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仙长叹惊此物,千崖万岭相萦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_古风词韵_诗歌大全

诗歌大全>诗歌>古风词韵

群仙长叹惊此物,千崖万岭相萦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发布时间:2019-08-12 19:30:36

分类:古风词韵发布者:酿一坛清醒

出自唐代李白的《酬殷明佐見贈五雲裘歌》

我吟謝脁詩上語,朔風飒飒吹飛雨。謝脁已沒青山空,後來繼之有殷公。粉圖珍裘五雲色,晔如晴天散彩虹。文章彪炳光陸離,應是素娥玉女之所爲。輕如松花落金粉,濃似苔錦含碧滋。遠山積翠橫海島,殘霞飛丹映江草。凝毫采掇花露容,幾年功成奪天造。故人贈我我不違,著令山水含清晖。頓驚謝康樂,詩興生我衣。襟前林壑斂暝色,袖上雲霞收夕霏。群仙長歎驚此物,千崖萬嶺相萦郁。身騎白鹿行飄飖,手翳紫芝笑披拂。相如不足跨鹔鹴,王恭鶴氅安可方。瑤台雪花數千點,片片吹落春風香。爲君持此淩蒼蒼,上朝三十六玉皇。下窺夫子不可及,矯首相思空斷腸。譯文及注釋

譯文我喜歡吟頌謝脁的詩文,喜歡他詩歌中那句“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所描述的感覺。謝脁已經成爲曆史,當塗的大青山也變得如此空虛,萬幸的是殷公你不愧爲後有來者。你送我珍貴的裘毛衣,上面繡滿五色雲彩和白色圖案,就好像雨過晴天中絢麗的彩虹,光彩照人,衣上繡的圖案紋路錯綜斑斓,色彩絢爛,一定是那位神仙般的少女繡成的衣裳。衣裳輕如松花上的金粉,仿佛風一吹就會漫天飄揚;綠色色彩濃烈,如同吃足了雨水的青苔,滋潤無比。又如同遠處青翠的海島,又仿佛是紅色的飛

飛霞映襯江邊的青草。上面描畫着滿滿的含露花蕊,嬌豔無比,一定花費了幾年工夫才繡出如此天工開物。殷公你把這珍貴的衣裘送給我,我也不跟你客氣,穿你的衣裘,讓别人看去吧!我穿上它,一定可以讓山山水水頓時散發出青輝。謝康樂看到我這衣裘,肯定以爲是那裏的奇山異水而頓時詩興大發。衣襟前面繡滿了冥色沉沉的森林深壑,衣袖上繡着與夕陽共輝的飛霞。就是神仙們看了也會驚歎連天。高聳的險峰千萬座,座座綠色蒼莽。我穿上它騎上白鹿就出發,跟我走吧,這就出發,飄飖如仙雲中行,手握紫色的靈芝,隐隐約約,笑聲随風飄飄。司馬相如的鹔鹴羽衣不足誇耀,王恭的鶴毛氅披更不足爲敵。五雲裘上素花點點千千萬,猶如王母瑤池飄來的雪花,更奇異的是片片都帶着香氣,把春風都熏個透透。我将代表你穿上它去九天遨遊,我也将代表你去朝見三十六位神仙。我還代表你在天上俯瞰你,可是拉不到你的手,無法把你拉上天,但是,我已經代表你上天了。你在地上朝我揮手,以揮手的姿勢将我擁有,永遠的相思一定讓你愁腸寸斷。

注釋1、殷明佐:事迹不詳。五雲裘:謂裘衣絢爛如五色雲,故雲。2、“我吟”二句:指謝脁《觀朝雨》詩“朔風吹飛雨,蕭條江上來”。3、青山:在當塗東南三十裏。謝脁嘗

築宅于此,死亦葬于此。4、粉圖珍裘:謂裘衣上繪有山水之圖。5、“文章”句:謂五雲裘色彩鮮豔光怪陸離。6、素娥:嫦娥。玉女:神女。以下數句即寫五雲裘上所繪圖畫。7、違:拒絕。8、“頓驚”二句:謂五雲裘所繪山水使謝靈運驚訝。謝靈運以山水詩聞名,故雲。9、“襟前”二句:謂五雲裘襟、袖上山水圖畫,狀如謝靈運山水詩。謝靈運《石壁精舍還湖中作》詩有“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二句,故雲。10、“手翳”句:用曹植《飛龍篇》“忽逢二童,顔色鮮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句意。11、“相如”句:司馬相如有鹔鹴裘。12、王恭:字孝伯,東晉名士,美姿儀,嘗披鶴氅裘,涉雪而行,時人歎爲神仙中人。見《晉書·王恭傳》。以上二句謂五雲裘勝過司馬相如鹔鹴裘、王恭鶴氅。13、“爲君”二句:意謂自己将着此裘上天朝見玉皇。三十六玉皇,道家所謂三十六天之帝王。14、“下窺”二句:謂其已經上天,而留殷明佐在地面,使我翹首相思。以上皆想象中語。

