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13 16:27:16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登江中孤嶼贈白雲先生王迥》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嶼出。回潭石下深,綠筱岸傍密。 鲛人潛不見,漁父歌自逸。憶與君别時,泛舟如昨日。 夕陽開返照,中坐興非一。南望鹿門山,歸來恨如失。譯文及注釋譯文江上碧波蕩漾清水悠悠,江水退去露出小島沙洲。岩石下潭水漩流不見底,綠油油細竹傍岸長得稠。鲛人潛在潭底不見蹤影,漁翁唱起棹歌自在優遊。回想起與您分手的時候,泛舟的情景就像在昨日。夕陽斜照着傍晚的景物,獨坐在小島上興味無窮。向南方遙望家鄉鹿門山,歸來滿腹都是别緒離愁。
注釋江中孤嶼:當是澗南園附近漢江中的一個小島。王迥:號白雲先生,行九,家住襄陽鹿門山,有時賣藥,是孟浩然的好友,兩人關系相當密切。沙嶼:沙灘和小島,泛指小沙島。筿(xiǎo):又作“筱”,細竹子。傍:一作“邊”。鲛(jiāo)人:又作“蛟人”,神話傳說中居于海底的怪人。漁父(fǔ):漁翁。父,老人的通稱。歌自逸:一作“自歌逸”。開晚照:一作“門返照”,又作“開返照”。鹿門山:在襄陽城南三十裏。如:一作“相”。
賞析此詩可分三部分。前六句爲一部分,描寫詩人漢江泛舟和登江中孤嶼的情景。先寫潮水退後,清悠悠的漢水中,小島顯得更加突兀。這兩句詩扣題
題面而不直接寫登孤嶼,而隻以“水落沙嶼出”暗示。緊接着重寫漢江:大石下的回水潭,深不可測。岸邊的翠竹,密密匝匝。傳說中的鲛人,潛伏在水中。江上的漁父唱着歌兒,怡然自得。張華《博物志》載:“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魚,不廢績,其眼能泣珠。”詩人将漢江、漢江兩岸的景色、傳說中的鲛人、江上的漁父交織在一起,多角度地表現漢江的神奇美麗。既寫遊漢江,同時也爲後文回憶與王迥泛舟作鋪墊。
第二部分共四句,回憶與王迥遊江和登江中孤嶼。詩興非一,興緻無窮,不一而足,由于有第一部分作鋪墊,這裏隻以“夕陽”一句景語,“中坐”一句情語,就将兩人一起遊覽的情景,清晰地展現在眼前。
最後兩句爲第三部分,抒寫詩人對王迥的思念。因爲思念王迥,遙望王迥住的鹿門山;回到家中,仍然怅然若失。詩以美麗的漢江爲背景,以遊漢江爲情節,把相思的感情通過具體的生活抒寫出來,真摯而又綿長。結構上以遊漢江開始,以歸家作結,中間插入一次遊漢江的回憶。全詩渾然一體,一氣呵成,如同一篇優美的抒情散文。
創作背景此詩中的王迥是一位隐居的高士,孟浩然也一生未出仕,二人都徜徉高蹈,交誼深摯。孟詩中關于王迥的詩作很多。此詩是作者登漢江中的一個小島時
因思念友人王迥而作。
作者簡介孟浩然(689-740),男,漢族,唐代詩人。本名不詳(一說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浩然,少好節義,喜濟人患難,工于詩。年四十遊京師,唐玄宗诏詠其詩,至“不才明主棄”之語,玄宗謂:“卿自不求仕,朕未嘗棄卿,奈何誣我?”因放還未仕,後隐居鹿門山,著詩二百餘首。孟浩然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合稱爲“王孟”。
出自唐代孟浩然的《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译文及注释译文江上碧波荡漾清水悠悠,江水退去露出小岛沙洲。岩石下潭水漩流不见底,绿油油细竹傍岸长得稠。鲛人潜在潭底不见踪影,渔翁唱起棹歌自在优游。回想起与您分手的时候,泛舟的情景就像在昨日。夕阳斜照着傍晚的景物,独坐在小岛上兴味无穷。向南方遥望家乡鹿门山,归来满腹都是别绪离愁。
注释江中孤屿:当是涧南园附近汉江中的一个小岛。王迥:号白云先生,行九,家住襄阳鹿门山,有时卖药,是孟浩然的好友,两人关系相当密切。沙屿:沙滩和小岛,泛指小沙岛。筿(xiǎo):又作“筱”,细竹子。傍:一作“边”。鲛(jiāo)人:又作“蛟人”,神话传说中居于海底的怪人。渔父(fǔ):渔翁。父,老人的通称。歌自逸:一作“自歌逸”。开晚照:一作“门返照”,又作“开返照”。鹿门山:在襄阳城南三十里。如:一作“相”。
赏析此诗可分三部分。前六句为一部分,描写诗人汉江泛舟和登江中孤屿的情景。先写潮水退后,清悠悠的汉水中,小岛显得更加突兀。这两句诗扣题
题面而不直接写登孤屿,而只以“水落沙屿出”暗示。紧接着重写汉江:大石下的回水潭,深不可测。岸边的翠竹,密密匝匝。传说中的鲛人,潜伏在水中。江上的渔父唱着歌儿,怡然自得。张华《博物志》载:“南海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绩,其眼能泣珠。”诗人将汉江、汉江两岸的景色、传说中的鲛人、江上的渔父交织在一起,多角度地表现汉江的神奇美丽。既写游汉江,同时也为后文回忆与王迥泛舟作铺垫。
第二部分共四句,回忆与王迥游江和登江中孤屿。诗兴非一,兴致无穷,不一而足,由于有第一部分作铺垫,这里只以“夕阳”一句景语,“中坐”一句情语,就将两人一起游览的情景,清晰地展现在眼前。
最后两句为第三部分,抒写诗人对王迥的思念。因为思念王迥,遥望王迥住的鹿门山;回到家中,仍然怅然若失。诗以美丽的汉江为背景,以游汉江为情节,把相思的感情通过具体的生活抒写出来,真挚而又绵长。结构上以游汉江开始,以归家作结,中间插入一次游汉江的回忆。全诗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如同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创作背景此诗中的王迥是一位隐居的高士,孟浩然也一生未出仕,二人都徜徉高蹈,交谊深挚。孟诗中关于王迥的诗作很多。此诗是作者登汉江中的一个小岛时
因思念友人王迥而作。
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