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9-04 20:34:46
出自唐代崔曙的《九日登望仙台呈劉明府容》
漢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臨曙色開。三晉雲山皆北向,二陵風雨自東來。關門令尹誰能識,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尋彭澤宰,陶然共醉菊花杯。譯文及注釋韻譯漢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臨時天邊曙色剛散開。三晉的重重雲山全向着北方,崤山二陵的風雨從東邊飄來。像關門令尹誰能夠認識清楚,仙翁河上公一去便不再返回。遠求神仙不如就近尋彭澤宰,一起暢飲共爲重陽菊花幹杯。
散譯漢文帝在這裏築了一座高台,今天我來到台上時,太陽才剛出來。三晉一帶,山嶺都向北蜿蜒而去;崤山二陵那裏的風雨,都從東方襲來。函谷關尹子潛修有道,又有誰知道呢?河上仙翁不肯留下,一去不回。既然仙人難見,姑且就近找找陶淵明吧,讓我們共飲菊花酒,喝他個酩配大醉。
注釋九日:指農曆九月九日重陽節。望仙台:據說漢河上公授漢文帝《老子章句》四篇而去,後來文帝築台以望河上公,台即望仙台,在今河南陝縣西南。劉明府容:名容,生平不詳。明府,唐代對縣令的尊稱。高台:指望仙台。曙色開:朝日初出、陽光四照的樣子。三晉:指古晉國,春秋末韓、魏、趙三家分晉,故有此稱。在今山西、河南一帶。北向:形容山勢向北偏去。二陵:指崤山南北的二
二陵,在今河南洛甯、陝縣附近。據《左傳》載,崤山南陵是夏帝臯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風雨的地方。東:一作“西”。關:函谷關。令尹:守函谷關的官員尹喜,相傳他忽見紫氣東來,知有聖人至。不一會果然老子騎青牛過關。尹喜留下老子,于是老子寫《道德經》一書。尹喜後随老子而去。誰能識:誰還能遇到關門令尹呢?河上仙翁:即河上公,漢文帝時人,傳說其後羽化成仙。彭澤宰:晉陶淵明曾爲彭澤令。淵明嗜酒而愛菊。有一次重陽節無酒喝,久坐于菊叢中,剛好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後而歸。這裏暗用其“九日”事。彭澤宰借指劉明府。陶然:歡樂酣暢的樣子。共醉:一作“一醉”。菊花杯:意謂對菊舉杯飲酒。
賞析這是一首登臨兼應酬的七律。崔曙隻有這一首七律,但卻是名作,可見詩貴精不貴多。詩人重陽節登臨仙台,描寫了仙台雄偉壯麗的景色,指出就近邀友暢飲要比尋訪神仙暢快舒适。這首詩寫景氣勢雄渾,酣暢淋漓,轉承流暢自然。
此詩主題表達富貴榮華轉瞬即逝,奔波仕途徒勞無功,不如歸隐。全詩圍繞時、地、人三點展開。詩題已點明了這三點,即重陽節爲登高之時,望仙台爲登高之地,登高之俗又與神仙傳說有關,劉明府容爲詩人的投贈對象。
首聯言事。作者登台
憑高望遠,看到朝陽,心情頓覺開朗。颔聯字面寫四季變換,“雲山皆北向”,是夏天;“風雨自東來”是春天。從漢文帝修築此台到作者登台時,經曆了近千個春夏秋冬。戰國時的三晉,經過秦漢、魏晉、北朝,幾經分合,此時成了一統天下的一個部分。漢代的皇帝,當時多麽顯赫,而此刻隻能在二陵中,任憑風雨侵襲了。實際上是感歎;曆史變遷,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
頸聯繼續抒發曆史感慨:望仙台所在地的地方長官,經過多次改朝換代,難以記住他們一個個的名字。當年磻溪垂釣、後來被周文王聘請爲宰相的姜尚,也早死了多年,再也不能回來了。真有“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的感慨。尾聯言志。有了前面的鋪墊,既然功名利祿都是過眼雲煙,那麽就不必拼命走仕途了。不如沿着陶淵明的道路,采菊東籬下,飲酒自娛。
