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9-19 01:41:03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花月夜

出自唐代許渾的《金陵懷古》

玉樹歌殘王氣終,景陽兵合戍樓空。松楸遠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宮。石燕拂雲晴亦雨,江豚吹浪夜還風。英雄一去豪華盡,惟有青山似洛中。譯文及注釋

譯文靡靡之音《玉樹後庭花》,和陳王朝的國運一同告終;景陽宮中隋兵聚會,邊塞的瞭望樓已然空空。墓地上遠遠近近的松樹楸樹,掩蔽着曆代無數官吏的墳冢;高高矮矮的綠色莊稼,長滿了六朝殘敗的宮廷。石燕展翅拂動着雲霓,一會兒陰雨,一會兒天晴;江豚在大江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陣冷風。曆代的帝王一去不複返了,豪華的帝王生活也無蹤無影;惟有那些環繞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當年的景物相同。

注釋金陵:古邑名。戰國楚威王七年(前333)滅越後設置。在今南京市清涼山。玉樹:指陳後主所制的樂曲《玉樹後庭花》。歌殘:歌聲将盡。殘,一作“愁”,又作“翻”。王氣:指王朝的氣運。景陽:南朝宮名。齊武帝置鍾于樓上,宮人聞鍾早起妝飾。兵合:兵馬會集。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戍:一作爲“畫”。“景陽”句:一作“景陽鍾動曙樓空”。松楸:指在墓地上栽種的樹木。一作“楸梧”。冢(zhǒng):墳墓。禾黍:禾與黍。泛指糧食作物。語本《詩經·王風·黍離》小序:周大夫行役過故宗廟宮室之地,看

看見到處長着禾黍,感傷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黍離》一詩。石燕:《浙中記》載:“零陵有石燕,得風雨則飛翔,風雨止還爲石。”江豚:即江豬。水中哺乳動物,體形像魚,生活在長江之中。吹浪:推動波浪。英雄:這裏指占據金陵的曆代帝王。洛中:即洛陽,洛陽多山。李白《金陵三首》:“山似洛陽多。”

鑒賞

  金陵是孫吳、東晉和南朝的宋、齊、梁、陳的古都,隋唐以來,由于政治中心的轉移,無複六朝的金粉繁華。金陵的盛衰滄桑,成爲許多後代詩人寄慨言志的話題。一般詠懷金陵的詩,多指一景一事而言,許渾這首七律則“渾寫大意”,“涵概一切”(俞陛雲《詩境淺說》),具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

  詩以追述隋兵滅陳的史事發端,寫南朝最後一個小朝廷,在陳後主所制樂曲《玉樹後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滅。公元五八九年,隋軍攻陷金陵,《玉樹後庭花》曲猶未盡,金陵卻已末日來臨,隋朝大軍直逼景陽宮外,城防形同虛設,陳後主束手就擒,陳朝滅亡。這是金陵由盛轉衰的開始,全詩以此發端,可謂善抓關鍵。

  颔聯描寫金陵的衰敗景象。“松楸”,墳墓上的樹木。詩人登高而望,遠近高低盡是松楸荒冢,殘宮禾黍。南朝的繁榮盛況,已成爲曆史的陳迹。

  前兩聯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逆

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對前朝曆史的遙想,然後補寫引起這種遙想的眼前景物。這就突出了陳朝滅亡這一金陵盛衰的轉捩點及其蘊含的曆史教訓。

  頸聯用比興手法概括世間的風雲變幻。這裏,“拂”字、“吹”字寫得傳神,“亦”字、“還”字寫得含蓄。“拂雲”描寫石燕掠雨穿雲的形象,“吹浪”表現江豚興風鼓浪的氣勢。“晴亦雨”意味着“陰固雨”,“夜還風”顯見得“日已風”。“江豚”和“石燕”,象征曆史上叱咤風雨的人物,如尾聯所說的英雄。這兩句通過江上風雲晴雨的變化,表現人類社會的幹戈起伏和曆代王朝的興亡交替。

  尾聯照應開頭,抒發了詩人對于繁華易逝的感慨。英雄,指曾占據金陵的曆代帝王。金陵和洛陽都有群山環繞,地形相似,所以李白《金陵三首》有“山似洛陽多”的詩句。“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說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勢與六朝時依然相似,其餘的一切都大不一樣了。江山不改,世事多變,令人感慨萬千。

  這首懷古七律,在選取形象、錘煉字句方面很見功力。例如中間兩聯,都以自然景象反映社會的變化,手法和景物卻大不相同:颔聯采取賦的寫法進行直觀的描述,頸聯借助比興取得暗示的效果;松楸、禾黍都是現實中司空見慣的植物,石燕和江豚則是傳說裏面神

