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25 23:39:46
出自宋代蘇轼的《減字木蘭花·雙龍對起》
錢塘西湖有詩僧清順,所居藏春塢,門前有二古松,各有淩霄花絡其上,順常晝卧其下。時餘爲郡,一日屏騎從過之,松風騷然,順指落花求韻,餘爲賦此。
雙龍對起,白甲蒼髯煙雨裏。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晝夢長。湖風清軟,雙鵲飛來争噪晚。翠飐紅輕,時下淩霄百尺英。
譯文及注釋譯文錢塘西湖旁有一詩僧,名叫清順,他所居住的藏春塢,門前有兩棵古松樹,樹上有淩霄花攀援,清順常常白天躺卧在松樹下。我爲郡守時,一天屏退随從去訪他,松風騷然,清順指着落花求我創作,我于是寫下此詞。兩株古松沖天而起,銅枝鐵幹,屈伸偃仰,仿佛白甲蒼髯的兩條巨龍,張牙舞爪,在煙雨中飛騰。淩霄花的金紅色花朵,掩映于一片墨綠蒼翠之間,讓人感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一個和尚正躺在濃蔭下的竹床上沉睡。從湖上吹來的風,又清又軟;一對喜鵲飛來樹上,叽叽喳喳。隻見在微風的摩挲之下,青翠的松枝伸展搖動,金紅色的淩霄花兒微微顫動。
注釋①藏春塢(wù):清順居處的小庭院。中間窪,四邊高的地方叫塢。②淩霄花:一名紫葳,夏秋開花,莖有氣根,可攀援棚籬。③爲郡:指爲杭州知府。④屏(bǐng)騎(jì)從過之:不帶給随的人馬而獨自去群訪他。屏:除去,
,不用。騎從:騎馬跟随的人。過:拜訪;上門訪問。之:指代僧清順。⑤騷然:騷騷作響。⑥”雙龍“二句:寫門前二古松的形狀與氣勢。白甲,松皮如鱗甲。蒼髯,深綠的松針。⑦幽人:幽栖之人,《易經·履·九二》:”幽人貞吉。“孔穎達疏:”幽隐之人。“此指清順。⑧争噪晚:在夕照中争相嗚叫。⑨翠飐(zhǎn)紅輕:形容雙鵲跳動引起松葉和淩霄花的顫動。⑩”時上“句:謂雙鵲時而飛上高處的淩霄花。
賞析這首詞的作意,小序裏交待得很清楚。東坡愛和僧人交往,喜歡談禅說法,這首詞既是應和尚的請求而作,自然透露出禅機。“雙龍對起”,起筆便有拔地千尋、突兀淩雲之勢。兩株古松沖天而起,銅枝鐵幹,屈伸偃仰,如白甲蒼髯的兩條巨龍,張牙舞爪,在煙雨中飛騰。前兩句寫古松,寫的是想象中的幻景。詞人乍一見古松,即産生龍的聯想,而龍是興風作雨的神物,恍惚中似見雙龍在風雨中翻騰。當時已是傍晚,濃蔭遮掩的枝幹,若隐若現,也容易産生煙雨的錯覺。接着,詞人從幻景中清醒過來。眼見淩霄花的金紅色花朵,掩映一片墨綠蒼翠之間,他仿佛聞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一個和尚,躺在濃蔭下的竹床上,清閑地小憩呢。
從湖上吹來的風,又清又軟,多麽溫柔,不知是怕吹醒了幽人
呢還是憐惜嬌嫩的淩霄花。一對喜鵲,飛來樹上,叽叽喳喳争吵些什麽呢?但樹自在,花自香,幽人自夢。有人說,一對喜鵲争噪,将”疏影微香“、”幽人夢長“的意境攪得稀糟。這是不明白鬧與靜的辯證關系。人世的紛争更能顯出佛門的超脫,鳥兒的鳴叫更能顯示境界的幽靜。隋王籍不是有”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的名句嗎?在微風的摩挲之下,青翠的松枝伸展搖動,金紅色的淩霄花兒微微顫動。在濃綠的枝葉之中,忽然一點金紅,輕飄飄、慢悠悠地離開枝蔓,緩緩而下,漸落漸近,安然無聲。過了好一會兒,又是一點金紅,緩緩而下。如此境界,令人神清氣爽,思慮頓消,整個身心都融化在一片無我、無物、無思、無慮,純任自然,天機自運的恬淡之中。
綜觀全詞,在對立中求得和諧,是其創造意境的藝術特色。整首詞寫的物象隻有兩種:古松和淩霄花。前者是陽剛之美,後者是陰柔之美。而淩霄花是描寫的重點,“雙龍對起”的勁健氣勢被“疏影微香”、“湖風清軟”所軟化,作爲一種陪襯,統一陰柔之美中。從詞的上片看,是動與靜的對立,“對起”的飛騰激烈的動勢和“疏影微香”、“幽人晝夢”靜态成對比。詞的下片是鬧與靜的對立,鵲的“噪”和淩霄花無言的“下”形成對
比。就是在這種對立的和諧之中,詞人創造出了一種超然物外,虛靜清空的藝術境界。一切都是那麽自然,沒有主觀的評價,沒有自我情感的直接表露,他隻是作爲一個旁觀者,爲我們描繪出了一幅風景畫。而在這天然的圖畫中,沒有任何人力的作用,沒有人的絲毫活動,樹風花鳥自由自在,了無交涉,晝夢的幽人似乎也融化爲自然之中了。這是禅意的詩的藝術表現。
創作背景元祐五年(1090)五月,蘇轼過訪藏春塢。釋惠洪《冷齋夜話》卷六:”西湖僧清順,字怡然,清苦多佳句。“周紫芝《竹坡詩話》:”東坡遊西湖僧舍,壁間見小詩雲:‘竹暗不通日,泉聲落如雨。春風自有期,桃李亂深塢。’問誰所作,或告以錢塘僧清順者,即日求得之,一見甚喜。“詞當作與此時。
作者簡介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郏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爲“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