這首詩前面寫“九日登望仙台”所見,結尾表達“呈劉明府容”之意,将一首應酬詩寫得有聲有色、不落俗套;語氣上轉承自然,一氣呵成。全詩融寫景、懷古、抒情于一爐,透露出一股濃濃的隐逸氣息,這與詩人曾隐居讀書于太室山等生活經曆是分不開的。
此詩格律爲平起式首句入韻格,韻合十灰。中二聯對仗半工,風雨對雲山,河上對關門,都不很工。對仗微有不
工,可見靈活,不拘泥,唐詩多如此。
創作背景這首詩具體創作年代已無法考證。某個重陽節,作者同友人劉明府容同登望仙台,作者欣賞着那壯美得風景,不禁浮想聯翩,于是寫下此詩,向友人寄出願與之陶然共醉的願望。
作者簡介崔曙(約704-739),河南登封人,開元二十三年第一名進士,但隻做過河南尉一類的小官。曾隐居河南嵩山。以《試明堂火珠》詩得名。其詩多寫景摹物,同時寄寓鄉愁友思。詞句對仗工整,辭氣多悲。代表作有《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奉試明堂火珠》、《途中曉發》、《缑(音gou溝)山廟》、《登水門樓,見亡友張貞期題望黃河詩,因以感興》、《對雨送鄭陵》等。其詩中“天淨光難滅,雲生望欲無”、“澗水流年月,山雲變古今”、“旅望因高盡,鄉心遇物悲”、“流落年将晚,悲涼物已秋”等都是極佳的對句。詩一卷(全唐詩上卷第一百五十五)。
出自唐代崔曙的《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汉文皇帝有高台,此日登临曙色开。三晋云山皆北向,二陵风雨自东来。关门令尹谁能识,河上仙翁去不回。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译文及注释韵译汉文皇帝修建高高的望仙台,今日登临时天边曙色刚散开。三晋的重重云山全向着北方,崤山二陵的风雨从东边飘来。像关门令尹谁能够认识清楚,仙翁河上公一去便不再返回。远求神仙不如就近寻彭泽宰,一起畅饮共为重阳菊花干杯。
散译汉文帝在这里筑了一座高台,今天我来到台上时,太阳才刚出来。三晋一带,山岭都向北蜿蜒而去;崤山二陵那里的风雨,都从东方袭来。函谷关尹子潜修有道,又有谁知道呢?河上仙翁不肯留下,一去不回。既然仙人难见,姑且就近找找陶渊明吧,让我们共饮菊花酒,喝他个酩配大醉。
注释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望仙台:据说汉河上公授汉文帝《老子章句》四篇而去,后来文帝筑台以望河上公,台即望仙台,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刘明府容:名容,生平不详。明府,唐代对县令的尊称。高台:指望仙台。曙色开:朝日初出、阳光四照的样子。三晋:指古晋国,春秋末韩、魏、赵三家分晋,故有此称。在今山西、河南一带。北向:形容山势向北偏去。二陵:指崤山南北的二
二陵,在今河南洛宁、陕县附近。据《左传》载,崤山南陵是夏帝皋的陵墓,北陵是周文王避风雨的地方。东:一作“西”。关:函谷关。令尹:守函谷关的官员尹喜,相传他忽见紫气东来,知有圣人至。不一会果然老子骑青牛过关。尹喜留下老子,于是老子写《道德经》一书。尹喜后随老子而去。谁能识:谁还能遇到关门令尹呢?河上仙翁:即河上公,汉文帝时人,传说其后羽化成仙。彭泽宰:晋陶渊明曾为彭泽令。渊明嗜酒而爱菊。有一次重阳节无酒喝,久坐于菊丛中,刚好王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后而归。这里暗用其“九日”事。彭泽宰借指刘明府。陶然:欢乐酣畅的样子。共醉:一作“一醉”。菊花杯:意谓对菊举杯饮酒。
赏析这是一首登临兼应酬的七律。崔曙只有这一首七律,但却是名作,可见诗贵精不贵多。诗人重阳节登临仙台,描写了仙台雄伟壮丽的景色,指出就近邀友畅饮要比寻访神仙畅快舒适。这首诗写景气势雄浑,酣畅淋漓,转承流畅自然。
此诗主题表达富贵荣华转瞬即逝,奔波仕途徒劳无功,不如归隐。全诗围绕时、地、人三点展开。诗题已点明了这三点,即重阳节为登高之时,望仙台为登高之地,登高之俗又与神仙传说有关,刘明府容为诗人的投赠对象。
首联言事。作者登台