鑒賞

  詩篇起筆出人意料,前二句先寫謝朓詩之優美感人,接着惋惜斯人已逝,第四句筆鋒一轉,點出殷公。這一曲筆使文情出現跌宕。謝胱雖沒,但後繼有人。李白是推崇二謝的,曾以“中間小謝又清發”自比,本詩下文又以謝靈運詩句贊友人所贈錦裘

之美。此時以謝朓比友人,足見他對友人才華的看重和賞識。

  從讀者心理看,李白這樣稱許友人的才情,接下來該從這個角度生發開去。可是,“粉圖珍裘五雲色”再另起一頭,詩人不再談詩論文,卻說起那五雲裘來。這其實是切入正題。前面四句,原來是鋪墊。五雲裘者,五色絢爛如雲,故以五雲名之。以下一大段,大筆揮灑,對五雲裘作具體描繪。其中亦有變化。“粉圖珍裘五雲色,晔如晴天散彩虹。文章彪炳光陸離”三句,寫裘之色彩斑爛,華美無比,所以斷定出自神女之手,是一件神物。這在文意上成一小頓。之後,又回到裘本身,寫雲裘上的美麗的圖案,圖案上的松花碧苔、江草江花、大海小島、遠山紅霞。這宏大的畫圖,精微的工藝,顯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因而再一次判斷爲“幾年功成奪天造”。神女所制,已是高貴無比,而以神女之巧,方幾年完成,又見其構思之精巧、工藝之複雜、工程之浩大,也就襯出這五雲裘之彌足珍貴。

  對這樣高貴的贈品,李白毫不掩飾自己的驚喜之情。他沒有故作姿态,矯情拒辭,而是痛痛快快地收下了它,不僅如此,還立即穿上這裘衣,以示對友人的尊敬和謝忱。李白親切自然,豪放灑脫的形象也頓時躍然紙上。這是一件不但給自己增添風采,也給山水增輝的

裘衣。要是謝靈運在世,恐怕也會驚訝不已,感歎自己的詩句被如此完美地反映在圖畫中。這裘上的畫,正是謝靈運在《石壁精舍還湖中》所寫的“林壑斂暝色、雲霞收夕霏”的詩意的再現。

  至此,詩人已完全進入了想象的世界。穿上這件裘衣,别說一般王公貴人,就連神仙也個個自愧不如,他們遠遠地觀賞着、感歎着,擠滿了千崖萬嶺。美麗的裘衣刺激了他的想象,這位對神仙境界極爲向往的浪漫大師的思緒正在仙國飛揚。仿佛自己已經騎上那早已放牧在青崖間供他随時驅遣的白鹿,手擎着用三島十洲的特産紫芝仙草做成的華蓋,正在天空飛馳。這該是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潇灑。傳說司馬相如有一件用鹔鹴鳥羽做的鹔鹴裘,十分美麗,視爲至寶;王恭則用鶴羽爲氅,常常乘高輿,披鶴氅裘,俨如神仙中人。但比起詩人來,恐怕他們都黯然失色了。在這種自得心态中,詩人繼續遐想着,他在飛升,到了高高的天界。風景這邊獨好。仙境瑤台雪花紛紛,漫天飛舞,這雪景不同塵世,沒有嚴冬的肅殺,卻有春天的溫暖;沒有砭人肌骨的酷寒,倒有沁人心脾的清香。詩人更加興奮,他要更上一重天,去參見高居三十六天之上的玉皇大帝啦!就在這時,他偶一回頭,看見那位給他帶來運氣的朋友卻不能同行,他正羨慕地望