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钱塘西湖有诗僧清顺,所居藏春坞,门前有二古松,各有凌霄花络其上,顺常昼卧其下。时余为郡,一日屏骑从过之,松风骚然,顺指落花求韵,余为赋此。
双龙对起,白甲苍髯烟雨里。疏影微香,下有幽人昼梦长。湖风清软,双鹊飞来争噪晚。翠飐红轻,时下凌霄百尺英。
译文及注释译文钱塘西湖旁有一诗僧,名叫清顺,他所居住的藏春坞,门前有两棵古松树,树上有凌霄花攀援,清顺常常白天躺卧在松树下。我为郡守时,一天屏退随从去访他,松风骚然,清顺指着落花求我创作,我于是写下此词。两株古松冲天而起,铜枝铁干,屈伸偃仰,仿佛白甲苍髯的两条巨龙,张牙舞爪,在烟雨中飞腾。凌霄花的金红色花朵,掩映于一片墨绿苍翠之间,让人感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一个和尚正躺在浓荫下的竹床上沉睡。从湖上吹来的风,又清又软;一对喜鹊飞来树上,叽叽喳喳。只见在微风的摩挲之下,青翠的松枝伸展摇动,金红色的凌霄花儿微微颤动。
注释①藏春坞(wù):清顺居处的小庭院。中间洼,四边高的地方叫坞。②凌霄花:一名紫葳,夏秋开花,茎有气根,可攀援棚篱。③为郡:指为杭州知府。④屏(bǐng)骑(jì)从过之:不带给随的人马而独自去群访他。屏:除去,
,不用。骑从:骑马跟随的人。过:拜访;上门访问。之:指代僧清顺。⑤骚然:骚骚作响。⑥”双龙“二句:写门前二古松的形状与气势。白甲,松皮如鳞甲。苍髯,深绿的松针。⑦幽人:幽栖之人,《易经·履·九二》:”幽人贞吉。“孔颖达疏:”幽隐之人。“此指清顺。⑧争噪晚:在夕照中争相呜叫。⑨翠飐(zhǎn)红轻:形容双鹊跳动引起松叶和凌霄花的颤动。⑩”时上“句:谓双鹊时而飞上高处的凌霄花。
赏析这首词的作意,小序里交待得很清楚。东坡爱和僧人交往,喜欢谈禅说法,这首词既是应和尚的请求而作,自然透露出禅机。“双龙对起”,起笔便有拔地千寻、突兀凌云之势。两株古松冲天而起,铜枝铁干,屈伸偃仰,如白甲苍髯的两条巨龙,张牙舞爪,在烟雨中飞腾。前两句写古松,写的是想象中的幻景。词人乍一见古松,即产生龙的联想,而龙是兴风作雨的神物,恍惚中似见双龙在风雨中翻腾。当时已是傍晚,浓荫遮掩的枝干,若隐若现,也容易产生烟雨的错觉。接着,词人从幻景中清醒过来。眼见凌霄花的金红色花朵,掩映一片墨绿苍翠之间,他仿佛闻到了一股淡淡的清香。一个和尚,躺在浓荫下的竹床上,清闲地小憩呢。
呢还是怜惜娇嫩的凌霄花。一对喜鹊,飞来树上,叽叽喳喳争吵些什么呢?但树自在,花自香,幽人自梦。有人说,一对喜鹊争噪,将”疏影微香“、”幽人梦长“的意境搅得稀糟。这是不明白闹与静的辩证关系。人世的纷争更能显出佛门的超脱,鸟儿的鸣叫更能显示境界的幽静。隋王籍不是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的名句吗?在微风的摩挲之下,青翠的松枝伸展摇动,金红色的凌霄花儿微微颤动。在浓绿的枝叶之中,忽然一点金红,轻飘飘、慢悠悠地离开枝蔓,缓缓而下,渐落渐近,安然无声。过了好一会儿,又是一点金红,缓缓而下。如此境界,令人神清气爽,思虑顿消,整个身心都融化在一片无我、无物、无思、无虑,纯任自然,天机自运的恬淡之中。
综观全词,在对立中求得和谐,是其创造意境的艺术特色。整首词写的物象只有两种:古松和凌霄花。前者是阳刚之美,后者是阴柔之美。而凌霄花是描写的重点,“双龙对起”的劲健气势被“疏影微香”、“湖风清软”所软化,作为一种陪衬,统一阴柔之美中。从词的上片看,是动与静的对立,“对起”的飞腾激烈的动势和“疏影微香”、“幽人昼梦”静态成对比。词的下片是闹与静的对立,鹊的“噪”和凌霄花无言的“下”形成对
比。就是在这种对立的和谐之中,词人创造出了一种超然物外,虚静清空的艺术境界。一切都是那么自然,没有主观的评价,没有自我情感的直接表露,他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风景画。而在这天然的图画中,没有任何人力的作用,没有人的丝毫活动,树风花鸟自由自在,了无交涉,昼梦的幽人似乎也融化为自然之中了。这是禅意的诗的艺术表现。
创作背景元祐五年(1090)五月,苏轼过访藏春坞。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六:”西湖僧清顺,字怡然,清苦多佳句。“周紫芝《竹坡诗话》:”东坡游西湖僧舍,壁间见小诗云:‘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问谁所作,或告以钱塘僧清顺者,即日求得之,一见甚喜。“词当作与此时。
作者简介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
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