凭高望远,看到朝阳,心情顿觉开朗。颔联字面写四季变换,“云山皆北向”,是夏天;“风雨自东来”是春天。从汉文帝修筑此台到作者登台时,经历了近千个春夏秋冬。战国时的三晋,经过秦汉、魏晋、北朝,几经分合,此时成了一统天下的一个部分。汉代的皇帝,当时多么显赫,而此刻只能在二陵中,任凭风雨侵袭了。实际上是感叹;历史变迁,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颈联继续抒发历史感慨:望仙台所在地的地方长官,经过多次改朝换代,难以记住他们一个个的名字。当年磻溪垂钓、后来被周文王聘请为宰相的姜尚,也早死了多年,再也不能回来了。真有“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的感慨。尾联言志。有了前面的铺垫,既然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那么就不必拼命走仕途了。不如沿着陶渊明的道路,采菊东篱下,饮酒自娱。
这首诗前面写“九日登望仙台”所见,结尾表达“呈刘明府容”之意,将一首应酬诗写得有声有色、不落俗套;语气上转承自然,一气呵成。全诗融写景、怀古、抒情于一炉,透露出一股浓浓的隐逸气息,这与诗人曾隐居读书于太室山等生活经历是分不开的。
此诗格律为平起式首句入韵格,韵合十灰。中二联对仗半工,风雨对云山,河上对关门,都不很工。对仗微有不
工,可见灵活,不拘泥,唐诗多如此。
创作背景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某个重阳节,作者同友人刘明府容同登望仙台,作者欣赏着那壮美得风景,不禁浮想联翩,于是写下此诗,向友人寄出愿与之陶然共醉的愿望。
作者简介崔曙(约704-739),河南登封人,开元二十三年第一名进士,但只做过河南尉一类的小官。曾隐居河南嵩山。以《试明堂火珠》诗得名。其诗多写景摹物,同时寄寓乡愁友思。词句对仗工整,辞气多悲。代表作有《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奉试明堂火珠》、《途中晓发》、《缑(音gou沟)山庙》、《登水门楼,见亡友张贞期题望黄河诗,因以感兴》、《对雨送郑陵》等。其诗中“天净光难灭,云生望欲无”、“涧水流年月,山云变古今”、“旅望因高尽,乡心遇物悲”、“流落年将晚,悲凉物已秋”等都是极佳的对句。诗一卷(全唐诗上卷第一百五十五)。
魏王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全诗译文及注释赏析
出自两汉司马迁的《魏公子列传》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是时范睢亡魏相秦,以怨魏齐故,秦兵围大梁,破魏...[全文阅读]
出自魏晋曹植的《杂诗七首》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之子在万里,江湖逈且深。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鴈飞南游,过庭长哀吟。翘思慕远人,愿欲托遗音。形影忽不见,翩...[全文阅读]
出自明代张煌言的《满江红·屈指兴亡》屈指兴亡,恨南北、黄图消歇。便几个、孤忠大义,冰清玉烈。赵信城边羌笛雨,李陵台上胡笳月。惨模糊、吹出玉关情,声凄切。汉宫露...[全文阅读]
出自宋代张孝祥的《菩萨蛮·庭叶翻翻秋向晚》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作...[全文阅读]
出自近现代鲁迅的《题三义塔》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偶值大心离火宅,终遗高塔念瀛洲。精禽...[全文阅读]
出自两汉司马相如的《上林赋》 亡是公听然而笑曰:“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今齐列为东...[全文阅读]