着自己,爲他們之間的突然分别而傷感。詩人自己也似乎悟出了什麽……全詩就這樣戛然而止。

  這首酬答之作頗能代表李白個性。全詩通過吟詠五雲裘強烈地抒發了主體的情感。寫五雲裘之美,濃墨重彩,金碧輝映,爲的是突出友人的深情。而這件彩裘又與自己仙風道骨的形象相得益彰。它刺激了詩人的想象力,在着衣後的短暫時間裏,詩人仿佛因這巧奪天工的神奇外衣而飄飄欲仙了。他上天入地,笑傲王侯,臨虛禦風,上谒玉皇,擺脫了塵世的種種羁絆和煩惱,從而奏出一曲主體的頌歌。詩中的誇張和想象貫穿始終,從他對珍裘的贊歎到披裘飛升上谒玉皇,無不如是,而這正是李白的風格特征。詩中的種種想象又曲折而真實地反映了這位浪漫大師的心态。李白崇尚道教,“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道教的洞天福地多是名山大川,恍如神仙境界在塵世設立的“廣告牌”。所以,在李白的思維中,似乎形成了一種定勢,由美麗衣衫上的山水圖案聯想到清靜幽美的自然界,披上這樣的裘衣,自己就好象置身于理想中的樂土。他平日夢萦魂牽的一些神仙境界中的道具,如白鹿、紫芝等,也及時地出現在他面前,招之即來,唾手可得,于是終于飄然成仙,樂極一時。似幻似真,而一切皆出于情。一件五雲裘讓

詩人喜悅,而友人的情誼更讓人沉醉。這又恰好表明了詩人對友誼的看重。因而,詩人流露出的這激情也就格外感人。

  此詩節奏明快,氣韻生動,一氣呵成。開頭以吟謝詩發端,引出殷公,贊其才俊。接着落筆即轉,切入“見贈五雲裘”,由此美物産生種種聯想,直至飛升而去。而最後兩句忽又回首,對想象中的分别感到傷悲。本是虛寫,卻照應了開篇,“結穴”回歸友誼,幹淨利落,結束全篇。此結句頗令人回味。這一回顧,看似在說他人對自己成仙的羨慕,但也流露出了詩人自身對仙界的企羨以及深知天界難以企及的潛意識。因爲這畢竟是想象,是幻覺,當詩人清醒過來,面對“使我不得開心顔”的現實,對于理想中的仙境,也會“矯手相思空斷腸”。

創作背景

  此詩爲李白于天寶十三年(754)在當塗作,其時殷明佐将繡有粉圖山水之裘贈予李白,李白便賦詩以答。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爲“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随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出自唐代李白《酬殷明佐见赠五云裘歌》

我吟谢脁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谢脁已没青山空,后来继之有殷公。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文章彪炳光陆离,应是素娥玉女之所为。轻如松花落金粉,浓似苔锦含碧滋。远山积翠横海岛,残霞飞丹映江草。凝毫采掇花露容,几年功成夺天造。故人赠我我不违,著令山水含清晖。顿惊谢康乐,诗兴生我衣。襟前林壑敛暝色,袖上云霞收夕霏。群仙长叹惊此物,千崖万岭相萦郁。身骑白鹿行飘飖,手翳紫芝笑披拂。相如不足跨鹔鹴,王恭鹤氅安可方。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为君持此凌苍苍,上朝三十六玉皇。下窥夫子不可及,矫首相思空断肠。译文注释

译文我喜欢吟颂谢脁的诗文,喜欢他诗歌中那句“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所描述的感觉。谢脁已经成为历史,当涂的大青山也变得如此空虚,万幸的是殷公你不愧为后有来者。你送我珍贵的裘毛衣,上面绣满五色云彩和白色图案,就好像雨过晴天中绚丽的彩虹,光彩照人,衣上绣的图案纹路错综斑斓,色彩绚烂,一定是那位神仙般的少女绣成的衣裳。衣裳轻如松花上的金粉,仿佛风一吹就会漫天飘扬;绿色色彩浓烈,如同吃足了雨水的青苔,滋润无比。又如同远处青翠的海岛,又仿佛是红色的飞

