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24 20:49:14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几欲逢花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隋宮》

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玉玺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譯文及注釋

譯文韻譯長安的殿閣内彌漫着一片煙霞,楊廣還想把蕪城作爲帝王之家。如果不是李淵得到傳國的玉玺,那麽他的龍舟還會遊遍到天涯。如今隋朝的宮苑中已不見螢蟲,隻有低垂的楊柳和歸巢的烏鴉。如果楊廣在地下和陳後主相遇,有心欣賞淫逸辱國的後庭花嗎?散譯長安的殿閣千門閑閉,空自籠罩着一片煙霞,又想在繁麗的江都,把宮苑修建得更加豪華。若不是皇帝的玉印歸到了李家;隋炀帝的錦帆或許會遊遍天涯。當年放螢的場所隻剩下腐草,螢火早就斷絕了根芽;多少年來隋堤寂寞凄冷,兩邊的垂楊栖息着歸巢烏鴉。他若是在地下與陳後主重逢,難道能再去賞一曲《後庭花》

注釋隋宮:指隋炀帝楊廣在江都(今江蘇揚州市)所建的行宮。紫泉:即紫淵,長安河名,因唐高祖名李淵,爲避諱而改。司馬相如《上林賦》描寫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亘其南,紫淵徑其北”。此用紫泉宮殿代指隋朝京都長安的宮殿。鎖煙霞:空有煙雲缭繞。蕪城:即廣陵(今揚州)。帝家,帝都。玉玺(xǐ):皇帝的玉印。日角:額角突出,古人以爲此乃帝王

王之相。此處指唐高祖李淵。錦帆:隋炀帝所乘的龍舟,其帆用華麗的宮錦制成。腐草無螢火:古人以爲螢火蟲是腐草變化出來的。垂楊:隋炀帝自板諸引河達于淮,河畔築禦道,樹以柳,名曰隋堤,一千三百裏。陳後主:南朝陳末代皇帝陳叔寶,荒淫亡國之君。後庭花:即《玉樹後庭花》,陳後主所創,歌詞绮豔。

鑒賞

  首聯“紫泉宮殿鎖煙霞,欲取蕪城作帝家”點題。詩人把長安的宮殿和“煙霞”聯系起來,形容它巍峨壯麗,高聳入雲。用“紫泉”代替長安,也是爲了選取有色彩的字面與“煙霞”相映襯,從而烘托長安宮殿的雄偉壯麗,可是,如此巍峨的宮殿,空鎖于煙霞之中,而皇帝更願意住在蕪城。上句着一“鎖”字,也突出了長安宮殿的雄偉。經此一墊,下句順勢而來。不居長安,另取江都,隋炀帝貪圖享樂、爲所欲爲的本性已隐隐揭出。一寫景,一叙事,一暗寫,一明說,寫法雖異,但都是圍繞批判亡國之君這一主皆而驅使筆墨的。

  三、四句“玉玺不緣歸日角,錦帆應是到天涯”。詩人以虛拟的語氣說:如果不是由于皇帝的玉印落到了李淵的手中,楊廣不會以遊幸江都爲滿足,他的錦帆,大概一直要飄到天邊去吧。據史書記載:楊廣不僅開鑿了二千餘裏的通濟渠,多次到江都去玩;還開鑿了八百餘

裏的江南河,“又拟通龍舟,置驿宮”,準備到杭州去玩,隻是未成行罷了。詩人從隋炀帝貪圖遊樂的衆多史實中,信筆拈取他耽于乘舟出遊這一典型事例,予以諷刺。用筆亦實亦虛,虛實結合。說它“實”,是因爲它是以曆史故實和隋場帝貪圖逸遊的性格特征爲依據的,所以盡管誇大其事,而終不失史實和人物性格之真;說它“虛”,是因爲它揉入了詩人的藝術想象,是通過幻覺而産生出來的最高真實的假象。實際生活中,錦帆之遊是絕不會遠及天涯的。藝術創作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爲媚俗,不似爲欺世。“玉玺”一聯是深得此道的佳句。在修辭上,此聯采用了上下蟬聯、一氣奔騰的流水對,使詩句呈現出圓熟流美的動态。

  頸聯“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涉及有關楊廣逸遊的兩個故實。一個是放螢:楊廣曾在洛陽景華宮征求螢火蟲數斛,“夜出遊山放之,光遍岩谷”;在江都也放螢取樂,還修了個“放螢院”。另一個是栽柳: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寫道:“大業年中炀天子,種柳成行夾流水;西至黃河東至淮,綠影一千三百裏。大業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煙絮如雪;南幸江都恣佚遊,應将此樹映龍舟。”把“螢火”和“腐草”、“垂楊”和“暮鴉”聯系起來,于一“有”一“無”的鮮明對比

