喜再昌”之意,說四方皆來入貢,海内遍呈祥瑞,舉國稱賀。以下繼續說:隐士們也不必再避亂遁世,文人們都在大寫歌頌詩文。至此,詩人是“頌其已然”,同時他又并未忘記民生憂患,從而又“禱其将然”:時值春耕逢
旱,農夫盼雨;而“健兒”、“思婦”還未得團圓,社會的安定,生産的恢複,均有賴戰争的最後勝利。詩人勉勵圍困邺城的“淇上健兒”要“歸莫懶”,寄托着希望他們早日成功的殷勤之意。這幾句話雖不多,卻唱出詩人對人民的關切,表明他是把戰争勝利作爲安定社會與發展生産的重要前提來歌頌的。正由于這樣,詩人在篇末唱出了他的強烈願望和詩章的最強音:“安得壯士挽天河,盡洗甲兵長不用!”
這首詩的基調是歌頌祝願性的,熱烈歡暢,興緻淋漓,将詩人那種熱切關懷國家命運、充滿樂觀信念的感情傳達出來了,是一曲展望勝利的頌歌。詩中對大好形勢下出現的某些不良現象也有批評和憂慮,但并不影響詩人對整體形勢的興奮與樂觀。詩章以宏亮的聲調,壯麗的詞句,浪漫誇張的語氣,表達了極大的喜悅和歌頌。杜甫的詩原本以“沉郁”的詩風見稱,而此篇是杜甫古風中的别調。
從藝術形式看,采用了華麗嚴整、兼有古近體之長的“四傑體”。詞藻富贍,對偶工整,用典精切,氣勢雄渾闊大,與詩歌表達的喜慶内容完全相宜。詩的韻腳,逐段平仄互換;聲調上忽疾忽徐,忽翕忽張,熱情奔放中富有頓挫之緻,詞句清麗而能有蒼勁之氣,詩句跌宕生姿,大大增強了詩篇的藝術感染力。
創作背景
至德二載九月,官軍收複長安,十月杜甫攜家随肅宗返回長安,仍任左拾遺,乾元元年六月,杜甫貶爲華州司功參軍,乾元二年春,杜甫在洛陽,這段時間兩京相繼克複,平叛捷報頻傳,杜甫認爲勝利在即,就寫了長詩《洗兵馬》。
作者簡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爲“詩聖”,其詩被稱爲“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爲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隐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别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出自唐代杜甫的《洗兵马》
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祗残邺城不日得,独任朔方无限功。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葡萄宫。已喜皇威清海岱,常思仙仗过崆峒。三年笛里关山月,万国兵前草木风。成王功大心转小,郭相谋深古来少。司徒清鉴悬明镜,尚书气与秋天杳。二三豪俊为时出,整顿乾坤济时了。东走无复忆鲈鱼,南飞觉有安巢鸟。青春复随冠冕入,紫禁正耐烟花绕。鹤禁通宵凤辇备,鸡鸣问寝龙楼晓。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汝等岂知蒙帝力,时来不得夸身强。关中既留萧丞相,幕下复用张子房。张公一生江海客,身长九尺须眉苍。征起适遇风云会,扶颠始知筹策良。青袍白马更何有,后汉今周喜再昌。寸地尺天皆入贡,奇祥异瑞争来送。不知何国致白环,复道诸山得银瓮。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田家望望惜雨干,布谷处处催春种。淇上健儿归莫懒,城南思妇愁多梦。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注释注释诸将:指王李俶、郭子仪等将士。山东:此指河北一带,华山以东地区。清昼同:昼夜频传,见得捷报完全可信。邺城:相州,今河南安阳。河:指黄河。一苇过:一芦苇可航,形容官军渡河极易。胡:指叛将史思明等。