飞霞映衬江边的青草。上面描画着满满的含露花蕊,娇艳无比,一定花费了几年工夫才绣出如此天工开物。殷公你把这珍贵的衣裘送给我,我也不跟你客气,穿你的衣裘,让别人看去吧!我穿上它,一定可以让山山水水顿时散发出青辉。谢康乐看到我这衣裘,肯定为是那里的奇山异水而顿时诗兴大发。衣襟前面绣满了冥色沉沉的森林深壑,衣袖上绣着与夕阳共辉的飞霞。就是神仙们看了也会惊叹连天。高耸的险峰千万座,座座绿色苍莽。我穿上它骑上白鹿就出发跟我走吧,这就出发,飘飖如仙云中行,手握紫色灵芝,隐隐约约,笑声随风飘飘。司马相如的鹔鹴羽衣不足夸耀,王恭的鹤毛氅披更不足为敌。五云裘上素花点点千千万,犹如王母瑶池飘来的雪花,更奇异的是片片都带着香气,把春风都熏个透透。我将代表你穿上它去九天遨游,我也将代表你去朝见三十六位神仙。我还代表你在天上俯瞰你,可是拉不到你的手,无法把你拉上天,但是,我已经代表你上天了。你在地上朝我挥手,以挥手的姿势将我拥有,永远的相思一定让你愁肠寸断。

注释1、殷明佐:事迹不详。五云裘:谓裘衣绚烂如五色云,故云。2、“我吟”二句:指谢脁《观朝雨》诗“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3、青山:在当涂东南三十里。谢脁尝

筑宅于此,死亦葬于此。4、粉图珍裘:谓裘衣上绘有山水之图。5、“文章”句:谓五云裘色彩鲜艳光怪陆离。6、素娥:嫦娥。玉女:神女。以下数句即写五云裘上所绘图画。7、违:拒绝。8、“顿惊”二句:谓五云裘所绘山水使谢灵运惊讶。谢灵运以山水诗闻名,故云。9、“襟前”二句:谓五云裘襟、袖上山水图画,状如谢灵运山水诗。谢灵运《石壁精舍还湖中作》诗有“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二句,故云。10、“手翳”句:用曹植《飞龙篇》“忽逢二童,颜色鲜好。乘彼白鹿,手翳芝草”句意。11、“相如”句:司马相如有鹔鹴裘。12、王恭:字孝伯,东晋名士,美姿仪,尝披鹤氅裘,涉雪而行,时人叹为神仙中人。见《晋书·王恭传》。以上二句谓五云裘胜过司马相如鹔鹴裘、王恭鹤氅。13、“为君”二句:意谓自己将着此裘上天朝见玉皇。三十六玉皇,道家所谓三十六天之帝王。14、“下窥”二句:谓其已经上天,而留殷明佐在地面,使我翘首相思。以上皆想象中语。

鉴赏

  诗篇起笔出人意料,前二句先写谢朓诗之优美感人,接着惋惜斯人已逝,第四句笔锋一转,点出殷公。这一曲笔使文情出现跌宕。谢胱虽没,但后继有人。李白是推崇二谢的,曾以“中间小谢又清发”自比,本诗下文又以谢灵运诗句赞友人所赠锦裘

之美。此时以谢朓比友人,足见他对友人才华的看重和赏识。

  从读者心理看,李白这样称许友人的才情,接下来该从这个角度生发开去。可是,“粉图珍裘五云色”再另起一头,诗人不再谈诗论文,却说起那五云裘来。这其实是切入正题。前面四句,原来是铺垫。五云裘者,五色绚烂如云,故以五云名之。以下一大段,大笔挥洒,对五云裘作具体描绘。其中亦有变化。“粉图珍裘五云色,晔如晴天散彩虹。文章彪炳光陆离”三句,写裘之色彩斑烂,华美无比,所以断定出自神女之手,是一件神物。这在文意上成一小顿。之后,又回到裘本身,写云裘上的美丽的图案,图案上的松花碧苔、江草江花、大海小岛、远山红霞。这宏大的画图,精微的工艺,显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因而再一次判断为“几年功成夺天造”。神女所制,已是高贵无比,而以神女之巧,方几年完成,又见其构思之精巧、工艺之复杂、工程之浩大,也就衬出这五云裘之弥足珍贵。

  对这样高贵的赠品,李白毫不掩饰自己的惊喜之情。他没有故作姿态,矫情拒辞,而是痛痛快快地收下了它,不仅如此,还立即穿上这裘衣,以示对友人的尊敬和谢忱。李白亲切自然,豪放洒脱的形象也顿时跃然纸上。这是一件不但给自己增添风采,也给山水增辉的

裘衣。要是谢灵运在世,恐怕也会惊讶不已,感叹自己的诗句被如此完美地反映在图画中。这裘上的画,正是谢灵运在《石壁精舍还湖中》所写的“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的诗意的再现。