中感慨今昔,深寓荒淫亡國的曆史教訓。“于今腐草無螢火”,這不僅是說當年放螢的地方此時已成廢墟,隻有“腐草”而已;更深一層的含意是,楊廣爲了放螢夜遊,窮搜極捕,弄得螢火蟲絕種。“終古垂楊有暮鴉”,渲染了亡國後的凄涼景象。

  上句說“于今”“無”,自然暗示昔日“有”;下句說“終古”“有”,自然暗示當日“無”。從前楊廣“乘興南遊”,千帆萬馬,水陸并進,鼓樂喧天,旌旗蔽空;隋堤垂楊,暮鴉自然不敢栖息。隻有在楊廣被殺,南遊已成陳迹之後,日暮歸鴉才敢飛到隋堤垂楊上過夜。這兩句今昔對比,但在藝術表現上,卻隻表現對比的一個方面,既感慨淋漓,又含蓄蘊藉。

  尾聯“地下若逢陳後主,豈宜重問後庭花!”用楊廣與陳叔寶夢中相遇的故實,以假設、反诘的語氣,把批判荒淫亡國的主題深刻地揭示出來,陳叔寶因荒淫亡國,投降隋朝,和當時隋朝的太子楊廣很相熟。楊廣當了天子,乘龍舟遊江都的時候,夢中與死去的陳叔寶及其寵妃張麗華等相遇,請張麗華舞了一曲《玉樹後庭花》。這首舞曲是陳叔寶所作。被後人斥爲“亡國之音”。詩人在這裏特意提到它,意爲楊廣目睹了陳叔寶荒淫亡國之事,卻不吸取教訓,既縱情龍舟之遊,又迷戀亡國之音,終于重蹈陳叔寶的覆

轍,身死國滅,爲天下笑。詩在最後發問:他如果在地下遇見陳叔寶的話,難道還好意思再請張麗華舞一曲《後庭花》嗎?問而不答,餘味無窮。

  此詩取材于前朝亡國故實,以詩的語言,批判亡國之君,曉喻晚唐皇上,立意高遠。篇中以實詞撐住全詩,以虛詞斡旋其間,取得了既整饬工嚴又流動活潑的藝術效果。

創作背景

  此詩是詩人晚年江東之遊時所作,約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與同名七絕同時,當時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薦,任鹽鐵推官,遊江東。

作者簡介

李商隐,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于鄭州荥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骈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爲“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裏排行第十六,故并稱爲“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恻,優美動人,廣爲傳誦。但部分詩歌過于隐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于牛李黨争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于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爲《李義山詩集》。

出自唐代李商隐的《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译文注释

译文韵译长安的殿阁内弥漫着一片烟霞,杨广还想把芜城作为帝王之家。如果不是李渊得到传国的玉玺,那么他的龙舟还会游遍到天涯。如今隋朝的宫苑中已不见萤虫,只有低垂的杨柳和归巢的乌鸦。如果杨广在地下和陈后主相遇,有心欣赏淫逸辱国的后庭花吗?散译长安的殿阁千门闲闭,空自笼罩着一片烟霞,又想在繁丽的江都,把宫苑修建得更加豪华。若不是皇帝的玉印归到了李家;隋炀帝的锦帆或许会游遍天涯。当年放萤的场所只剩下腐草,萤火早就断绝了根芽;多少年来隋堤寂寞凄冷,两边的垂杨栖息着归巢乌鸦。他若是在地下与陈后主重逢,难道能再去赏一曲《后庭花》

注释隋宫:指隋炀帝杨广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所建的行宫。紫泉:即紫渊,长安河名,因唐高祖名李渊,为避讳而改。司马相如《上林赋》描写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亘其南,紫渊径其北”。此用紫泉宫殿代指隋朝京都长安的宫殿。锁烟霞:空有烟云缭绕。芜城:即广陵(今扬州)。帝家,帝都。玉玺(xǐ):皇帝的玉印。日角:额角突出,古人以为此乃帝王

王之相。此处指唐高祖李渊。锦帆:隋炀帝所乘的龙舟,其帆用华丽的宫锦制成。腐草无萤火: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垂杨:隋炀帝自板诸引河达于淮,河畔筑御道,树以柳,名曰隋堤,一千三百里。陈后主:南朝陈末代皇帝陈叔宝,荒淫亡国之君。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陈后主所创,歌词绮艳。