命在破破竹中:指叛军之破灭已近在眼前。祗残:只剩。独任:只任用。朔方:指节度使郭子仪的朔方军士。汗血马:一种产于边地的宝马。葡萄宫:汉代上林苑,代指唐宣政殿。喂肉:此处二字描状生动,客观铺陈而又略寓讽刺朝廷借用回纥兵之意。清海岱:就是清除了山东一带的叛军。仙仗:皇帝的仪仗。崆峒:山名,在今甘肃平凉西。笛里关山月:笛声里奏着关山月的益调。关山月为汉乐府横吹曲名,为军乐、战歌。万国:即万方。草木风:这里有草木皆兵之意。两句提醒肃宗不要忘记苦战的将士,想到人民所受的苦难。成王:指太子李俶,收复两京的主帅。心转小:转而变得小心谨慎。郭相:郭子仪。司徒:指检校司徒李光弼。清鉴:识见明察。李光弼治军严,曾预料史思明诈降,终久必反,故说他清鉴悬明镜。尚书:指兵部尚书王思礼。气:气度。秋天杳:形容如秋空般明朗高远。二三豪俊:指李傲、郭子仪、李光弼等。为时出:应运而生。济时:救济时危。了:完毕。冠冕:指上朝的群臣。入:指进入皇宫。正耐:正相称。烟花:指朝贺时点燃的香烟。鹤架:太子的车。凤辇:天子之车。问寝:问候起居。龙楼:皇帝住处,此处指唐玄宗的住地。攀龙附凤:这里指攀附肃宗和张淑妃的李辅国等。靠其有拥戴肃宗
之功,回京后气焰极高。化为侯王:形容肃宗封官之滥。当时肃宗大肆加封跟从玄宗入蜀和跟肃宗在灵武的扈从之臣。汝等:斥骂的称呼,指李辅国辈。蒙帝力:仰仗了天子的力量。时:时运。夸身强:夸耀自己有什么大本事。萧丞相:汉代萧何,此指房琯。张子房:汉代张良,此指张镐。征起:被征召而起来做官。风云会:风云际会。动乱时明君与贤臣的遇合。扶颠:扶持国家的颠危。张镐曾预料史思明的诈降。两京收复,张镐出力颇多。青袍白马:把安史之乱喻梁武帝时的侯景之乱。侯景作乱,部下皆骑自马,穿青衣。更何有:是说不难平定。后汉今周:用周、汉中兴之主汉光武帝和周宣王比拟唐肃宗。再昌:中兴。寸地尺天:指全国各地。白环:传说中西王母朝虞舜时献的宝物。银瓮:《孝经援神契》载:神灵滋液有银瓮,不汲自满,传说王者刑罚得当,则银瓮出。紫芝曲:秦末号称”四皓“的四隐士所作。解:懂得。望望:望了又望。当时正遇春旱,农民盼雨。两句表现了作者忧民之心。河清颂:即宋文帝元嘉时鲍照所作《河清颂》。淇:淇水,在邺城附近。淇上健儿:指围攻邺城的士卒。城南思妇:泛指将士的妻子。天河:即银河。洗甲兵:传说武王伐纣,遇大雨,武王曰:此天洗甲兵。
赏析现代的读
者接触古诗,常常认为具有现实批判性的作品名篇很多,而“颂”体诗歌难得佳作。杜甫《洗兵马》是个例外。诗中有句说“词人解撰河清颂”(424—453年期间,即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河、济俱清,鲍照作《河清颂》赞美),这首诗本身就可说是热情洋溢的《河清颂》。
第一段(从“中兴诸将收山东”至“万国军前草木风”)以歌颂战局的神变开端。唐室在中兴诸将的努力下,已光复华山以东包括河北大片土地,捷报昼夜频传。三句借用以说克敌极易,安史乱军的覆灭已成“破竹”之势。当时,安庆绪困守邺城,所以说“祗残邺城不日得”。复兴大业与善任将帅关系很大,“独任朔方无限功”既是肯定与赞扬当时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在平叛战争中的地位和功绩,又是表达一种意愿,希望朝廷信赖诸将,以奏光复无限之功。以上有很多叙述的地方,“京师”二句则描绘了两个显示胜利喜庆气氛的画面:长安街上出入的官员们,都骑着产于边地的名马,春风得意;助战有功的回纥兵则在“蒲萄宫”备受款待,大吃大喝。“餧(喂)肉”二字描状生动,客观铺写中略微寓含讽意。从“捷书夜报”句至此,句句申明战争克捷的意思,节奏急促,几乎使读者应接不暇,也犹如带有破竹之势。以下意思略微转折,“已喜皇威清海岱