  至此,诗人已完全进入了想象的世界。穿上这件裘衣,别说一般王公贵人,就连神仙也个个自愧不如,他们远远地观赏着、感叹着,挤满了千崖万岭。美丽的裘衣刺激了他的想象,这位对神仙境界极为向往的浪漫大师的思绪正在仙国飞扬。仿佛自己已经骑上那早已放牧在青崖间供他随时驱遣的白鹿,手擎着用三岛十洲的特产紫芝仙草做成的华盖,正在天空飞驰。这该是何等的快意,何等的潇洒。传说司马相如有一件用鹔鹴鸟羽做的鹔鹴裘,十分美丽,视为至宝;王恭则用鹤羽为氅,常常乘高舆,披鹤氅裘,俨如神仙中人。但比起诗人来,恐怕他们都黯然失色了。在这种自得心态中,诗人继续遐想着,他在飞升,到了高高的天界。风景这边独好。仙境瑶台雪花纷纷,漫天飞舞,这雪景不同尘世,没有严冬的肃杀,却有春天的温暖;没有砭人肌骨的酷寒,倒有沁人心脾的清香。诗人更加兴奋,他要更上一重天,去参见高居三十六天之上的玉皇大帝啦!就在这时,他偶一回头,看见那位给他带来运气的朋友却不能同行,他正羡慕地望

着自己,为他们之间的突然分别而伤感。诗人自己也似乎悟出了什么……全诗就这样戛然而止。

  这首酬答之作颇能代表李白个性。全诗通过吟咏五云裘强烈地抒发了主体的情感。写五云裘之美,浓墨重彩,金碧辉映,为的突出友人的深情。而这件彩裘又与自己仙风道骨的形象相得益彰。它刺激了诗人的想象力,在着衣后的短暂时间里,诗人仿佛因这巧夺天工的神奇外衣而飘飘欲仙了。他上天入地,笑傲王侯,临虚御风,上谒玉皇,摆脱了尘世的种种羁绊和烦恼,从而奏出一曲主体的颂歌。诗中的夸张和想象贯穿始终,从他对珍裘的赞叹到披裘飞升上谒玉皇,无不如是,而这正是李白的风格特征。诗中的种种想象又曲折而真实地反映了这位浪漫大师的心态。李白崇尚道教,“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道教的洞天福地多是名山大川,恍如神仙境界在尘世设立的“广告牌”。所以,在李白的思维中,似乎形成了一种定势,由美丽衣衫上的山水图案联想到清静幽美的自然界,披上这样的裘衣,自己就好象置身于理想中的乐土。他平日梦萦魂牵一些神仙境界中的道具,如白鹿、紫芝等,也及时地出现在他面前,招之即来,唾手可得,于是终于飘然成仙,乐极一时。似幻似真,而一切皆出于情。一件五云裘让

诗人喜悦,而友人的情谊更让人沉醉。这又恰好表明了诗人对友谊的看重。因而,诗人流露出的这激情也就格外感人。

  此诗节奏明快,气韵生动,一气呵成。开头以吟谢诗发端,引出殷公,赞其才俊。接着落笔即转,切入“见赠五云裘”,由此美物产生种种联想,直至飞升而去。而最后两句忽又回首,对想象中的分别感到伤悲。本是虚写,却照应了开篇,“结穴”回归友谊,干净利落,结束全篇。此结句颇令人回味。这一回顾,看似在说他人对自己成仙的羡慕,但也流露出了诗人自身对仙界的企羡以及深知天界难以企及的潜意识。因为这毕竟是想象,是幻觉,当诗人清醒过来,面对“使我不得开心颜”的现实,对于理想中的仙境,也会“矫手相思空断肠”。

创作背景

  此诗为李白于天宝十三年(754)在当涂作,其时殷明佐将绣有粉图山水之裘赠予李白,李白便赋诗以答。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汉宫露,梁园雪。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唤客情应重。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精禽梦觉仍衔石,斗士诚坚共抗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择肉而后发,先中而命处,弦矢分,艺殪仆。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

本文标题:群仙长叹惊此物,千崖万岭相萦郁。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本文链接:https://m.biqugena.com/article/113170.html

上一篇:无由一攀折,引领望金扉。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下一篇:昔在溪中日,花叶媚清涟。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古风词韵相关文章
更多古风词韵文章

精选古风词韵

经典诗歌分类阅读

古风词韵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