鉴赏

  首联“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点题。诗人把长安的宫殿和“烟霞”联系起来,形容它巍峨壮丽,高耸入云。用“紫泉”代替长安,也是为了选取有色彩的字面与“烟霞”相映衬,从而烘托长安宫殿的雄伟壮丽,可是,如此巍峨的宫殿,空锁于烟霞之中,而皇帝更愿意住在芜城。上句着一“锁”字,也突出了长安宫殿的雄伟。经此一垫,下句顺势而来。不居长安,另取江都,隋炀帝贪图享乐、为所欲为的本性已隐隐揭出。一写景,一叙事,一暗写,一明说,写法虽异,但都是围绕批判亡国之君这一主皆而驱使笔墨的。

  三、四句“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诗人以虚拟的语气说:如果不是由于皇帝的玉印落到了李渊的手中,杨广不会以游幸江都为满足,他的锦帆,大概一直要飘到天边去吧。据史书记载:杨广不仅开凿了二千余里的通济渠,多次到江都去玩;还开凿了八百余

里的江南河,“又拟通龙舟,置驿宫”,准备到杭州去玩,只是未成行罢了。诗人从隋炀帝贪图游乐的众多史实中,信笔拈取他耽于乘舟出游这一典型事例,予以讽刺。用笔亦实亦虚,虚实结合。说它“实”,是因为它是以历史故实和隋场帝贪图逸游的性格特征为依据的,所以尽管夸大其事,而终不失史实和人物性格之真;说它“虚”,是因为它揉入了诗人的艺术想象,是通过幻觉产生出来的最高真实的假象。实际生活中,锦帆之游是绝不会远及天涯的。艺术创作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玉玺”一联是深得此道的佳句。在修辞上,此联采用了上下蝉联、一气奔腾的流水对,使诗句呈现出圆熟流美的动态

  颈联“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涉及有关杨广逸游的两个故实。一个是放萤:杨广曾在洛阳景华宫征求萤火虫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在江都也放萤取乐,还修了个“放萤院”。另一个是栽柳:白居易在《隋堤柳》中写道:“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至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树映龙舟。”把“萤火”和“腐草”、“垂杨”和“暮鸦”联系起来,于一“有”一“无”的鲜明对比

中感慨今昔,深寓荒淫亡国的历史教训。“于今腐草无萤火”,这不仅是说当年放萤的地方此时已成废墟,只有“腐草”而已;更深一层的含意是,杨广为了放萤夜游,穷搜极捕,弄得萤火虫绝种。“终古垂杨有暮鸦”,渲染了亡国后的凄凉景象。

  上句说“于今”“无”,自然暗示昔日“有”;下句说“终古”“有”,自然暗示当日“无”。从前杨广“乘兴南游”,千帆万马,水陆并进,鼓乐喧天,旌旗蔽空;隋堤垂杨,暮鸦自然不敢栖息。只有在杨广被杀,南游已成陈迹之后,日暮归鸦才敢飞到隋堤垂杨上过夜。这两句今昔对比,但在艺术表现上,却只表现对比的一个方面,既感慨淋漓,又含蓄蕴藉。

  尾联“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用杨广与陈叔宝梦中相遇的故实,以假设、反诘的语气,把批判荒淫亡国的主题深刻地揭示出来,陈叔宝因荒淫亡国,投降隋朝,和当时隋朝的太子杨广很相熟。杨广当了天子,乘龙舟游江都的时候,梦中与死去的陈叔宝及其宠妃张丽华等相遇,请张丽华舞了一曲《玉树后庭花》。这首舞曲是陈叔宝所作。被后人斥为“亡国之音”。诗人在这里特意提到它,意为杨广目睹了陈叔宝荒淫亡国之事,却不吸取教训,既纵情龙舟之游,又迷恋亡国之音,终于重蹈陈叔宝的覆

辙,身死国灭,为天下笑。诗在最后发问:他如果在地下遇见陈叔宝的话,难道还好意思再请张丽华舞一曲《后庭花》吗?问而不答,余味无穷。

  此诗取材于前朝亡国故实,以诗的语言,批判亡国之君,晓喻晚唐皇上,立意高远。篇中以实词撑住全诗,以虚词斡旋其间,取得了既整饬工严又流动活泼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此诗是诗人晚年江东之游时所作,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一年(857年),与同名七绝同时,当时李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13802.html

上一篇: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