奇怪誕的動物。這樣,既寫出各式各樣豐富多彩的形象,又烘托了一種神秘莫測的浪漫主義氣氛。至于煉字,以首聯爲例:“殘”和“空”,從文化生活和軍事設施兩方面反映陳朝的腐敗,一文一武,點染出陳亡之前金陵城一片沒落不堪的景象:“合”字又以泰山壓頂之勢,表現隋朝大軍兵臨城下的威力:“王氣終”則與尾聯的“豪華盡”前後相應,抒寫金陵繁華一去不返、人間權勢終歸于盡的慨歎,讀來令人不禁怅然。

創作背景

  這首詩大概寫于大和八年(834)前後,當時詩人許渾中進士之後在江南遊曆,試圖以才學爲當地權貴所賞識。

作者簡介

許渾,晚唐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後人拟之與詩聖杜甫齊名,更有“許渾千首詩,杜甫一生愁”之語。

出自唐代许浑的《金陵怀古》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译文注释

译文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景阳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瞭望楼已然空空。墓地上远远近近的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高高矮矮的绿色庄稼,长满了六朝残败的宫廷。石燕展翅拂动着云霓,一会儿阴雨,一会儿天晴;江豚在大江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阵冷风。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也无踪无影;惟有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注释金陵:古邑名。战国楚威王七年(前333)灭越后设置。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玉树:指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歌残:歌声将尽。残,一作“愁”,又作“翻”。王气:指王朝的气运。景阳:南朝宫名。齐武帝置钟于楼上,宫人闻钟早起妆饰。兵合:兵马会集。戍楼:边防驻军的瞭望楼。戍:一作为“画”。“景阳”句:一作“景阳钟动曙楼空”。松楸:指在墓地上栽种的树木。一作“楸梧”。冢(zhǒng):坟墓。禾黍:禾与黍。泛指粮食作物。语本《诗经·王风·黍离》小序:周大夫行役过故宗庙宫室之地,看

见到处长着禾黍,感伤王都颠覆,因而作了《黍离》一诗。石燕:《浙中记》载:“零陵有石燕,得风雨则飞翔,风雨止还为石。”江豚:即江猪。水中哺乳动物,体形像鱼,生活在长江之中。吹浪:推动波浪。英雄:这里指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李白《金陵三首》:“山似洛阳多。”

鉴赏

  金陵是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的古都,隋唐以来,由于政治中心的转移,无复六朝的金粉繁华。金陵的盛衰沧桑,成为许多后代诗人寄慨言志的话题。一般咏怀金陵的诗,多指一景一事而言,许浑这首七律则“浑写大意”,“涵概一切”(俞陛云《诗境浅说》),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性。

  诗以追述隋兵灭陈的史事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小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靡靡之音中覆灭。公元五八九年,隋军攻陷金陵,《玉树后庭花》曲犹未尽,金陵却已末日来临,隋朝大军直逼景阳宫外,城防形同虚设,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这是金陵由盛转衰的开始,全诗以此发端,可谓善抓关键。

  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松楸”,坟墓上的树木。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松楸荒冢,残宫禾黍。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前两联在内容安排上采用了逆

挽的手法:首先追述对前朝历史的遥想,然后补写引起这种遥想的眼前景物。这就突出了陈朝灭亡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

  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这里,“拂”字、“吹”字写得传神,“亦”字、“还”字写得含蓄。“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的气势。“晴亦雨”意味着“阴固雨”,“夜还风”显见得“日已风”。“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如尾联所说的英雄。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尾联照应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英雄,指曾占据金陵的历代帝王。金陵和洛阳都有群山环绕,地形相似,所以李白《金陵三首》有“山似洛阳多”的诗句。“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似,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江山不改,世事多变,令人感慨万千。

  这首怀古七律,在选取形象、锤炼字句方面很见功力。例如中间两联,都以自然景象反映社会的变化,手法和景物却大不相同:颔联采取赋的写法进行直观的描述,颈联借助比兴取得暗示的效果;松楸、禾黍都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植物,石燕和江豚则是传说里面神

奇怪诞的动物。这样,既写出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形象,又烘托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至于炼字,以首联为例:“残”和“空”,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点染出陈亡之前金陵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合”字又以泰山压顶之势,表现隋朝大军兵临城下的威力:“王气终”则与尾联的“豪华尽”前后相应,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读来令人不禁怅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概写于大和八年(834)前后,当时诗人许浑中进士之后在江南游历,试图以才学为当地权贵所赏识。

作者简介

许浑,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诗,杜甫一生愁”之语。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14491.html

上一篇:楚天阔处数峰青。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州。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