”一句结束上面的意思,当时河北尚未完全克复,说“清海岱”显得用词有分寸;“常思仙仗过崆峒”一句启下,意在警告唐肃宗居安思危,勿忘当初“銮舆播迁”、往来于崆峒山的艰难日子。紧接以“三年笛里”一联,极概括地写出战争带来的创伤。安史之乱三年来,笛咽关山,兵惊草木,人民饱受乱离的痛苦。此联连同上联,抚今追昔,痛定思痛,淋漓悲壮,在欢快的用词中小作波折,而不一味流走,极尽抑扬顿挫的情致,将作者激动而复杂的心情写出。
第二段(从“成王功大心转小”到“鸡鸣问寝龙楼晓”)逆接开篇“中兴诸将”四字,以铺张排比句式,对李豫、郭子仪等人致词赞美。“成王”收复两京时为天下兵马元帅,“功大心转小”,赞颂其成大功后更加小心谨慎。随后盛赞郭子仪的谋略、司徒李光弼的明察、尚书王思礼的高远气度。四句中,前两句平直叙来,后两句略作譬喻,铺述排比中有变化。赞语既切合各人身份事迹,又表达出对光复大业卓有贡献的“豪俊”的钦仰。“二三豪俊为时出”,总束前意,说他们本来就是为重整乾坤,应运而生的。“东走无复”以下六句承接“整顿乾坤济时了”而展开描写,从普天下的喜庆写到宫禁中的新气象,调子轻快:做官的人弹冠庆贺,不必弃官避乱;平民
百姓也能安居乐业,如鸟归巢;春天的繁华景象正随朝仪之再整而重新回到宫禁,天子与上皇也能实施“昏定晨省”的宫廷故事。上上下下都是一派熙洽气象。
第三段(从“攀龙附凤势莫当”至“后汉今周喜再昌”)一开头就揭示一种政治弊端:朝廷赏爵太滥,许多投机者无功受禄,一时有“天下尽化为侯王”之虞。“汝等”二句即对此辈作申斥语,声调一变而为愤激。继而又将张镐、房琯等作为上述腐朽势力的对立面来歌颂,声调复转为轻快,这样一张一弛,极富擒纵唱叹之致。“青袍白马”句以南朝北来降将侯景来对比安史之乱中的叛将,说明叛将不堪一击;“后汉今周”句则以周、汉的中兴比喻时局。当时,房琯、张镐都已经罢相,诗人希望朝廷能复用他们,所以特加表彰,与赞扬“中兴诸将”互为表里。张镐于758年(乾元元年)五月罢相,改任荆王府长史。这里说“幕下复用”,措意深婉。这一段表明杜甫的政治眼光。
第四段(从“寸地尺天皆入贡”到篇终)先用六句申明“后汉今周喜再昌”之意,说四方皆来入贡,海内遍呈祥瑞,举国称贺。以下继续说:隐士们也不必再避乱遁世,文人们都在大写歌颂诗文。至此,诗人是“颂其已然”,同时他又并未忘记民生忧患,从而又“祷其将然”:时值春耕逢
旱,农夫盼雨;而“健儿”、“思妇”还未得团圆,社会的安定,生产的恢复,均有赖战争的最后胜利。诗人勉励围困邺城的“淇上健儿”要“归莫懒”,寄托着希望他们早日成功的殷勤之意。这几句话虽不多,却唱出诗人对人民的关切,表明他是把战争胜利作为安定社会与发展生产的重要前提来歌颂的。正由于这样,诗人在篇末唱出了他的强烈愿望和诗章的最强音:“安得壮士挽天河,尽洗甲兵长不用!”
这首诗的基调是歌颂祝愿性的,热烈欢畅,兴致淋漓,将诗人那种热切关怀国家命运、充满乐观信念的感情传达出来了,是一曲展望胜利的颂歌。诗中对大好形势下出现的某些不良现象也有批评和忧虑,但并不影响诗人对整体形势的兴奋与乐观。诗章以宏亮的声调,壮丽的词句,浪漫夸张的语气,表达了极大的喜悦和歌颂。杜甫的诗原本以“沉郁”的诗风见称,而此篇是杜甫古风中的别调。
从艺术形式看,采用了华丽严整、兼有古近体之长的“四杰体”。词藻富赡,对偶工整,用典精切,气势雄浑阔大,与诗歌表达的喜庆内容完全相宜。诗的韵脚,逐段平仄互换;声调上忽疾忽徐,忽翕忽张,热情奔放中富有顿挫之致,词句清丽而能有苍劲之气,诗句跌宕生姿,大大增强了诗篇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至德二载九月,官军收复长安,十月杜甫携家随肃宗返回长安,仍任左拾遗,乾元元年六月,杜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春,杜甫在洛阳,这段时间两京相继克复,平叛捷报频传,杜甫认为胜利在即,就写了长诗《洗兵马》。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